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双层陶瓷花盆制坯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195494发布日期:2020-12-08 13:10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双层陶瓷花盆制坯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陶瓷花盆坯体制作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双层复合花盆坯体自动制作设备。



背景技术:

双层复合陶土花盆制作方法是用陶土和水做成软陶泥,然后借助工具做成花盆的样子,先制作内坯,晒干后再复合外坯,然后再次晒干后入窑烧制而成,如申请人申请的申请日为2018.8.31、申请号为2018110144411、发明名称为“自动保湿的插花蒜园花盆”的中国发明专利,其外盆分为内壁和外壁两层,外壁为普通花盆的陶泥制成;内壁主要由沙积石材料构成,用于将储水空间内的水向环种植区毛细提升渗透的毛细孔吸水层。这些花盆的盆体一般都是通过手工拉坯,导致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等问题。为了解决手工的拉坯问题,申请人申请了一件申请日为2019.11.25、申请号为2019111691148、发明名称为“一种自动陶瓷拉坯机”的中国发明专利,该发明申请公开的自动陶瓷拉坯机包括密封柜、拉坯控制器、拉坯机构、修坯机构、热干燥系统;拉坯机构中,纵向定位机构设置在立体柜架的顶部,横向定位机构架设在纵向定位机构上方,竖向升降机构设置在密封柜内部;拉坯台可升降地设置在竖向定位组件上;进料机构和注料机构设置在横向定位机构的横向燕尾滑块上;拉坯台上设有由拉坯电机驱动旋转的旋转板。其优点是:结构科学紧凑,自动化程度高,从制坯、修坯到干燥,均不需要人工参与,完全通过自动化的机械机构取代手工拉坯,生产效率高;可通过网络或移动存储器与电脑连接,适合对定制或小批量的生产。同时还解决了在线修坯、在线快速干燥的技术问题。但是,该发明申请无法制作具有不同陶泥构成双层复合结构内壁的陶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自动陶瓷拉坯机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复合双层陶瓷花盆制坯机,其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双层陶瓷花盆制坯机,包括:

密封柜,用于安装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成型机构,密封柜内部设有立体柜架,密封柜正面设有可开闭的密封门;

控制箱,设置在密封柜侧面;控制箱内设有电器控制室和加热室;

拉坯机构,设置在密封柜内部,用于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成型制作;

其中,拉坯机构包括:

纵向定位机构,设置在立体柜架的顶部,用于水平纵向任意位置的定位;

横向定位机构,横跨地设置在立体柜架的顶部,用于水平横向任意位置的定位;横向定位机构可滑动地设在纵向定位机构上;

竖向升降机构,竖起地设置在立体柜架的左右两侧,用于垂直竖向任意位置的定位;竖向升降机构包括拉坯台和竖向定位组件,拉坯台可升降地设置在竖向定位组件上;

注料成型装置,可滑动地设在横向定位机构上,用于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层叠堆筑成型,注料成型装置包括注料滑座和注料机构;

其特征是,注料机构包括复合注料枪和进料机构;复合注料枪衔接在注料滑座下方,进料机构衔接在注料滑座上方,进料机构与外置的供料机构连通,形成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原料通道;复合注料枪内部设有2个独立的注料通道,分别为外层注料通道和内层注料通道,复合注料枪的下端设有楔形的挤料嘴,挤料嘴内部设有同时与外层注料通道和内层注料通道连通的内外层原料复合腔;进料机构包括挤料盒和2套挤料机构,2套挤料机构分别为外层挤料机构和内层挤料机构,外层挤料机构包括外层挤料步进电机、外层挤料螺杆和外层挤料管;内层挤料机构包括内层挤料步进电机、内层挤料螺杆和内层挤料管;外层挤料步进电机和内层挤料步进电机均设于挤料盒外侧;挤料盒顶部设有2个进料口,分别为外层挤料进料口和内层挤料进料口;挤料盒在进料口下方设有进料斗,分别为外层挤料进料斗和内层挤料进料斗;外层挤料管的上部设置在挤料盒内部,外层挤料管的下部从挤料盒底部伸出并与复合注料枪的外层注料通道连通,外层挤料管的上部侧壁与外层挤料进料斗的底部连通;外层挤料螺杆的上部可旋转地设置在挤料盒内,外层挤料螺杆的杆身从外层挤料管的上端伸入到外层挤料管内部,外层挤料螺杆的上端通过传动机构与外层挤料步进电机连接;内层挤料管的上部设置在挤料盒内部,内层挤料管的下部从挤料盒底部伸出并与复合注料枪的内层注料通道连通,内层挤料管的上部侧壁与内层挤料进料斗的底部连通;内层挤料螺杆的上部可旋转地设置在挤料盒内,内层挤料螺杆的杆身从内层挤料管的上端伸入到内层挤料管内部,内层挤料螺杆的上端通过传动机构与内层挤料步进电机连接。

