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形上釉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13092发布日期:2020-04-24 18:46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环形上釉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形上釉线。



背景技术:

陶瓷杯的上釉包括多道工序,例如包括对杯子上内釉、对杯子上外釉和对杯口上釉等工序,每道工序可由实现不同功能的装置完成,例如对杯子上内釉工序,可由内釉装置完成;但是,现有的陶瓷杯生产设备难以将实现不同功能的装置有效地衔接在一起,会降低陶瓷杯的上釉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环形上釉线,能够有效地衔接各个工位所实现的功能,从而有效地提高陶瓷杯的上釉效率。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环形上釉线,包括环形输送线、杯口磨边装置、滚轮式口釉装置、翻转装置和釉料搅拌装置,所述杯口磨边装置、滚轮式口釉装置、翻转装置和釉料搅拌装置沿所述环形输送线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所述环形输送线用于输送待上釉的坯体到各个工位进行加工,因此,将所述杯口磨边装置、滚轮式口釉装置、翻转装置和釉料搅拌装置设置成沿所述环形输送线分布,令所述环形输送线能够有效地衔接所述杯口磨边装置、滚轮式口釉装置、翻转装置和釉料搅拌装置所在的工位所实现的功能,从而有效地提高陶瓷杯的上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环形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环形输送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环形输送线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下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杯口磨边装置的安装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杯口磨边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滚轮式口釉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滚轮式口釉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釉料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釉料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滤网53无示出);

图18是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釉料搅拌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动力吸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动力吸杆的整体结构另一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无动力吸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

杯口磨边装置2、打磨第一机架2100、打磨装置2200、主动轮安装筒2210、主动轮安装座2220、主动轮2230、从动轮安装杆2240、从动轮2250、打磨带2260、主传动轴2270、主传动齿轮2280、同步齿轮2290、打磨驱动装置2300、水箱2400、喷水装置2410、第一升降装置2500、导板2510、导向柱2520、单向伸缩杆2530、第一升降机架2600;

滚轮式口釉装置3、第一机架3100、口釉组件3200、安装座3210、滚轮组件3220、釉料盘3230、主转轴3240、滚轮3250、驱动装置3300、升降机架3400、升降机构3500、单向升降装置3510、导柱3520、导向板3530;

翻转装置4、机架41、接坯组件42、接坯机架21、接坯机架移动装置22、横移气缸221、伸缩杆2211、横向导轨222、横向滑块223、接坯翻转部23、第一气缸231、第二气缸232、翻转轴233、翻转电机234、竖向导轨235、竖向滑块236、端部轴承座237、升降轴承座238、接坯吸盘组件239、接坯支杆2391、接坯吸盘本体2392、返坯组件43、返坯升降装置31、返坯升降电机311、返坯齿轮箱312、返坯齿条313、返坯导轨314、返坯滑块315、返坯部32、返坯支架321、返坯推板322、返坯吸盘组件323、返坯支杆3231、返坯吸盘本体3232;

釉料搅拌装置5、釉料箱51、供釉口511、溢流框512、溢流孔5121、滤网架52、滤网架本体521、连杆522、滤网53、挂耳531、第二升降装置54、气缸541、气缸支架542、升降臂543、吊板544、釉料箱底架55、釉料箱高度调节装置56、电缸561、导向轴562、调节座563、导向轴支座564、直线轴承565。

无动力吸杆6、上安装套筒100、活塞筒200、活塞杆300、同步轮210、下吸杆400、吸嘴500、主安装套筒600、安装座700、转轴710、滑动小车800、安装板810、转动臂820、轨道轮830;

下压装置7、下压支架71、下压驱动装置72、下压座73、下压板74、下压杆75、下压头751;

坯体8;

环形输送线9、环形机架91、环形导轨911、链条托板912、主动链轮92、从动链轮93、链轮驱动装置9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21所示,一种环形上釉线,包括环形输送线9、杯口磨边装置2、滚轮式口釉装置3、翻转装置4和釉料搅拌装置5,所述杯口磨边装置2、滚轮式口釉装置3、翻转装置4和釉料搅拌装置5沿所述环形输送线9分布。

