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管通信塔用加固装置及单管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91775发布日期:2020-11-03 23:59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单管通信塔用加固装置及单管通信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尤其涉及单管通信塔用加固装置及单管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5g时代的到来,需要有大量的通信基站资源,单管通信塔是支撑起5g通信基站的主力军。5g通信的高频率、短距传输特点,决定它需要建造更密集的蜂窝状通信基站来支撑他的传输需要。基站传输架构一般按宏基站+微基站的放射状模型组建通信所需的信号密集覆盖,即一个宏基站周围建设众多的微基站。其中宏基站的建设,是一个高成本的建设工程,同时在建设过程中会碰到两个关键的困难点:

一是选址困难。大量通信基站的建设,许多居民担心通信基站辐射影响身体健康。为了避免安装时带来麻烦,有的通信基站便偷偷装在居民楼顶,从而引发更多的矛盾,很难实施。

二是新建基站周期长。新建一个基站从立项到投入使用,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周期3~12月或更长,还受很多其它因素的制约,与5g紧迫的建设需求形成矛盾。

为了解决通信覆盖对基站的需求问题,一种解决办法是,在现有存量铁塔的基础上新增加通信天线平台。但是,由于原通信塔是按初始的荷载参数设置设计的,新增加的荷载会造成原通信塔的承载能力下降或不足,造成安全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单管通信塔用加固装置,能够对原通信塔进行加固以提高其承载和安全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单管通信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单管通信塔用加固装置,包括加固承台和加固支架,所述加固支架设于加固承台上,所述加固承台和加固支架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单管通信塔穿过的安装通道,进而使所述加固承台和加固支架能够安装在单管通信塔上,用于提高单管通信塔承载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抱箍组件,所述支架主体能够绕单管通信塔的圆周方向布置,所述支架主体能够通过抱箍组件与单管通信塔连接,所述支架主体的一端安装在加固承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主体包括若干加固单元,若干所述加固单元能够绕单管通信塔的圆周方向布置,所述加固单元能够通过抱箍组件与单管通信塔连接,所述加固单元的一端安装在加固承台上。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单元之间能够绕单管通信塔的圆周方向等距间隔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单元包括支撑管和加固管,所述支撑管能够相对单管通信塔倾斜设置,所述加固管能够沿单管通信塔的轴线方向布置,所述支撑管的一端安装在加固承台上,所述支撑管的另一端与加固管连接,所述加固管与支撑管、加固管与加固管之间能够分别通过抱箍组件与单管通信塔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固单元还包括基础支撑座和管支撑座,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与基础支撑座、管支撑座铰接连接,所述加固承台上通过浇注混凝土固结连接有地脚螺栓,所述基础支撑座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加固承台上,所述管支撑座与抱箍组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抱箍组件包括多片抱箍板,多片所述抱箍板之间首尾相连形成封装环结构,用于固定在单管通信塔上并对支架主体提供支撑作用,所述抱箍板分别与管支撑座、加固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抱箍组件还包括连接法兰和连接管,每一所述抱箍板上均设有两个连接法兰,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这两个连接法兰连接,这两个连接法兰分别与所述加固管、管支撑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抱箍组件还包括连接螺栓,任意相邻的两个抱箍板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单管通信装置,包括单管通信塔及上述的单管通信塔用加固装置,所述单管通信塔穿过所述安装通道,所述单管通信塔包括桩基础和塔体,所述塔体设在桩基础上,所述加固支架绕塔体的圆周方向布置,所述桩基础与加固承台通过浇注混凝土固结连接,以共同承载塔体及加固支架的荷载。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在原通信塔外侧加装一层塔架外骨骼,即在单管通信塔外侧沿圆周方向布置一加固支架,加固支架与原通信塔刚性连接,增强原通信塔的承载能力和安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单管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单管通信塔用加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单管通信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4中b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基础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管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固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抱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加固承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加固承台;101、安装通孔;102、地脚螺栓;200、加固支架;201、支撑管;202、加固管;203、抱箍板;204、连接法兰;205、连接管;206、连接螺栓;207、基础法兰;208、基础连接耳板;209、管法兰;210、管连接耳板;211、端法兰;212、管端封板;213、铰接耳板;300、单管通信塔;301、桩基础;302、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12所示的单管通信装置,包括单管通信塔300及单管通信塔300用加固装置。

其中,单管通信塔300用加固装置,包括加固承台100和加固支架200,加固支架200设于加固承台100上,加固承台100和加固支架200之间形成有用于供单管通信塔300穿过的安装通道,进而使加固承台100和加固支架200能够安装在单管通信塔300上,用于提高单管通信塔300承载能力。

具体地,单管通信塔300穿过安装通道,本实施例中的单管通信塔300包括桩基础301和塔体302,塔体302设在桩基础301上,加固承台100上开设有安装通孔101,该安装通孔101位于安装通道中,使桩基础301安装在该安装通孔101中,加固支架200绕塔体302的圆周方向布置,桩基础301与加固承台100通过浇注混凝土固结连接,以共同承载塔体302及加固支架200的荷载。在具体实施中,桩基础301和塔体302之间可以是一体制造成型的,也可以是通过刚接连接,如通过螺栓连接等。