作为上述方案中的关键技术特征的补充说明,(1)在拉坯机构中,复合注料枪通过注料滑座在横向定位机构的运动、横向定位机构在纵向定位机构上滑动而形成的纵横平面内,将供料机构配好的不同陶泥分别通过两个不同的注料通道进入到复合注料枪内的内外层原料复合腔,并在内外层原料复合腔进行复合成双层的复合陶泥后,再一层一层地按设计好的形状在竖向升降机构的拉坯台上层叠堆筑成型,每层叠堆筑一层,竖向升降机构的竖向定位组就带动拉坯台向下移动一层的距离,直到双层复合花盆坯体完全层叠堆筑成型为止。(2)在电脑上设计好收口瓶式花盆的形状后,然后把相关参数数据输送到配套的拉坯控制器中,由拉坯控制器控制拉坯机构中的纵向定位机构和横向定位机构进行在纵横平面内运动,带动复合注料枪在拉坯台进行坯体的平面外形成型;由拉坯控制器控制拉坯机构中的竖向升降机构带动拉坯台进行竖直方向的升降,使复合注料枪在拉坯台进行坯体的立体外形的层叠堆筑成型。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和说明,前述纵向定位机构包括座框架和纵向定位组件;纵向定位组件设在座框架的上部;其中,座框架的上部四个边角处均设有轴承座;纵向定位组件包括纵向驱动装置、主传动轴、从传动轴、均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纵向滑轨组件和两组纵向同步带组件;主传动轴和从传动轴一前一后横向跨设在座框架的上部,主传动轴和从传动轴的两头均可转动地设在轴承座上;每组纵向同步带组件包括纵向同步带、纵向主同步轮和纵向从同步轮,纵向同步带跨接在纵向主同步轮和纵向从同步轮上;两组纵向同步带组件的纵向主同步轮分别设于主传动轴的两端,两组纵向同步带组件的纵向从同步轮分别设于从传动轴的两端;纵向驱动装置包括纵向步进电机、纵向驱动同步带和纵向驱动同步轮,纵向步进电机设置在座框架上,纵向驱动同步轮套设在主传动轴上,纵向驱动同步带设置跨接在纵向步进电机和纵向驱动同步轮上;纵向滑轨组件包括纵向燕尾导轨和纵向燕尾滑块,两组纵向滑轨组件的纵向燕尾导轨对称地设置在座框架的左右边框上,纵向燕尾滑块下部可滑动地设在纵向燕尾导轨上,纵向燕尾滑块上部固定在纵向同步带上。通过这种结构,实现横向定位机构在纵向燕尾导轨上产生纵向向运动,横向定位机构上的注料滑座可带动复合注料枪到达所在纵横平面内任意纵向位置,也即是为复合注料枪在纵横平面内提供纵向定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和说明,前述横向定位机构包括横向步进电机、横向燕尾导轨、横向燕尾滑块和横向同步带组件;横向主同步轮设置在横向步进电机设置的输出轴上,横向步进电机设置在其中一组纵向滑轨组件的纵向燕尾滑块上,横向从同步轮设置在另一组纵向滑轨组件的纵向燕尾滑块上;横向同步带组件包括横向同步带、横向主同步轮和横向从同步轮,横向同步带跨接在横向主同步轮和横向从同步轮上;横向燕尾导轨两端跨接固定在纵向滑轨组件的纵向燕尾滑块上,横向燕尾滑块下部可滑动地卡套在横向燕尾导轨上,横向燕尾滑块上部固定在横向同步带上;注料滑座设置在横向燕尾滑块上。通过这种结构,实现注料滑座在横向燕尾导轨上作横向运动,注料滑座可带动复合注料枪到达所在纵横平面内任意横向位置,也即是为复合注料枪在纵横平面内提供横向定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和说明,前述竖向升降机构包括坯体托架和两组联动的升降机构,两组升降机构对称地设置在立体柜架的左右两侧;升降机构包括丝杆副、竖向步进电机、两根圆导轴和升降横梁;圆导轴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立体柜架的上下边框上,丝杆副的丝杆螺母设于升降横梁上,丝杆副的丝杆两端设有轴承,丝杆副的丝杆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立体柜架的上下边框上;升降横梁设有套在圆导轴上的竖向升降直线轴承;坯体托架的两端水平地分别架设在两组升降机构的升降横梁上,拉坯台设在坯体托架上;竖向步进电机设于立体柜架的下方,竖向步进电机的驱动轴从立体柜架的下方处向上伸出并通过连轴器与丝杆副的丝杆连接。通过这种结构,升降机构中的坯体托架带动拉坯台上下升降,实现拉坯台升降位置调整,复合注料枪将陶泥一层一层地按设计好的形状在拉坯台上层叠堆筑成型,每层叠堆筑一层,坯体托架在竖向步进电机和丝杆副的驱动下,就带动拉坯台向下移动一层的距离,直到双层复合花盆坯体完全层叠堆筑成型为止,也即是间接地为复合注料枪在立体空间内提供竖向定位。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和说明,前述注料滑座的侧面设有坯体硬化辅助机构,坯体硬化辅助机构下方衔接有对着复合注料枪的固化剂喷嘴;纵向燕尾滑块上设有横向限位开关,横向限位开关设置在横向燕尾导轨的两端,横向限位开关受横向燕尾滑块到达极限位置触发;立体柜架的上边框上设有竖向限位开关,竖向限位开关受升降横梁到达极限位置触发;座框架的边框上设有4个纵向限位开关,2个纵向限位开关分布在其中1组纵向滑轨组件的纵向燕尾导轨的两端外侧,2个纵向限位开关受纵向燕尾滑块到达极限位置触发。对于要求制坯速度较快的场景,由于为了方便快速朔形,此时陶泥的湿度相对较高,即陶泥比较软,此时可利用坯体硬化辅助机构来加速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外表的硬化速度,使层叠堆筑成型时下层的坯体有足够的强度来支撑上层的坯体,避免发生不可控制的坯体变形。

