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70496发布日期:2020-08-25 19:00阅读:476来源:国知局
隔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隔音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隔音装置。



背景技术:

隔音装置是在局部环境空间内,建造一个具有一定隔音性能、安静的房间或者小室的小室,防止外界噪声的影响,保证其内的人员可以进行会议、工作、休息等活动。现有的隔音装置,均是固定在某个位置,无法拆装,进而无法根据需求在所需的位置安装隔音装置,并且,隔音装置的尺寸也是固定的,进而无法根据所需的空间调整其尺寸,降低了灵活性。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隔音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隔音装置尺寸固定且无法拆装易降低灵活性的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隔音装置,该装置包括:顶板、底板、四个转角连接柱、两个支撑模块、封闭门和封闭体;其中,每个转角连接柱均可拆卸地设置于顶板和底板之间;两个支撑模块并列设置,并且,每个支撑模块均可拆卸地夹设于相邻两个转角连接柱之间;封闭门和封闭体并列设置且均与两个支撑模块相垂直,封闭门可盖合地设置于相邻两个转角连接柱之间,封闭体可拆卸地设置于另两个相邻转角连接柱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隔音装置中,封闭门包括:门框、限位装置和门;其中,门框可拆卸地设置于相邻两个转角连接柱之间,并且,其中一个转角连接柱设置有铰链,门置于门框内,并且,门的一侧与铰链相连接;限位装置设置于门框,用于对门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上述隔音装置中,限位装置与门接触处设置有密封条。

进一步地,上述隔音装置中,相邻两个转角连接柱相对的侧壁均设置有阻挡件,封闭体的两侧夹设于两个阻挡件之间;顶板和底板均开设有安装槽,封闭体的顶部和底部一一对应地置于两个安装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隔音装置中,底板的安装槽的两个相对侧壁和顶板的安装槽的两个相对侧壁均开设有容置槽,每个容置槽内均设置有具有预设弹性的夹持件;底板的安装槽内设置有垫高条,封闭体与垫高条相接触且夹设于各相对的两个夹持件之间。

进一步地,上述隔音装置中,每个支撑模块均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架、内饰板和外饰板;支撑架的两侧分别与相邻两个转角连接柱一一对应地可拆卸连接,内饰板可拆卸地盖设于支撑架的内侧,外饰板可拆卸地盖设于支撑架的外侧;支撑架和内饰板的对应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口。

进一步地,上述隔音装置中,支撑架与转角连接体相接触的侧壁设置有隔音板;和/或,内饰板设置有磁铁,磁铁吸附于支撑架的内侧;和/或,外饰板设置有磁铁,磁铁吸附于支撑架的外侧。

进一步地,上述隔音装置中,支撑组件为至少两个,各支撑组件并列设置且均可拆卸连接,置于最外侧的两个支撑组件分别与相邻两个转角连接柱一一对应地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隔音装置中,每个转角连接柱均包括:支撑柱、转角内饰板和转角外饰板;其中,支撑柱与顶板和底板可拆卸连接,转角内饰板可拆卸地盖设于支撑柱的内侧,转角外饰板可拆卸地盖设于支撑柱的外侧。

进一步地,上述隔音装置中,转角内饰板设置有磁铁,磁铁吸附于支撑柱的内侧;和/或,转角外饰板设置有磁铁,磁铁吸附于支撑柱的外侧。

本发明中,通过四个转角连接柱对顶板和底板进行支撑,两个支撑模块、封闭门和封闭体均夹设于相邻两个转角连接柱之间,并且,各部件之间均可拆卸连接,便于组装拆卸,进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安装或者拆卸,并能够安装于任意所需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各部件的尺寸,以围合成多种面积的空间,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功能需求,大大提高了隔音装置的灵活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隔音装置尺寸固定且无法拆装易降低灵活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音装置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音装置除去饰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音装置除去饰板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音装置中,封闭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音装置中,门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音装置中,阻挡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音装置中,底板的安装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音装置中,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音装置中,框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音装置中,框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音装置中,底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音装置中,顶板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隔音装置的优选结构。隔音装置包括:顶板1、底板2、封闭门5、封闭体6、四个转角连接柱3和两个支撑模块4。其中,每个转角连接柱3均可拆卸地设置于顶板1和底板2之间,具体地,四个转角连接柱3对应于顶板1的四个转角处,每个转角连接柱3的顶部均与顶板1通过螺栓连接,每个转角连接柱3的底部均与底板2通过螺栓连接。每个转角连接柱3的外侧均呈弧形,以使隔音装置的外侧为平滑过渡。