本实施例的一种环形上釉线是应用在陶瓷杯的生产,所述环形输送线9用于输送待上釉的坯体8到各个工位进行加工,因此,将所述杯口磨边装置2、滚轮式口釉装置3、翻转装置4和釉料搅拌装置5设置成沿所述环形输送线9分布,令所述环形输送线9能够有效地衔接所述杯口磨边装置2、滚轮式口釉装置3、翻转装置4和釉料搅拌装置5所在的工位所实现的功能,从而有效地提高陶瓷杯的上釉效率。

进一步,还包括无动力吸杆6;

所述无动力吸杆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无动力吸杆6设于所述环形输送线9;

所述无动力吸杆6包括上安装套筒100、活塞筒200、活塞杆300、下吸杆400和吸嘴500;

所述吸嘴500安装于所述下吸杆400的下端,所述下吸杆400的上端固定连通安装于所述活塞筒200的出口,所述活塞杆300的活塞位于所述活塞筒200,所述活塞筒200的上端安装有上安装套筒100,所述活塞杆300的推杆穿过所述上安装套筒100的杆孔,所述活塞杆300的推杆和所述活塞筒200的内孔为具有气密性的滑动配合。

通过将多个所述无动力吸杆6设置于所述环形输送线9,能够通过所述无动力吸杆6将待加工的坯体8移动到所述环形输送线9运动轨迹的任意位置,因此,可在所述环形输送线9的四周布置多个实现不同功能的装置,从而,通过所述环形输送线9和无动力吸杆6的配合,能够将多个装置的功能衔接起来,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施例提出的无动力吸杆6,自然状态下活塞杆300位于活塞筒200的上方,使用时将活塞杆300压下,使活塞筒200内构成负压状态,就能够将物料吸附在吸嘴500上,这样就不需要气源管了,同时也克服了气源管带来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无动力吸杆6还包括主安装套筒600,所述主安装套筒600的内圈安装有径向轴承,所述径向轴承的外圈与所述主安装套筒600固定装配,所述径向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上安装套筒100固定装配。

在实际使用时,坯体8有需要转动的要求,所以主安装套筒600和上安装套筒100之间的转动关系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进一步,所述无动力吸杆6还包括安装座700,所述安装座700开设有安装孔,所述主安装套筒600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座700,所述上安装套筒100的下部穿过所述安装孔;

所述安装座700的两侧的中部分别设有转轴710。

安装座700的设置,使主安装套筒600及安装在其本体上的装置能通过安装座700过渡。

进一步,所述无动力吸杆6还包括滑动小车800,所述滑动小车800包括安装板810,所述安装板810的前端的两侧伸出有转动臂820,两个所述转动臂820之间留有空位;

所述安装座700的两侧的转轴710分别转动安装于所述转动臂820,自然状态下,所述安装座700的后端的上表面贴合于所述安装板810的底面;

所述安装板810的中部安装有轨道轮830,所述安装板810的后端安装设有链条安装位。

本方案通过设置安装板810和转动臂820,使安装座700在自然状态下是水平状,在需要倾斜的时候,能够翻转一下,使吸杆呈倾斜状。

进一步,所述无动力吸杆6还包括同步轮210,所述同步轮210的中心为装配孔,所述同步轮210通过装配孔以横向的方式固定安装于所述活塞筒200的外壁。

在运转的时候,同步轮210被其他同步装置带动,在本实施例中,此处的其他同步装置是电机驱动同步带转动,通过同步带就会带动活塞筒200转动,进而吸附在下吸杆400上的坯体8也会旋转了。

进一步,所述轨道轮830设有两排,所述轨道轮830的排列方式与安装板810的端部平行,所述轨道轮830的转轴均为竖向设置。

轨道轮830的设置方式是基于环形机架91顶部的环形导轨911的设计方式产生的,两排轨道轮830能够分别位于环形导轨911的两侧,将安装板810约束在环形导轨911上。

进一步,所述轨道轮830的轮面开设有截面呈v形的开口。

v形的开口匹配侧面呈凸出状的环形导轨911。

进一步,所述环形输送线9包括环形机架91、主动链轮92、从动链轮93、链条、链轮驱动装置94;

所述环形机架91的顶部设有环形导轨911;

所述主动链轮92和从动链轮93分别设于所述环形机架91的两端,所述链条设置于所述主动链轮92和从动链轮93之间;