作为上述任一项方案的改进和说明,前述密封柜的后壁设有修坯机构,修坯机构包括修坯气缸、纵横调整座、修坯条,修坯条的工作面的外形与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外形匹配相同,修坯条的背部固定在修坯气缸的推杆上,修坯气缸设置在纵横调整座上,纵横调整座竖直地设置在密封柜的后壁上;纵横调整座包括竖向调节板和水平调节板,竖向调节板顶部设有开口夹,水平调节板衔接在修坯气缸的外壳上,修坯气缸水平地夹在开口夹上;拉坯台中心设有拉坯轴承,拉坯轴承中设有拉坯转轴,拉坯转轴的上端设有旋转板,旋转板的上部设有托坯板,旋转板周向设有间隔分布的传动齿;拉坯台的底部设有拉坯电机,拉坯电机的电机轴向上伸出到拉坯台的上方,拉坯电机的电机轴末端设有与旋转板的传动齿啮合的拉坯小齿轮;拉坯台的顶部衔接有容纳旋转板和拉坯小齿轮的挡水圈,托坯板的底部边缘衔接有将挡水圈罩住的防护挡罩。挡水圈和防护挡罩因此形成内外互相交错的结构,从而有效地防止工作时陶泥或水进入到拉坯台中。修坯机构中,当双层复合花盆坯体成型后,提前调整好修坯气缸的位置,控制修坯气缸的配套的电磁阀,使修坯气缸的推杆向双层复合花盆坯体伸出,带动修坯条与双层复合花盆坯体外表接触,同时,启动拉坯电机,拉坯电机带动旋转板和托坯板旋转,使托坯板上的双层复合花盆坯体随之旋转,在修坯条的作用下,双层复合花盆坯体外表面变得更为光滑。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和说明,前述加热室内内设有热干燥系统,用于对在密封柜内成型后的双层复合花盆坯体进行热风干燥,热干燥系统包括光波加热器、热流风扇、温控器和可由热流风扇产生的风力吹开的自闭式活页护盖;温控器设置在光波加热器上,光波加热器设置在加热室内,加热室设有与密封柜连通的热通道开口,自闭式活页护盖设置在该热通道开口中;热流风扇设置在加热室中并与自闭式活页护盖相对;自闭式活页护盖包括活页框、若干片横向设置的自闭式活页片,相邻自闭式活页片上下部分重叠,每片自闭式活页片两端上部枢接在活页框的左右两边的内侧壁上,活页框卡合在热通道开口内;加热室的外壁设有自闭式进风口,该自闭式进风口内也设有由热流风扇产生的负气压而向内打开的自闭式活页片;密封柜的后壁上部设有自闭式出风口,该自闭式出风口内设有可向外打开的自闭式活页片,自闭式进风口和自闭式出风口中的每片自闭式活页片两端上部枢接在对应的自闭式进风口和自闭式出风口的左右两边的内侧壁上;其中,前述自闭式进风口、加热室、热通道开口、密封柜和自闭式出风口形成热干燥的干燥风道。

