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结构的防火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516293发布日期:2020-10-17 00:49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结构的防火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结构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结构的防火保护结构。



背景技术:

钢结构是主要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钢结构具有轻质高强、施工简便、施工周期短、成本低等优点,是许多建筑结构采用的主要类型,广泛应用于机场、商业圈、游乐场、体育中心、大型厂房和超高层楼房等领域。

钢材虽是一种不会燃烧的材料,但却是热的优良导体,极易传导热量,且钢材的机械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当钢材的温度升高到钢材的临界温度时,钢材将失去承载能力,进而造成建筑的损坏,因此钢结构建筑的防火性显得非常重要。

由于钢结构耐火性能较差,因此必须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提高构件整体的耐火性能。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直接包覆法,其简便易行、防护性能良好且造价相对低廉。直接包覆法主要包括防火涂料(在钢结构表面喷涂防火涂料)和防火板材(对钢结构表面用防火板材包覆)。当采用喷涂防火涂料的做法进行防火,在遇到火灾时,这种钢结构虽然能起到一定的延缓升温作用,但在温度持续升高的情况下防火涂层会脱离钢结构,进而造成钢结构在高温下损坏,且防火涂料时间久了会老化,失去防火作用。当采用防火板材进行防火,主要应用于公共建筑,防火性能好,但是造价相对防火涂料而言较高。在申请号为cn200920260758.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防火型钢结构”,其在钢结构主体外围包设防火层,其防火层为多块联接在一起的防火板,但其防火板为单层结构,因此,耐火性能有限。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钢结构的防火保护结构,通过设置多层防火板,且层与层之间的拼缝错开设置,能有效提高钢结构的耐火性能,保证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钢结构的防火保护结构,包括支撑连接楼板的钢结构主体所述的钢结构主体外围包设有防火层,所述的防火层通过多层防火板联接在一起形成,所述的多层防火板的每一层均包括若干块拼接在一起的防火板,相邻两层防火板的拼缝之间错开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多层防火板包括对称布设在钢结构主体两侧的两个第一多层防火板和设置在两个第一多层防火板之间的第二多层防火板,两个所述的第一多层防火板的一端与楼板底部接触,所述的第二多层防火板设置在第一多层防火板远离楼板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钢结构主体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多层防火板的第一龙骨和用于固定第二多层防火板的第二龙骨,所述的第一龙骨和第二龙骨均为轻钢龙骨。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多层防火板为三层防火板,所述的多层防火板为三层防火板,所述的三层防火板通过螺钉与轻钢龙骨连接,所述的三层防火板包括自靠近钢结构主体一侧向远离钢结构主体一侧依次设置的底层防火板、中间层防火板和面层防火板,所述的螺钉包括用于将底层防火板固定在轻钢龙骨上的底层螺钉、用于将中间层防火板固定在轻钢龙骨上的中间层螺钉和用于将面层防火板固定在轻钢龙骨上的面层螺钉,所述的中间层螺钉穿过底层防火板将中间层防火板固定在轻钢龙骨上,所述的面层螺钉依次穿过中间层防火板和底层防火板将面层防火板固定在轻钢龙骨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钢结构主体为h型钢梁。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h型钢梁与轻钢龙骨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多层防火板,能有效提高钢结构的耐火性能,同时,相邻两层防火板的拼缝之间错开设置,能够改变火苗通过防火板之间的拼缝进入多层防火板的路线,即由传统的直线形路线变为折线形路线,从而延缓多层防火板燃烧的速度,延长对位于多层防火板内的钢结构主体的保护时间,进而提高钢结构的耐火性能,保证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防火板能实现装配化施工,施工周期短,绿色环保,且集装饰和防火于一体,能在一定程度上节约建筑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第二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楼板;2、钢结构主体;3、第一龙骨;4、螺钉;4-1、底层螺钉;4-2、中间层螺钉;4-3、面层螺钉;5、第二龙骨;6、三层防火板;6-1、底层防火板;6-2、中间层防火板;6-3、面层防火板;7-1、第一拼缝;7-2、第二拼缝;7-3、第三拼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钢结构的防火保护结构,包括支撑连接楼板1的钢结构主体2,钢结构主体2外围包设有防火层,防火层通过多层防火板联接在一起形成,多层防火板的每一层均包括若干块拼接在一起的防火板,相邻两层防火板的拼缝之间错开设置。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层防火板,能有效提高钢结构的耐火性能,同时,相邻两层防火板的拼缝之间错开设置,能够改变火苗通过防火板之间的拼缝进入多层防火板的路线,即由传统的直线形路线变为折线形路线,从而延缓多层防火板燃烧的速度,延长对位于多层防火板内的钢结构主体2的保护时间,进而提高钢结构的耐火性能,保证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相邻两层防火板的相邻两条拼缝之间的水平间距大于200mm,以保证钢结构的耐火性能及钢结构建筑的安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火层与钢结构主体2之间还可按照实际需求填充岩棉等填充物,以满足不同的建筑要求。

如图1和图2所示,多层防火板包括对称布设在钢结构主体2两侧的两个第一多层防火板和设置在两个第一多层防火板之间的第二多层防火板,两个第一多层防火板的一端与楼板1底部接触,第二多层防火板设置在第一多层防火板远离楼板1的一端。

如图1和图2所示,钢结构主体2上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一多层防火板的第一龙骨3和用于固定第二多层防火板的第二龙骨5,第一龙骨3和第二龙骨5均为轻钢龙骨。

如图1和图2所示,多层防火板为三层防火板6,三层防火板6通过螺钉4与轻钢龙骨连接,三层防火板6包括自靠近钢结构主体2一侧向远离钢结构主体2一侧依次设置的底层防火板6-1、中间层防火板6-2和面层防火板6-3,所述的螺钉4包括用于将底层防火板6-1固定在轻钢龙骨上的底层螺钉4-1、用于将中间层防火板6-2固定在轻钢龙骨上的中间层螺钉4-2和用于将面层防火板6-3固定在轻钢龙骨上的面层螺钉4-3,中间层螺钉4-2穿过底层防火板6-1将中间层防火板6-2固定在轻钢龙骨上,面层螺钉4-3依次穿过中间层防火板6-2和底层防火板6-1将面层防火板6-3固定在轻钢龙骨上。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底层防火板6-1所包括的若干块防火板的板与板之间形成的拼缝为第一拼缝7-1,中间层防火板6-2所包括的若干块防火板的板与板之间形成的拼缝为第二拼缝7-2,面层防火板6-3所包括的若干块防火板的板与板之间形成的拼缝为第三拼缝7-3,第一拼缝7-1、第二拼缝7-2及第三拼缝7-3之间错开设置。

本实施例中,每层防火板均单独通过螺钉4与轻钢龙骨之间进行固定,一方面,提高了防火板与钢结构主体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保证了三层防火板6的防火效果;另一方面便于施工人员对防火板进行安装。

本实施例中,防火板可以为石膏板、硅酸钙板、玻镁板等不燃材料制成的板材。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钢结构主体为h型钢梁;

本实施例中,h型钢梁与轻钢龙骨之间通过焊接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