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暗钉横向铺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370115发布日期:2021-03-23 11:04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暗钉横向铺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建筑外墙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暗钉横向铺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墙板施工时,多采用竖向排板横向檩条且自攻钉外露的施工方式时,容易造成檩条浪费、自攻钉生锈、墙体冷桥、墙体渗漏等问题。而且在大型和超大型的厂房施工中常需要在现场复合墙面板,先施工内板,再铺保温棉,最后施工外板,耗费大量人力,影响施工进度,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暗钉横向铺板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竖向排版中檩条受力不良且成本大、墙板的高质量连接以及檩条的精准定位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暗钉横向铺板结构,包含待安装墙板结构上的结构柱、连接于结构柱上且两阳角相对形成矩形凹槽的两个角件、连接于两个角件矩形凹槽间的转接件、连接于转接件外表面上的檩条、连接于檩条外表面的几字形件,以及连接于檩条两侧且位于几字形件和转接件之间的墙板;

所述转接件和角钢通过连件连接,转接件的宽度大于檩条宽度,转接件与檩条通过暗钉连接;

所述几字形件两侧折边压紧两侧的墙板,凸出部位通过暗钉分别与檩条和转接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墙板包含内墙板、外墙板以及内墙板和外墙板之间的填充层;墙板上端和下端填充聚氨酯封堵;相邻墙板的水平拼接缝上连接有填缝条。

进一步的,所述墙板上端和下端连接有承插企口,所述承插企口包含下端的第一承插口、上端的第二承插口、连接于第一承插口外侧面的第一封板、连接于第二承插口外侧面的第二封板、以及连接于第一封板和第二封板外侧面的密封条;所述第一承插口与下方相邻的墙板的第二承插口对应凹凸咬合连接且留有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封板或第二封板呈凹口状的两侧边的封板内折入分别对应的第一承插口或第二承插口内,第一封板或第二封板通过暗钉与转接件连接,暗钉的外端部在第一封板或第二封板外端部的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檩条包含檩条体、设置于檩条体上端部的檩上凹槽、以及设置于檩条体下端部的檩下凸块;所述檩上凹槽对应相邻上方檩条的檩下凸块设置;所述檩条体上和转接件分别对应设置有檩侧凸条和转接定位槽。

进一步的,所述暗钉横向铺板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待安装墙板的结构体上测设结构柱位置,根据结构柱的高度和间距确定待安装墙板的水平向和垂向长度;其中,两结构柱间水平距离大于现有墙板最大长度时,在两结构柱间加密布置次结构柱;

步骤二、对应结构柱制作转接件、檩条和几字形件,转接件通过角件与结构柱连接,转接件和檩条通过连件连接,檩条和几字形件间通过暗钉连接;其中檩条的厚度对应墙板的厚度,檩条长度方向沿结构柱或次结构柱高度方向布置;

步骤三、制作墙板、墙板自下而上进行标号,且同一排依次标号;将墙板根据结构柱的高度进行水平向划分,基于结构柱和次结构柱的柱距进行竖向的划分;

步骤四、在结构柱上安装两个阳角相对的角钢,在两角钢间通过连件安装转接件,而后在转接件上通过暗钉固定檩条;而后对已安装完的檩条进行复测,确认檩距偏差,达到墙板安装要求复测檩条平整度;

步骤五、根据墙板施工图的编号,按照标高线安装起始支架及泛水件,泛水件压在起始支架内侧,起始支架下面填充保温岩棉,水平尺检验水平度,安装精度±2mm以内;

步骤六、第一块墙板安装,墙板安装前用经纬仪控制其双面垂直度≤l/1000,确认安装精度完全符合安装公差时,再用暗钉将墙板和几字形件同檩条固定;按照第一块墙板安装依次对第二块墙板、第三块墙板直至第n块墙板进行安装;

步骤七、墙板为从下往上安装,并同步进行填缝条的安装,且每安装5排墙板必须测量一次安装公差,并进行调整;墙板安装在连接企口平面位置增加隔热海绵,对接缝隙凹槽处增加防水密封胶,暗钉固定处增设密封胶条。

