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自动化停车控制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4293250发布日期:2021-03-17 00:42阅读:7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自动化停车控制方法及其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城市停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自动化停车控制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的不断增加,在城市的居民区、商业区、娱乐场所等需要停放的车辆越来越多,地下停车场及少量的地面停车场已经无法满足众多车辆停放的需要,如果建地面停车场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及投入更多的财力。停车场的紧缺,造成很多车辆无法停放或在路边乱停放,严重影响交通及市容。

因此,如何将城市停车与智能化相结合,使得设置立式旋转型的停车位,在检测到有机动车需求停置时,将空置的停车平台旋转与机动车对应并提供机动车进入且乘客离开,然后将机动车驱动进行旋转,以节省停车占地空间并避免机动车乱停放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缺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自动化停车控制方法及其系统,能够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涉及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自动化停车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控制设置于停车区域前方位置的压力平台启动实时获取重量信息并根据所述重量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超过预设重量;

s2、若有则实时获取设置于停车区域的所有停车平台位置的地磁传感器获取到的停车信息并根据停车信息分析是否有空置的停车平台;

s3、若有则控制设置于停车区域的旋转机构驱动停车平台旋转将空置的停车平台与所述压力平台对应并控制设置于停车区域的高清摄像头启动实时摄取高清影像;

s4、根据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压力平台位置的机动车是否有移动进入空置的停车平台且所述机动车内的人体离开压力平台范围;

s5、若有则根据高清影像提取所述机动车驾驶员的脸部影像并将所述脸部影像与所述机动车以及所述停车平台进行绑定;

s6、根据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压力平台侧方等车区域是否有人体存在;

s7、若有则提取所述人体脸部影像并为所述人体脸部影像匹配绑定的机动车以及停车平台,且控制所述旋转机构驱动匹配的停车平台旋转至与所述压力平台对应。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4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40、实时获取天气日期信息并根据所述天气日期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处于预设季节的预设天气;

s41、若有则控制所述旋转机构驱动停车平台进入匀速旋转状态并控制设置于停车区域两侧地面位置的雾化喷头每隔预设时间喷洒液体。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若压力平台有超过预设重量则控制设置于停车区域前方位置的运输机构启动将所述压力平台运输至停车区域对应的停置等待区域;

s11、在旋转机构驱动空置的停车平台旋转至与停置等待区域对应后,控制所述运输机构带动所述压力平台移动将停置的机动车运输至空置的停车平台位置并控制所述运输机构带动所述压力平台移动返回复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机动车停置于停车平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0、根据高清影像实时分析移动进入停车平台的机动车是否有停止移动;

s101、若有则控制设置于停车平台内部位置的液压升降机构驱动连接的停车板下降显露停置槽以防止停车平台的机动车滑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10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2、控制设置于停置槽内侧位置的雷达传感器启动实时获取障碍物信息并根据障碍物信息提取存在的空置区域信息;

s103、根据所述空置区域信息获取停置槽两侧对应的固定编号并控制与所述固定编号一致的固定机构驱动连接的防盗柱伸出预设距离与机动车下方空置的区域对应。

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自动化停车控制系统,使用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自动化停车控制方法,包括停置装置、防护装置以及区域控制器;

所述停置装置包括停车区域、停置支架、旋转机构、停车平台、压力平台、地磁传感器以及高清摄像头,所述停车区域设置于需求停车的位置;所述停置支架设置于停车区域;所述旋转机构分别与停置支架以及停车平台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停车平台在停置支架位置旋转;所述压力平台设置于停车区域前方位置,用于获取物体重量信息;所述地磁传感器设置于停车平台位置,用于获取停车平台位置的停车信息;所述高清摄像头设置于停车区域侧方位置,用于摄取停车区域的环境影像;