两个支撑模块4并列设置,每个支撑模块4均可拆卸地夹设相邻两个转角连接柱3之间。具体地,其中一个支撑模块4夹设于其中两个转角连接柱3之间,另一个支撑模块4夹设于另两个转角连接柱3之间。

封闭门5和封闭体6并列设置,并且,封闭门5和封闭体6均与两个支撑模块4相垂直,也就是说,任意相邻两个转角连接柱3之间均形成一个夹设空间,则四个转角连接柱3之间形成四个夹设空间。封闭门5、封闭体6和两个支撑模块4分别一一对应地置于四个夹设空间内。封闭门5可盖合地设置于相邻两个转角连接柱3之间,则封闭门5可相对于转角连接柱3盖合或者敞开,以便于使用者进出。封闭体6可拆卸地设置于另两个相邻转角连接柱3之间。

封闭体6可以为玻璃,也可以为门板,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封闭门5可以为玻璃门,也可以为普通不透视的门,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这样,玻璃和墙体之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组合搭配,能够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四个转角连接柱3对顶板1和底板2进行支撑,两个支撑模块4、封闭门5和封闭体6均夹设于相邻两个转角连接柱3之间,并且,各部件之间均可拆卸连接,便于组装拆卸,进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安装或者拆卸,并能够安装于任意所需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各部件的尺寸,以围合成多种面积的空间,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功能需求,大大提高了隔音装置的灵活性,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隔音装置尺寸固定且无法拆装易降低灵活性的问题。

参见图5至图7,上述实施例中,封闭门5可以包括:门框51、限位装置52和门53。其中,门框51可拆卸地设置于相邻两个转角连接柱3之间,具体地,门框51为一长方体状的框架结构,门框51沿厚度方向分为两部分,即图7中的前后两部分,第一部分靠近隔音装置的内部,第二部分靠近隔音装置的外部。门框51对应于第一部分处开设有多个螺栓孔,各螺栓均穿设对应的螺栓孔且与转角连接柱3相螺接,更为具体地,门框51在第一部分处对应于顶部、底部和两个侧部均开设有螺栓孔,进而通过各螺栓将门框51稳定地与转角连接柱3、顶板1和底板2相螺接。

门53置于门框51内,并且,门53对应于门框51的第二部分处。相邻两个转角连接柱3中的其中一个转角连接柱3设置有铰链,门框51对应于铰链处开设有穿设孔,门53的一侧与铰链相连接,以使门53可相对于转角连接柱3转动,进而能够使得门53可盖合于门框51内。门53可以为玻璃门、不透视的门等,优选为玻璃门。

限位装置52设置于门框51,限位装置52用于对门53进行限位。具体地,限位装置52对应于门框51的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分隔处,则门53被限位装置52限位在门框51的第二部分处。具体地,门框51在对应于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分隔处设置有第一限位框,该第一限位框为与门框51形状相匹配的长方形状的框体。第一限位框即为限位装置52,门53被第一限位框进行限位。

具体实施时,门框51在对应于第一部分的边缘处且靠近隔音装置的内部处设置有第二限位框,该第二限位框为与门框51形状相匹配的长方形状的框体。门框51开设的螺栓孔置于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位框之间,为了保证门框51整体的美观和整洁,在第一限位框和第二限位框之间均设置有门挡型盖板,利用门挡型盖板对各螺栓进行遮盖。在门框51底部处的门挡型盖板上设置内踢脚。在安装门框51之前,在底板2上对应于门框51的位置处可以设置外踢脚。

优选的,限位装置52与门53接触处设置有密封条。具体地,第一限位框的外侧壁,即第一限位框与门53相接触处,设置有密封条。该密封条可以为软磁条。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门框51,便于门53的安装与拆卸,并对门53提供了一个支撑,限位装置52的设置能够对门53进行限位,使得门53保证在预设位置,并在预设位置内进行盖合或敞开。

参见图2、图8和图9,上述各实施例中,相邻两个转角连接柱3相对的侧壁均设置有阻挡件7,封闭体6的两侧夹设于两个阻挡件7之间。具体地,相邻两个转角连接柱3相对的侧壁均设置有型材板22,每个型材板22均与对应的转角连接柱3通过螺丝连接。每个型材板22可以为槽型,该槽型的开口朝向对侧的型材板22。每个型材板22在安装螺栓后均安装型材盖板23,以对螺丝进行遮盖。每个型材板22与转角连接柱3相连接的一侧向隔音装置的外部处均凸设有阻挡板24,即阻挡板24凸设于每个型材板22的槽型的底壁,每个阻挡板24与每个型材板22的外侧壁相垂直且形成“l”型。阻挡板24与型材板22构成阻挡件7,优选的,阻挡板24与型材板22为一体成型。每个型材板22的外侧壁均开设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有密封条,封闭体6的每一侧均置于阻挡板24与型材板22的外侧壁形成的“l”型之间,并且,封闭体6的内侧面与密封条相接触,并且,封闭体6与阻挡板24相接触处打胶以进行固定。其中,封闭体6的内侧面为朝向隔音装置内部的一面。