所述滑动小车800的安装板810后端的所述链条安装位连接于所述链条,所述滑动小车800的两排轨道轮830分别位于环形导轨911的两侧;

所述链轮驱动装置94设置于所述环形机架91的一端,所述链轮驱动装置94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链轮92转动。

所述无动力吸杆6在所述环形输送线9上运动时,具体是,所述链轮驱动装置94驱动所述主动链轮92转动,从而带动所述链条(未图示)和从动链轮93转动,由于每个所述滑动小车800的安装板810后端的所述链条安装位连接于所述链条,所述链条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所述滑动小车800运动,从而通过所述滑动小车800带动所述无动力吸杆6运动。

进一步,所述环形机架91的顶部设有链条托板912。

所述链条托板912用于承托所述链条,提高链条工作的稳定性。

进一步,还包括下压装置7;

所述下压装置7包括下压支架71、下压驱动装置72、下压座73、下压板74和下压杆75;

所述下压装置7设置于所述环形机架91的顶部;

所述下压支架7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环形机架91的顶部;

所述下压驱动装置72固定于所述下压支架71;

所述下压驱动装置72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下压座73;

所述下压板74安装于所述下压座73的一侧;

所述下压杆75安装于所述下压座73,所述下压杆75的底端设有下压头751。

当需要令所述无动力吸杆6的活塞杆300压下时,通过所述下压驱动装置72驱动所述下压座73下压,从而所述下压座73带动所述下压板74下压至所述活塞杆300的顶端,使所述活塞杆300压下;同时,所述下压杆75底端的下压头751压紧在所述滑动小车800的安装板810的顶部。

进一步,所述杯口磨边装置2包括打磨第一机架2100、打磨装置2200和打磨驱动装置2300,所述打磨装置2200安装于所述打磨第一机架2100;

所述打磨装置2200包括主动轮安装筒2210、主动轮安装座2220、主动轮2230、从动轮安装杆2240、从动轮2250和打磨带2260;

所述主动轮安装筒2210固定安装于所述打磨第一机架2100,所述主动轮安装座2220安装于所述主动轮安装筒2210的上端,所述主动轮安装座2220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主动轮2230;

所述从动轮安装杆2240安装于所述主动轮安装座2220的上方,所述从动轮安装杆2240的上端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从动轮2250,两个主动轮2230分别和上方对应的从动轮2250套设各自一条所述打磨带2260;

所述打磨驱动装置2300带动两个主动轮2230分别以正转和反转的方式转动。

坯体8在旋转的时候,顺着打磨装置2200的正反转方向旋转,即为,坯体8顺时针旋转,一侧向前转,这个部分对应的打磨带2260顺着向前,另一侧向后旋转,这个部分对应的打磨带2260顺着向后旋转,这样就保证了坯体8在打磨时是两个打磨接触点,能够均匀的受到打磨,从而减少打磨的损耗。

其中,所述主动轮安装筒2210的筒内以轴向转动的方式安装有主传动轴2270,所述主传动轴2270的上端安装有主传动齿轮2280;

位于所述主动轮安装座2220的两侧的两个主动轮2230,两个主动轮2230的转轴的后端分别安装有同步齿轮2290,位于两个所述同步齿轮2290之间的主传动齿轮2280与两侧的同步齿轮2290构成传动配合;

所述打磨驱动装置2300的转轴通过同步机构驱动所述主传动轴2270。

本实施例是通过齿轮传动的方式使两个主动轮2230实现了正反转的效果,具体是通过打磨驱动装置2300带动主传动轴2270,使主传动轴2270上的主传动齿轮2280带动同步齿轮2290,使两个同步齿轮2290呈相对的反向的旋转。

其中,多个所述打磨装置2200呈直线阵列的方式间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打磨装置2200均安装于所述打磨第一机架2100,多个所述打磨装置2200的主传动轴2270通过同步机构构成同步运动。

多个打磨装置2200可以一次对多个坯体8进行打磨加工,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所述还包括喷水装置2410,所述喷水装置2410和水箱2400,所述水箱2400安装于所述打磨第一机架2100,所述水箱2400将所述打磨装置2200容纳在内,所述喷水装置2410安装于所述水箱2400本体;