作为上述方案中的关键技术特征的补充说明,前述热流风扇工作时,自闭式活页片在风力作用下向外打开形成若干条状通风口,将加热室与密封柜之间的热通道开口连通,将光波加热器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密封柜内;将热流风扇停止时,自闭式活页片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合拢形成密封盖,将加热室与密封柜之间的热通道开口封闭,防止密封柜内的陶泥飞溅到加热室内。自闭式进风口的自闭式活页片由热流风扇工作时在加热室产生的抽风负气压而向内打开;从而使加热室通过自闭式进风口与外界空气连通,为空气提供进入通道;由于密封柜内空气受热而密度变小,热空气使双层复合花盆坯体内的水分产生热交换,从而使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水分向上蒸发聚焦在密封柜的上部,从而密封柜内产生的正气压,而自闭式出风口设置在密封柜的后壁上部,该自闭式出风口内的自闭式活页片在密封柜内的正气压的作用下从而向外打开,将原来封闭自闭式出风口打开,使密封柜与外界空气连通,为空气提供逸出通道;通过自闭式进风口、加热室、热通道开口、密封柜和自闭式出风口形成热干燥的干燥风道;达到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快速干燥的目的,实现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制坯和干燥一体化,降低了双层复合花盆坯体成型后还没干结硬化就搬动而导致坯体变形等质量问题的产生。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和说明,前述密封门上设有透明窗口;密封柜的顶部设有旋转开闭的顶门,顶门也设有透明窗口,密封柜的顶部内侧设有控制顶门开合的开门气缸,开门气缸的尾部铰接在立体柜架顶部、开门气缸的推杆铰接在顶门的内侧;控制箱上方设有可旋转摆动的旋转悬臂,旋转悬臂在顶门的透明窗口上方设有监控密封柜内场景的摄像头。设置透明窗口,方便监控密封柜的制坯情况。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前述密封柜的柜壁由保温隔热材料制成;所述密封柜在顶门闭合处衔接有密封边,顶门边缘也设有与密封边匹配的密封条;电器控制室外设有盖板门,盖板门上设有通风散热条孔;所述立体柜架和密封门上均设有保持关门状态的磁扣;立体柜架的前侧设有由密封门控制开关状态的门控开关,密封门上设有隐藏式旋转拉手。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结构科学紧凑,整体结构性好;可以制作具有不同陶泥构成双层复合结构内壁的双层复合花盆坯体;自动化程度高,无论是制坯、修坯还是干燥,均不需要人工参与;可通过网络或移动存储器与电脑连接,可通过电脑设计好坯体的外形等参数数据,实现电脑设计,机器生产的无缝对接;通过程序控制可实现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自动拉坯,完全通过自动化的机械机构取代手工拉坯,提高了生产效率,解决了没法通过电脑设计来辅助实现产品的形状、纹饰的技术问题;特别适合对定制或小批量的生产。同时,还解决了在线修坯、在线快速干燥的技术问题,提高了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质量,减少了坯体的因工位转移产生的坯体变形等质量问题;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产生了多种预料不到的技术效果,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右视图。

图4为图1内部结构的主视图。

图5为图4的左视图。

图6为图4的俯视图。

图7为图4的立体图。

图8为图4在坯体进行热干燥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9为纵向定位机构和横向定位机构的立体图。

图10为注料成型装置的立体图。

图11为图10的主视图。

图12为复合注料枪的主视图。

图13为图12的仰视图。

图14为图12的俯视图。

图15为拉坯台的分解图。

图16为拉坯台的剖视图。

图17为托坯板的仰视图。

图18为修坯气缸的主视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用新型实施的电路框图。

部分附图标记和标号说明:附图中的箭头表示动作方向或气流的流向;01-双层复合花盆坯体,1-密封柜,2-控制箱,4-修坯机构,6-纵向定位机构,7-横向定位机构,8-竖向升降机构,9-注料成型装置;11-立体柜架,12-密封门,13-顶门,14-透明窗口,15-开门气缸,16-旋转悬臂,17-摄像头,18-供料孔,121-磁扣,122-隐藏式旋转拉手;20-电器控制室,21-加热室,24-热干燥系统,26-大屏幕触摸屏,27-参数调整旋钮,28-sd卡读卡器,29-温度传感器;201-盖板门,202-通风散热条孔,211-热通道开口,212-自闭式进风口,213-自闭式出风口;241-光波加热器,242-热流风扇,244-自闭式活页护盖,245-活页框,246-自闭式活页片;40-修坯气缸,41-纵横调整座,42-修坯条,43-竖向调节板,44-水平调节板,45-开口夹;50-拉坯台,51-挡水圈,52-旋转板,53-托坯板,54-防护挡罩,55-拉坯电机,56-拉坯小齿轮,57-传动齿,58-拉坯轴承,59-拉坯转轴;60-座框架,61-轴承座,62-纵向驱动装置,63-主传动轴,64-从传动轴,65-纵向同步带,66-纵向主同步轮,67-纵向从同步轮,68-纵向燕尾导轨,69-纵向燕尾滑块;621-纵向步进电机,622-纵向驱动同步带,623-纵向驱动同步轮;70-横向步进电机,71-横向燕尾导轨,72-横向燕尾滑块,73-横向同步带组件,74-横向同步带,75-横向主同步轮,76-横向从同步轮;80-坯体托架,81-升降机构,82-丝杆副,83-竖向步进电机,84-圆导轴,86-升降横梁,88-竖向升降直线轴承;90-注料机构,91-注料滑座,92-复合注料枪,93-进料机构,94-挤料盒,95-挤料机构,96-外层挤料机构,97-内层挤料机构,98-坯体硬化辅助机构,99-固化剂喷嘴,921-外层注料通道921,922-内层注料通道,923-挤料嘴,924-内外层原料复合腔;931-外层挤料进料口,932-内层挤料进料口,933-外层挤料进料斗,934-内层挤料进料斗;961-外层挤料步进电机,962-外层挤料螺杆,963-外层挤料管,971-内层挤料步进电机,972-内层挤料螺杆,973-内层挤料管;k1-纵向限位开关,k2-横向限位开关,k3-竖向限位开关;k4-门控开关;e1-拉坯控制电路,e2-电源模块,e3-信号输入电路,e4-大功率机电驱动电路,e41-坯体热干燥电路,e43-修坯控制电路,e5-温度信号处理电路,e6-通讯电路,e7-储存电路,e8-报警电路,e9-视频监控电路,e10-大屏幕触摸屏驱动电路,e11-纵向步进电机驱动单元电路,e12-横向步进电机驱动单元电路,e13-竖向步进电机驱动单元电路,e14-挤料步进电机驱动单元电路,e15-坯体硬化驱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及其有益技术效果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图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复合双层陶瓷花盆制坯机包括:

