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新型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11616发布日期:2021-01-23 20:5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新型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新型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目前建筑施工方法中,建筑主体施工工序繁琐,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且施工效率不高,造成大量资源的浪费,对于工程的质量也不能提高和有效控制。在传统建筑产业化中预制叠合楼板在模板支设、钢筋绑扎及现浇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一部分大跨度楼板由多块预制叠合楼板拼装、浇筑而成,导致叠合楼板搭接施工复杂、连接不紧密,使用效果不显著。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之一或多个,换言之,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满足前述需求之一或多个的一种建筑用新型叠合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0004]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建筑用新型叠合楼板,包括数块依次拼接的预制底板模块,预制底板模块包括相互搭接的第一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底板,第一预制底板朝向第二预制底板的一侧具有第一阶梯面,第二预制顶板朝向第一预制底板的一侧具有第二阶梯面,第一阶梯面与第二阶梯面插接配合;第一预制底板与第二预制底板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所有预制底板模块上铺设面板钢筋网,并浇筑混凝土层。
[0006]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预制底板的第一阶梯面具有沿第一预制底板厚度方向的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预制底板的第二阶梯面具有沿第二预制底板厚度方向的第二固定孔,第一固定孔与第二固定孔正对,固定件贯穿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
[0007]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固定件为螺栓与螺母的组合。
[0008]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底板内预埋有底板钢筋。
[0009]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底板钢筋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预制底板的拼接方向垂直。
[001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底板的顶面为挤塑板。
[0011]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底板上分别设有钢筋桁架,钢筋桁架具有吊环。
[0012]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钢筋桁架与面板钢筋网绑扎。
[0013]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底板的搭接面为z型结构。
[0014]
本发明还提供如上一方案所述的建筑用新型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
(1)第一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底板的预制;
[0016]
(2)根据叠合楼板的重量荷载分布特点,采用四点起吊方式进行吊装,通过钢筋桁
架上预先设置的吊环进行第一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底板的吊装;
[0017]
(3)依次将相邻的第一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底板互相搭接并保持水平状态,而后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
[0018]
(4)按设计要求进行面板钢筋网面的铺设,面板钢筋网与钢筋桁架相互绑扎;
[0019]
(5)对绑扎完成后的面板钢筋网进行混凝土面层浇筑,浇筑过程中混凝土需振捣密实,振捣完成后需达到标准的养护时间。
[002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0021]
(1)本发明的阶梯型结构搭接使得预制底板之间的搭接施工更加方便,固定件连接不仅使得第一预制底板与第二预制底板在搭接位置处紧密贴合而且提高了相邻叠合的预制底板的稳固性。
[0022]
(2)挤塑板的加入不仅增强了建筑的隔热保温作用,而且减轻了楼板自重。
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预制底板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用新型叠合楼板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0026]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用新型叠合楼板,由预制底板总成、面层钢筋网9、混凝土层10三大部分构成。
[0027]
其中,预制底板总成包括数块依次拼接的预制底板模块,预制底板模块包括相互搭接的位于左侧的第一预制底板1和位于右侧的第二预制底板,第一预制底板1朝向第二预制底板的一侧具有第一阶梯面2,第二预制顶板朝向第一预制底板的一侧具有第二阶梯面3,第一阶梯面2与第二阶梯面3插接配合,插接后的贴合面为z型结构,即第一预制底板1和第二预制底板的搭接面为z型结构。
[0028]
另外,第一预制底板与第二预制底板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预制底板的第一阶梯面具有沿第一预制底板厚度方向的第一固定孔4,第二预制底板的第二阶梯面具有沿第二预制底板厚度方向的第二固定孔5,当第一预制底板与第二预制底板搭接后,第一固定孔4与第二固定孔5正对,且贯穿整个预制底板模块的厚度方向,固定件贯穿第一固定孔4和第二固定孔5,实现第一预制底板与第二预制底板的固定连接。其中,固定件优选为螺栓与螺母的组合。
[0029]
其中,第一预制底板1和第二预制底板内预埋有底板钢筋7,提高第一预制底板1和第二预制底板的结构刚度。底板钢筋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预制底板的拼接方向垂直,即底板钢筋沿第一预制底板或第二预制底板的长度方向延伸。
[0030]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底板上分别设有钢筋桁架6,钢筋桁架6具有吊环,便于第一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底板的吊装。另外,钢筋桁架与面板钢筋网绑扎形
成整体,保证叠合楼板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0031]
本发明实施例的所有预制底板模块上铺设面板钢筋网9,并浇筑混凝土层10。
[0032]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底板的顶面为挤塑板,不仅增强了建筑的隔热保温作用,还减轻了楼板自重。
[0033]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两块预制底板的搭接边缘设置阶梯平面,使得预制底板之间的搭接施工更加方便,上下阶梯面的螺栓连接不仅使得底板与底板在搭接位置处紧密贴合而且提高了相邻叠合底板的稳固性。
[0034]
本发明实施例的建筑用新型叠合楼板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5]
(1)第一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底板的预制和运输;
[0036]
所有预制底板采取工厂化制作,而后将预制好的预制底板运输至施工现场;
[0037]
(2)预制底板的吊装
[0038]
根据叠合楼板的重量荷载分布特点,采用四点起吊方式进行吊装,通过钢筋桁架上预先设置的吊环进行第一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底板的吊装;
[0039]
(3)预制底板的搭接
[0040]
依次将相邻的第一预制底板和第二预制底板互相搭接并保持水平状态,而后通过固定件进行固定;
[0041]
(4)铺设面板钢筋网
[0042]
按设计要求进行面板钢筋网面的铺设,面板钢筋网与钢筋桁架相互绑扎;
[0043]
(5)浇筑混凝土层
[0044]
对绑扎完成后的面板钢筋网进行混凝土面层浇筑,浇筑过程中混凝土需振捣密实,振捣完成后需达到标准的养护时间。
[0045]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及原理进行了详细说明,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依据本发明提供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上会有改变之处,而这些改变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