所述喷水装置2410具有多个喷水嘴,多个所述喷水嘴的喷水方向分别对应一个打磨带2260。

打磨装置2200需要用水进行降温,用水也有抑尘的效果,对应的打磨带2260来受水,使打磨带2260具有较好的受水环境。

此外,所述喷水方向为打磨带2260打磨位置的上游位置,使打磨带2260能受水后进行打磨。

上游方向先受水,在受水之后的下游位置进行打磨,使打磨带2260在含水的有利条件下再进行打磨。

其中,还包括第一升降装置2500和第一升降机架2600,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500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架2600,所述打磨第一机架2100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500;

所述第一升降装置2500包括导板2510、导向柱2520和单向伸缩杆2530,所述导向柱2520安装于所述打磨第一机架2100的底部的四角,所述导板2510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架2600,所述导板2510开设有与所述导向柱2520匹配的导向孔,所述单向伸缩杆2530的工作端安装于所述打磨第一机架2100。

这里是对打磨第一机架2100上安装的所有装置进行升降,使装置能够根据设备的高度进行调节,提高了设备的适应性。

进一步,所述滚轮式口釉装置3包括第一机架3100、口釉组件3200和驱动装置3300,所述口釉组件3200包括安装座3210、滚轮组件3220和釉料盘3230,所述安装座3210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3100,所述釉料盘3230的中心安装于所述安装座3210的上端;

所述安装座3210的中心为空心状,所述滚轮组件3220包括主转轴3240和滚轮3250,所述主转轴3240和所述安装座3210的中心为轴向转动装配,所述主转轴3240的上端通过横向的转轴安装有滚轮3250;

所述驱动装置3300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3100,所述驱动装置3300通过同步机构带动所述主转轴3240旋转,所述滚轮3250位于所述釉料盘3230中,以主转轴3240为中心进行滚动,所述滚轮3250为海绵滚轮。

本实施例提出的滚轮式口釉装置,采用转圈结构的海绵轮对杯口进行上釉,由于海绵滚轮上釉的方式为擦拭的原理,因此不会在坯体8上留下残液,不需要对坯体8进行擦拭作业,减少了工序。

其中,多个所述口釉组件3200呈直线阵列的方式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3100;

多个所述主转轴3240通过同步带装配。

设置多个口釉组件3200,通过同步带带动主转轴3240,使装置能同时处理多个坯体8,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

其中,还包括升降机架3400和升降机构3500,所述升降机构3500包括单向升降装置3510、导柱3520和导向板3530;

所述单向升降装置3510安装于所述升降机架3400,所述导柱3520竖向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3100的下方,所述导向板3530安装于所述升降机架3400,所述导柱3520穿过所述导向板3530的导向孔;

所述单向升降装置3510的工作端安装于所述第一机架3100。

通过设置升降机架3400和升降机构3500,使安装在第一机架3100上的组件能够整体进行升降,使本设备能够适应更多高度不同的输送装置。

此外,所述滚轮3250的轮面的宽度等于釉料盘3230的半径。

滚轮的轮面有一定的宽度,就能适用更多口径不同的产品。

此外,所述安装座3210的上端和所述釉料盘3230周围的翻边的高度平齐,所述釉料盘中心的孔和所述安装座3210密封安装。

这种设计结构,使釉料盘中的釉料不易洒落。

其中,多个所述主转轴3240装配的同步带设有张紧装置。

进一步,所述翻转装置4包括机架41、接坯组件42和返坯组件43;所述接坯组件42包括接坯机架21、接坯机架移动装置22和接坯翻转部23;

所述接坯机架21可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41的顶部,所述接坯机架移动装置22用于驱动所述接坯机架21滑动于所述机架41的顶部,所述接坯翻转部23安装于所述接坯机架21;

所述返坯组件43包括返坯升降装置31和返坯部32;

所述返坯升降装置31安装于所述机架41,所述返坯升降装置31用于驱动所述返坯部32在竖直方向升降。

由于陶瓷杯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其内壁和外壁上釉,对坯体8的内壁上釉时,坯体8的杯口朝下,当需要对坯体8的外壁上釉时,需要把坯体8翻转180度,使得坯体8的杯口朝上。