密封柜1,用于安装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成型机构,密封柜1内部设有立体柜架11,密封柜1正面设有可开闭的密封门12;

控制箱2,设置在密封柜1侧面;控制箱2内设有电器控制室20和加热室21,加热室21设置在电器控制室20的侧旁,加热室21设在控制箱2的下部;

拉坯机构5,设置在密封柜1内部,用于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成型制作;

拉坯控制器,包括设置在电器控制室20内部的控制电路,用于复合双层陶瓷花盆制坯机的工作控制;电器控制室20顶部设有与控制电路连接的大屏幕触摸屏26、参数调整旋钮27和sd卡读卡器28;

其中,拉坯机构5包括:

纵向定位机构6,设置在立体柜架11的顶部,用于水平纵向任意位置的定位;

横向定位机构7,横跨地设置在立体柜架11的顶部,用于水平横向任意位置的定位;横向定位机构7可滑动地设在纵向定位机构6上;

竖向升降机构8,竖起地设置在立体柜架11的左右两侧,用于垂直竖向任意位置的定位;竖向升降机构8包括拉坯台50和竖向定位组件,拉坯台50可升降地设置在竖向定位组件上;

注料成型装置9,可滑动地设在横向定位机构7上,用于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层叠堆筑成型;

其特征是,注料成型装置9包括注料滑座91和注料机构90,注料机构90包括复合注料枪92和进料机构93;复合注料枪92衔接在注料滑座91下方,进料机构93衔接在注料滑座91上方,进料机构93与外置的供料机构连通,形成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原料通道;

参见图12~图14,复合注料枪92内部设有2个独立的注料通道,分别为外层注料通道921和内层注料通道922,复合注料枪92的下端设有楔形的挤料嘴923,挤料嘴923内部设有同时与外层注料通道921和内层注料通道922连通的内外层原料复合腔924;

参见图10~图11,进料机构93包括挤料盒94和2套挤料机构95,2套挤料机构95分别为外层挤料机构96和内层挤料机构97,外层挤料机构96包括外层挤料步进电机961、外层挤料螺杆962和外层挤料管963;内层挤料机构97包括内层挤料步进电机971、内层挤料螺杆972和内层挤料管973;外层挤料步进电机961和内层挤料步进电机971均设于挤料盒94外侧;挤料盒94顶部设有2个进料口,分别为外层挤料进料口931和内层挤料进料口932;挤料盒94在进料口下方设有进料斗,分别为外层挤料进料斗933和内层挤料进料斗934;外层挤料管963的上部设置在挤料盒94内部,外层挤料管963的下部从挤料盒94底部伸出并与复合注料枪92的外层注料通道921连通,外层挤料管963的上部侧壁与外层挤料进料斗933的底部连通;外层挤料螺杆962的上部可旋转地设置在挤料盒94内,外层挤料螺杆962的杆身从外层挤料管963的上端伸入到外层挤料管963内部,外层挤料螺杆962的上端通过传动机构与外层挤料步进电机961连接;内层挤料管973的上部设置在挤料盒94内部,内层挤料管973的下部从挤料盒94底部伸出并与复合注料枪92的内层注料通道922连通,内层挤料管973的上部侧壁与内层挤料进料斗934的底部连通;内层挤料螺杆972的上部可旋转地设置在挤料盒94内,内层挤料螺杆972的杆身从内层挤料管973的上端伸入到内层挤料管973内部,内层挤料螺杆972的上端通过传动机构与内层挤料步进电机971连接。

