一种双层停车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7429发布日期:2020-07-10 15:42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停车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存放机械的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双层停车位。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车辆的存放占用了大量的地面空间。为了提高车辆存放的密度,在有限的空间停放尽可能多的车辆,人们研制了各种立体车库,例如中国专利2016108528433公开的《立体车库》,包括支架、载车板、提升链及限位组件。提升链上设置有安装载车板的安装板。多个载车板在提升链的带动下可沿环形导轨做循环运动,从而实现对车辆的取停。这些立体车库可以极大提高存车的密度、充分利用地面空间,但往往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不适合家庭使用。很多家庭用户购买第二辆车以后,原有一个车位的停车空间或者只能停一辆车的小院子无法同时停放两辆车,迫切需求一种可以在一个车位上停放两辆车的双层停车装置。另有一些小型的双层停车装置,其具有上、下两层停车位,可以同时停放两辆车,但存、取车的时候相互干涉,如果下层有车,若想将第二辆车停到上层,或者想将上层的车取出来,必须向将下层车辆开走,清空下层,随后才能对上层进行存、或者取;上层车辆存取完以后,还是需要再将下层的车辆归位。存、取操作复杂。另外,现有停车装置车辆进、出车盘的时候都是与车盘方向一致的顺向进、出车,但车位后方的通道通常是与车盘方向垂直,这就要求车辆进、出车盘的时候需要急打方向,进行90度的直角转弯,且要求通道的宽度足够宽,能够满足车辆直角转弯。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在一个车位上停放两辆车的双层停车位,在很小的空间即可安装使用,解决两车家庭用户的停车问题,上、下两层车辆的进、出互不干涉,方便用户在狭窄空间使用。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双层停车位包括下端带有行走轮的龙门架,所述龙门架的上端通过提升机构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载车盘,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前卷轴、后卷轴以及设置在前卷轴和后卷轴之间的提升电机,所述前卷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左前绕线轮、右前绕线轮,所述后卷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左后绕线轮、右后绕线轮,前卷轴和后卷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可旋转地连接在龙门架的上端,前卷轴上固定安装有前链轮、后卷轴上固定安装有后链轮;所述提升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齿轮箱,所述齿轮箱通过前驱动链条以及前链轮与前卷轴传动连接、通过后驱动链条以及后链轮与后卷轴传动连接;所述前卷轴两端的左前绕线轮和右前绕线轮上分别缠绕左前吊绳、右前吊绳,所述后卷轴两端的左后绕线轮和右后绕线轮上分别缠绕左后吊绳、右后吊绳;所述左前吊绳、右前吊绳以及左后吊绳、右后吊绳的下端分别固定连接在载车盘的四个角上。

所述龙门架是至少具有四根立柱的矩形框架结构,所述立柱的内侧带有纵向设置的滑槽,所述载车盘的侧面对应于滑槽的位置设置滑轮,所述滑轮位于滑槽中。

所述载车盘与立柱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是安装在载车盘四角的电磁锁,所述电磁锁的锁舌伸出方向朝向滑槽,所述滑槽的底部设置有容纳电磁锁锁舌的长孔。

所述载车盘的中心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载车盘上面的转盘、设置在载车盘与转盘之间用于驱动转盘旋转的驱动电机以及设置在载车盘与转盘之间用于减小摩擦力的轴承,所述转盘的形状是与载车盘相匹配的长方形结构,在载车盘前、后两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滚轴,所述多个滚轴以载车盘的中心点为圆心呈扇形排列;在转盘的中心设置有向上凸起呈球壳状的凸起部。