所述防护装置包括雾化喷头、运输机构、停置槽、液压升降机构、停车板、雷达传感器、固定机构以及防盗柱,所述雾化喷头设置于停车区域两侧位置并与地下供水系统连接,用于雾化喷洒液体;所述运输机构设置于停车区域侧方位置,用于驱动压力平台将机动车运输至停车平台位置;所述停置槽设置于停车平台内部位置;所述液压升降机构设置于停置槽内部位置并与停车板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停车板伸缩;所述停车板与液压升降机构连接;所述雷达传感器设置于停置槽内侧位置,用于获取停置槽位置的障碍物信息;所述固定机构设置于停置槽内壁两侧位置并与防盗柱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防盗柱伸缩;所述防盗柱与固定机构连接,用于伸出后与机动车未存在障碍物的区域对应;

所述区域控制器设置于停车区域位置,所述区域控制器包括:

无线模块,用于分别与旋转机构、压力平台、地磁传感器、高清摄像头、雾化喷头、运输机构、液压升降机构、雷达传感器、固定机构、停车管理部门以及互联网无线连接;

压力识别模块,用于控制压力传感器启动或关闭;

信息分析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指定信息;

停车识别模块,用于控制地磁传感器启动或关闭;

旋转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旋转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停车平台旋转操作;

高清摄取模块,用于控制高清摄像头启动或关闭;

信息提取模块,用于提取指定信息包含的信息;

信息绑定模块,用于将指定信息与指定对象绑定;

信息匹配模块,用于根据指定信息匹配指定对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区域控制器还包括:

雾化喷洒模块,用于控制雾化喷头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液体喷洒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区域控制器还包括:

运输控制模块,用于控制运输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运输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区域控制器还包括:

停车升降模块,用于控制液压升降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停车板伸缩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区域控制器还包括:

雷达识别模块,用于控制雷达传感器启动或关闭;

防盗伸缩模块,用于控制固定机构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防盗柱伸缩操作。

本发明实现以下有益效果:

1.自动化停车控制系统启动后,若检测到压力平台有机动车停置后,识别旋转机构位置的空置停车平台并控制旋转机构将控制的停车平台旋转与机动车对应并提供机动车进入,在机动车进入且乘客均离开后,提取机动车驾驶员的脸部影像并将所述脸部影像与机动车以及停车平台进行绑定,若检测到有人体位于等车区域后,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匹配对应的停车平台并控制旋转机构将对应的停车平台旋转至与所述压力平台对应,以供人体提车,从而节省停车占地空间并避免机动车乱停放;若处于预设季节的预设天气后,控制旋转机构驱动停车平台运输旋转并在停车支架底端为每个停车平台通过雾化喷头喷洒液体降温。

2.若用户需求自动停车则在压力平台上方机动车的乘客全部离开后,通过运输机构将压力平台带动机动车移动至空置停车平台位置,然后控制压力平台复位。

3.在机动车停置于停车平台后,控制停车平台的停车板下降并利用雷达传感器识别机动车底端空置区域,然后控制固定机构驱动连接的防盗柱伸出预设距离与机动车下方空置的区域对应。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自动化停车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降温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运输机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停车槽显露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机动车防盗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自动化停车控制系统的连接关系图;

图7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停车支架位置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运输机构所在区域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停车平台的第一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其中一个示例提供的停车平台的第二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参考图1-2,图6-7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自动化停车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s1中,具体在自动化停车控制系统启动后,所述区域控制器3包含的压力识别模块31控制设置于停车区域10前方位置的压力平台14启动实时获取重量信息,同时所述区域控制器3包含的信息分析模块32根据所述重量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超过预设重量,其中所述预设重量由停车管理部门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500公斤。

在s2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户压力平台14有超过预设重量后,所述区域控制器3包含的信息获取模块33实时获取设置于停车区域10的所有停车平台13位置的地磁传感器15获取到的停车信息,在所述信息获取模块33获取完成停车区域10的停车信息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根据停车信息分析是否有空置的停车平台13,即分析是否有未有机动车停置的停车平台13。

在s3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有空置的停车平台13后,所述区域控制器3包含的旋转控制模块35控制设置于停车区域10的旋转机构12驱动停车平台13旋转将空置的停车平台13与所述压力平台14对应,从而提高待停置的机动车进入停车平台13,同时所述区域控制器3包含的高清摄取模块36控制设置于停车区域10的高清摄像头16启动实时摄取高清影像,其中所述高清影像是指高清摄像头16摄取的停车区域10的环境影像。

