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装配式打包箱顶底角件及配套角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93812发布日期:2020-08-18 18:13阅读:7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装配式打包箱顶底角件及配套角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打包箱顶底角件及配套角柱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装配式打包箱顶底角件及配套角柱。



背景技术:

装配式打包箱,是由预先制造好的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所以称为装配式建筑,将打包箱的顶底角件及配套角柱准备好,当需要使用打包箱时,可以快速的将打包箱的顶底角件及配套角柱安装完成,然后安装配套的墙板,进而可以快速的完成建筑的建造。

打包箱是通过底角件、顶角件、角柱、主梁和墙板等零件拼接而成的,传统的打包箱角柱是由两块铁板焊接而成的一个l形板,l形板制造的角柱强度较低,且传统的打包箱角件和角柱接触面接触设置,通过螺栓螺母穿过角件和角柱接触面固定连接,由于螺栓孔比螺栓的尺寸大,进而使打包箱角件和角柱固定的不牢固,导致安装后的箱体总是不平整,进而使房屋受力及严密性不好,容易漏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装配式打包箱顶底角件及配套角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传统的打包箱角柱是由两块铁板焊接而成的一个l形板,l形板制造的角柱强度较低,且传统的打包箱角件和角柱接触面接触设置,通过螺栓螺母穿过角件和角柱接触面固定连接,由于螺栓孔比螺栓的尺寸大,进而使打包箱角件和角柱固定的不牢固,导致安装后的箱体总是不平整,进而使房屋受力及严密性不好,容易漏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装配式打包箱顶底角件及配套角柱,包括角柱,所述角柱的上端通过上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有顶角件,所述角柱的下端通过下连接机构固定连接有底角件。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机构包括上连接板,所述上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角柱的上端,所述上连接板插接在顶角件内部与上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固定板固定套接在顶角件的内壁上,所述上连接板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上连接螺孔,所述上固定板的表面上开设有与上连接螺孔相对应的多个上固定螺孔,多个所述上连接螺孔与多个上固定螺孔的内部均插接有上固定螺栓,所述上固定螺栓通过上固定螺母固定,所述上连接板的表面上开设有上卡接槽,所述上卡接槽延伸至角柱的内部,所述上固定板靠近角柱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上卡接槽相对应的上卡块。

优选的,所述下连接机构包括下连接板,所述下连接板固定连接在角柱的下端,所述下连接板插接在顶角件内部与下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下固定板固定套接在顶角件的内壁上,所述下连接板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下连接螺孔,所述下固定板的表面上开设有与下连接螺孔相对应的多个下固定螺孔,多个所述下连接螺孔与多个下固定螺孔的内部均插接有下固定螺栓,所述下固定螺栓通过下固定螺母固定,所述下连接板的表面上开设有下卡接槽,所述下卡接槽延伸至角柱的内部,所述下固定板靠近角柱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下卡接槽相对应的下卡块。

优选的,所述底角件的下端设置有橡胶垫板,所述橡胶垫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所述橡胶块套接在底角件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顶角件内部的下端套接有l形垫块,所述l形垫块与上固定螺栓的下端接触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一体式的方形角柱,进而使角柱的强度增加,进而防止角柱受损,通过设置的卡接块卡接在卡槽内部,使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与角柱稳定卡接,进而使顶角件和底角件与角柱稳定卡接,通过设置的上固定螺栓将上固定板和上连接板固定,进而防止上连接板脱离顶角件,进而使顶角件和底角件与角柱稳固固定,进而防止安装后的箱体不平整,进而使房屋受力及严密性得到提高,不容易漏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部分放大图。

图中:1、角柱;2、上连接机构;21、上连接板;22、上固定板;23、上连接螺孔;24、上固定螺孔;25、上固定螺栓;26、上固定螺母;27、上卡接槽;28、上卡块;3、顶角件;4、下连接机构;41、下连接板;42、下固定板;43、下连接螺孔;44、下固定螺孔;45、下固定螺栓;46、下固定螺母;47、下卡接槽;48、下卡块;5、底角件;6、橡胶垫板;7、橡胶块;8、l形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装配式打包箱顶底角件及配套角柱,

包括角柱1,角柱1的上端通过上连接机构2固定连接有顶角件3,角柱1的下端通过下连接机构4固定连接有底角件5。

上连接机构2包括上连接板21,上连接板21固定连接在角柱1的上端,上连接板21插接在顶角件3内部与上固定板22固定连接,上固定板22固定套接在顶角件3的内壁上,上连接板21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上连接螺孔23,上固定板22的表面上开设有与上连接螺孔23相对应的多个上固定螺孔24,多个上连接螺孔23与多个上固定螺孔24的内部均插接有上固定螺栓25,上固定螺栓25通过上固定螺母26固定,上连接板21的表面上开设有上卡接槽27,上卡接槽27延伸至角柱1的内部,上固定板22靠近角柱1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上卡接槽27相对应的上卡块28,将上卡接槽27和上卡块48对齐,然后将角柱1上端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21插入底角件5内部,使上卡块28插入上卡接槽27内部,将上连接板21与上固定板22的表面上的上固定螺孔24和上连接螺孔23对齐,然后将上固定螺栓25插入对齐的上固定螺孔24和上连接螺孔23内部,然后通过上固定螺母26对上固定螺栓25进行固定。

下连接机构4包括下连接板41,下连接板41固定连接在角柱1的下端,下连接板41插接在顶角件3内部与下固定板42固定连接,下固定板42固定套接在顶角件3的内壁上,下连接板41的表面上开设有多个下连接螺孔43,下固定板42的表面上开设有与下连接螺孔43相对应的多个下固定螺孔44,多个下连接螺孔43与多个下固定螺孔44的内部均插接有下固定螺栓45,下固定螺栓45通过下固定螺母46固定,下连接板41的表面上开设有下卡接槽47,下卡接槽47延伸至角柱1的内部,下固定板42靠近角柱1的一侧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与下卡接槽47相对应的下卡块48,将下卡接槽47和下卡块48对齐,然后将角柱1下端固定连接的下连接板41插入底角件5内部,使下卡块48插入下卡接槽47内部,将下连接板41与下固定板42的表面上的下固定螺孔44和下连接螺孔43对齐,然后将下固定螺栓45插入对齐的下固定螺孔44和下连接螺孔43内部,然后通过下固定螺母46对下固定螺栓45进行固定。

底角件5的下端设置有橡胶垫板6,橡胶垫板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块7,橡胶块7套接在底角件5的内部,进而防止底角件5的侧边插入地面,进而造成建筑歪斜。

顶角件3内部的下端套接有l形垫块8,l形垫块8与上固定螺栓25的下端接触设置,防止上固定螺栓25脱落。

具体的,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首先将底角件5设置有橡胶板7的一面放置在地面上,将下卡接槽47和下卡块48对齐,然后将角柱1下端固定连接的下连接板41插入底角件5内部,使下卡块48插入下卡接槽47内部,将下连接板41与下固定板42的表面上的下固定螺孔44和下连接螺孔43对齐,然后将下固定螺栓45插入对齐的下固定螺孔44和下连接螺孔43内部,然后通过下固定螺母46对下固定螺栓45进行固定,将上卡接槽27和上卡块48对齐,然后将角柱1上端固定连接的上连接板21插入底角件5内部,使上卡块28插入上卡接槽27内部,将上连接板21与上固定板22的表面上的上固定螺孔24和上连接螺孔23对齐,然后将上固定螺栓25插入对齐的上固定螺孔24和上连接螺孔23内部,然后通过上固定螺母26对上固定螺栓25进行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