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14353发布日期:2020-07-29 01:4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立体停车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对汽车停车位的需求量也快速增长,传统车库已经无法满足停车位的需求量,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区、写字楼、商场采用了立体车库,可以在有限的空间中最大量的储放车辆。

在已经运营的多层升降横移类立体车库中,上载车板悬挂方式最常见的是钢丝绳悬挂,绝大多数是采用四点吊挂式,为了保证四吊点同步,一般的钢丝绳传动方式依靠电机拖动传动轴、卷筒驱动钢丝绳缠绕在卷筒上,实现载车板的升降动作。在此过程中钢丝绳必须保持张紧的状态,一旦出现松弛现象,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目前钢丝绳是否保持在张紧状态大部分情况下由操作工人人工检查,根据经验判断,缺乏有效的保障,检测不灵敏,且效率低下,无法保证持续性的长久检测,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6971857u,公开日2018.02.06,公开了一种机械式立体车库的后提升钢丝绳的防松装置,包括滑道、导向套、拉杆、拉簧、尼龙套、微动开关、滑动块、滚动副;滑道通过螺栓连接或者焊接安装于提升框架后横梁上,尼龙套筒套安装在穿过钢丝绳的拉杆孔内,尼龙套筒内与钢丝绳接触的位置装有滚动副,滑动块与滑道间隙配合,滑动块与导向套固定连接,拉杆与导向套圆周方向间隙配合,且通过拉簧与两者固定连接,拉杆随着后提升钢丝绳的移动,带动导向套、拉簧以及滑动块在滑道内滑动,微动开关安装在导向套的一侧或者通过一个支架与导向套连接。该实用新型中钢丝绳对尼龙套的磨损较大,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立体停车设备钢丝绳松动无法及时有效检测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通过前、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的设置,既可以避免吊点钢丝绳摆动影响检测,又可以在吊点钢丝绳松弛时及时有效的检测到,保证了本设备松动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包括车库结构架、移动框架、升降传动机构和载车板,所述移动框架设置在车库结构架上;所述升降传动机构固定连接在移动框架上;所述载车板位于移动框架下方,钢丝绳通过载车板上四处吊点将载车板与升降传动机构连接;

连接前吊点的钢丝绳绕过设于移动框架上的支撑轮与升降传动机构连接;

连接后吊点的钢丝绳直接与升降传动机构连接;

所述升降传动机构下方设有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后吊点处钢丝绳松紧程度;

所述移动框架顶部设有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前吊点处钢丝绳松紧程度。

本方案将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设于升降传动机构下方,靠近升降传动机构处,设于此位置,出现摆动时,此位置钢丝绳摆动幅度小,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受摆动影响小,不易出现误判,能及时检测到后吊点处钢丝绳的松弛;本方案将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设于移动框架顶部,更具体的说,本方案的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设于支撑轮与升降传动机构间的移动框架顶部,这样设置既可以避免前吊点钢丝绳摆动影响检测,又可以在前吊点钢丝绳松弛时及时有效的检测到,保证了本设备松动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包括限位撞针、扭动块、扭簧、转轴和固定块;

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升降传动机构下方;

所述扭动块通过转轴固定于固定块底部;

所述限位撞针横向穿过并固定于扭动块上,所述限位撞针水平扭转角度a后横向抵紧在连接后吊点的钢丝绳上;

所述转轴竖向插入扭动块的部分环绕有扭簧。

本方案的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中设有讯号模块,向plc输出限位撞针的角度变化讯息,限位撞针先是抵紧在连接后吊点的钢丝绳上,只要后吊点的钢丝绳一直保持张紧状态,限位撞针的抵紧状态不会改变,不会触发检测信号,扭簧为限位撞针提供复位的趋势力,钢丝绳一旦松弛,抵紧限位撞针的力不在存在,限位撞针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复位,角度发生变化,即触发了检测信号,及时控制升降传动机构停止。

进一步地,所述角度a为60°~90°,在该角度范围内,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的检测最为灵敏。