由于采了上述结构,该双层停车位可以在一个地面车位上停放两辆车,其结构紧凑、小巧,使用方便,在很小的空间即可安装使用,无论下层停车位是否有车,上层停车位均可顺利进、出车,解决了两车家庭用户的停车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提升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锁定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载车盘和转盘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转盘在载车盘上旋转90度以后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双层停车位包括下端带有行走轮19的龙门架1,该行走轮19可以是由人力推动的无动力行走轮,也可以采用电机驱动的自动行走轮,也可以采用下设轨道的有轨式行走轮;该龙门架1是具有四根立柱9的矩形框架结构,四根立柱9分列在矩形框架结构的四角,其内部空间形成停车空间,四根立柱9之间的距离略大于车位的长宽,以满足停车的要求。每一立柱9的外侧均焊接有斜支杆,与立柱9构成稳定的三角支撑结构。所述龙门架1的上端通过提升机构连接有水平设置的载车盘2,龙门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矩形盒状结构的设备仓11,提升机构安装在设备仓11的内腔中。设备仓11的四个角分别与四根立柱9的上端固定连接,与立柱9一起构成矩形框架结构的龙门架。

如图2所示,所述提升机构包括前卷轴3、后卷轴4以及设置在前卷轴3和后卷轴4之间的提升电机5,所述前卷轴3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左前绕线轮31、右前绕线轮32,所述后卷轴4的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左后绕线轮41、右后绕线轮42,前卷轴3和后卷轴4的两端通过轴承可旋转地连接在龙门架1的上端,使前卷轴3和后卷轴4可以自由旋转。前卷轴3上固定安装有前链轮6、后卷轴4上固定安装有后链轮7;所述提升电机5的动力输出轴连接齿轮箱8,所述齿轮箱8通过前驱动链条以及前链轮6与前卷轴3传动连接、通过后驱动链条以及后链轮7与后卷轴4传动连接,齿轮箱8的内部设有两根相互平行并通过齿轮啮合的转轴,其中一根转轴与提升电机5直连并通过后驱动链条以及后链轮7与后卷轴4传动连接,另一转轴则通过前驱动链条以及前链轮6与前卷轴3传动连接,这样提升电机5工作的时候同时驱动前链轮6和后卷轴4旋转并且前链轮6和后卷轴4的旋转方向相反;提升电机5和齿轮箱8可以安装在设备仓11内部的合适位置上,并由遥控或者线控的控制机构操纵运行,现有技术中有多种成熟的电机控制机构均可以采用。

所述前卷轴3两端的左前绕线轮31和右前绕线轮32上分别缠绕左前吊绳311、右前吊绳321,所述后卷轴4两端的左后绕线轮41和右后绕线轮42上分别缠绕左后吊绳411、右后吊绳421;所述左前吊绳311、右前吊绳321以及左后吊绳411、右后吊绳421的下端分别穿过设备仓11向下延伸并固定连接在载车盘2的四个角上。前链轮6和后卷轴4旋转的时候即可通过吊绳带动载车盘2升降。

如图3所示,所述立柱9的内侧带有纵向设置的滑槽91,所述载车盘2的侧面对应于滑槽91的位置设置滑轮92,所述滑轮92位于滑槽91中,在载车盘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指向滑槽91的滑轮轴,所述滑轮92通过轴承或者轴套套装在滑轮轴上。载车盘2升降的时候,滑轮92沿着滑槽91上、下滑动,一方面可以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载车盘2升降的时候前后左右摆动,另一方面滑轮92可以减小摩擦阻力,防止载车盘2摩擦滑槽91产生刺耳的噪音。

另外,所述载车盘2与立柱9之间设置有锁定机构,所述锁定机构是安装在载车盘2四角的电磁锁93,所述电磁锁93的锁舌伸出方向朝向滑槽91,所述滑槽91的底部设置有容纳电磁锁93锁舌的长孔94。该锁定机构的作用是在载车盘2提升到位以后可以将载车盘2锁定在一定的高度,防止吊绳断裂或者其他故障造成载车盘2坠落。该电磁锁93采用锁舌运动距离大的长行程电磁驱动结构,其内部结构为公知技术,在此不在赘述。长孔94设置在滑槽91的底部、对应于载车盘2提升到位的高度,载车盘2到位以后,控制机构释放电磁锁93的锁舌,使其插入长孔94中。载车盘2四角的四个电磁锁93同时动作,四个锁舌从四个方向对应插入四根立柱9的长孔94中,即可将载车盘2锁定。需要放下在载车盘2的时候,则需要操纵提升电机5将载车盘2提起很短的一段距离,使施加在锁舌上的压力消失,随后由控制机构指令电磁锁93收回锁舌、解除锁定,随后再操纵提升电机5反转将载车盘2放下。