进一步的,对于步骤二、檩条安装时,按照图纸及檩条编号,将安装位置准确标识,统一复核无误后开始安装;首先安装最上和最下一道檩条,保证两根檩条的外表面在同一垂直线上;然后从最上面到最下面两根檩条间拉钢丝作为控制线,依次安装中间各道檩条;竖向檩条安装时采用安全带等安全措施施工,将檩条调整成水平状态或垂直状态,防止檩条因自重或结构应力等因素,造成檩条水平状态或垂直状态变形;采用连件连接的檩条,在安装的同时,留有适当的调整余量。

进一步的,对步骤二中,檩条安装时,先在转接件标识出檩条铺放的位置线,或在转接件上对应檩条设置有定位凹槽;上下两相邻的檩条接头对准连接,错口要求小于5mm,垂直度度偏差小于10mm。

进一步的,在转接件和檩条上分别设置水平向和垂向的长圆孔,消除转接件安装误差,消除延墙方向及垂直延墙方向的檩条施工误差,达到三维方向上的误差调整,最终保证墙板平整度。

进一步的,步骤六中,在有门窗洞口的墙面安装墙板时,墙板与门窗洞口的收边板通过暗钉固定,在收边件搭接处注射密封胶,并采用构造防水及封胶防水方法;对于门窗洞口角部45°收边板的搭接处理,采用下板平齐头直接伸过去,上板裁成45°角向下弯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通过檩条竖向设置,可将墙板进行横向铺设;檩条间距为柱距,大大减少檩条数量,从而减少施工所需人员和设备,保证施工安全性,加快了施工速度;

横向排板的墙板安装顺序为从下往上安装,从构造上确保墙面不漏水;

2)本发明通过檩条的檩上凹槽、檩下凸块以及檩侧凸条和对应转接件的转接定位槽的设置,利于保证檩条安装时的便捷性和精准性,进一步保证墙板安装的平整性;

3)本发明通过暗钉式构造,解决了暗钉生锈问题;承插企口之间留有缝隙,避免金属直接接触,解决了墙体冷桥问题;在承插企口平面位置增加隔热海绵,对接缝隙凹槽处增加防水密封胶,暗钉固定处增设密封条,从构造上有效地保证了横向拼插缝的防水密封及保温隔热效果,有效的解决墙面复合板系统气密性问题。

此外,暗钉横向铺板结构,易于施工便于节省施工成本,保证墙板施工的质量;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暗钉横向铺板结构侧向连接示意图;

图2是暗钉横向铺板结构背面连接示意图;

图3是暗钉横向铺板结构俯视连接示意图;

图4是暗钉横向铺板结构俯视局部连接示意图;

图5是几字形件、檩条、转接件和结构柱连接示意图;

图6是转接件结构示意图;

图7是几字形件俯视示意图;

图8是檩条结构俯视示意图;

图9是檩条结构正视示意图;

图10是墙板企口连接示意图;

图11是第一承插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第二承插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暗钉横向铺板结构立体示意图一;

图14是暗钉横向铺板结构立体示意图二。

附图标记:1-结构柱、2-转接件、21-转接体、22-转接连孔、23-转接定位槽、3-角件、4-墙板、41-内墙板、42-外墙板、43-填充层、5-承插企口、51-第一承插口、52-第二承插口、53-第一封板、54-第二封板、55-密封条、6-暗钉、7-檩条、71-檩条体、72-檩侧凸条、73-檩上凹槽、74-檩下凸块、8-连件、9-几字形件、10-填缝条。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暗钉横向铺板结构,包含待安装墙板结构上的结构柱1、连接于结构柱1上且两阳角相对形成矩形凹槽的两个角件3、连接于两个角件3矩形凹槽间的转接件2、连接于转接件2外表面上的檩条7、连接于檩条7外表面的几字形件9,以及连接于檩条7两侧且位于几字形件9和转接件2之间的墙板4。