在s4中,具体在所述高清摄像头16启动完成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根据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压力平台14位置的机动车是否有移动进入空置的停车平台13且所述机动车内的人体离开压力平台14范围,即分析待停置的机动车是否有进入停车平台13停置完成,然后该机动车内部的所有乘客是否有离开停车平台13、压力平台14区域。

在s5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机动车有移动进入空置的停车平台13且所述机动车内的人体离开压力平台14范围后,所述区域控制器3包含的信息提取模块37根据高清影像提取所述机动车驾驶员的脸部影像,其中识别机动车驾驶员的方法为:根据高清影像识别从机动车驾驶位下车的人体,然后将其判定为机动车驾驶员;在所述信息提取模块37提取机动车驾驶员的脸部影像后,所述区域控制器3包含的信息绑定模块38将所述脸部影像与所述机动车以及所述停车平台13进行绑定,从而实现停车操作。

在s6中,具体在所述信息绑定模块38将机动车驾驶员的脸部影像与机动车以及机动车停置的停车平台13绑定完成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根据高清影像实时分析所述压力平台14侧方等车区域是否有人体存在。

在s7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所述等车区域有人体存在后,所述信息提取模块37提取所述人体脸部影像,在所述信息提取模块37提取完成后,所述区域控制器3包含的信息匹配模块39为所述人体脸部影像匹配绑定的机动车以及停车平台13,在所述信息匹配模块39匹配完成后,所述旋转控制模块35控制所述旋转机构12驱动匹配的停车平台13旋转至与所述压力平台14对应,从而实现提车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4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s40中,具体在机动车在停车平台13停置完成且周围未有人体存在后,所述信息获取模块33实时获取天气日期信息,同时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根据所述信息获取模块33获取到的天气日期信息实时分析是否有处于预设季节的预设天气,其中所述预设季节以及预设天气由停车管理部门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预设季节为夏季,预设天气为晴天。

在s41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有处于预设季节的预设天气后,所述旋转控制模块35控制所述旋转机构12驱动停车平台13进入匀速旋转状态,以让停车平台13的机动车均匀受热,减少爆晒后机动车内部温度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所述区域控制器3包含的雾化喷洒模块40控制设置于停车区域10两侧地面位置的雾化喷头20每隔预设时间喷洒液体,其中所述预设时间由停车管理部门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下一停车平台13移动至与雾化喷头20对应位置所需的时间。

实施例二

参考图3,图6,图8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s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s10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压力平台14有超过预设重量后,所述区域控制器3包含的运输控制模块41控制设置于停车区域10前方位置的运输机构21启动将所述压力平台14运输至停车区域10对应的停置等待区域。

在s11中,具体在在所述运输机构21将压力平台14运输至停置等待区域且在所述旋转控制模块35控制旋转机构12驱动空置的停车平台13旋转至与停置等待区域对应后,所述运输控制模块41控制所述运输机构21带动所述压力平台14移动将停置的机动车运输至空置的停车平台13位置,即控制运输机构21带动所述压力平台14移动至最末端,从而将压力平台14位置的机动车移动放置于停车平台13位置,然后所述运输控制模块41控制所述运输机构21带动所述压力平台14移动返回复位。

实施例三

参考图4-6,图9-10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二基本上一致,区别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在机动车停置于停车平台13,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s100中,具体在机动车停置于停车平台13后,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根据高清影像实时分析移动进入停车平台13的机动车是否有停止移动。

在s101中,具体在所述信息分析模块32分析出进入停车平台13的机动车有停止移动且机动车的乘客离开压力平台14范围后,所述区域控制器3包含停车升降模块42控制设置于停车平台13内部位置的液压升降机构23驱动连接的停车板24下降显露停置槽22,从而防止停车平台13停置的机动车滑落。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在s101后,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在s102中,具体在所述停置槽22显露完成后,所述区域控制器3包含的雷达识别模块43控制设置于停置槽22内侧位置的雷达传感器25启动实时获取障碍物信息,以获取机动车停置后下方的空置区域以及车轮位置,在所述雷达传感器25启动完成后,所述信息提取模块37根据障碍物信息提取存在的空置区域信息。

