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装电梯井道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1086发布日期:2020-09-25 18:26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装电梯井道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装电梯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装电梯井道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原有建筑外层增设井道、再安装电梯设备时,需要安装人员在现场对标准节进行拼接,相邻的标准节之间通过胶水和高强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标准节上的墙板通过螺栓安装在标准节上。现有的标准节连接结构基本为“弱柱强梁”的形式,即削弱了柱子的功能而加强梁的结构,具体为在柱子对接后利用吊车将人抬升进行玻璃的安装,经过焊接、螺栓锁接等作业后完成封板,现场工作量大,并且安装质量也无法满足国家规范,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质量高、安全性好的加装电梯井道安装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装电梯井道安装结构,包括两组以上首尾拼接的标准节,所述标准节包括立柱和连接件;

所述立柱在与另一立柱对接处的翼板上设有豁口;

所述连接件包括填充板和夹持板,所述填充板设置在豁口内,两块所述夹持板分别位于翼板的内外两侧,所述夹持板分别与填充板和相邻两根立柱连接。

在可选实施例中,相邻两根所述立柱在对接处的位于同一侧的两块翼板上均设有豁口。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加装电梯井道安装结构还包括墙板,所述立柱设置在墙板的阴角处,所述豁口设置在立柱的远离阴角的翼板上。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翼板的边缘与墙板间的距离范围为5cm~10cm。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墙板与立柱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夹持板和第三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位于另一翼板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二夹持板分别与相邻两根立柱连接,所述第三夹持板位于立柱的腹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夹持板分别与相邻两根立柱连接。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持板分别与相邻两根立柱铆接,所述第三夹持板分别与相邻两根立柱铆接。

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夹持板分别与填充板和相邻两根立柱铆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加装电梯井道安装结构,包括两组以上首尾拼接的标准节,所述标准节包括立柱和连接件,在立柱的翼板上设有豁口,安装时,工人可以将手穿过豁口伸入立柱的侧边对腹板及另一块翼板上的螺栓进行锁接,安装后,再利用填充板将豁口填充,通过翼板将两块需要连接的立柱和填充板一起锁接,相较于常规“弱柱强梁”的安装形式,采用这种结构保障了立柱的强度,符合国家规范,安装质量高,并且可以将玻璃和柱子的边设计为平齐形式,两个标准节可以直接对接,经过打胶、锁接等作业即能实现标准节的无缝对接,无需进行对封板的切除或后加装封板等作业,在满足柱体的力学性能要求的同时,简化了节点连接结构,工人仅需在井道内操作,安全性好,现场施工量小。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装电梯井道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加装电梯井道安装结构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立柱;11-豁口;12-翼板;13-腹板;

2-连接件;21-填充板;22-夹持板;23-第二夹持板;24-第三夹持板;

3-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加装电梯井道安装结构,包括两组以上首尾拼接的标准节,所述标准节包括立柱和连接件;

所述立柱在与另一立柱对接处的翼板上设有豁口;

所述连接件包括填充板和夹持板,所述填充板设置在豁口内,两块所述夹持板分别位于翼板的内外两侧,所述夹持板分别与填充板和相邻两根立柱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加装电梯井道安装结构,包括两组以上首尾拼接的标准节,所述标准节包括立柱和连接件,在立柱的翼板上设有豁口,安装时,工人可以将手穿过豁口伸入立柱的侧边对腹板及另一块翼板上的螺栓进行锁接,安装后,再利用填充板将豁口填充,通过翼板将两块需要连接的立柱和填充板一起锁接,相较于常规“弱柱强梁”的安装形式,采用这种结构保障了立柱的强度,符合国家规范,安装质量高,并且可以将玻璃和柱子的边设计为平齐形式,两个标准节可以直接对接,经过打胶、锁接等作业即能实现标准节的无缝对接,无需进行对封板的切除或后加装封板等作业,在满足柱体的力学性能要求的同时,简化了节点连接结构,工人仅需在井道内操作,安全性好,现场施工量小。

