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女儿墙增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49421发布日期:2020-09-25 18:24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女儿墙增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女儿墙增强结构。



背景技术:

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依国家建筑规范规定,上人屋面女儿墙高度一般不得低于1.1m,最高不得大于1.5m,上人屋顶的女儿墙的作用是保护人员的安全,并对建筑立面起装饰作用。不上人屋顶的女儿墙的作用除立面装饰作用外,还固定油毡。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目前建筑在使用一些年限后,屋面女儿墙会由于长期经受风力而存在松动倒塌的风险,若屋面女儿墙直接倒塌在远离屋面的外侧,则会出现高空坠物的危险而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屋面女儿墙增强结构,通过u型卡板内侧配合推板横移的方式将u型卡板整体卡装固定在女儿墙体的顶部并锁止,后将拉绳紧绷并透过安装座的连接通孔向屋面攻入膨胀螺丝,以此通过女儿墙体,屋面和拉绳组成的三角结构来增强女儿墙体的强度,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屋面女儿墙增强结构,包括u型护板和安装座,所述u型护板的底面和前后两端敞开,所述u型护板其中一个竖直部分的外侧沿横向啮合固定有多个压紧组件,且所述压紧组件部分位于所述u型护板的竖直部分之间,所述压紧组件的下方设置有多个连接环一,且所述连接环一均与所述u型护板固定连接;

所述安装座水平设置且与所述连接环一的数量一致,所述安装座的一侧均竖直开设有多个连接通孔,所述安装座的另一侧顶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二,所述连接环二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绳,且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环一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组件、所述连接环一和所述安装座的数量均为两个。

作为优选,所述压紧组件包括螺柱和夹板,所述螺柱沿横向与所述u型护板啮合连接,所述螺柱位于所述u型护板竖直部分之间的端部沿纵向竖直设置有所述夹板,且所述夹板与所述螺柱通过回转轴承转动连接,所述螺柱伸出所述u型护板外侧的部分啮合连接有锁紧螺母。

作为优选,所述夹板与所述u型护板相对的侧面同时均布固定有凸块,且所述凸块为锥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螺柱伸出所述u型护板外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且所述手轮表面开设防滑纹。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环一和所述连接环二均为实心铁环,且所述连接环一与所述u型护板焊接固定,所述连接环二与所述安装座焊接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拉绳的长度大于1.6m,所述拉绳为钢丝绳,所述拉绳与所述连接环一和所述连接环二均通过套连环结的方式固定。

采用上述一种屋面女儿墙增强结构,在使用时,先旋松所述锁紧螺母并通过转动所述螺柱的方式使所述夹板移动至贴附在所述u型护板靠近所述手轮的内侧,避免所述夹板干扰到所述u型护板的下放,将所述u型护板的开口朝下并与女儿墙体的长度方向摆放一致,同时应使所述手轮位于靠近屋面的一侧后下放,当所述u型护板下放至顶部与女儿墙体的顶面贴附后停止,之后通过所述手轮带动所述螺柱在所述u型护板的约束下啮合横移靠近女儿墙体,所述夹板随即靠近女儿墙体,当所述夹板贴附至女儿墙体时,继续施力转动所述螺柱将所述夹板的所述凸块攻入女儿墙体内,所述u型护板内侧的所述凸块也随即攻入女儿墙体内,以此来增强所述u型护板固定在女儿墙体顶部时的稳固性,当所述夹板拧动至施力也无法继续移动后旋动所述锁紧螺母压紧在所述u型护板的外侧面,以此来锁止所述螺柱转动,进而所述u型护板通过与所述夹板配合的方式稳固的固定在女儿墙体的顶部,由于所述夹板与所述u型护板内侧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能够将所述u型护板固定至不同厚度的女儿墙体,施工通用性好,后将所述拉绳通过倾斜下拉的方式拉至紧绷状态,并在所述拉绳处于紧绷状态的情况下调节移动所述安装座底面与屋面贴附,之后保持所述拉绳紧绷并透过是安装座的所述连接通孔向屋面攻入膨胀螺丝即可完成施工,如此通过女儿墙体,屋面和所述拉绳组成的三角结构能够增强女儿墙体的强度,避免年限过长的女儿墙体出现向远离屋面的外侧倒塌的情况,防止了女儿墙体倒塌坠物而发生安全事故。

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通过u型卡板内侧配合推板横移的方式将u型卡板整体卡装固定在女儿墙体的顶部并锁止,后将拉绳紧绷并透过安装座的连接通孔向屋面攻入膨胀螺丝,以此通过女儿墙体,屋面和拉绳组成的三角结构来增强女儿墙体的强度,避免年限过长的女儿墙体出现向远离屋面的外侧倒塌的情况,防止了女儿墙体倒塌坠物而发生安全事故;

