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采光建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079819发布日期:2020-06-12 16:2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层采光建筑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层采光建筑。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筑面积的日益紧张,以及标志性建筑的日益兴盛,目前的城市高层建筑已经十分普遍,并处于飞速发展阶段。

现有的建筑中央的房间单元,其采光十分困难,现有的采光方法在中间开凿贯穿的透光通道,成本较高,且带来的后续影响和麻烦较多,实用性不足,由于该建筑采用电梯采光一体设计,采光的利用率较为不佳,现有的窗户仅具备将光线射入,无法提高光线的覆盖范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实用性不足、采光的利用率和隐私保护性不足)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层采光建筑。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层采光建筑,包括采光建筑主体、高效采光顶窗和电梯动力系统,所述采光建筑主体的前面活动连接有高效采光顶窗,所述高效采光顶窗的后面外壁与采光建筑主体的内部内壁相连,所述采光建筑主体的顶端紧密焊接连接有采光顶棚,所述采光顶棚的底端外壁与采光建筑主体的顶端外壁相连;

所述采光建筑主体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电梯动力系统,所述电梯动力系统的底部外壁与采光建筑主体的内部内壁搭接相连,所述电梯动力系统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中枢电梯,所述中枢电梯的顶端外壁与电梯动力系统的底端外壁相连,所述中枢电梯的外围固定连接有采光腔,所述采光腔的内侧内壁与中枢电梯的外围外壁相连;

所述采光腔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所述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的内侧内壁与采光腔的两侧外壁相连,所述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的内部一侧紧密贴合有光线反射镜,所述光线反射镜的一端外壁与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的内侧内壁相连,所述光线反射镜的一端紧密贴合有隐私保护挡板,所述隐私保护挡板的一端外壁与光线反射镜的另一端外壁相连,所述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的内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光线漫反射面,所述光线漫反射面的一端外壁与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的内侧内壁相连;

所述高效采光顶窗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天台反射采光板,所述天台反射采光板的一侧外壁与高效采光顶窗的另一侧外壁搭接相连,所述高效采光顶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采光窗框,所述采光窗框的顶端外壁与高效采光顶窗的底端外壁相连,所述采光窗框的内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采光窗固定槽,所述采光窗固定槽的外围外壁与采光窗框的内部内壁相连,所述采光窗固定槽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自动采光窗,所述自动采光窗的顶部外壁与采光窗固定槽的底部外壁搭接相连,所述自动采光窗的内部中间部位活动连接有采光窗绕转齿轮轴,所述采光窗绕转齿轮轴的外围外壁与自动采光窗的内部内壁相连,所述采光窗绕转齿轮轴的顶端电性连接有向阳光源传感器,所述向阳光源传感器的底端外壁与采光窗绕转齿轮轴的底端外壁相连。

优选的,所述采光顶棚的内部顶部嵌入连接有太阳能蓄电板,所述太阳能蓄电板的底部外壁与采光顶棚的顶部内壁相连,所述太阳能蓄电板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并且其截面尺寸小于采光顶棚的截面尺寸,呈嵌入式卡入采光顶棚内部。

优选的,所述采光建筑主体的一端顶部紧密贴合有楼号夜光牌,所述楼号夜光牌的一端外壁与采光建筑主体的另一端外壁相连,所述楼号夜光牌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截面大小小于墙面,呈块状贴合在采光建筑主体的墙面上。

优选的,所述采光顶棚的底端两侧电性连接有补光灯泡,所述补光灯泡的顶端外壁与采光顶棚的底端外壁相连,所述补光灯泡的截面形状呈梨状,且设置有两个。

优选的,所述采光建筑主体的顶端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光源入口,所述光源入口的底端外壁与采光建筑主体的顶端外壁相连,所述光源入口的呈凹面状向外敞开,且截面面积小于楼顶面积,固定在建筑顶端。

优选的,所述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的内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隔声玻璃,所述隔声玻璃的外围外壁与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的内侧内壁相连,所述隔声玻璃的矩形状的高密度玻璃材料,阻隔分布电梯于建筑之间。