进料机构93与外置的供料机构的之间可以通过软管连通,在密封柜1的上部或上壁开有供料孔18供软管通过即可。

其中,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复合注料枪92在纵向定位时能平稳、可靠地工作、精确地控制,优选地,参见图9,前述纵向定位机构6包括座框架60和纵向定位组件;纵向定位组件设在座框架60的上部;其中,座框架60的上部四个边角处均设有轴承座61;纵向定位组件包括纵向驱动装置、主传动轴63、从传动轴64、均为左右对称设置的两组纵向滑轨组件和两组纵向同步带组件;主传动轴63和从传动轴64一前一后横向跨设在座框架60的上部,主传动轴63和从传动轴64的两头均可转动地设在轴承座61上;每组纵向同步带组件包括纵向同步带65、纵向主同步轮66和纵向从同步轮67,纵向同步带65跨接在纵向主同步轮66和纵向从同步轮67上;两组纵向同步带组件的纵向主同步轮66分别设于主传动轴63的两端,两组纵向同步带组件的纵向从同步轮分别设于从传动轴64的两端;纵向驱动装置包括纵向步进电机621、纵向驱动同步带622和纵向驱动同步轮623,纵向步进电机621设置在座框架60上,纵向驱动同步轮623套设在主传动轴63上,纵向驱动同步带622设置跨接在纵向步进电机621和纵向驱动同步轮623上;纵向滑轨组件包括纵向燕尾导轨68和纵向燕尾滑块69,两组纵向滑轨组件的纵向燕尾导轨68对称地设置在座框架60的左右边框上,纵向燕尾滑块69下部可滑动地设在纵向燕尾导轨68上,纵向燕尾滑块69上部固定在纵向同步带65上。

为了实现复合注料枪92在横向定位时能平稳、可靠地工作、精确地控制,优选地,参见图9,前述横向定位机构7包括横向步进电机70、横向燕尾导轨71、横向燕尾滑块72和横向同步带组件73;横向主同步轮75设置在横向步进电机70设置的输出轴上,横向步进电机70设置在其中一组纵向滑轨组件的纵向燕尾滑块69上,横向从同步轮76设置在另一组纵向滑轨组件的纵向燕尾滑块69上;横向同步带组件73包括横向同步带74、横向主同步轮75和横向从同步轮76,横向同步带74跨接在横向主同步轮75和横向从同步轮76上;横向燕尾导轨71两端跨接固定在纵向滑轨组件的纵向燕尾滑块69上,横向燕尾滑块72下部可滑动地卡套在横向燕尾导轨71上,横向燕尾滑块72上部固定在横向同步带74上;注料滑座91设置在横向燕尾滑块72上。

优选地,为了实现拉坯台50在竖向定位时能平稳、精确地控制,参见图4~图5,前述竖向升降机构8包括坯体托架80和两组联动的升降机构81,两组升降机构81对称地设置在立体柜架11的左右两侧;升降机构81包括丝杆副82、竖向步进电机83、两根圆导轴84和升降横梁86;圆导轴8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立体柜架11的上下边框上,丝杆副82的丝杆螺母设于升降横梁86上,丝杆副82的丝杆两端设有轴承,丝杆副82的丝杆两端通过轴承设置在立体柜架11的上下边框上;升降横梁86设有套在圆导轴84上的竖向升降直线轴承88;坯体托架80的两端水平地分别架设在两组升降机构81的升降横梁86上,拉坯台50设在坯体托架80上;竖向步进电机83设于立体柜架11的下方,竖向步进电机83的驱动轴从立体柜架11的下方处向上伸出并通过连轴器与丝杆副82的丝杆连接。

拉坯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拉坯控制器将电脑中设计好的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数据,通过网络或存储卡、蓝牙等方式读取,或通过拉坯控制器的大屏幕触摸屏26来设置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各项数据。然后,启动拉坯机构5,拉坯机构5中的纵向定位机构6、横向定位机构7、竖向升降机构8和注料成型装置9各自复位,其中,竖向升降机构8复位时,坯体托架80上拉坯台50处于升降机构81的最高点位置,此时,拉坯台50与复合注料枪92无限接近。然后进入到下面两个拉坯步骤,

(1)双层复合花盆坯体底部的拉坯:外层挤料机构96动作,内层挤料机构97不动,外层陶泥通过外层挤料进料斗933进入外层挤料管963中,在外层挤料螺杆962的挤压下,外层挤料管963中的外层陶泥进入复合注料枪92的内外层原料复合腔924,外层陶泥通过复合注料枪92的挤料嘴923挤出到拉坯台50上,首先,纵向定位机构6、横向定位机构7的定位下,按照设置好的步长进行位置变换,连续地在拉坯台50铺出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底部,此时竖向升降机构8保持原状态不动;