如图6和图7所示,转接件2为u形件,转接件2和角钢通过连件8连接,角钢竖向间距为500mm;转接件2的宽度大于檩条7宽度,转接件2包含转接体21,转接体21与檩条7通过暗钉6连接,暗钉6通过转接连孔22穿接固定。几字形件9两侧折边压紧两侧的墙板4,凸出部位通过暗钉6分别与檩条7和转接件2连接。

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檩条7包含檩条体71、设置于檩条体71上端部的檩上凹槽73、以及设置于檩条体71下端部的檩下凸块74;所述檩上凹槽73对应相邻上方檩条7的檩下凸块74设置;所述檩条体71上和转接件2分别对应设置有檩侧凸条72和转接定位槽23。

本实施例中,檩条7为c120×40×20×2.0mm的c型钢制作而成。几字形扣件与檩条7连接用暗钉6为自攻钉,自攻钉为的m5.5*150mm;角钢与转接件2连接用自攻钉为的m5.5×19自攻钉mm。

如图10至图12所示,墙板4包含内墙板41、外墙板42以及内墙板41和外墙板42之间的填充层43;墙板4上端和下端填充聚氨酯封堵,从而证岩棉保温填充层43固定,防止渗漏。相邻墙板4的水平拼接缝上连接有填缝条10。墙板4上端和下端连接有承插企口5,承插企口5包含下端的第一承插口51、上端的第二承插口52、连接于第一承插口51外侧面的第一封板53、连接于第二承插口52外侧面的第二封板54、以及连接于第一封板53和第二封板54外侧面的密封条55;第一承插口51与下方相邻的墙板4的第二承插口52对应凹凸咬合连接且留有缝隙。

本实施例中,第一封板53或第二封板54呈凹口状的两侧边的封板内折入分别对应的第一承插口51或第二承插口52内,第一封板53或第二封板54通过暗钉6与转接件2连接,暗钉6的外端部在第一封板53或第二封板54外端部的内侧。

本实施例中,墙板4为彩钢岩棉夹芯板,包括夹芯板外板、夹芯板内板、内部填充岩棉保温填充层43,上、下端填充聚氨酯上封堵、聚氨酯下封堵;夹芯板外板、夹芯板内板为0.6mm厚的压型钢板,第一封板53和第二封板54为0.6mm厚的压型钢板且设置成企口连接形式;岩棉保温填充层43为150mm厚的岩棉保温填充层43。

本实施例中,承插企口5位置密封条55为1mm厚隔热海绵;填缝条10为防水密封条55或防水密封条55胶,用于对接缝隙凹槽处;几字形扣件与檩条7连接处还连接有epdm密封胶条并用于用暗钉6处。

结合图1至图14所示,一种暗钉横向铺板结构的施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在待安装墙板4的结构体上测设结构柱1位置,根据结构柱1的高度和间距确定待安装墙板4的水平向和垂向长度;其中,两结构柱1间水平距离大于现有墙板4最大长度时,在两结构柱1间加密布置次结构柱;

步骤二、对应结构柱1制作转接件2、檩条7和几字形件9,转接件2通过角件3与结构柱1连接,转接件2和檩条7通过连件8连接,檩条7和几字形件9间通过暗钉6连接;其中檩条7的厚度对应墙板4的厚度,檩条7长度方向沿结构柱1或次结构柱高度方向布置;所有暗钉6都应垂直于墙板4,不得倾斜,泛水板之间,包角板之间以及泛水板、包角板与压型钢板之间的搭接部位,必须按照要求设置防水密封材料。

对于步骤二、檩条7安装时,按照图纸及檩条7编号,将安装位置准确标识,统一复核无误后开始安装。首先安装最上和最下一道檩条7,保证两根檩条7的外表面在同一垂直线上。然后从最上面到最下面两根檩条7间拉钢丝作为控制线,依次安装中间各道檩条7。竖向檩条7安装时采用安全带等安全措施施工,将檩条7调整成水平状态或垂直状态,防止檩条7因自重或结构应力等因素,造成檩条7水平状态或垂直状态变形;采用连件8连接的檩条7,在安装的同时,留有适当的调整余量。