优选的,所述采光建筑主体顶部的电梯动力系统,电梯动力系统底端的中枢电梯和中枢电梯外围的采光腔共同组成电梯采光一体设计。

优选的,所述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是由内部一侧的光线反射镜,光线反射镜一端的隐私保护挡板和内部另一侧的光线漫反射面共同组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高效采光顶窗是由一侧顶部的天台反射采光板,底端的采光窗框,采光窗框内部中间部位的采光窗固定槽,采光窗固定槽底部的自动采光窗,自动采光窗内部中间部位的采光窗绕转齿轮轴和采光窗绕转齿轮轴顶端的向阳光源传感器共同组合而成。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中,采光建筑主体顶部的电梯动力系统,电梯动力系统底端的中枢电梯和中枢电梯外围的采光腔共同组成电梯采光一体设计,现有的建筑中央的房间单元,其采光十分困难,现有的采光方法在中间开凿贯穿的透光通道,成本较高,且带来的后续影响和麻烦较多,实用性不足,通过设置该电梯采光一体设计,通过将电梯建造在建筑中间,电梯采用观光电梯性质的可透光玻璃电梯,中枢电梯通过电梯动力系统驱动在可透光的采光腔内运行,从而在达到电梯功能的同时很好的解决了中间部位采光困难的问题。

2、本发明中,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是由内部一侧的光线反射镜,光线反射镜一端的隐私保护挡板和内部另一侧的光线漫反射面共同组合而成,由于该建筑采用电梯采光一体设计,采光的利用率和隐私保护性较为不佳,通过设置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一侧设置的光线反射镜通过对称的镜面反射,将光线从高层一直反射至底部,光线在反射的同时,还会通过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入射至房屋内,入射光线通过光线漫反射面反射至房屋各个区域,从而很好的提高了光线利用率,同时隐私保护挡板的设置能够很好的保证电梯运行时,房屋内的情景不被看到,从而很好的体现了该装置的隐私保护性。

3、本发明中,高效采光顶窗是由一侧顶部的天台反射采光板,底端的采光窗框,采光窗框内部中间部位的采光窗固定槽,采光窗固定槽底部的自动采光窗,自动采光窗内部中间部位的采光窗绕转齿轮轴和采光窗绕转齿轮轴顶端的向阳光源传感器共同组合而成,现有的窗户仅具备将光线射入,无法提高光线的覆盖范围,通过设置高效采光顶窗,使用时将自动采光窗从采光窗固定槽中抽出,高效采光顶窗的自动采光窗通过向阳光源传感器控制沿采光窗绕转齿轮轴自动活动,类似向日葵原理,自动采光窗将光源反射至房屋内的天台反射采光板,天台反射采光板再将接收到的光线四处散发至房屋内,从而很好的提高了光线的覆盖范围。

4、本发明中,工作人员在夜间对相关系统进行检修或操作时,需要另外携带照明设备,较为麻烦不便,通过设置补光灯泡,补光灯泡通过太阳能蓄电板进行供电,可在需要时,供工作人员照明使用,方便实用,很好的体现了该建筑的照明便捷性,由于该设计通过顶端入射光源采光,由于顶端开口狭小,入射的光源有限,通过设置光源入口,光源入口为凹面镜设计,能够很好的将光线聚集反射至建筑内,从而很好的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

5、本发明中,由于高层建筑具有很好的采光效果,现有的设计无法很好的对光能进行高效利用,通过设置太阳能蓄电板,太阳能蓄电板为很好的光伏太阳能板材料,光能高效的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很好的体现了该设计的光能高效利用性,现有许多建筑都具有标明栋数的标号,便于辨认,然而在夜间无法对该类标号进行观察,通过设置楼号夜光牌,楼号夜光牌上设置有荧光涂料,能够在白天吸收光源,在夜间便可发出荧光供人们辨认,很好的体现了该设计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采光建筑主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高效采光顶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采光建筑主体,2、高效采光顶窗,201、天台反射采光板,202、采光窗框,202、采光窗固定槽,204、采光窗绕转齿轮轴,205、向阳光源传感器,206、自动采光窗,3、电梯动力系统,4、采光顶棚,5、太阳能蓄电板,6、楼号夜光牌,7、补光灯泡,8、光源入口,9、中枢电梯,10、采光腔,11、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12、光线反射镜,13、隐私保护挡板,14、光线漫反射面,15、隔声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层采光建筑,包括采光建筑主体1、高效采光顶窗2和电梯动力系统3,采光建筑主体1的前面活动连接有高效采光顶窗2,高效采光顶窗2的后面外壁与采光建筑主体1的内部内壁相连,采光建筑主体1的顶端紧密焊接连接有采光顶棚4,采光顶棚4的底端外壁与采光建筑主体1的顶端外壁相连;