(2)双层复合花盆坯体壁部的拉坯: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底部铺完后,外层挤料机构96和内层挤料机构97同时动作,此时,内层陶泥通过内层挤料进料斗934进入内层挤料管973中,在内层挤料螺杆972的挤压下,内层挤料管973中的内层陶泥也进入复合注料枪92的内内层原料复合腔,外层陶泥和内层陶泥在内内层原料复合腔在进行分层复合成一体并通过复合注料枪92的挤料嘴923挤出到拉坯台50上,开始按层叠的方式进行堆筑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壁部,此时,每堆筑一层,竖向升降机构8的托架80带动拉坯台50按设置好的步长向下运动一个步长,直到双层复合花盆坯体成型。其中,外层陶泥为普通花盆的陶泥;内层陶泥主要由沙积石材料构成,用于产生毛细孔吸水层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在前述的实施方式基础上,为了成型后的瓶式花盆坯体外表面得到及时的修整,使之变得更为光滑、美观,参见图4~图6,前述密封柜1的后壁设有修坯机构4,修坯机构4包括修坯气缸40、纵横调整座41、修坯条42,修坯条42的工作面的外形与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外形匹配相同,修坯条42的背部固定在修坯气缸40的推杆上,参见图18,修坯气缸40设置在纵横调整座41上,纵横调整座41竖直地设置在密封柜1的后壁上;纵横调整座41包括竖向调节板43和水平调节板44,竖向调节板43顶部设有开口夹45,水平调节板44衔接在修坯气缸40的外壳上,修坯气缸40水平地夹在开口夹45上;参见图15~图17,拉坯台50中心设有拉坯轴承58,拉坯轴承58中设有拉坯转轴59,拉坯转轴59的上端设有旋转板52,旋转板52的上部设有托坯板52,旋转板52周向设有间隔分布的传动齿57;拉坯台50的底部设有拉坯电机55,拉坯电机55的电机轴向上伸出到拉坯台50的上方,拉坯电机55的电机轴末端设有与旋转板52的传动齿57啮合的拉坯小齿轮56;拉坯台50的顶部衔接有容纳旋转板52和拉坯小齿轮56的挡水圈51,托坯板52的底部边缘衔接有将挡水圈51罩住的防护挡罩54。在此处,挡水圈51和防护挡罩54因此形成内外互相交错的结构,从而有效地防止工作时陶泥或水进入到拉坯台50中。

修坯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按前述的拉坯方式得到了双层复合花盆坯体后,拉坯电机55启动,拉坯电机55驱动旋转板52旋转,托坯板52也跟着旋转板52旋转,从而带动双层复合花盆坯体也跟着旋转;然后,修坯气缸40动作,修坯条42伸出并与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外表轻轻接触,由于修坯条42和双层复合花盆坯体之间存在相对旋转运动,从而使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表面变得光滑,实现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表面修整。在利用坯体上层的自重将坯体层间的表里压平、压密、压匀避免后续干燥时开裂的同时;修坯还起到从外将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层间的表里进一步压平、压密、压匀,使层间的结合更为紧密。另外,修坯机构4还可以用于成型后的双层复合花盆坯体在其它工艺过程中出现的表面裂纹的修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在前述的实施方式基础上,加热室21内设有热干燥系统24,用于对在密封柜1内成型后的双层复合花盆坯体进行热风干燥,热干燥系统24包括光波加热器241、热流风扇242、温控器(常规技术,图中未示出)和可由热流风扇242产生的风力吹开的自闭式活页护盖244;温控器设置在光波加热器241上,光波加热器241设置在加热室21内,加热室21设有与密封柜1连通的热通道开口211,自闭式活页护盖244设置在该热通道开口211中;热流风扇242设置在加热室21中并与自闭式活页护盖244相对;自闭式活页护盖244包括活页框245、若干片横向设置的自闭式活页片246,相邻自闭式活页片246上下部分重叠,每片自闭式活页片246两端上部枢接在活页框245的左右两边的内侧壁上,活页框245卡合在热通道开口211内;加热室21的外壁设有自闭式进风口212,该自闭式进风口212内也设有由热流风扇242产生的负气压而向内打开的自闭式活页片246;密封柜1的后壁上部设有自闭式出风口213,该自闭式出风口213内设有可向外打开的自闭式活页片246,自闭式进风口212和自闭式出风口213中的每片自闭式活页片246两端上部枢接在对应的自闭式进风口212和自闭式出风口213的左右两边的内侧壁上;其中,前述自闭式进风口212、加热室21、热通道开口211、密封柜1和自闭式出风口213形成热干燥的干燥风道;密封柜内设有温度传感器29。此处对干燥风道补充说明,热流风扇242工作时,自闭式活页片246在风力作用下向外打开形成若干条状通风口,将加热室21与密封柜1之间的热通道开口211连通;将热流风扇242停止时,自闭式活页片246在重力作用下向下合拢形成密封盖,将加热室21与密封柜1之间的热通道开口211封闭。自闭式进风口212和自闭式出风口213中的自闭式活页片246打开时,干燥风道畅通,即可实现坯体的热干燥。在前述的拉坯的工作过程中,双层复合花盆坯体成型及修坯完成后,启动热干燥系统24对双层复合花盆坯体进行在线干燥即可。干燥后的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强度大幅增加,搬动时也不会产生人为的质量隐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在前述的实施方式基础上,为了方便监控密封柜1的制坯情况和提高各方面的操作性能,优选地,参见图1~图3,前述密封门12上设有透明窗口14;密封柜1的顶部设有旋转开闭的顶门13,顶门13也设有透明窗口14,参见图3,密封柜1的顶部内侧设有控制顶门13开合的开门气缸15,开门气缸15的尾部铰接在立体柜架11顶部、开门气缸15的推杆铰接在顶门13的内侧;参见图1~图4,控制箱2上方设有可旋转摆动的旋转悬臂16,旋转悬臂16在顶门13的透明窗口14上方设有监控密封柜1内场景的摄像头17;密封柜1的柜壁由保温隔热材料制成;前述密封柜1在顶门13闭合处衔接有密封边,顶门13边缘也设有与密封边匹配的密封条;参见图3,电器控制室20外设有盖板门201,盖板门201上设有通风散热条孔202;参见图4,前述立体柜架11和密封门12上均设有保持关门状态的磁扣121;立体柜架11的前侧设有由密封门12控制开关状态的门控开关k4,密封门12上设有隐藏式旋转拉手12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在前述的实施方式基础上,为了比较软陶泥快速朔形,加速双层复合花盆坯体的外表的硬化速度,避免下层的坯体发生不可控制的坯体变形,参见图10~图11,前述注料滑座91的侧面设有坯体硬化辅助机构98,坯体硬化辅助机构98下方衔接有对着复合注料枪92的固化剂喷嘴99;参见图9,纵向燕尾滑块69上设有横向限位开关k2,横向限位开关k2设置在横向燕尾导轨71的两端,横向限位开关k2受横向燕尾滑块72到达极限位置触发;参见图7,立体柜架11的上边框上设有竖向限位开关k3,竖向限位开关k3受升降横梁86到达极限位置触发;参见图9,座框架60的边框上设有4个纵向限位开关k1,2个纵向限位开关k1分布在其中1组纵向滑轨组件的纵向燕尾导轨68的两端外侧,2个纵向限位开关k1受纵向燕尾滑块69到达极限位置触发。