进一步的,相邻两根所述立柱在对接处的位于同一侧的两块翼板上均设有豁口。

从上述描述可知,每根立柱的相同位置均设有豁口,有助于批量化生产。

进一步的,所述加装电梯井道安装结构还包括墙板,所述立柱设置在墙板的阴角处,所述豁口设置在立柱的远离阴角的翼板上。

从上述描述可知,豁口设置在立柱的远离阴角的翼板上,可供手穿过进行锁接作业,最后再进行夹板连接,结构合理。

进一步的,所述翼板的边缘与墙板间的距离范围为5cm~10cm。

从上述描述可知,此范围距离可供手穿过进行锁接作业,易于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墙板与立柱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相等。

从上述描述可知,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安装结构,可直接将墙板设计为与立柱同一长度,安装时直接拼接即可,无需后续封板等作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还包括第二夹持板和第三夹持板,所述第二夹持板位于另一翼板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二夹持板分别与相邻两根立柱连接,所述第三夹持板位于立柱的腹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夹持板分别与相邻两根立柱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二夹持板用以连接另一侧的翼板,第三夹持板用以连接两个腹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持板分别与相邻两根立柱铆接,所述第三夹持板分别与相邻两根立柱铆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分别与填充板和相邻两根立柱铆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采用铆接连接结构稳定,便于安装,符合国家规范。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为:一种加装电梯井道安装结构,包括两组以上首尾拼接的标准节,所述标准节包括立柱1和连接件2;

所述立柱1在与另一立柱1对接处的翼板12上设有豁口11;

所述连接件2包括填充板21和夹持板22,所述填充板21设置在豁口11内,两块所述夹持板22分别位于翼板12的内外两侧,所述夹持板22分别与填充板21和相邻两根立柱1连接。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为:一种加装电梯井道安装结构,包括两组以上首尾拼接的标准节,所述标准节包括立柱1和连接件2;

所述立柱1在与另一立柱1对接处的翼板12上设有豁口11;

所述连接件2包括填充板21和夹持板22,所述填充板21设置在豁口11内,两块所述夹持板22分别位于翼板12的内外两侧,所述夹持板22分别与填充板21和相邻两根立柱1连接。

相邻两根所述立柱1在对接处的位于同一侧的两块翼板12上均设有豁口11。所述加装电梯井道安装结构还包括墙板3,所述立柱1设置在墙板3的阴角处,所述豁口11设置在立柱1的远离阴角的翼板12上。所述翼板12的边缘与墙板3间的距离为5cm。所述墙板3与立柱1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相等。所述连接件2还包括第二夹持板23和第三夹持板24,所述第二夹持板23位于另一翼板12的内外两侧,所述第二夹持板23分别与相邻两根立柱1连接,所述第三夹持板24位于立柱1的腹板13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夹持板24分别与相邻两根立柱1连接。所述第二夹持板23分别与相邻两根立柱1铆接,所述第三夹持板24分别与相邻两根立柱1铆接。所述夹持板22分别与填充板21和相邻两根立柱1铆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装电梯井道安装结构,包括两组以上首尾拼接的标准节,所述标准节包括立柱和连接件,在立柱的翼板上设有豁口,安装时,工人可以将手穿过豁口伸入立柱的侧边对腹板及另一块翼板上的螺栓进行锁接,安装后,再利用填充板将豁口填充,通过翼板将两块需要连接的立柱和填充板一起锁接,相较于常规“弱柱强梁”的安装形式,采用这种结构保障了立柱的强度,符合国家规范,安装质量高,并且可以将玻璃和柱子的边设计为平齐形式,两个标准节可以直接对接,经过打胶、锁接等作业即能实现标准节的无缝对接,无需进行对封板的切除或后加装封板等作业,在满足柱体的力学性能要求的同时,简化了节点连接结构,工人仅需在井道内操作,安全性好,现场施工量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