对步骤二中,檩条7安装时,先在转接件2标识出檩条7铺放的位置线,或在转接件2上对应檩条7设置有定位凹槽;上下两相邻的檩条7接头对准连接,错口要求小于5mm,垂直度度偏差小于10mm。

在转接件2和檩条7上分别设置水平向和垂向的长圆孔,消除转接件2安装误差,消除延墙方向及垂直延墙方向的檩条7施工误差,达到三维方向上的误差调整,最终保证墙板4平整度。

步骤三、制作墙板4、墙板4自下而上进行标号,且同一排依次标号;将墙板4根据结构柱1的高度进行水平向划分,基于结构柱1和次结构柱的柱距进行竖向的划分。

步骤四、在结构柱1上安装两个阳角相对的角钢,在两角钢间通过连件8安装转接件2,而后在转接件2上通过暗钉6固定檩条7;而后对已安装完的檩条7进行复测,确认檩距偏差,达到墙板4安装要求复测檩条7平整度。

步骤五、根据墙板施工图的编号,按照标高线安装起始支架及泛水件,泛水件压在起始支架内侧,起始支架下面填充保温岩棉,水平尺检验水平度,安装精度±2mm以内。

步骤六、第一块墙板4安装,墙板4安装前用经纬仪控制其双面垂直度≤l/1000,确认安装精度完全符合安装公差时,再用暗钉6将墙板4和几字形件9同檩条7固定;按照第一块墙板4安装依次对第二块墙板4、第三块墙板4直至第n块墙板4进行安装。

此外,在有门窗洞口的墙面安装墙板4时,墙板4与门窗洞口的收边板通过暗钉6固定,在收边件搭接处注射密封胶,并采用构造防水及封胶防水方法;对于门窗洞口角部45°收边板的搭接处理,采用下板平齐头直接伸过去,上板裁成45°角向下弯折。

本申请的现场墙面板安装要求为专业的墙面板安装工,操作前进行安全交底及安全技术交底,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证施工速度与质量。

第一块墙板4安装,板安装前要注意用经纬仪控制其双面垂直度≤l/1000,安装就位后用自攻钉固定。墙板4安装作业在直臂车上的操作平台上进行。直臂车操作平台上可放置附带工器具,工具袋、电源配电箱等。地面设置专人操控缆风绳牵引墙板4,防止墙板4提升过程中的晃动损伤已安装完成的墙面板,也有利于工人安装定位时的准确性。墙面板的安装保证垂直度,以保证形成墙面的垂直平面,通过垂直度控制平整度,安装时从墙面一端开始,边安装、边调整,边固定。

步骤七、墙板4为从下往上安装,并同步进行填缝条10的安装,且每安装5排墙板4必须测量一次安装公差,并进行调整;墙板4安装在连接企口平面位置增加隔热海绵,对接缝隙凹槽处增加防水密封胶,暗钉6固定处增设密封胶条。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将檩条7方向由横向改为竖向,安装方向改为从下至上,每1000㎡墙面板施工,同样截面的檩条7由1000m降低为210m。每1000㎡墙面板施工时间由采用普通方式施工结构班组20人工作10天、板材班组4人工作10天完成,采用本发明只需结构班组4人工作10天、板材班组4人工作7天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本申请适用于外围面积大以及对外墙系统要求高的钢结构施工工程,具体实施范围可为房屋建筑工程、公共建筑工程、工业建筑工程等。

本发明从构造上保证横向拼插缝的防水密封及保温隔热效果,有效解决墙面复合板系统气密性问题。充分发挥出现代墙面板施工技术的优势,减少了墙面檩条7的工程量,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最终施工成型的外墙系统,基本上杜绝了暗钉6生锈、墙体渗漏、墙体冷桥的现象,施工质量得以保证。综上所述,运用此发明,工程质量将会提高,施工难度大大降低。经过工程中的实施与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及社会效益,可广泛应用于外围面积大以及对外墙系统要求高的钢结构工程施工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