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646615发布日期:2021-04-13 15:2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建筑能耗占全社会能耗的较大比例,如何降低建筑能耗是建设节能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现有的新建建筑都会设置外墙外保温,或者通过其他形式的保温来达到节约能耗的目的,按照规范要求传统的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设计寿命是不小于25年,那么25后保温的更换将是一个大的难题。另外,近几年外墙保温事故频发,由于传统薄抹灰系统在施工以及产品选择时产生问题,造成了多次保温脱落事故,严重危及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的诞生解决了保温脱落的问题,保温结构一体化就是保温和结构的设计寿命一致,且构造连接牢固、耐久,不会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因此获得了较大的发展。
3.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有夹心保温、预制构件、免拆保温模板等几类,其中保温模板由于施工简单、质量稳定、耐久牢固等特点在市场上普遍被使用。保温模板顾名思义就是将保温做成具体模板功能的制品,在建筑支护时当模板使用,浇筑完成后拆除支护保温模板与结构成为一体。但是当建筑外墙已经施工完成后保温模板就不是很容易施工了,尤其是老旧小区的改造,如果也想实现保温与结构的一体化有一种做法是灌浆法施工,就是将保温模板点粘于墙面,然后在模板与墙体的预留缝隙灌注专用灌浆粘结剂从而实现满粘,达到保温结构一体化的效果,但该施工过程繁琐,施工质量亦难以把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使灌浆法设置保温模板的施工更加的简单、高效、质量可靠。
5.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具体方案实现:
6.本发明提供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7.(1)在建筑外墙的外侧安装爬模架;
8.(2)在所述爬模架上设置支护装置;
9.(3)将保温模板通过所述支护装置固定于墙体外,且在所述保温模板与所述墙体之间预留浇筑空间;
10.(4)调节所述支护装置,使所述保温模板外表面整体平整度在

5mm~5mm的范围内;
11.(5)在预留的浇筑空间内浇筑灌浆粘结剂;
12.(6)待所述粘结剂凝固后拆除所述支护装置;
13.(7)重复步骤(2)~(6),进行向上一层保温模板的施工,至外墙整体保温施工完成。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护装置设置于每块保温模板的四个顶点以及中心点。
在实际施工中,如单块保温模板的尺寸较大,可以适当增加支护装置。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平均每平米的保温模板由2~3个支护装置固定。
1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组支护装置都由水平固定单元和垂直固定单元组成,用于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对保温模板整体的平整度进行调节。
1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模板最内层为粘结剂涂层,以便于与在预留的浇筑空间内浇筑的灌浆粘结剂更好的融合。
1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灌浆粘结剂包含如下重量份的组分:水泥30~40份,河砂60~70份,胶粉1~2份,纤维素醚0.05~0.15份,减水剂0.05~0.15份,消泡剂0.01~0.09份,甲酸钙0.2~0.4份。本发明通过大量实践发现,在采用增设了支护装置的爬模架进行施工的基础上,采用上述特定组成的粘结剂,可以实现墙体与保温模板的高效粘接,确保灌浆粘结剂以合适的速度凝固,且模板与墙体之间的粘结牢固、稳定。
1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粘结剂涂层的组成与步骤(5)所述灌浆粘结剂的组成相同。
2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模板的厚度与步骤(3)所述预留浇筑空间的厚度之比为(5~8):1。本发明通过大量实践发现,在采用增设了支护装置的爬模架进行施工的基础上,将两个厚度的比例控制在上述优选范围内,可以确保施工快速、质量稳定、保温模板牢固可靠。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温模板为复合保温模板;所述复合保温模板由外向内包含外保护层、a级耐火材料构成的保温层、b级耐火材料构成的保温层、粘结剂涂层。具体而言,所述外保护层可以是砂浆或硅盖板。所述a级耐火材料可以是发泡水泥、发泡混凝土、岩棉、矿物棉、玻璃棉或胶粉聚苯颗粒。所述b级耐火材料可以是聚苯乙烯挤塑板或聚苯板,所述聚苯乙烯挤塑板或聚苯板中可以含有石墨成分。两个不同防火级别的保温层之间还可以设置粘合层。
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a级耐火材料构成的保温层的厚度、b级耐火材料构成的保温层的厚度以及步骤(3)所述预留浇筑空间的厚度之比为(3~4):(4.5~5.5):(1.5~2.5)。本发明通过大量实践发现,在采用增设了支护装置的爬模架进行施工的基础上,将复合保温模板中两个保温层的厚度以及灌浆粘结剂的浇筑厚度(与所述预留浇筑空间的厚度直接对应)之比控制在上述优选范围内,不仅可以确保施工高效、质量稳定、保温模板牢固可靠,还能够在避免过度增厚的情况下达到较好的外墙保温效果,同时实现坚固、厚度小、保温效果好的多重效果。
23.传统的灌浆法施工需要先点粘结模板,然后等模板的点粘结强度足够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灌浆,由于没有支护导致平整度难以保证,一般仅可达到
±
20mm,且施工一层保温模板需要3天时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外墙保温施工方法可以使的灌浆粘结施工更加的方便、快捷、质量稳定、牢固可靠,免除了点粘的过程,直接由支护装置固定继而灌浆粘结,可以实现施工后的平整度
±
5mm,大大减少后期找平的施工费用和时间,在1~1.5天内就可以施工完成,整个工期可以缩短一般左右,节约了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24.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具体为:
27.(1)在建筑外墙的外侧安装爬模架;
28.(2)在所述爬模架上设置支护装置,每组支护装置都由水平固定单元和垂直固定单元组成,用于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对复合保温模板整体的平整度进行调节;
29.(3)将110mm的保温模板通过所述支护装置固定于墙体外,每平米的保温模板由2个支护装置固定;且在所述保温模板与所述墙体之间预留15mm的浇筑空间;
30.(4)调节所述支护装置,使所述保温模板外表面整体平整度在

5mm~5mm的范围内;
31.(5)在预留的浇筑空间内浇筑灌浆粘结剂,所述灌浆粘结剂的组成为:35份水泥,65份河砂,1.5份胶粉,0.1份纤维素醚,0.1份减水剂、0.05份消泡剂、0.3份甲酸钙;
32.(6)待所述粘结剂凝固后拆除所述支护装置;
33.(7)重复步骤(2)~(6),进行向上一层保温模板的施工,至外墙整体保温施工完成。
34.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施工速度快,施工后保温模板的平整度高,质量稳定,牢固可靠。
35.实施例2
36.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外墙保温施工方法,与实施例1相比,区别仅在于:所述保温模板为复合保温模板,由外向内依次为:10mm砂浆外保护层、35mm岩棉层、5mm粘合层、50mm挤塑板以及5mm粘结剂层;且在复合保温模板与墙体之间预留的浇筑空间宽度为20mm。
37.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施工速度快,施工后保温模板的平整度高,质量稳定,牢固可靠,且外墙增厚少,保温效果好。
38.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