2、夹板与u型护板内侧之间距离可调并可快速锁定,从而能够将u型护板固定至不同厚度的女儿墙体,施工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外部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外部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u型护板;2、凸块;3、压紧组件;301、夹板;302、螺柱;303、锁紧螺母;304、手轮;305、回转轴承;4、连接环一;5、拉绳;6、连接环二;7、安装座;701、连接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屋面女儿墙增强结构,包括u型护板1和安装座7,u型护板1的底面和前后两端敞开,u型护板1其中一个竖直部分的外侧沿横向啮合固定有多个压紧组件3,且压紧组件3部分位于u型护板1的竖直部分之间,压紧组件3的下方设置有多个连接环一4,且连接环一4均与u型护板1固定连接。安装座7水平设置且与连接环一4的数量一致,安装座7的一侧均竖直开设有多个连接通孔701,安装座7的另一侧顶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环二6,连接环二6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拉绳5,且拉绳5的另一端与连接环一4固定连接。

作为本案优选的方案,压紧组件3、连接环一4和安装座7的数量均为两个,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多个安装座7的设置来提升对u型护板1的拉拽效果,压紧组件3包括螺柱302和夹板301,螺柱302沿横向与u型护板1啮合连接,螺柱302位于u型护板1竖直部分之间的端部沿纵向竖直设置有夹板301,且夹板301与螺柱302通过回转轴承305转动连接,优选回转轴承305的内圈与螺柱302过盈配合,回转轴承305的外圈与夹板301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螺柱302伸出u型护板1外侧的部分啮合连接有锁紧螺母303,以便通过压紧组件3来快速将u型护板1卡装在女儿墙体的顶部并锁止。

夹板301与u型护板1相对的侧面同时均布固定有凸块2,且凸块2为锥状结构,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凸块2攻入女儿墙体外侧的方式来提升u型护板1固定至女儿墙体时的稳固性,螺柱302伸出u型护板1外侧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手轮304,且手轮304表面开设防滑纹,以便通过旋转手轮304的方式能够施力带动螺柱302将夹板301压紧在女儿墙体的外侧。

连接环一4和连接环二6均为实心铁环,且连接环一4与u型护板1焊接固定,连接环二6与安装座7焊接固定,如此设置,便于连接环一4和连接环二6均具有良好的使用刚度和连接强度,拉绳5的长度大于1.6m,以便拉绳5能够在对不同规格的女儿墙体施工时均能处于倾斜的紧绷状态,拉绳5为钢丝绳,拉绳5与连接环一4和连接环二6均通过套连环结的方式固定,如此设置,便于拉绳5自身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提升对女儿墙体的拉拽增强效果。

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时,先旋松锁紧螺母303并通过转动螺柱302的方式使夹板301移动至贴附在u型护板1靠近手轮304的内侧,避免夹板301干扰到u型护板1的下放,将u型护板1的开口朝下并与女儿墙体的长度方向摆放一致,同时应使手轮304位于靠近屋面的一侧后下放,当u型护板1下放至顶部与女儿墙体的顶面贴附后停止,之后通过手轮304带动螺柱302在u型护板1的约束下啮合横移靠近女儿墙体,夹板301随即靠近女儿墙体,当夹板301贴附至女儿墙体时,继续施力转动螺柱302将夹板301的凸块2攻入女儿墙体内,u型护板1内侧的凸块2也随即攻入女儿墙体内,以此来增强u型护板1固定在女儿墙体顶部时的稳固性,当夹板301拧动至施力也无法继续移动后旋动锁紧螺母303压紧在u型护板1的外侧面,以此来锁止螺柱302转动,进而u型护板1通过与夹板301配合的方式稳固的固定在女儿墙体的顶部,由于夹板301与u型护板1内侧之间的距离可调,从而能够将u型护板1固定至不同厚度的女儿墙体,施工通用性好,后将拉绳5通过倾斜下拉的方式拉至紧绷状态,并在拉绳5处于紧绷状态的情况下调节移动安装座7底面与屋面贴附,之后保持拉绳5紧绷并透过是安装座7的连接通孔701向屋面攻入膨胀螺丝即可完成施工,如此通过女儿墙体,屋面和拉绳5组成的三角结构能够增强女儿墙体的强度,避免年限过长的女儿墙体出现向远离屋面的外侧倒塌的情况,防止了女儿墙体倒塌坠物而发生安全事故。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