优选地,参见图19,前述拉坯控制器的控制电路包括以下电路单元:

电源模块e2,用于为整体系统提供直流工作电源;

拉坯控制电路e1,用于接收各种传感器的信号和参数,以及输出控制信号;拉坯控制电路e1包括微控制器、与微控制器连接的主控运行外围电路;主控运行外围电路包括时钟电路和复位电路;

信号输入电路e3,用于获取限位开关的位置信号和控制信号,包括均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的旋钮检测电路、前述的横向限位开关k2、纵向限位开关k1、竖向限位开关k3、门控开关k4;

大功率机电驱动电路e4,由微控制器控制,用于驱动大功率机电装置工作,包括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的5个固态继电器,

坯体热干燥电路e41,由微控制器控制,用于控制密封柜1内部的成型后坯体的加热干燥,包括大功率机电驱动电路e4中的一个固态继电器,该固态继电器作为驱动器通过温控器串联后与前述的光波加热器241连接;前述的温度传感器29通过温度信号处理电路e5与微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将密封柜1内部环境温度参数反馈回微控制器;大功率机电驱动电路e4中的一个固态继电器与热流风扇242连接;

修坯控制电路e43,由微控制器控制,用于控制修坯气缸40和拉坯台50的旋转板52,包括大功率机电驱动电路e4中的2个固态继电器,该2个固态继电器分别与拉坯台50的拉坯电机55和修坯气缸40的电磁阀连接;

坯体硬化驱动单元e15,由微控制器控制,用于驱动坯体硬化辅助机构98工作,坯体材料刚度不够时在坯体外表面喷涂一层辅助硬化剂以增加坯体的刚度;

通讯电路e6,用于制坯数据的和远程控制信号的连接,包括均与微控制器的相应通讯功能接口连接的usb通讯、蓝牙通讯模块电路、wifi模块电路;

视频监控电路e9,用于监控密封柜1内场景,包括前述的摄像头17,该摄像头17与微控制器的通讯接口连接;

储存电路e7,用于制坯数据和打印状态数据的储存,包括均与微控制器的连接的flash存储器模块、sd卡读卡模块;

报警电路e8,由微控制器控制,用于异常时发出报警信号,包括均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的蜂鸣器或led;

大屏幕触摸屏驱动电路e10,由微控制器控制,用于信息显示,分别与大屏幕触摸屏26和微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横向步进电机驱动单元电路e12,由微控制器控制,用于驱动横向步进电机70工作,分别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和横向步进电机70连接;

纵向步进电机驱动单元电路e11,由微控制器控制,用于驱动纵向步进电机621工作,分别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和纵向步进电机621连接;

竖向步进电机驱动单元电路e13,由微控制器控制,用于驱动竖向步进电机83工作,分别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和竖向步进电机83连接;

挤料步进电机驱动单元电路e14,由微控制器控制,用于驱动外层挤料步进电机961和内层挤料步进电机971工作,共分成两组,分别与微控制器的输出端、对应的外层挤料步进电机961和内层挤料步进电机971连接。

根据上述说明书及具体实施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形,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