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装修通用龙骨系统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5951713发布日期:2021-07-20 17:08阅读:205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装修通用龙骨系统及其安装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装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装修通用龙骨系统及其安装方法,适用于装配式装修中的墙面板、吊顶板安装。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装配式装修系统纵向节点结构如图1所示,基墙1纵向为c型结构,c型结构的两个拐角都是直角,其中上部拐角上设置有吊顶收口件2,下部拐角设置有底收边件6,吊顶收口件2与底收边件6均通过紧固件12固定在c型结构的竖向墙体上,底收边件6的型材底面与地砖7接触,吊顶收口件2与底收边件6之间设置有墙面板5,c型结构上横板的右部下方设置有吊顶板拼接件4,吊顶收口件2与吊顶板拼接件4之间设置有吊顶板3;

现有技术的装配式装修系统横向节点结构如图2所示,基墙1横向为u型结构,u型结构的两个拐角都是直角,其中左侧拐角上设置有侧收边8,右侧拐角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阴角收口10、阳角收口件11,阴角收口10与阳角收口件11分别通过紧固件12固定在u型结构右侧的竖向墙体上;u型结构的横板上方中部设置有墙面板拼接件9,侧收边8与墙面板拼接件9分别通过紧固件12固定在u型结构横板处的竖向墙体上;侧收边8与墙面板拼接件9之间设置有墙面板5,墙面板拼接件9与阴角收口10之间设置有墙面板5,阴角收口10与阳角收口件11之间设置有墙面板5;

在使用中存在以下技术缺陷:传统的装配式装修系统结构安装某种厚度的墙面板、吊顶板均需配套与其板厚相适应的独立的结构系统;当需安装另一种板厚的墙面板、吊顶板时则需要另一套系统结构才能安装,这样对库存备料、设计制作、生产管理、安装施工均带来极大的不便,管理成本极高,从而使得装配式装修综合成本也极高。

如何设计一种装配式装修通用龙骨系统及其安装方法,如何适应不同板厚的墙面板、吊顶板,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装修通用龙骨系统及其安装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配式装修系统结构安装某种厚度的墙面板、吊顶板均需配套与其板厚相适应的独立的结构系统;当需安装另一种板厚的墙面板、吊顶板时则需要另一套系统结构才能安装,这样对库存备料、设计制作、生产管理、安装施工均带来极大的不便,管理成本极高,从而使得装配式装修综合成本也极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装修通用龙骨系统,安装在基墙上,基墙的竖向墙体上部设置有吊顶收口件,基墙的竖向墙体下部设置有底收边件,所述的基墙的两个相邻竖向墙体下部夹角处设置有阴阳角收口件,

吊顶收口件、底收边件与阴阳角收口件之间共同设置有墙面板;

墙面板与基墙的竖向墙体之间设置有数个调整装置,通过调整装置实现不同厚度的墙面板安装;

吊顶收口件远离基墙竖向墙体的一侧设置有吊顶收口条,吊顶收口件与吊顶收口条之间设置有吊顶板,吊顶板的两端分别与吊顶收口件、吊顶收口条之间设置有吊顶调节件,通过吊顶调节件实现不同厚度的吊顶板安装。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数个所述的调整装置包括辅件调节装置、调整辅件,吊顶收口件包括水平端和垂直端;

数个辅件调节装置分别设置在底收边件与墙面板之间以及吊顶收口件的垂直端与墙面板之间,辅件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垫块;

底收边件与墙面板之间的尺寸为辅件尺寸k,吊顶收口件的垂直端与墙面板之间的尺寸为辅件尺寸k,通过不同k值的调节垫块来达到安装不同厚度墙面板的目的;

数个调整辅件包括调节挂钩、挂架条,挂架条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基墙的竖向墙体上;挂架条与墙面板之间的尺寸为辅件尺寸k,通过不同k值的调节挂钩来达到安装不同厚度墙面板的目的;

调节挂钩挂在挂架条上,并用粘接剂与墙面板连接。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挂架条上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开口内设置有紧固件,第一凹槽的开口端长度大于紧固件的头部长度,使紧固件的头部不碰墙面板;

调节挂钩上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粘结剂。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的底收边件通过45°拼接成直角连接结构后安装在相邻基墙的夹角下部,拼接后的底收边件通过组角角码固定,以使相邻基墙上安装的墙面板垂直;