顶板1和底板2均开设有安装槽8,封闭体6的顶部和底部一一对应地置于两个安装槽8内。具体地,顶板1的安装槽8沿顶板1的长度方向开设,底板2的安装槽8沿底板2的长度方向开设。封闭体6的顶部置于顶板1的安装槽8内且打胶固定,封闭体6的底部置于底板2的安装槽8内且打胶固定。这样,封闭体6的两侧、顶部和底部被两个阻挡件7和两个安装槽8限制,以使封闭体6保持在预设安装位置。

参见图10,底板2的安装槽8的两个相对侧壁均开设有容置槽,每个容置槽均靠近安装槽8的开口处设置,两个容置槽对称设置且位置相对应。每个容置槽内均设置有具有预设弹性的夹持件9,该夹持件9可以为密封条。顶板1的安装槽8的两个相对侧壁也均开设有容置槽,每个容置槽均靠近安装槽的开口处设置,两个容置槽对称设置且位置相对应。每个容置槽内也均设置有具有预设弹性的夹持件9,该夹持件9可以为密封条。

底板2的安装槽8内设置有垫高条10,垫高条10具有一定的弹性,垫高条10可以放置于底板2的安装槽8内。封闭体6与垫高条10相接触,并且,封闭体6夹设于各相对的两个夹持件9之间,具体地,封闭体6的底部夹持于底板安装槽8的两个相对夹持件9之间,封闭体6的顶部夹持于顶板安装槽8的两个相对夹持件9之间。

具体实施时,顶板1的安装槽8内不设置垫高条10,这样一来,当封闭体6安装时,可以向顶部的安装槽8内移动,便于封闭体6的底部与垫高条10相接触且对封闭体6进行固定。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封闭体6被两个阻挡件7阻挡,并且,封闭体6的顶部和底部均置于安装槽8内,从而对封闭体6进行夹设,便于封闭体6的组装和拆卸,结构简单,便于实施。

参见图1至图4,上述各实施例中,每个支撑模块4均可以包括:一个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可以包括:支撑架41、内饰板42和外饰板43。其中,支撑架41的两侧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转角连接柱3一一对应地可拆卸连接,优选的,螺栓连接。支撑架41的每一侧与对应的转角连接柱3相接触的侧壁均设置有隔音板,隔音板用于对支撑架41与转角连接柱3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并起到隔音作用。

内饰板42可拆卸地盖设于支撑架41的内侧,优选的,内饰板42吸附于支撑架41的内侧,具体地,内饰板42设置有磁铁,支撑架41为铁材质,磁铁吸附于支撑架41的内侧。外饰板43可拆卸地盖设于支撑架41的外侧,优选的,外饰板43吸附于支撑架41的外侧,具体地,外饰板43设置有磁铁,磁铁吸附于支撑架41的外侧。

优选的,外饰板43可以有烤漆及包布两种选项来实现不同的色彩搭配,内饰板42也可以有包布、吸音板14、白板等多种选择,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支撑架41开设有安装口,安装口为多个,各安装口包括:用于空气流通的回风口和用于走线的走线通道口等。支撑架41还可以开设有用于安装隔音棉以保证隔音效果的隔音棉安装槽,支撑架41还可以设置有用于安装视频设备和电视的挂梁架以及用于安装灯开关和取电的取电面板孔。内饰板42在对应各安装口处也开设有安装口,并且,内饰板42对应于安装挂梁架处和取电面板孔处也开设有安装口。

优选的,支撑架41与转角连接柱3相接触的侧壁设置有隔音板;和/或,内饰板42设置有磁铁,磁铁吸附于支撑架41的内侧;和/或,外饰板43设置有磁铁,磁铁吸附于支撑架41的外侧。具体实施时,这三种实施方式可以仅仅实施一种,也可以任意选择两种实施,也可以同时实施三种。

优选的,支撑组件为至少两个,各支撑组件并列设置,并且,各支撑组件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即任意相邻两个支撑组件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置于最外侧的两个支撑组件分别与相邻两个转角连接柱3一一对应地可拆卸连接。这样一来,通过设置多个支撑组件使得隔音装置的尺寸进行变化,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隔音装置的尺寸,不仅可以将隔音装置组装成单人间,也可以组装成双人间、多人间等,大大提高了隔音装置的灵活性。