进一步地,所述的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包括支座一、摆臂、滚轮、支座二和限位开关;

所述支座一和支座二相邻设置在移动框架顶面;

所述摆臂一端和支座一铰接,另一端转动式连接有滚轮;

所述滚轮置于连接前吊点的钢丝绳上;

所述限位开关固定连接在支座二上,所述限位开关的触发端位于摆臂下落的路径上。

滚轮置于钢丝绳上,通过滚轮使摆臂保持静止状态,在载车板升降时,滚轮与钢丝绳之间为滚动摩擦,不至于增大摩擦力而影响寿命,只要钢丝绳保持张紧状态,摆臂的运动状态就不会发生变化,当钢丝绳松弛后,钢丝绳不再支撑滚轮,也就不再保持摆臂的位置状态,摆臂在重力作用下一端下落,由于限位开关的触发端位于摆臂下落的路径上,因此摆臂下落必然会触碰到触发端,从而触发信号控制升降传动机构及时停止

进一步地,所述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和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各为两个。

本方案于连接四处吊点的钢丝绳上均设有防松检测机构,每处钢丝绳的松紧状态均能有效检测,进一步保证检测的及时性,增加安全性能。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锥,其为长杆状,呈垂直向下固定连接于移动框架底面,载车板顶面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定位锥直径匹配的孔。

呈长杆状的定位锥垂直向下固定连接于移动框架底面,载车板顶面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定位锥直径匹配的孔,当存车时,载车板承载车辆上升到位后,定位锥插入对应的载车板上的孔中,在水平方向上对载车板形成了限位,当移动框架移动时,在定位锥带动下,载车板同步移动,移动框架移动到位后,定位锥限位时载车板及时停止,避免了摆动,进一步减少了影响本申请防松检测装置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增加了检测有效性,同时,定位锥还避免了载车板横移时撞击到相邻车位的情况发生,且设置定位锥后,移动框架的移动速度可以不受限制,提高了存取车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锥底端为锥形。

定位锥底端呈上大下小的锥形,此形状的定位锥有助于定位锥与载车板上的孔顺利对准插入,在载车板升起发生轻微摆动时,锥形面可以辅助导向,避免定位锥端面直接与载车板表面顶死损坏设备,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还包括定位座,其设于载车板顶面对应定位锥位置处,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竖直向下的通孔,通孔孔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通孔的最小孔径大于定位锥的最大直径。

在载车板顶面对应定位锥位置处安装有定位座,定位座上的通孔形状也为上大下小的锥形,进一步方便载车板升起时的对准操作,避免顶死现象发生。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的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将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设于升降传动机构下方,出现摆动时,此位置钢丝绳摆动幅度小,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受摆动影响小,不易出现误判,能及时检测到后吊点处钢丝绳的松弛;将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设于移动框架顶部,既可以避免前吊点钢丝绳摆动影响检测,又可以在前吊点钢丝绳松弛时及时有效的检测到,保证了本设备松动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2)本实用新型的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通过限位撞针的位置变化来进行钢丝绳是否松弛的检测,相比于光电感应式的检测装置,本方案的检测装置不会受到光线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机械式的检测方法来检测位置变化更加准确;

(3)本实用新型的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限位撞针水平扭转角度a为60°~90°后横向抵紧在连接后吊点的钢丝绳上,在该角度范围内,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的检测最为灵敏;

(4)本实用新型的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通过机械传递的方式,可以及时检测到钢丝绳松紧状态的变化,不受光线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设于支撑轮和升降传动机构间,前吊点处钢丝绳的摆动影响可以被支撑轮消除,因此检测准确性和及时性高;

(5)本实用新型的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于连接四处吊点的钢丝绳上均设有防松检测机构,每处钢丝绳的松紧状态均能有效检测,进一步保证检测的及时性,增加安全性能;