底收边件上设置有第三凹槽,吊顶收口件的垂直端上设置有第四凹槽,调节垫块分别安装在第三凹槽、第四凹槽内,第三凹槽内还设置有紧固件,使紧固件的头部不碰墙面板。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吊顶收口件水平端远离垂直端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t型卡槽,第一t型卡槽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板,吊顶收口件水平端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t型卡槽,第二t型卡槽内设置有组角片;

两个吊顶收口件通过45°拼接后安装在相邻基墙的夹角上部,拼接后的吊顶收口件通过组角角码、组角片固定。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阴阳角收口件包括主体的f型支撑,f型支撑的下横板中部设置有与竖板底面平行的短竖板,其中f型支撑的下横板下方的接触面均为小面,f型支撑的下横板上方的接触面均为大面;

底收边件为通长结构,阴阳角收口件紧贴底收边件,阴阳角收口件与基墙竖向墙体之间一侧设置有墙面板拼条、侧收边条,其中侧收边条与底收边件结构相同,侧收边条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基墙的竖向墙体上,墙面板拼条、阴阳角收口件分别紧贴底收边件,侧收边条与墙面板拼条之间设置有墙面板,墙面板拼条与阴阳角收口件之间设置有墙面板。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吊顶收口条为第一吊顶收口条,第一吊顶收口条包括上部的第三t型卡槽和下部的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位于吊顶板底面的两端,第一t型卡槽和第三t型卡槽内均设置有吊顶调节件,两个吊顶调节件分别压住吊顶板顶面的两端。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吊顶收口条的上部设置有角铝,角铝为l型结构,l型结构的竖板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开口销,开口销连接第一吊顶收口条的上部及角铝;l型结构的横板安装在吊杆上且通过螺母固定,吊杆固定在天花板上。

于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吊顶收口条为第二吊顶收口条,第二吊顶收口条为士字型结构,其中士字型结构一侧的上横板上设置有紧定螺钉,与紧定螺钉同一侧的下横板为第三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位于吊顶板底面的两端,第一t型卡槽内设置有吊顶调节件,吊顶调节件及紧定螺钉分别压住吊顶板顶面的两端。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装修通用龙骨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安装底收边件:

通过两个45°的底收边件成直角连接,直角连接的底收边件拐角处用组角角码固定,调整好位置后,用紧固件将直角连接的底收边件固定在相邻基墙的夹角下部;

2)、安装吊顶收口件:

通过两个45°的吊顶收口件成直角连接,直角连接的吊顶收口件拐角处用组角角码、组角片固定,用紧固件将直角连接的吊顶收口件固定在相邻基墙的夹角上部;

3)、安装阴阳角收口件:

将阴阳角收口件放在底收边件与吊顶收口件之间,装阴角时将阴阳角收口件的大面紧贴底收边件、吊顶收口件的相应位置并用粘结剂临时固定,装阳角时将阴阳角收口件的小面紧贴底收边件、吊顶收口件的相应位置并用粘结剂临时固定;

4)、安装挂架条:

将挂架条贴紧阴阳角收口件靠近基墙的竖向墙体一侧,调整挂架条间距,并用紧固件固定在基墙的竖向墙体上;

5)、重复以上步骤1)~4)直到全部安装完成;

6)、安装调节垫块:

根据墙面板的厚度选择相应k值的调节垫块,并分别安装在底收边件的第三凹槽、吊顶收口件垂直端的第四凹槽中;

7)、安装调节挂钩:

根据墙面板的厚度选择相应的调节挂钩,将调节挂钩安装在挂架条上,并在调节挂钩靠近墙面板一侧的第二凹槽中挤入粘结剂;

8)、安装墙面板:

将墙面板的上口插入吊顶收口件的槽口内直至墙面板的下口高出底收边件的槽口时将墙面板朝基墙方向推直至墙面板背面紧贴调节挂钩后,将墙面板下口放入底收边件的槽口;墙面板通过粘结剂与调节挂钩粘合成一体;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可以单独进行墙面板的安装及拆卸,更换方便;

9)、安装墙面板拼条:

将墙面板拼条放入底收边件、吊顶收口件之间,墙面板拼条的背面紧贴底收边件、吊顶收口件相应位置,并紧贴已安装完成的墙面板侧面;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墙面板拼条用于连接两块相邻的墙面板;

10)、重复以上步骤6)~9)直至墙面板安装全部完成;

11)、安装吊杆:

安装吊杆,包括安装吊杆、螺母、角铝、开口销、吊顶收口条;

12)、安装吊顶板及吊顶调节件:

根据吊顶板的厚度选择相应的吊顶调节件,安装吊顶板,并在吊顶收口条相应位置装入吊顶调节件;

13)、重复步骤12)直至吊顶板安装完成。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装修通用龙骨系统,结构合理,解决了传统的装配式装修龙骨系统一套龙骨系统只能安装某种特定板厚的墙面板、吊顶板的情况,通用龙骨装置能适应不同板厚的墙面板、吊顶板,大大减少了库存备料种类、数量,统一了装修设计、方便了生产管理;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装修通用龙骨系统的安装方法,针对不同厚度的墙面板配置不同的辅件尺寸、针对不同厚度的吊顶板配置不同的辅件高度,实现了同一套龙骨系统完成所有厚度的墙面板、吊顶板的安装,简化了安装施工;能单独安装或拆卸某块墙面板、吊顶板,更换方便,从而大大地降低了装配式装修的综合成本,推广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装配式装修系统纵向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的装配式装修系统横向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纵向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横向节点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a剖面图。

图6为本发明的底收边件拼接成90°的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7为图3的b局部放大图。

图8为图3的d局部放大图。

图9为图4的e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吊顶收口条拼接成90°的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装阴角时的底收边与阴阳角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装阳角时的底收边与阴阳角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吊顶收口条与吊顶板的连接关系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吊顶收口条与吊顶板的连接关系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吊顶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底收边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底收边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吊顶收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实施例九中吊顶收口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二中墙面板拼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三中墙面板拼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发明实施例十六中调节垫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墙;2.吊顶收口件;3.吊顶板;4.吊顶板拼接件;5.墙面板;6.底收边件;7.地砖;8.侧收边;9.墙面板拼接件;10.阴角收口件;11.阳角收口件;12.紧固件;13.调节垫块;14.组角角码;15.墙面板拼条;16.阴阳角收口件;17.侧收边条;18.吊杆;19.螺母;20.角铝;21.开口销;22.第一吊顶收口条;23.紧定螺钉;24.第二吊顶收口条;25.组角片;26.吊顶调节件;27.调节挂钩;28.挂架条;29.粘结剂;201.第一t型卡槽;202.第二t型卡槽;1601.小面;1602.大面;2601.卡接端;2602.压紧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图1至图22。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装修通用龙骨系统,安装在基墙1上,基墙1的竖向墙体上部设置有吊顶收口件2,基墙1的竖向墙体下部设置有底收边件6,

如图4所示,所述的基墙1的两个相邻竖向墙体下部夹角处设置有阴阳角收口件16,

吊顶收口件2、底收边件6与阴阳角收口件16之间共同设置有墙面板5;

如图3所示,墙面板5与基墙1的竖向墙体之间设置有数个调整装置,通过调整装置实现不同厚度的墙面板5安装;

吊顶收口件2远离基墙1竖向墙体的一侧设置有吊顶收口条,吊顶收口件2与吊顶收口条之间设置有吊顶板3,吊顶板3的两端分别与吊顶收口件2、吊顶收口条之间设置有吊顶调节件26,通过吊顶调节件26实现不同厚度的吊顶板3安装;

数个所述的调整装置包括辅件调节装置、调整辅件,吊顶收口件2包括水平端和垂直端;

数个辅件调节装置分别设置在底收边件6与墙面板5之间以及吊顶收口件2的垂直端与墙面板5之间,辅件调节装置包括调节垫块13;

底收边件6与墙面板5之间的尺寸为辅件尺寸k,吊顶收口件2的垂直端与墙面板5之间的尺寸为辅件尺寸k,通过不同k值的调节垫块13来达到安装不同厚度墙面板5的目的;

如图5所示,数个调整辅件包括调节挂钩27、挂架条28,挂架条28通过紧固件12安装在基墙1的竖向墙体上;挂架条28与墙面板5之间的尺寸为辅件尺寸k,通过不同k值的调节挂钩27来达到安装不同厚度墙面板5的目的;

调节挂钩27挂在挂架条28上,并用粘接剂29与墙面板5连接;