具体实施时,支撑组件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以形成不同规格、不同尺寸的隔音装置,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组件对隔音装置进行支撑,内饰板42和外饰板43均与支撑架41可拆卸连接,能够快速简便安装,便于运输,并且,内饰板42和外饰板43的设置不仅保证了隔音装置的外观美观,还能保证隔音装置内部的隐蔽性。

参见图1至图4,上述各实施例中,每个转角连接柱3均可以包括:支撑柱31、转角内饰板32和转角外饰板33。其中,支撑柱31与顶板1和底板2均可拆卸连接,优选的,螺栓连接。具体地,支撑柱31包括:两个柱状体和多个弧形体,两个柱状体并列设置,各弧形体均横设于两个柱状体之间,每个弧形体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柱状体一一对应连接,各弧形体沿柱状体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

转角内饰板32可拆卸地盖设于支撑柱31的内侧,优选的,转角内饰板32吸附于支撑柱31的内侧。具体地,转角内饰板32设置有磁铁,支撑柱31为铁材质,磁铁吸附于支撑柱31的内侧。

转角外饰板33可拆卸地盖设于支撑柱31的外侧,优选的,转角外饰板33吸附于支撑柱31的外侧。具体地,转角外饰板33设置有磁铁,磁铁吸附于支撑柱31的外侧。

优选的,转角内饰板32设置有磁铁,磁铁吸附于支撑柱31的内侧;和/或,转角外饰板33设置有磁铁,磁铁吸附于支撑柱31的外侧。具体实施时,可以仅仅为:转角内饰板32设置有磁铁,磁铁吸附于支撑柱31的内侧;也可以仅仅为,转角外饰板33设置有磁铁,磁铁吸附于支撑柱31的外侧;还可以为:转角内饰板32设置有磁铁,磁铁吸附于支撑柱31的内侧,并且,转角外饰板33设置有磁铁,磁铁吸附于支撑柱31的外侧,本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优选的,转角外饰板33可以有烤漆及包布两种选项来实现不同的色彩搭配,转角内饰板32也可以有包布、吸音板14、白板等多种选择,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

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通过支撑柱31对隔音装置进行支撑,转角内饰板32和转角外饰板33均与支撑柱31可拆卸连接,能够快速简便安装,并且,转角内饰板32和转角外饰板33的设置不仅保证了隔音装置的外观美观,还能保证隔音装置内部的隐蔽性。

参见图11至图13,上述各实施例中,顶板1和底板2均包括:框架11。框架11包括:四个主体111和四个转角连接体112。四个主体111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四边形框体,任意相邻两个主体111之间均通过一个转角连接体112可拆卸连接。具体地,每个主体111的每一端均与一个转角连接体112可拆卸连接,四个转角连接体112分别设置于四边形框体的四个转角处。四个转角连接体112的设置位置与四个转角连接柱3的设置位置一一对应,每个转角连接体112的顶壁均设置有安装件113,该安装件113与对应的转角连接柱3通过螺栓连接。

具体实施时,每个主体111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实现框架11整体尺寸的调整。每个主体111均为型材,不仅便于连接,并且环保。

每个转角连接体112可以呈“l”型的直角状,为了保证框架11整体的外侧的美观和流畅性,优选的,每个转角连接体112均呈弧形,具体地,每个转角连接体112的外侧壁为圆弧过渡,这样一来,四边形框体的转角处为弧形过渡。

每个主体111的顶壁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安装槽8,该安装槽8贯穿每个主体111的长度方向。每个主体111的顶壁和内侧壁沿长度方向均开设有插槽120,每个转角连接体112的端部均设置有两个插接件114,并且,每个插接件4均设置于转角连接体2与主体1相接触的一侧。两个插接件114分别与主体111的两个插槽120的位置相对应,两个插接件114一一对应地插设于对应的插槽120内,并且,每个插接件114均与主体111通过螺栓连接,提高了转角连接体2与主体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强度,进而保证了框架整体的稳固性。

安装两个支撑模块4的两个主体111的顶壁的插槽120内均设置有胶条115,该胶条115可以为橡胶件,该胶条115用于对插槽120进行封堵,并起到密封隔音的作用。安装封闭门5和封闭体6的两个的主体111的顶壁的插槽120均设置有插槽盖板,该插槽盖板用于对插槽进行封堵,起到遮盖的作用。