坯体8到达翻转工位后,所述接坯机架移动装置22驱动所述接坯机架21在所述机架41的顶部移动,使得安装于所述接坯机架21的接坯翻转部23靠近位于翻转工位的坯体8,然后,所述接坯翻转部23从所述环形上釉线接过坯体8,并将所述坯体8翻转至180度,此时坯体8的杯口朝上;

为了将杯口朝上的坯体8返送回所述环形上釉线进行上外釉处理,所述返坯部32从所述接坯翻转部23接过所述坯体8,为了不阻碍将所述坯体8返送回所述环形上釉线,所述接坯机架移动装置22驱动所述接坯机架21复位,所述返坯升降装置31驱动所述返坯部32上升至设定的高度,从而将杯口朝上的坯体8送回至所述环形上釉线。

因此,通过接坯组件42和返坯组件43的交替工作,自动化地地对坯体8进行翻转工作,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所述接坯机架移动装置22包括横移气缸221、横向导轨222和横向滑块223;

所述横向导轨222设置于所述机架41顶部的左右两侧;

所述横向滑块223与所述横向导轨222滑动配合;

所述接坯机架21设置于所述横向滑块223的顶部;

所述横移气缸221固定于所述接坯机架21的底部,所述横移气缸221的伸缩杆221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机架41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坯机架移动装置22驱动所述接坯机架21滑动于所述机架41的顶部时,具体是,通过所述横移气缸221驱动所述伸缩杆2211的伸缩,在所述横向滑块223与所述横向导轨222的滑动配合下,所述接坯机架21能够在所述机架41的顶部进行滑动。

进一步,所述接坯翻转部23包括第一气缸231、第二气缸232、翻转轴233、翻转电机234、竖向导轨235、竖向滑块236、端部轴承座237、升降轴承座238和接坯吸盘组件239;

所述第一气缸231安装于所述接坯机架21,所述第二气缸232安装于所述第一气缸231的输出端,所述升降轴承座238设置于所述第二气缸232的输出端;

两所述竖向导轨235分别竖向设置于所述接坯机架21的左右两侧;

所述竖向滑块236与所述竖向导轨235滑动配合;

所述翻转轴233的轴身穿过所述升降轴承座238,两所述端部轴承座237分别设置于所述翻转轴233的两端,所述端部轴承座237固定于所述竖向滑块236;

所述翻转电机234用于驱动所述翻转轴233转动;

所述接坯吸盘组件239包括接坯支杆2391和接坯吸盘本体2392,所述接坯支杆2391竖向固定于所述翻转轴233,所述接坯吸盘本体2392设置于所述接坯支杆2391的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坯翻转部23的工作过程包括:所述第一气缸231驱动所述第二气缸232上升,使所述翻转轴233提升一段较大距离的高度,然后所述第二气缸232驱动所述翻转轴233上升一小段距离的高度,从而使接坯吸盘本体2392能够吸住坯体8内壁的端面,然后再通过所述翻转电机234驱动所述翻转轴233转动,最终使坯体8的杯口朝上。

所述接坯吸盘组件239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例如本实施例的所述接坯吸盘组件239的数量为四。

进一步,所述返坯升降装置31包括返坯升降电机311、返坯齿轮箱312、返坯齿条313、返坯导轨314和返坯滑块315;

所述返坯齿条313和返坯导轨314分别竖向设置于所述机架41,所述返坯齿条313和返坯导轨314相对设置;

所述返坯齿轮箱312内设有返坯齿轮,所述返坯升降电机311固定于所述返坯齿轮箱312的外侧,所述返坯升降电机311的输出轴与所述返坯齿轮箱312连接,所述返坯齿轮啮合于所述返坯齿条313;

所述返坯滑块315与所述返坯导轨314滑动配合,所述返坯导轨314的外侧固定于所述返坯齿轮箱31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返坯升降装置31驱动所述返坯部32在竖直方向升降的工作过程包括:所述返坯升降电机311驱动所述返坯齿轮转动,在所述返坯齿轮、所述返坯齿条313返坯导轨314和返坯滑块315的配合下,所述返坯齿轮箱312便能在竖直方向上升降;