所述的挂架条28包括第一c型支撑,第一c型支撑的上横板外侧设置有斜向设置的7字型支撑,7字型支撑的横板与第一c型支撑的开口端在同一侧,7字型支撑的竖板中部设置有一字型支撑,一字型支撑位于第一c型支撑开口端的另一侧,一字型支撑与第一c型支撑的竖板均靠近基墙1的竖向墙体;第一c型支撑为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开口内设置有紧固件12,第一凹槽的开口端长度大于紧固件12的头部长度,使紧固件12的头部不碰墙面板5;

调节挂钩27包括7字型钩部,7字型钩部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内设置有粘结剂29,7字型钩部能与挂架条28的7字型支撑配合;

如图6所示,两个所述的底收边件6通过45°拼接成直角连接结构后安装在相邻基墙1的夹角下部,拼接后的底收边件6通过组角角码14固定,以使相邻基墙1上安装的墙面板5垂直;

如图7所示,底收边件6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数个辅件调节装置采用调节垫块13,调节垫块13安装在底收边件6的第三凹槽内,第三凹槽的开口内还设置有紧固件12,第三凹槽的开口端长度大于紧固件12的头部长度,使紧固件12的头部不碰墙面板5;调节垫块13露出第三凹槽的开口端尺寸为辅件尺寸k,调节垫块13露出第三凹槽开口端的部分与墙面板5一侧端面接触;

如图8所示,吊顶收口件2的垂直端上设置有第四凹槽,调节垫块13安装在吊顶收口件2的第四凹槽内;调节垫块13露出第四凹槽的开口端尺寸为辅件尺寸k,调节垫块13露出第四凹槽开口端的部分与墙面板5一侧端面接触;

如图13所示,所述的吊顶收口件2水平端远离垂直端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一t型卡槽201,第一t型卡槽201的下方设置有第一支撑板,

如图8所示,吊顶收口件2水平端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t型卡槽202,第二t型卡槽202内设置有组角片25;

如图10所示,两个吊顶收口件2通过45°拼接后安装在相邻基墙1的夹角上部,拼接后的吊顶收口件2通过组角角码14、组角片25固定;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通过两个45°的第二t型卡槽及两个第二t型卡槽内的45°的组角片,减小了吊顶收口件之间的拼接间隙;

如图11、图12所示,所述的阴阳角收口件16包括主体的f型支撑,f型支撑的下横板中部设置有与竖板底面平行的短竖板,其中f型支撑的下横板下方的接触面均为小面1601,f型支撑的下横板上方的接触面均为大面1602;

底收边件6为通长结构,阴阳角收口件16紧贴底收边件6,

如图4所示,阴阳角收口件16与基墙1竖向墙体之间一侧设置有墙面板拼条15、侧收边条17,墙面板拼条15、阴阳角收口件16分别紧贴底收边件6,侧收边条17与墙面板拼条15之间设置有墙面板5,墙面板拼条15与阴阳角收口件16之间设置有墙面板5;

如图9所示,侧收边条17与底收边件6结构相同,侧收边条17通过紧固件12安装在基墙1的竖向墙体上。

实施例一、所述的吊顶收口条为第一吊顶收口条22,

第一吊顶收口条22与吊顶收口件2水平端之间的安装结构如图13所示,第一吊顶收口条22包括上部的第三t型卡槽和下部的第二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位于吊顶板3底面的两端,第一t型卡槽201和第三t型卡槽内均设置有吊顶调节件26,两个吊顶调节件26分别压住吊顶板3顶面的两端;

所述的第一吊顶收口条22的上部设置有角铝20,角铝20为l型结构,l型结构的竖板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设置有开口销21,开口销21连接第一吊顶收口条22的上部及角铝20;l型结构的横板安装在吊杆18上且通过螺母19固定,吊杆18固定在天花板上。

实施例二、当吊顶收口条为第二吊顶收口条24:

第二吊顶收口条24的安装结构如图14所示,所述的吊顶收口条为第二吊顶收口条24,第二吊顶收口条24为士字型结构,其中士字型结构一侧的上横板上设置有紧定螺钉23,与紧定螺钉23同一侧的下横板为第三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三支撑板位于吊顶板3底面的两端,第一t型卡槽201内设置有吊顶调节件26,吊顶调节件26及紧定螺钉23分别压住吊顶板3顶面的两端。

实施例三、吊顶调节件26可采用橡胶材质以适应不同厚度的吊顶板3:

