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搅拌灰尘逸散的混凝土料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6175发布日期:2020-08-05 00:40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搅拌灰尘逸散的混凝土料斗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料斗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防止搅拌灰尘逸散的混凝土料斗。



背景技术:

混凝土料斗是用于盛装原料并将其中的多种原料搅拌制得成混凝土的设备,但是一般的混凝土料斗上未设有对应的防止灰尘逸散的装置,搅拌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灰尘从料斗中飞扬出来,会对现场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保护周边环境。即使部分混凝土料斗虽然设置有降尘装置,但此种降尘装置不但体积庞大、结构复杂,而且不容易收折放置,给现场作业造成一定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搅拌灰尘逸散的混凝土料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般的混凝土料斗上未设有对应的防止灰尘逸散的装置,不但结构简单,方便收纳,同时还解决背景技术中容易造成在搅拌过程中工作现场出现较多的灰尘,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搅拌灰尘逸散的混凝土料斗,包括料斗主体,所述料斗主体的顶部筒体侧壁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固定底座,所述料斗主体的上方还设有覆盖喷洒装置,所述覆盖喷洒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水泵、弧形固定杆、遮挡布、出水管、硬管和软管,所述驱动电机和所述水泵分别设置两个所述固定底座上,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末端紧密焊接有所述弧形固定杆,所述遮挡布有两个边缘,所述遮挡布的两个边缘分别连接在所述弧形固定杆和所述料斗主体顶部二分之一边沿,所述遮挡布的内表面上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所述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雾化喷头,每个所述出水管远离驱动电机的末端穿过所述遮挡布并连接有软管,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设有所述硬管,每个所述软管均与所述硬管相连通,所述水泵的进水端设有进水管。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为硬质管。

优选的,所述弧形固定杆的截面呈半圆状,保证弧形固定杆能够正好搭在料斗主体的顶面上。

优选的,所述出水管靠近驱动电机的末端为封闭端,保证水不会从出水管的末端流出。

优选的,所述料斗主体上还紧密焊接有若干个呈环状等间距排列且用于对料斗主体进行支撑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呈竖直状设置,实现对料斗主体进行稳定的支撑。

优选的,所述料斗主体的底端还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有卸料阀,方便在制备完成后,将料斗主体内的原料给取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覆盖喷洒装置,实现将料斗主体的顶部进行覆盖,减少灰尘的逸散,另外通过设置的出水管、雾化喷头和水泵,朝着出水管内输送水,水从雾化喷头中喷出,实现对遮挡布内已经逸散的灰尘进行喷洒,使灰尘能够快速沉降,解决了一般的混凝土料斗上未设有对应的防止灰尘逸散的装置,容易造成在搅拌过程中出现较多的灰尘,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保护周边环境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出料管和卸料阀,方便将料斗主体内的原料给排出,方便操作,解决了一般的混凝土料斗在使用时,存在不便于将混凝土给取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覆盖喷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设置出料管和卸料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料斗主体;10、固定底座;11、支撑柱;2、覆盖喷洒装置;20、驱动电机;201、弧形固定杆;202、遮挡布;203、出水管;2031、雾化喷头;2032、软管;21、水泵;211、硬管;212、进水管;3、出料管;30、卸料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搅拌灰尘逸散的混凝土料斗,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料斗主体1。料斗主体1的顶部筒体侧壁设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固定底座10。料斗主体1的上方还设有覆盖喷洒装置2。覆盖喷洒装置2包括设驱动电机20、水泵21、弧形固定杆201、遮挡布202、出水管203、硬管211和软管2032。驱动电机20水泵21分别设置在两个固定底座10。

进一步的,驱动电机20的输出轴末端紧密焊接有弧形固定杆201。遮挡布202有两个边缘,遮挡布202的一个边沿连接在弧形固定杆201上,另外一个边沿连接在料斗主体1顶部二分之一边沿,保证弧形固定杆201在转动的时候带动遮挡布202展开,使遮挡布202正好覆盖在料斗主体1的顶面上,对料斗主体1内的灰尘进行阻挡。

本实施例中,遮挡布202的内表面上紧密粘接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出水管203。出水管203优选为硬质管,则可使出水管203能够对遮挡布202进行支撑,使遮挡布202的顶部能够具有一定的弧度。出水管203上设有多个等间距排列的雾化喷头2031。出水管203远离驱动电机20的末端穿过遮挡布202并一体成型有软管2032。软管2032的材质较软。保证软管2032能够自由移动。水泵21的出水端设有硬管211,每个软管2032均与硬管211相连通,水泵21的进水端设有进水管212,保证水泵21工作时,水顺着进水管212进入到硬管211内后,再顺着软管2032进入到出水管203内,最后从雾化喷头2031中喷出,实现对料斗主体1内进行喷洒水,促使灰尘沉降,减少灰尘的逸散。

进一步的,弧形固定杆201的截面呈半圆状,且弧形固定杆201的截面圆的半径与料斗主体1的截面圆的半径相等,保证弧形固定杆201能够正好搭在料斗主体1的顶面上。

此外,出水管203靠近驱动电机20的末端为封闭端,保证水不会从出水管203的末端流出,从而保证每个雾化喷头2031处的水压。

值得说明的是,料斗主体1上还紧密焊接有若干个呈环状等间距排列且用于对料斗主体1进行支撑的支撑柱11,并且支撑柱11呈竖直状设置,实现对料斗主体1进行稳定的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驱动电机20可以采用东莞市科杨自动化有限公司生产的ecma-c20602ss系列伺服电机,其配套的电路和电源也由该厂家提供;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的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本实施例中,水泵21可以采用上海晶水泵业制造有限公司生产的xbd系列水泵,其配套的电路和电源也由该厂家提供;此外,本实用新型中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以及模块的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在此不再赘述,本实用新型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在具体操作中,为了便于将原料给取出,因此,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对料斗主体1作出改进,如图5所示,料斗主体1的底端还一体成型有出料管3,出料管3上设有卸料阀30,方便在制备完成后,将卸料阀30打开,实现将料斗主体1内的原料给取出,方便操作,解决了一般的混凝土料斗在使用时,存在不便于将混凝土给取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防止搅拌灰尘逸散的混凝土料斗在使用时,将原料投入到料斗主体1内之后,将驱动电机20接通外界电源并使其工作,其上的输出轴转动带动弧形固定杆201顺向转动,使弧形固定杆201转动从遮挡布202与料斗主体1的连接一侧旋转至与另外一侧的顶面接触的时候,此时,遮挡布202正好完全展开,对料斗主体1的顶端开口处进行封堵,减少灰尘的逸散,接着将进水管212接通外界水管,并将水泵21接通外界电源使其工作,水泵21工作实现将水输送至硬管211、软管2032和出水管203内,并最终从雾化喷头2031中喷出,对料斗主体1内进行喷洒,使灰尘能够迅速沉降,操作完成后,可以断开水泵21的电源,将驱动电机20继续接通外界电源并使其工作,其上的输出轴逆向转动带动弧形固定杆201逆向转动,将弧形固定杆201返回至遮挡布202与料斗主体1的连接一侧时,实现将遮挡布202收纳,方便下次投入原料,解决了一般的混凝土料斗上未设有对应的防止灰尘逸散的装置,容易造成在搅拌过程中出现较多的灰尘,对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不利于保护周边环境的问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