采光建筑主体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电梯动力系统3,电梯动力系统3的底部外壁与采光建筑主体1的内部内壁搭接相连,电梯动力系统3的底端活动连接有中枢电梯9,中枢电梯9的顶端外壁与电梯动力系统3的底端外壁相连,中枢电梯9的外围固定连接有采光腔10,采光腔10的内侧内壁与中枢电梯9的外围外壁相连;

采光腔10的两端固定连接有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11,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11的内侧内壁与采光腔10的两侧外壁相连,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11的内部一侧紧密贴合有光线反射镜12,光线反射镜12的一端外壁与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11的内侧内壁相连,光线反射镜12的一端紧密贴合有隐私保护挡板13,隐私保护挡板13的一端外壁与光线反射镜12的另一端外壁相连,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11的内部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光线漫反射面14,光线漫反射面14的一端外壁与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11的内侧内壁相连;

高效采光顶窗2的一侧顶部固定连接有天台反射采光板201,天台反射采光板201的一侧外壁与高效采光顶窗2的另一侧外壁搭接相连,高效采光顶窗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采光窗框202,采光窗框202的顶端外壁与高效采光顶窗2的底端外壁相连,采光窗框202的内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采光窗固定槽203,采光窗固定槽203的外围外壁与采光窗框202的内部内壁相连,采光窗固定槽203的底部活动连接有自动采光窗206,自动采光窗206的顶部外壁与采光窗固定槽203的底部外壁搭接相连,自动采光窗206的内部中间部位活动连接有采光窗绕转齿轮轴204,采光窗绕转齿轮轴204的外围外壁与自动采光窗206的内部内壁相连,采光窗绕转齿轮轴204的顶端电性连接有向阳光源传感器205,向阳光源传感器205的底端外壁与采光窗绕转齿轮轴204的底端外壁相连。

优选的,采光顶棚4的内部顶部嵌入连接有太阳能蓄电板5,太阳能蓄电板5的底部外壁与采光顶棚4的顶部内壁相连,太阳能蓄电板5的截面形状为矩形,并且其截面尺寸小于采光顶棚4的截面尺寸,呈嵌入式卡入采光顶棚4内部,由于高层建筑具有很好的采光效果,现有的设计无法很好的对光能进行高效利用,通过设置太阳能蓄电板5,太阳能蓄电板5为很好的光伏太阳能板材料,光能高效的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从而很好的体现了该设计的光能高效利用性。

优选的,采光建筑主体1的一端顶部紧密贴合有楼号夜光牌6,楼号夜光牌6的一端外壁与采光建筑主体1的另一端外壁相连,楼号夜光牌6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截面大小小于墙面,呈块状贴合在采光建筑主体1的墙面上,现有许多建筑都具有标明栋数的标号,便于辨认,然而在夜间无法对该类标号进行观察,通过设置楼号夜光牌6,楼号夜光牌6上设置有荧光涂料,能够在白天吸收光源,在夜间便可发出荧光供人们辨认,很好的体现了该设计的实用性。

优选的,采光顶棚4的底端两侧电性连接有补光灯泡7,补光灯泡7的顶端外壁与采光顶棚4的底端外壁相连,补光灯泡7的截面形状呈梨状,且设置有两个,由于电梯动力系统3设置于采光顶棚4下,工作人员在夜间对相关系统进行检修或操作时,需要另外携带照明设备,较为麻烦不便,通过设置补光灯泡7,补光灯泡7通过太阳能蓄电板5进行供电,可在需要时,供工作人员照明使用,方便实用,很好的体现了该建筑的照明便捷性。

优选的,采光建筑主体1的顶端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光源入口8,光源入口8的底端外壁与采光建筑主体1的顶端外壁相连,光源入口8的呈凹面状向外敞开,且截面面积小于楼顶面积,固定在建筑顶端,由于该设计通过顶端入射光源采光,由于顶端开口狭小,入射的光源有限,通过设置光源入口8,光源入口8为凹面镜设计,能够很好的将光线聚集反射至建筑内,从而很好的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

