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施工场地隔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33608发布日期:2020-09-08 13:22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施工场地隔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噪声控制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施工场地隔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扩大和建筑工程规模的提高,工程噪声污染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各界广泛关心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建筑施工或者市政工程施工噪声严重干扰了人们的正常工作和休息,对人体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施工场地内作业及加工设备种类多,不同的机械设备的声压级及频率特性也各不相同,噪声情况复杂,控制及隔绝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表1为不同类施工机械的噪声声压级。表1不同施工机械的噪声声压级主要施工设备声级范围/db(a)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及运输车辆等85-100打桩机、灌装机95-110混凝土搅拌机75-85电锯95-110切割机、切割锯、打磨机85-95吊车、升降机、振捣棒65-70在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轻质钢板或者轻钢夹芯板作为围挡来隔绝噪声,此类围挡质量轻,隔声量不足,同时围挡没有吸声构造,入射的声能大量透射围挡影响到后面区域。另一方面,围挡表面光滑,对于噪声容易形成定向反射,使得施工场地内噪声状况更为复杂。因此,现有的施工围挡无法有效隔绝场地内的噪声传播,无法减少对周边区域的噪声污染。公开号为cn108396668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低频防绕射声屏障顶部降噪结构,该结构由护面板、腔体、扩散体构成,目的在于降低声屏障顶部的低频绕射声能,整体结构安装于声屏障顶部,对声屏障本身的扩散反射及吸声无任作用。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施工场地隔声装置。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施工场地隔声装置,包括多个隔声单元,其特征是:每个所述隔声单元均包括基板、隔板以及扩散反射吸声体;所述隔板包括多个,多个隔板等间距地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一侧,且每相邻两个隔板之间均设置有所述扩散反射吸声体。本发明所述的施工场地隔声装置通过扩散反射吸声体的吸声作用和扩散反射作用,使噪声声能产生衰减,有效地降低了场地内施工噪声的透射,减少了对周边环境区域的噪声影响。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扩散反射吸声体与对应隔板前端之间的距离不相等,所述隔板前端是指远离所述基板的隔板的一端。各个扩散反射吸声体在对应隔板内的深度不一致(即扩散反射吸声体与隔板前端之间的距离不一致),噪声声波入射后的反射声出现相位不同,在扩散反射吸声体表面产生干涉现象,相邻扩散反射吸声体的声干涉形成声阻抗使噪声声能损耗,减少了扩散反射的声能,从而进一步阻挡了施工噪声的透射,减少了对周边环境区域的噪声影响。进一步地,所述扩散反射吸声体与对应隔板前端之间的距离采用以下表达式来确定:hi=(c/2nf0)si其中,hi为第i个扩散反射吸声体与对应隔板前端之间的距离,i=1,2,3…,n,c为隔绝噪声声速,f0为隔绝噪声的下限频率,si为二次剩余序列中第i个元素,n为二次剩余序列中元素的个数。扩散反射吸声体与对应隔板前端之间的距离按照二次剩余序列的规律变化,具有噪声波幅值相等的扩散反射效果,提高了扩散反射效果和吸声效果,进一步有效阻挡了施工噪声的透射。