作为本实施例中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加固支架200包括支架主体和抱箍组件,支架主体绕塔体302的圆周方向布置,支架主体通过抱箍组件与塔体302连接,支架主体的一端安装在加固承台100上。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主体包括若干加固单元,若干加固单元绕塔体302的圆周方向布置,加固单元通过抱箍组件与塔体302连接,加固单元的一端安装在加固承台100上,具体地,加固单元的一端通过铰接的方式安装在加固承台100上,当然也可以通过刚接或者其他方式安装在加固承台100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加固单元之间绕塔体302的圆周方向等距间隔分布。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加固单元包括支撑管201和加固管202,支撑管201相对塔体302倾斜设置,加固管202沿塔体302的轴线方向布置,支撑管201的一端安装在加固承台100上,支撑管201的另一端与加固管202连接,加固管202与支撑管201之间通过抱箍组件与塔体302连接。

另外,加固单元还包括基础支撑座和管支撑座,支撑管201的两端分别与基础支撑座、管支撑座铰接连接,加固承台100上通过浇注混凝土固结连接有地脚螺栓102,基础支撑座通过地脚螺栓102固定在加固承台100上,管支撑座与抱箍组件连接。

换言之,加固承台100与地脚螺栓102通过混凝土浇注固结连接,加固承台100中间的安装通孔101部分及桩基础301外圆周通过浇注的混凝土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共同承载其上部的塔体302及加固支架200的荷载。

需要说明的是,支撑管201的两端分别与基础支撑座、管支撑座通过铰接的方式实现连接,有利于提高加固支架200底部结构安装的便利性和通用性,使加固支架200的整体结构更为牢靠。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基础支撑座包括基础法兰207和基础连接耳板208,基础连接耳板208固定在基础法兰207上,管支撑座包括管法兰209和管连接耳板210,管连接耳板210固定在管法兰209上,基础法兰207和管法兰209分别与加固承台100、抱箍组件铰接连接。

更具体地,支撑管201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包括管端封板212和铰接耳板213,铰接耳板213设在管端封板212上,管端封板212与支撑管201的端部固接,从而能够通过设在支撑管201的两端的铰接耳板213分别与管连接耳板210、基础连接耳板208通过铰接的方式实现连接。

需要强调的是,抱箍组件包括多片抱箍板203,多片抱箍板203绕塔体302的圆周方向布置,且抱箍板203之间首尾相连形成封装环结构,以固定在塔体302上并对支架主体提供支撑作用,抱箍板203分别与管支撑座、加固管202连接。

值得一提的是,抱箍组件还包括连接法兰204和连接管205,每一抱箍板203的外侧面上均设有两个连接法兰204,连接管205的两端分别与这两个连接法兰204连接,这两个连接法兰204分别与加固管202、管支撑座上的管法兰209连接。

具体地,上述两个连接法兰204分别固定在每一抱箍板203的外侧面的上下侧,加固管202的端部上设有端法兰211,从而加固管202通过其端法兰211与位于抱箍板203上侧的连接法兰204连接,支撑管201通过管支撑座与位于抱箍板203下侧的连接法兰20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加固单元可以包括支撑管201和两个或以上的加固管202,支撑管201相对塔体302倾斜设置,加固管202沿塔体302的轴线方向布置,支撑管201的一端安装在加固承台100上,支撑管201的另一端与加固管202连接,加固管202与支撑管201、加固管202与加固管202之间分别通过抱箍组件与塔体302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加固管202的两端部分别设有端法兰211。进而,这两个或以上的加固管202中的一个加固管202,通过其一端法兰211与位于一抱箍组件中抱箍板203上侧的连接法兰204连接,支撑管201通过管支撑座与位于同一抱箍组件中抱箍板203下侧的连接法兰204连接,该加固管202通过其另一端法兰211与另一抱箍组件中的抱箍板203下侧的连接法兰204连接;这两个或以上的加固管202中的另一个加固管202,通过其一端法兰211与上述另一抱箍组件中的抱箍板203上侧的连接法兰204连接。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组装加固单元,进而使加固支架200加固的长度不同,通过逐段向上延伸加长,可以适用不同长度塔体302的加固需求,如此,使得本单管通信塔300用加固装置的适用性较高。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法兰204与抱箍板203、连接法兰204与连接管205之间通过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固定,进而使抱箍板203、两相对设置的连接法兰204及连接管205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成为一体。

此外,抱箍组件还包括连接螺栓206,任意相邻的两个抱箍板203之间通过连接螺栓206连接。

故而,本单管通信塔300用加固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效效果:

1、解决了通信基站建设中选址难、建设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

2、通过在存量通信塔上进行加固改造,充分利用了现有资源,减少了碳的排放量,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3、通过对存量通信塔的加固改造,有效增强了原有通信塔的承载能为,提升了通信塔的整体稳定性,进而改善结构的安全性,可提高原结构的使用寿命;

4、充分利用原有基站的网络优势,解决了重复性评估的问题,使2g、3g、4g、5g实现了基站共建共享,提高了经济效益;

5、可以减少新建基站的数量,有效控制基站的离散分布加剧,有利于减少运维管理难度,提升管理效率。

综上,本单管通信塔300用加固装置,其基本原理是在原通信塔外侧加装一层塔架外骨骼,即在单管通信塔300外侧沿圆周方向布置一加固支架200,加固支架200与原通信塔刚性连接,增强原通信塔的承载能力和安全稳定性。其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在现有存量铁塔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加固,通过增加通信塔荷载承载能力的技术,实现新增挂载更多通信设备的目的。

通信发展到4g时代,通信运营商建设了数量庞大的通信基站,这些固有的通信基站,占有了原来较优的地址,实现了较优的网络覆盖,并在运营过程中留存了下来,是一种可资利用的稳定资源。进入5g时代,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必然还将是2g、3g、4g、5g共存的一种运营模式,很多基站没有必要再重复建设,充分利用现有的存量通信塔进行改造,既解决了重复选址的问题,预计同时也可以大幅缩短建设周期至1~3个月。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