吊顶调节件26的结构如图15所示,由卡接端2601、压紧端2602组成,卡接端2601为横置的t型结构,t型结构的翼板能与第一t型卡槽201配合,t型结构的腹板中部设置有长方形通孔;t型结构的腹板与压紧端2602的上部连接;压紧端2602为反置的丿型结构,丿字型结构底部的外圆弧段与吊顶板3的顶面接触。

实施例四、底收边件6的结构形式一:

如图7所示,任意一件所述的底收边件6包括第二c型支撑,第二c型支撑的下横板上设置有横置的第一l型支撑,横置第一l型支撑的竖板与第二c型支撑的竖板平行,横置第一l型支撑的横板与第二c型支撑的下横板共面;第二c型支撑为第三凹槽。

实施例五、底收边件6的结构形式二:

如图16所示,与实施例四的结构相比,第二c型支撑的下横板为横置的第一t型支撑,其中第一t型支撑的腹板为第二c型支撑原来的下横板;

第二c型支撑的竖板下方连接与第二l型支撑,其中第二l型支撑的竖板与第二c型支撑的竖板共面。

实施例六、底收边件6的结构形式三:

如图17所示,与实施例五的结构相比,第一t型支撑的翼板远离第二c型支撑下横板的一端下方设置有第三l型支撑,第三l型支撑的横板朝向第二c型支撑的竖板;

第二c型支撑竖板下方的第二l型支撑竖板下部改为斜板,第二l型支撑的横板与第三l型支撑的竖板接触,

第二l型支撑上部的竖板、第二l型支撑下部的斜板、第二l型支撑的横板、第三l型支撑的竖板、第一t型支撑的腹板构成直角梯形结构。

实施例七、吊顶收口件2的结构形式一:

如图3所示,吊顶收口件2的水平端为z型结构,z型结构的中间板为竖向布置的直板,

如图13所示,z型结构的中间板外侧设置有第一t型卡槽201,z型结构的底板为第一支撑板,

如图8所示,吊顶收口件2的垂直端上设置有第三c型支撑,第三c型支撑为第四凹槽;z型结构的顶面上设置有第二t型卡槽202,第二t型卡槽202内设置有组角片25。

实施例八、吊顶收口件2的结构形式二:

如图18所示,吊顶收口件2的垂直端上设置有第三c型支撑,第三c型支撑为第四凹槽;吊顶收口件2的水平端为开口向下的u型支撑,第三c型支撑的上横板末端钩部与开口向下的u型支撑的竖板共面。

实施例九、吊顶收口件2的结构形式三:

如图19所示,吊顶收口件2的垂直端上设置有第三c型支撑,第三c型支撑为第四凹槽;第三c型支撑的竖板上方设置有倒置的第四l型支撑,第四l型支撑的横板在上方且朝向远离第三c型支撑的竖板,第四l型支撑的竖板与第三c型支撑的竖板共面;

第三c型支撑的上横板延伸后连接第五l型支撑,第五l型支撑的上部设置有第一t型卡槽201。

实施例十、墙面板拼条15的结构形式一:

如图4所示,墙面板拼条15为工字型结构,工字型结构两端开口内设置有墙面板5。

实施例十一、墙面板拼条15的结构形式二:

墙面板拼条15为第二t型支撑,第二t型支撑的腹板两侧与墙面板5连接。

实施例十二、墙面板拼条15的结构形式三:

如图20所示,与实施例十一的结构相比,第二t型支撑的腹板底部设置有第四t型卡槽。

实施例十三、墙面板拼条15的结构形式四:

如图21所示,与实施例十二的结构相比,第四t型卡槽内设置有倒置的第三t型支撑,第二t型支撑与倒置的第三t型支撑构成工字型结构,工字型结构两端开口内设置有墙面板5。

实施例十四、调节垫块13的结构形式一:

如图7所示,调节垫块13为第一ω型支撑,其中第一ω型支撑一侧底板末端的钩部向下布置,第一ω型支撑的底部能安装在底收边件6的第三凹槽、吊顶收口件2垂直端的第四凹槽内。

实施例十五、调节垫块13的结构形式二:

如图18所示,调节垫块13的结构与实施例八中吊顶收口件2的结构相同,由第三c型支撑与开口向下的u型支撑组合而成。

实施例十六、调节垫块13的结构形式三:

如图22所示,与实施例十五的结构相比,第三c型支撑内多了扣合件,扣合件为竖置的第二ω型支撑,其中第二ω型支撑的一侧底板为v型结构,v型结构与第三c型支撑上横板末端的钩部扣合,第二ω型支撑的内部设置有第六l型支撑,第六l型支撑的横板与第三c型支撑下横板末端的钩部扣合。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装修通用龙骨系统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1)、安装底收边件:

通过两个45°的底收边件6成直角连接,直角连接的底收边件6拐角处用组角角码14固定,调整好位置后,用紧固件12将直角连接的底收边件6固定在相邻基墙1的夹角下部;

2)、安装吊顶收口件:

通过两个45°的吊顶收口件2成直角连接,直角连接的吊顶收口件2拐角处用组角角码14、组角片25固定,用紧固件12将直角连接的吊顶收口件2固定在相邻基墙1的夹角上部;

3)、安装阴阳角收口件:

将阴阳角收口件16放在底收边件6与吊顶收口件2之间,

如图11所示,装阴角时将阴阳角收口件16的大面1602紧贴底收边件6、吊顶收口件2的相应位置并用粘结剂临时固定;

如图12所示,装阳角时将阴阳角收口件16的小面1601紧贴底收边件6、吊顶收口件2的相应位置并用粘结剂临时固定;

4)、安装挂架条:

将挂架条28贴紧阴阳角收口件16靠近基墙1的竖向墙体一侧,调整挂架条28间距,并用紧固件12固定在基墙1的竖向墙体上;

5)、重复以上步骤1~4直到全部安装完成;

6)、安装调节垫块:

根据墙面板5的厚度选择相应k值的调节垫块13,并分别安装在底收边件6的第三凹槽、吊顶收口件2垂直端的第四凹槽中;

7)、安装调节挂钩:

根据墙面板5的厚度选择相应的调节挂钩27,将调节挂钩27安装在挂架条28上,并在调节挂钩27靠近墙面板5一侧的第二凹槽中挤入粘结剂29;

8)、安装墙面板:

将墙面板5的上口插入吊顶收口件2的槽口内直至墙面板5的下口高出底收边件6的槽口时将墙面板5朝基墙1方向推直至墙面板5背面紧贴调节挂钩27后,将墙面板5下口放入底收边件6的槽口;墙面板5通过粘结剂29与调节挂钩27粘合成一体;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可以单独进行墙面板的安装及拆卸,更换方便;

9)、安装墙面板拼条:

将墙面板拼条15放入底收边件6、吊顶收口件2之间,墙面板拼条15的背面紧贴底收边件6、吊顶收口件2相应位置,并紧贴已安装完成的墙面板5侧面;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墙面板拼条用于连接两块相邻的墙面板;

10)、重复以上步骤6~9直至墙面板5安装全部完成;

11)、安装吊杆:

安装吊杆,包括安装吊杆18、螺母19、角铝20、开口销21、吊顶收口条;

12)、安装吊顶板及吊顶调节件:

根据吊顶板3的厚度选择相应的吊顶调节件26,安装吊顶板3,并在吊顶收口条相应位置装入吊顶调节件26;

13)、重复步骤12直至吊顶板3安装完成。

具体实施时,本发明的龙骨系统:包括可方便安装的调节垫块13、用组角角码14实现90°拼接并与侧收边条17通用的底收边件6,可方便安装调节垫块13、用组角角码14及组角片25(选用)实现90°拼接并用吊顶调节件26与吊顶板3连接的吊顶收口条,以阴阳角收口件16为基准安装的挂架条28,可方便挂在挂架条28上的带有粘接第二凹槽与墙面板用粘结剂29粘结的调节挂钩27,直接靠在底收边件6及吊顶收口件2上无需机械固定的墙面板拼条15,直接靠在底收边件6及吊顶收口件2上的阴阳角收口件16组成。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装修通用龙骨系统,结构合理,解决了传统的装配式装修龙骨系统一套龙骨系统只能安装某种特定板厚的墙面板、吊顶板的情况,通用龙骨装置能适应不同板厚的墙面板、吊顶板,大大减少了库存备料种类、数量,统一了装修设计、方便了生产管理;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装修通用龙骨系统的安装方法,针对不同厚度的墙面板配置不同的辅件尺寸、针对不同厚度的吊顶板配置不同的辅件高度,实现了同一套龙骨系统完成所有厚度的墙面板、吊顶板的安装,简化了安装施工;能单独安装或拆卸某块墙面板、吊顶板,更换方便,从而大大地降低了装配式装修的综合成本。所以,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