进一步地,所述二次剩余序列中元素的个数n为11,si={0,1,4,9,5,3,3,5,9,4,1},i=1,2,3…,n。进一步地,所述扩散反射吸声体的宽度或者相邻隔板之间的间距采用以下表达式来确定:w=c/(2fmax)其中,w为扩散反射吸声体的宽度或者相邻隔板之间的间距,c为隔绝噪声声速,fmax为隔绝噪声的上限频率。进一步地,所述扩散反射吸声体包括平行设置的前穿孔板、后面板,以及填充于所述前穿孔板与后面板之间的多孔吸声材料。一部分噪声入射声能通过前穿孔板后被多孔吸声材料吸收,有效降低了透射声能,进一步阻挡了施工噪声的透射,减少了对周边环境区域的噪声影响。进一步地,所述前穿孔板的穿孔率的计算表达式为:p=(2πf0/c)2l(d+δ)其中,p为前穿孔板的穿孔率,c为隔绝噪声声速,f0为隔绝噪声的下限频率,l为多孔吸声材料的厚度,d为前穿孔板的厚度,δ为孔眼末端修正量。进一步地,所述前穿孔板和后面板为金属板或由硬质板材制成。进一步地,每个所述隔声单元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基板顶部和底部的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对扩散反射吸声体起到保护作用,避免了外部环境对扩散反射吸声体吸声效果的影响。进一步地,所述基板为金属板或由硬质板材制成。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施工场地隔声装置,通过扩散反射吸声体的吸声作用和扩散反射作用,使噪声声能产生衰减,有效地阻挡了场地内施工噪声的透射,减少了对周边环境区域的噪声影响;各个扩散反射吸声体在对应隔板内的深度不一致,噪声声波入射后的反射声出现相位不同,在扩散反射吸声体表面产生干涉现象,相邻扩散反射吸声体的声干涉形成声阻抗使噪声声能损耗,减少了扩散反射的声能,扩散反射吸声体的前穿孔板及板后的多孔吸声材料在噪声入射时也能吸收声能,从而进一步有效阻挡了施工噪声的透射,减少了对周边环境区域的噪声影响。本发明施工场地隔声装置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修。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施工场地隔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施工场地隔声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施工场地隔声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施工场地隔声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其中,1-顶板,2-底板,3-扩散反射吸声体,31-前穿孔板,32-多孔吸声材料,33-后面板,4-隔板,5-基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施工场地隔声装置,包括多个隔声单元,每个隔声单元均包括基板5、隔板4、扩散反射吸声体3、顶板1以及底板2;隔板4包括多个,多个隔板4等间距地设置在基板5的一侧,且每相邻两个隔板4之间均设置有扩散反射吸声体3;在基板5的顶部、底部分别设有顶板1、底板2。扩散反射吸声体对入射的噪声声能具有吸收作用和扩散反射作用,使噪声声能衰减,从而降低了透射过隔声单元的施工噪声,减少了对周边环境区域的噪声影响。顶板和底板能够保护设置在相邻两隔板内的扩散反射吸声体,避免了外部环境因素对扩散反射吸声体吸声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如图1和2所示,在每个隔声单元中,扩散反射吸声体3与对应隔板4(与该扩散反射吸声体所对应的隔板)前端之间的距离是不相等的,扩散反射吸声体3与对应隔板4前端之间的距离按照二次剩余序列的规律变化,具体计算表达如下:hi=(c/2nf0)si(1)式(1)中,hi为第i个扩散反射吸声体与对应隔板前端之间的距离,即扩散反射吸声体在隔板内的深度,i=1,2,3…,n,c为隔绝噪声声速,f0为隔绝噪声的下限频率,si为二次剩余序列中第i个元素,n为二次剩余序列中元素的个数。隔板前端是指远离基板的隔板的一端。数论中,一个整数x对另一个整数p的二次剩余是指x的平方x2除以p得到的余数,这些余数构成了二次剩余序列。