而由于所述返坯部32包括返坯支架321、返坯推板322和返坯吸盘组件323,所述返坯支架321固定于所述返坯齿轮箱312的一侧,所述返坯推板322固定于所述返坯支架321的顶部,当所述返坯齿轮箱312升降时,便能带动所述返坯吸盘组件323升降,所述返坯吸盘组件323的返坯吸盘本体3232能够吸住坯体8外壁的端面,最终将杯口朝上的坯体8送返回所述环形上釉线,进行后续的上釉处理。

所述返坯吸盘组件323和所述接坯吸盘组件239的数量一致。

进一步,所述釉料搅拌装置5包括釉料箱51、滤网架52、滤网53和第二升降装置54;

所述滤网架52设置于所述釉料箱51内,所述第二升降装置54连接所述滤网架52,所述第二升降装置54用于驱动所述滤网架52于所述釉料箱51内升降;

所述滤网53位于所述釉料箱51内,所述滤网53设置于所述滤网架52。

所述第二升降装置54通过驱动所述滤网架52于所述釉料箱51内升降,从而带动水平设置于所述滤网架52的滤网53在所述釉料箱51内升降,由于所述滤网53是沉底设置,所述滤网53在升降的过程中,会把沉淀于釉料箱51的底部的釉料搅开,将釉料带动至悬浮于釉料箱51,使釉料处于运动状态,避免釉料产生沉淀的问题,提高后续对坯体8的上釉质量。

进一步,所述第二升降装置54包括气缸541、气缸支架542和升降臂543;

所述气缸支架542位于所述釉料箱51的外侧;

所述气缸541固定于所述气缸支架542的外侧;

所述气缸541的驱动端与所述升降臂543连接。

所述气缸支架542为所述气缸541提供一个安装的位置,所述气缸541的驱动端驱动所述升降臂543升降时,所述升降臂543能够通过所述吊板544带动所述连杆522升降,从而所述连杆522带动所述滤网架本体521升降,最终所述滤网架本体521带动所述滤网53在所述釉料箱51内升降,把沉淀于釉料箱51的底部的釉料带动至悬浮于釉料箱51。

进一步,所述滤网架52包括滤网架本体521和连杆522;

所述滤网架本体521水平设置于所述釉料箱51内;

所述连杆522的一端竖直连接于所述滤网架本体521的侧壁;

还包括吊板544;

所述升降臂543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吊板544的一侧,所述连杆522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吊板544的另一侧。

进一步,所述滤网53的两侧设有挂耳531。

所述滤网53通过所述挂耳531能够挂在所述釉料箱51的两侧,同时也方便人工操作时通过所述挂耳531把所述滤网53提起。

进一步,所述釉料箱51的底部设有供釉口511。

通过所述供釉口511便能够对所述釉料箱51的内部进行供釉操作。

进一步,所述釉料箱51的外部设有溢流框512,所述溢流框512设有溢流孔5121。

例如,在对坯体8进行上釉过程中,若有釉料溢出,便能通过所述溢流框512接收溢出的釉料,溢出的釉料通过所述溢流孔5121流至收集处,便于溢出釉料的二次利用。

进一步,还包括釉料箱高度调节装置56,所述釉料箱高度调节装置56用于调节所述釉料箱51的竖直高度。

通过所述釉料箱高度调节装置56,能够调节所述釉料箱51的竖直高度,使所述釉料箱51处于合适的工作高度,从而调节坯体8的浸釉深度。

进一步,还包括釉料箱底架55;

所述釉料箱高度调节装置56包括电缸561、导向轴562、调节座563、导向轴支座564和直线轴承565;

所述调节座563设置于所述釉料箱51的底部;

所述电缸561设置于所述釉料箱底架55,所述电缸561的驱动端与所述调节座563连接;

所述导向轴562的一端安装于位于所述调节座563底部的所述导向轴支座564,所述导向轴562的轴身穿过位于所述釉料箱底架55的所述直线轴承565。

在本实施例中,导向轴562、导向轴支座564和直线轴承565的数量分别为四,每个导向轴562、导向轴支座564和直线轴承565一一对应,所述釉料箱高度调节装置56调节所述釉料箱51的竖直高度时,具体是所述电缸561的驱动端驱动所述调节座563的升降,从而带动所述釉料箱51的升降,在釉料箱51升降的过程中,通过所述导向轴562与直线轴承565配合釉料箱51的升降导向。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