安装两个支撑模块4的两个主体111的顶壁的安装槽8内均设置有限位件116,该限位件116用于在安装支撑模块4时对支撑模块4进行限位。安装封闭门5的相对的主体111的顶壁的安装槽8均设置有安装槽盖板,该安装槽盖板用于对安装槽8进行封堵,起到遮盖的作用。与安装封闭门5的主体相对的主体111的顶壁的安装槽8用于安装封闭体6。

具体实施时,至少一个主体111的顶壁和内侧壁均开设有过线孔119。优选的,两个相对的主体111的顶壁和内侧壁均开设有过线孔119,更为优选的,设置有胶条115的两个相对的主体111的顶壁和内侧壁均开设有过线孔119。具体实施时,过线孔119可以对应于插槽120处开设。

每个转角连接体112的内侧壁均设置有安装板117,该安装板117的一侧与转角连接体112的内侧壁的形状相匹配且相连接,则该安装板117的一侧为弧形。具体实施时,隔音装置可以安装有脚轮17,以便于自由移动,这时,每个安装板117均开设有安装孔,脚轮17与安装板117通过螺栓连接。

每个安装板117朝向四边形框体内的一侧凸设有承载板118,具体地,每个安装板117朝向四边形框体内的一侧呈切角状,该侧设置有向四边形框体内延伸的承载板118,该承载板118呈梯形,该承载板118的梯形底面与安装板117相连接,承载板118的梯形顶面为平的便于在框架11内设置其余部件。优选的,承载板118的厚度小于安装板117的厚度。更为优选的,承载板118的底面与安装板117的底面相对齐,则承载板118与安装板117呈台阶状设置。

参见图14,底板2包括:框架11、骨架18和板面19。骨架18可拆卸地设置于框架11内,具体地,骨架18置于框架11内,并且,骨架18放置于承载板118上,通过承载板118对骨架18进行支撑,骨架18还与框架11的主体111螺栓连接。板面19盖设于骨架18的上部,以对骨架18进行遮盖,板面19形成了隔音装置内的地板。板面19上可以设置有地毯等装饰件。

参见图15,顶板1包括:框架11、支撑体12、盖板13和吸音板14。支撑体12可拆卸地设置于框架11内,具体地,支撑体12与框架11的主体111通过螺栓连接。盖板13可拆卸地盖设于支撑体12的顶部,并且,盖板13与框架11相匹配。优选的,盖板13吸附于支撑体12的顶部。具体地,支撑体12的顶部开设有多个第一容置槽,每个第一容置槽内均设置有铁片。盖板13设置有多个磁铁,各磁铁的设置位置与各第一容置槽的位置相对应,各磁铁与各铁片一一对应,并且,每个磁铁均与对应的铁片相吸附。

吸音板14可拆卸地盖设于支撑体12的底部,并且,吸音板14与框架11相匹配,吸音板14用于吸收隔音装置内的噪声,并起到隔离声音的作用。优选的,吸音板14吸附于支撑体12的底部。具体地,支撑体12的底部开设有多个第二容置槽,每个第二容置槽内均设置有铁片。吸音板14设置有多个磁铁,各磁铁的设置位置与各第二容置槽的位置相对应,各磁铁与各铁片一一对应,并且,每个磁铁均与对应的铁片相吸附。

支撑体12开设有通孔,在通孔内可拆卸地设置有一个两端开口的壳体15,壳体15的侧壁开设有多个通风孔,风扇16可拆卸地设置于壳体15内,则风扇16产生的风经各通风孔输送至隔音装置的内部。在壳体15靠近吸音板14处可拆卸地设置有照明装置20,吸音板14对应于照明装置20处开设有照明口。该照明装置20可以为照明灯。通过照明装置20为隔音装置内照明,提高了隔音装置的实用性和舒适度。优选的,照明装置20通过卡扣卡设于壳体15内。

支撑体12除了通孔处还开设有多个贯穿支撑体12的开口,每个开口内均设置有隔音层。具体地,隔音层为隔音棉。

具体实施时,隔音装置的内部能够任意添加沙发、茶几、桌椅等活动家具,以及视频通话、投屏、写字板等附加功能,还能满足基本的灯光、通风、取电等需求。

具体实施时,隔音装置并没有如现有技术中那样使用木头,而是采用型材等结构支撑,环保无异味。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中,隔音装置中的各部件之间均可拆卸连接,便于组装拆卸,进而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安装或者拆卸,并能够安装于任意所需位置,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调整各部件的尺寸,以围合成多种面积的空间,满足不同使用场景的功能需求,大大提高了隔音装置的灵活性。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