研究表明,与对应隔板前端之间的距离按照二次剩余序列规律变化的扩散反射吸声体具有波幅值相等的扩散反射效果,进一步实验研究发现,这种扩散反射吸声体还有比较好的吸声效果,由于各个扩散反射吸声体在对应隔板内的深度不一致,声波入射后的相位不同,从而在表面产生干涉现象,相邻扩散反射吸声体声干涉形成声阻抗使声能损耗,减少扩散反射的声能,同时,面板的穿孔板及穿孔板后的多孔吸声材料进一步吸收了入射的声能,两者协同作用,使得本隔声装置的透射声能明显降低,提高了扩散反射效果和吸声效果,从而进一步有效阻挡了施工噪声的透射,减少了对周边环境区域的噪声影响。扩散反射吸声体3的宽度或者相邻隔板4之间的间距采用以下表达式来确定:w=c/(2fmax)(2)式(2)中,w为扩散反射吸声体的宽度或者相邻隔板之间的间距,fmax为隔绝噪声的上限频率,fmax=(n-1)f0。扩散反射吸声体3包括平行设置的前穿孔板31、后面板33,以及填充于前穿孔板31与后面板33之间的多孔吸声材料31,例如玻璃棉等多孔吸声材料,前穿孔板31的穿孔率的计算表达式为:p=(2πf0/c)2l(d+δ)(3)式(3)中,p为前穿孔板的穿孔率,c为隔绝噪声声速,单位:cm/s,l为多孔吸声材料的厚度,单位:cm,d为前穿孔板的厚度,单位:cm,δ为孔眼末端修正量,单位:cm,对于圆孔,δ等于0.8倍孔直径。扩散反射吸声体的宽度以及前穿孔板的穿孔率均根据现场噪声频率来确定,多孔吸声材料与前穿孔板的配合使能透过前穿孔板的噪声入射声能基本上被多孔吸声材料所吸收,大大减少了施工噪声的透射。本实施例中,基板5、隔板4以及前穿孔板31和后面板33均采用金属板或硬质板材,每个隔板4的尺寸均相同。本发明的施工场地隔声装置,一部分噪声声能在扩散反射吸声体表面产生干涉现象,相邻扩散反射吸声体的声干涉形成声阻抗使噪声声能损耗,提高了扩散反射效果,降低了施工噪声的透射,另一部分噪声声能穿过前穿孔板,被多孔吸声材料所吸收,进一步降低了施工噪声的透射,大大减少了对周边环境区域的噪声影响。实施例2如图3所示,隔板4数量为12,扩散反射吸声体3的数量为11,从左至右扩散反射吸声体3在对应隔板4内的深度按照二次剩余序列{0,1,4,9,5,3,3,5,9,4,1}的规律变化。当施工场地的噪声主要以中低频为主,噪声下限频率f0为200hz,则上限频率fmax为2000hz,取n=11,sn={0,1,4,9,5,3,3,5,9,4,1},扩散反射吸声体前穿孔板31的板厚d为6mm,孔径为6mm,多孔吸声材料31的厚度l为50mm,根据式(1)得到,从左至右的扩散反射吸声体3与对应隔板4前端之间的距离分别为0mm,31mm,124mm,279mm,155mm,93mm,93mm,155mm,279mm,124mm,31mm;w为85mm,fmax为2000hz,穿孔率p为5.3%,单个隔声单元的厚度为330mm,单个隔声单元的长度为935mm,其高度根据现场需要来确定,隔声装置的整体长度可根据现场需求组合多个隔声单元。本实施例隔声装置的隔声频率带宽为200hz—2000hz,适用于施工场地环境中低频噪音的隔声处理。研究表明,相较于n=7,n=11时具有更好的扩散反射和吸声效果。实施例3如图4所示,隔板4数量为12,扩散反射吸声体3的数量为11,从左至右扩散反射吸声体3在对应隔板4内的深度按照二次剩余序列{0,1,4,9,5,3,3,5,9,4,1}的规律变化。当施工场地的噪声主要以中高频为主,噪声下限频率f0为800hz,则上限频率fmax为8000hz,取n=11,sn={0,1,4,9,5,3,3,5,9,4,1},扩散反射吸声体前穿孔板31的板厚d为6mm,孔径为6mm,多孔吸声材料31的厚度l为50mm,根据式(1)得到,从左至右的扩散反射吸声体3与对应隔板4前端之间的距离分别为0mm,19mm,76mm,171mm,95mm,57mm,57mm,95mm,171mm,76mm,19mm;w为21mm,fmax为8000hz,穿孔率p为3.1%,单个隔声单元的厚度为221mm,单个隔声单元的长度为231mm,其高度根据现场需要来确定,隔声装置的整体长度可根据现场需求组合多个隔声单元。本实施例隔声装置的隔声频率带宽为800hz—8000hz,适用于施工场地环境中高频噪音的隔声处理。研究表明,相较于n=7,n=11时具有更好的扩散反射和吸声效果。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变型,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