在s103中,具体在所述信息提取完成存在的空置区域后,所述信息获取模块33根据所述空置区域信息获取停置槽22两侧对应的固定编号,其中所述固定编号是指固定机构26的编号信息,以获取停置槽22两侧与空置区域对应的固定编号信息,然后所述区域控制器3包含的防盗伸缩模块44控制与所述固定编号一致的固定机构26驱动连接的防盗柱27伸出预设距离与机动车下方空置的区域对应,以将机动车固定于停车平台13位置,其中所述预设距离由停车管理部门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20厘米。

实施例四

参考图6-10所示。

具体的,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自动化停车控制系统,使用一种基于智慧城市的自动化停车控制方法,包括停置装置1、防护装置2以及区域控制器3;

所述停置装置1包括停车区域10、停置支架11、旋转机构12、停车平台13、压力平台14、地磁传感器15以及高清摄像头16,所述停车区域10设置于需求停车的位置;所述停置支架11设置于停车区域10;所述旋转机构12分别与停置支架11以及停车平台13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停车平台13在停置支架11位置旋转;所述压力平台14设置于停车区域10前方位置,用于获取物体重量信息;所述地磁传感器15设置于停车平台13位置,用于获取停车平台13位置的停车信息;所述高清摄像头16设置于停车区域10侧方位置,用于摄取停车区域10的环境影像;

所述防护装置2包括雾化喷头20、运输机构21、停置槽22、液压升降机构23、停车板24、雷达传感器25、固定机构26以及防盗柱27,所述雾化喷头20设置于停车区域10两侧位置并与地下供水系统连接,用于雾化喷洒液体;所述运输机构21设置于停车区域10侧方位置,用于驱动压力平台14将机动车运输至停车平台13位置;所述停置槽22设置于停车平台13内部位置;所述液压升降机构23设置于停置槽22内部位置并与停车板24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停车板24伸缩;所述停车板24与液压升降机构23连接;所述雷达传感器25设置于停置槽22内侧位置,用于获取停置槽22位置的障碍物信息;所述固定机构26设置于停置槽22内壁两侧位置并与防盗柱27连接,用于驱动连接的防盗柱27伸缩;所述防盗柱27与固定机构26连接,用于伸出后与机动车未存在障碍物的区域对应;

所述区域控制器3设置于停车区域10位置,所述区域控制器3包括:

无线模块30,用于分别与旋转机构12、压力平台14、地磁传感器15、高清摄像头16、雾化喷头20、运输机构21、液压升降机构23、雷达传感器25、固定机构26、停车管理部门以及互联网无线连接;

压力识别模块31,用于控制压力传感器启动或关闭;

信息分析模块32,用于根据指定信息进行信息的处理和分析;

信息获取模块33,用于获取指定信息;

停车识别模块34,用于控制地磁传感器15启动或关闭;

旋转控制模块35,用于控制旋转机构12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停车平台13旋转操作;

高清摄取模块36,用于控制高清摄像头16启动或关闭;

信息提取模块37,用于提取指定信息包含的信息;

信息绑定模块38,用于将指定信息与指定对象绑定;

信息匹配模块39,用于根据指定信息匹配指定对象。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区域控制器3还包括:

雾化喷洒模块40,用于控制雾化喷头20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液体喷洒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区域控制器3还包括:

运输控制模块41,用于控制运输机构21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运输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区域控制器3还包括:

停车升降模块42,用于控制液压升降机构23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停车板24伸缩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区域控制器3还包括:

雷达识别模块43,用于控制雷达传感器25启动或关闭;

防盗伸缩模块44,用于控制固定机构26按照设定的步骤执行设定的防盗柱27伸缩操作。

应理解,在实施例四中,上述各个模块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与上述方法实施例(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的描述相对应,此处不再详细描述。

上述实施例四所提供的系统,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诉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系统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让熟悉该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出的等同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