(6)本实用新型的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通过设置定位锥避免了载车板摆动、钢丝绳摆动,进一步减少了影响本申请防松检测装置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增加了检测有效性,同时,定位锥还避免了载车板横移时撞击到相邻车位的情况发生,且设置定位锥后,移动框架的移动速度可以不受限制,提高了存取车效率;

(7)本实用新型的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定位锥底端呈上大下小的锥形,此形状的定位锥有助于定位锥与载车板上的孔顺利对准插入,在载车板升起发生轻微摆动时,锥形面可以辅助导向,避免定位锥端面直接与载车板表面顶死损坏设备,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8)本实用新型的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在载车板顶面对应定位锥位置处安装有定位座,定位座上的通孔形状也为上大下小的锥形,进一步方便载车板升起时的对准操作,避免顶死现象发生;

(9)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移动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未触发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触发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定位锥示意图。

图中:

1、车库结构架;

2、移动框架;

3、升降传动机构;30、压绳装置;300、基座;301、横轴;302、转筒;31、卷筒;

4、载车板;40、防坠器;

5、定位锥;50、定位座;

6、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60、限位撞针;61、扭动块;62、扭簧;63、转轴;64、固定块;

7、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70、支座一;71、摆臂;72、滚轮;73、支座二;74、限位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包括车库结构架1、移动框架2、升降传动机构3和载车板4,所述移动框架2设置在车库结构架1上;所述升降传动机构3固定连接在移动框架2上;所述载车板4位于移动框架2下方,钢丝绳通过载车板4上四处吊点将载车板4与升降传动机构3连接;

连接前吊点的钢丝绳绕过设于移动框架2上的支撑轮与升降传动机构3连接;

连接后吊点的钢丝绳直接与升降传动机构3连接;

所述升降传动机构3下方设有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6用于检测后吊点处钢丝绳松紧程度;

所述移动框架2顶部设有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7用于检测前吊点处钢丝绳松紧程度。

立体车库设计是要考虑到车辆进出载车板4的便捷性,载车板4通过钢丝绳四点吊装升降,若采用钢丝绳垂直吊装的方法,势必要在载车板4上方移动框架2前后端顶部均设置升降传动机构3,增大了设备占用空间,本实施例中升降传动机构3设于移动框架2一端,于载车板4前吊点上方处的移动框架2上设置有支撑轮,用于连接前吊点的钢丝绳一端与升降传动机构3的卷筒31连接,另一端绕过支撑轮后与载车板4前吊点连接;用于连接后吊点的钢丝绳一端与升降传动机构3连接,另一端直接与后吊点连接;由于载车板4升降或横移的时候可能会出现摆动,出现摆动时越靠近吊点处的钢丝绳摆动幅度越大,为避免摆动引起防松检测机构的误判,进一步增加防松检测机构判断钢丝绳是否松弛的准确性,本实施例将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6设于升降传动机构3下方,靠近升降传动机构3处,设于此位置,出现摆动时,此位置钢丝绳摆动幅度小,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6受摆动影响小,不易出现误判,能及时检测到后吊点处钢丝绳的松弛;本实施例将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7设于移动框架2顶部,更具体的说,本实施例的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7设于支撑轮与升降传动机构3间的移动框架2顶部,这样设置既可以避免前吊点钢丝绳摆动影响检测,又可以在前吊点钢丝绳松弛时及时有效的检测到,保证了本设备松动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实施例2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6包括限位撞针60、扭动块61、扭簧62、转轴63和固定块64;

所述固定块64固定连接在升降传动机构3下方;

所述扭动块61通过转轴63固定于固定块64底部;

所述限位撞针60横向穿过并固定于扭动块61上,所述限位撞针60水平扭转角度a后横向抵紧在连接后吊点的钢丝绳上;