滑轮92与电磁锁93可以采用分体式结构,纵向排列在载车盘2的侧面。也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的一体式结构,安装滑轮92的滑轮轴采用空心的轴管,该空心的轴管焊接在载车盘2的侧面并且轴线指向滑槽91,电磁锁93的锁舌穿插在空心的轴管内并且释放锁舌的时候锁舌可以从轴管中伸出插入长孔94中,起到锁定的作用。

如图4、图5所示,所述载车盘2的中心设置有转向机构,所述转向机构包括可旋转地安装在载车盘2上面的转盘21、设置在载车盘2与转盘21之间用于驱动转盘21旋转的驱动电机22以及设置在载车盘2与转盘21之间用于减小摩擦力的轴承23,所述转盘21的形状是与载车盘2相匹配的长方形结构,在载车盘2前、后两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滚轴25,所述多个滚轴25以载车盘2的中心点为圆心呈扇形排列,前、后两组滚轴25分别支撑在转盘21的前、后两端,防止转盘21的端部受压变形,在转盘21旋转的时候可以起到减小摩擦的作用,使转动更灵活;在转盘21的中心设置有向上凸起呈球壳状的凸起部26,凸起部26的下面与载车盘2之间的空隙较大,可用于安装驱动电机22。该凸起部26的高度应不高于普通轿车的离地间隙、宽度略小于轿车两前轮的轮距。凸起部26的高度应不高于普通轿车的离地间隙,使车辆可以越过凸起部26,不影响车辆的进出转盘21;凸起部26的宽度略小于轿车两前轮的轮距,车辆进入转盘21的时候可以将凸起部26作为参照物,两个前轮分别从凸起部26的两侧通过,防止跑偏。

如图5所示,载车盘2的上表面以中心点为圆心设置有定位凸环41,轴承23与定位凸环41同轴、位于定位凸环41的外侧,在转盘21的底部、凸起部26的空腔中设置有匹配定位凸环41的卡套42,该卡套42与定位凸环41套装在一起呈可旋转的滑动配合,卡套42的内壁上设置有内齿环43,驱动电机22固定安装在载车盘2上、凸起部26下方的空腔中,驱动电机22的转轴上安装有啮合在内齿环43上的小齿轮44。驱动电机22工作的时候通过小齿轮44推动内齿环43和转盘21旋转,使转盘21从如图4所示的与载车盘2顺向位置转换到如图6所示与载车盘2垂直的位置,或者从图6所示的垂直方向转回到图4所示的顺向,以便于在狭窄空间中车辆无需拐弯即可顺利进、出车盘。

使用时,首先通过行走轮将龙门架1连通载车盘2和转盘21一起移出地面车位,将其移动到地面车位后方的空地上;随后降下载车盘2和转盘21,使载车盘2落到地面,转盘21旋转到如图6所示的垂直位置,此时即可将第一辆车从垂直方向直接开到转盘21上,车辆停稳以后,开启驱动电机22将转盘21回位到图4所示的顺向位置,转盘21上的车辆也随之旋转90度到达与载车盘2顺向的位置;当然,车辆进、出转盘21的时候可以根据车辆的位置和朝向使转盘21左转90度或者右转90度,或者其他合适的角度,尽量使车辆进出转盘21的过程中少打方向,避免剐蹭。转盘21和车辆归位以后即可启动提升电机5将载车盘2提升到高处,载车盘2提升到位以后,控制机构指令电磁锁93释放锁舌,锁舌插进立柱9的长孔94中,将高度位置锁定,最后再将龙门架1移动到地面车位上即可。此时载车盘2下方的净空高度大于普通轿车的最大高度,原有地面车位上任然可以停放第二辆车,并且上、下两辆车的存取互不干扰。位于下方的第二辆车可以随时存、取。无轮下方车位是否有车,存取上层车辆的时候都是首先将龙门架1移出地面车位,在地面车位后方的空地上存、取车辆。上层车辆存车过程如上所述,取车的过程相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