优选的,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11的内部中间部位固定连接有隔声玻璃15,隔声玻璃15的外围外壁与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11的内侧内壁相连,隔声玻璃15的矩形状的高密度玻璃材料,阻隔分布电梯于建筑之间,由于该建筑将电梯与采光设计一体设计,电梯穿过建筑时,产生的噪声会对居民造成影响,通过设置隔声玻璃15,隔声玻璃15为很好的隔音材料,能够有效的阻断电梯运行产生的噪声传播至居住区,从而很好的体现了该建筑设计的低噪性。

优选的,采光建筑主体1顶部的电梯动力系统3,电梯动力系统3底端的中枢电梯9和中枢电梯9外围的采光腔10共同组成电梯采光一体设计,现有的建筑中央的房间单元,其采光十分困难,现有的采光方法在中间开凿贯穿的透光通道,成本较高,且带来的后续影响和麻烦较多,实用性不足,通过设置该电梯采光一体设计,通过将电梯建造在建筑中间,电梯采用观光电梯性质的可透光玻璃电梯,中枢电梯9通过电梯动力系统3驱动在可透光的采光腔10内运行,从而在达到电梯功能的同时很好的解决了中间部位采光困难的问题。

优选的,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11是由内部一侧的光线反射镜12,光线反射镜12一端的隐私保护挡板13和内部另一侧的光线漫反射面14共同组合而成,由于该建筑采用电梯采光一体设计,采光的利用率和隐私保护性较为不佳,通过设置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11,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11一侧设置的光线反射镜12通过对称的镜面反射,将光线从高层一直反射至底部,光线在反射的同时,还会通过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11入射至房屋内,入射光线通过光线漫反射面14反射至房屋各个区域,从而很好的提高了光线利用率,同时隐私保护挡板13的设置能够很好的保证电梯运行时,房屋内的情景不被看到,从而很好的体现了该装置的隐私保护性。

优选的,高效采光顶窗2是由一侧顶部的天台反射采光板201,底端的采光窗框202,采光窗框202内部中间部位的采光窗固定槽203,采光窗固定槽203底部的自动采光窗206,自动采光窗206内部中间部位的采光窗绕转齿轮轴204和采光窗绕转齿轮轴204顶端的向阳光源传感器205共同组合而成,现有的窗户仅具备将光线射入,无法提高光线的覆盖范围,通过设置高效采光顶窗2,使用时将自动采光窗206从采光窗固定槽203中抽出,高效采光顶窗2的自动采光窗206通过向阳光源传感器205控制沿采光窗绕转齿轮轴204自动活动,类似向日葵原理,自动采光窗206将光源反射至房屋内的天台反射采光板201,天台反射采光板201再将接收到的光线四处散发至房屋内,从而很好的提高了光线的覆盖范围。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设置光源入口8,光源入口8为凹面镜设计,能够很好的将光线聚集反射至建筑内,从而很好的提高了光源的利用率。

然后,通过设置隔声玻璃15,隔声玻璃15为很好的隔音材料,能够有效的阻断电梯运行产生的噪声传播至居住区,从而很好的体现了该建筑设计的低噪性;

接着,通过设置该电梯采光一体设计,通过将电梯建造在建筑中间,电梯采用观光电梯性质的可透光玻璃电梯,中枢电梯9通过电梯动力系统3驱动在可透光的采光腔10内运行,从而在达到电梯功能的同时很好的解决了中间部位采光困难的问题;

紧接着,通过设置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11,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11一侧设置的光线反射镜12通过对称的镜面反射,将光线从高层一直反射至底部,光线在反射的同时,还会通过采光高效利用保护层11入射至房屋内,入射光线通过光线漫反射面14反射至房屋各个区域,从而很好的提高了光线利用率,同时隐私保护挡板13的设置能够很好的保证电梯运行时,房屋内的情景不被看到,从而很好的体现了该装置的隐私保护性。

最后,通过设置高效采光顶窗2,使用时将自动采光窗206从采光窗固定槽203中抽出,高效采光顶窗2的自动采光窗206通过向阳光源传感器205控制沿采光窗绕转齿轮轴204自动活动,类似向日葵原理,自动采光窗206将光源反射至房屋内的天台反射采光板201,天台反射采光板201再将接收到的光线四处散发至房屋内,从而很好的提高了光线的覆盖范围,这就是该种高层采光建筑的工作原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