所述转轴63竖向插入扭动块61的部分环绕有扭簧62。

本实施例的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6,通过限位撞针60的位置变化来进行钢丝绳是否松弛的检测,相比于光电感应式的检测装置,本实施例的检测装置不会受到光线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机械式的检测方法来检测位置变化更加准确,本实施例的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6中设有讯号模块,向plc输出限位撞针60的角度变化讯息,限位撞针60先是抵紧在连接后吊点的钢丝绳上,只要后吊点的钢丝绳一直保持张紧状态,限位撞针60的抵紧状态不会改变,不会触发检测信号,扭簧62为限位撞针60提供复位的趋势力,钢丝绳一旦松弛,抵紧限位撞针60的力不在存在,限位撞针60在扭簧62的作用力下复位,角度发生变化,即触发了检测信号,及时控制升降传动机构3停止。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角度a为60°~90°。

在该角度范围内,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6的检测最为灵敏。

实施例4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在实施例1~3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7包括支座一70、摆臂71、滚轮72、支座二73和限位开关74;

所述支座一70和支座二73相邻设置在移动框架2顶面;

所述摆臂71一端和支座一70铰接,另一端转动式连接有滚轮72;

所述滚轮72置于连接前吊点的钢丝绳上;

所述限位开关74固定连接在支座二73上,所述限位开关74的触发端位于摆臂71下落的路径上。

本实施例的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7,滚轮72置于钢丝绳上,通过滚轮72使摆臂71保持静止状态,在载车板4升降时,滚轮72与钢丝绳之间为滚动摩擦,不至于增大摩擦力而影响寿命,只要钢丝绳保持张紧状态,摆臂71的运动状态就不会发生变化,当钢丝绳松弛后,钢丝绳不再支撑滚轮72,也就不再保持摆臂71的位置状态,摆臂71在重力作用下一端下落,由于限位开关74的触发端位于摆臂71下落的路径上,因此摆臂71下落必然会触碰到触发端,从而触发信号控制升降传动机构3及时停止,本实施例的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7,通过机械传递的方式,可以及时检测到钢丝绳松紧状态的变化,不受光线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且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7设于支撑轮和升降传动机构3间,前吊点处钢丝绳的摆动影响可以被支撑轮消除,因此检测准确性和及时性高。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在实施例1~4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吊点防松检测装置6和前吊点防松检测装置7各为两个。

本实施例于连接四处吊点的钢丝绳上均设有防松检测机构,每处钢丝绳的松紧状态均能有效检测,进一步保证检测的及时性,增加安全性能。

实施例6

如图2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在实施例1~5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定位锥5,其为长杆状,呈垂直向下固定连接于移动框架2底面,载车板4顶面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定位锥5直径匹配的孔。

呈长杆状的定位锥5垂直向下固定连接于移动框架2底面,载车板4顶面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与定位锥5直径匹配的孔,当存车时,载车板4承载车辆上升到位后,定位锥5插入对应的载车板4上的孔中,在水平方向上对载车板4形成了限位,当移动框架2移动时,在定位锥5带动下,载车板4同步移动,移动框架2移动到位后,定位锥5限位时载车板4及时停止,避免了摆动,进一步减少了影响本申请防松检测装置检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增加了检测有效性,同时,定位锥还避免了载车板4横移时撞击到相邻车位的情况发生,且设置定位锥5后,移动框架2的移动速度可以不受限制,提高了存取车效率。

实施例7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所述定位锥5底端为锥形。

定位锥5底端呈上大下小的锥形,此形状的定位锥5有助于定位锥5与载车板4上的孔顺利对准插入,在载车板4升起发生轻微摆动时,锥形面可以辅助导向,避免定位锥5端面直接与载车板4表面顶死损坏设备,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

实施例8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松动自检立体停车设备,在实施例7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定位座50,其设于载车板4顶面对应定位锥5位置处,所述定位座50上开设有竖直向下的通孔,通孔孔径自上而下逐渐减小,通孔的最小孔径大于定位锥5的最大直径。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7的进一步优化方案,在载车板4顶面对应定位锥5位置处安装有定位座50,定位座50上的通孔形状也为上大下小的锥形,进一步方便载车板4升起时的对准操作,避免顶死现象发生。

本实用新型所述实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