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34525发布日期:2021-04-09 20:4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加气混凝土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



背景技术:

加气混凝土是以硅质材料(砂、粉煤灰及含硅尾矿等)和钙质材料(石灰、水泥)为主要原料,掺加发气剂(铝粉),通过配料、搅拌、浇注、预养、切割、蒸压、养护等工艺过程制成的轻质多孔硅酸盐制品。因其经发气后含有大量均匀而细小的气孔,故名加气混凝土。

加气混凝土按用途,可分为非承重加气混凝土砌块、承重加气混凝土砌块、加气混凝土保温块、加气混凝土墙板与加气混凝土屋面板五种。由于加气混凝土具有容重轻、保温性能高、吸音效果好,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可加工性等优点,是我国推广应用最早,使用最广泛的轻质墙体材料之一。

蒸压养护工艺是加气混凝土生产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传统加气混凝土加工生产用的蒸压釜配气系统大多采用锅炉分气缸的模式进行配气,随着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厂家采用锅炉制备蒸汽的成本越来越高;另外,锅炉分气缸配气的模式无法实现对蒸汽的精细化控制,容易产生误操作,影响成品品质,且分气缸与各个蒸压釜之间的管路布置较长,导致进气、排气时间长,生产加工制作效率相对较低;另外,蒸压养护使用后的压力蒸汽仍然还含有较多热量,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无法做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使用不够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蒸压釜、主气管、进气管、倒气管、排气管以及抽真空管,所述主气管与用于输送电厂蒸汽的外部管道连通,所述主气管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向蒸压釜内部供气的蒸压釜进气管,蒸压釜进气管上依次安装有主气电动截止阀、进气电动调节阀以及进气手动截止阀,所述的主气电动截止阀和进气电动调节阀之间的蒸压釜进气管上还连通有第一中间连通管,第一中间连通管上安装有第一中间电动截止阀,第一中间连通管的另一端与进气管连通,进气管与蓄能罐的供气端连通;

所述主气管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分支管,分支管上安装有分支手动截止阀,分支管的另一端连通有用于蒸压釜内部两端釜门密封的密封供气管;

所述排气管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将蒸压釜内部蒸汽排出的蒸压釜排气管,蒸压釜排气管上依次安装有排气电动截止阀、排气电动调节阀以及排气手动截止阀,排气管与排气回收管连通,排气回收管与蓄能罐的进气端连通;

所述的排气电动截止阀和排气电动调节阀之间的蒸压釜排气管上还连通有第二中间连通管,第二中间连通管上安装有第二中间电动截止阀,第二中间连通管的另一端与倒气管连通,倒气管与蓄能进气管连通,蓄能进气管与蓄能罐的进气端连通;

所述倒气管与进气管之间还直接对接连通有倒气串联管,倒气串联管上安装有倒气串联电动截止阀;

所述的排气电动截止阀和排气电动调节阀之间的蒸压釜排气管上还连通有抽真空分支管,抽真空分支管上安装有抽真空分支电动截止阀,抽真空分支管的另一端与抽真空管连通,抽真空管上安装有抽真空泵和抽真空电动截止阀,抽真空管的末端导入热水池;

还包括至少一个蓄能罐,每个蓄能罐的供气端均通过蓄能供气手动截止阀连接有蓄能供气管,蓄能供气管的末端通过蓄能排空电动截止阀汇流至蓄能排空管,蓄能排空管的末端导入热水池;所述进气管的端部通过分支导气管分别与对应的蓄能供气管连通,分支导气管上安装有分支导气电动截止阀;

每个蓄能罐的进气端均通过能量回收手动截止阀连接有能量回收气管,能量回收气管的末端通过蓄能进气电动截止阀与蓄能进气管连通,所述排气回收管通过排气回收分支管分别与对应的能量回收气管连通,排气回收分支管上安装有回收分支电动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蒸压釜进气管连接有两根中段分支进气管,中段分支进气管连接在蒸压釜中段的侧壁上,所述蒸压釜排气管连接有两根分支排气管,分支排气管连接在蒸压釜两端的顶壁上;

密封供气管上连通多组分支端部进气管,每组分支端部进气管均通过密封电动截止阀对接有釜体端部连通管和密封槽连通管,釜体端部连通管与蒸压釜两端内部连通,釜体端部连通管上安装有釜体端部电动截止阀,所述蒸压釜与釜门配合的端面开设有密封环槽,密封环槽内嵌装有釜体密封圈,所述密封槽连通管与密封环槽内部连通,密封槽连通管上安装有密封槽电动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主气管的端部还对接有主气辅助管,主气辅助管上安装有主气辅助电动截止阀和主气辅助减压阀,主气辅助管的端部与辅助供气管连通,辅助供气管通过多个辅助分支供气管分别通入预养间、静停室、网片烘干室以及浇筑楼,辅助分支供气管上安装有辅助分支供气电动截止阀。

优选的,所述倒气管的端部通过第一排空电动截止阀与排空管对接连通,排空管的后段依次安装有第二排空电动截止阀和第三排空电动截止阀,排空管的末端导入热水池;

所述的第三排空电动截止阀的两端还与辅助排空管的两端连通,辅助排空管的中间安装有快速排空真空泵,辅助排空管的两端安装有辅助排空电动截止阀;

所述排空管的中段还连通有排空回用管,排空回用管上安装有排空回用电动截止阀,排空回用管的端部也与辅助供气管连通;

所述排气管的端部还通过排气电动截止阀与排空管对接连通。

优选的,所述辅助供气管通过辅助分支气管分别与对应的蓄能供气管连通,辅助分支气管上安装有辅助分支电动截止阀。

优选的,还包括旋风式汽水分离器,旋风式汽水分离器安装在蓄能供气管上,旋风式汽水分离器的底部出液端通过管道将收集的液滴导回蓄能罐;

所述蓄能罐的内部底端还设置有布气盘管,布气盘管通过布气导管与蓄能罐内部的进气端对接,布气盘管上分布安装有多个喷气头。

优选的,所述蓄能罐内部在水位高度方向上安装有液位变送器,液位变送器分别与加水电动截止阀、加水泵、排水电动截止阀电气连接,蓄能罐上连接有加水管,加水管上安装有加水泵和加水电动截止阀,蓄能罐的底部还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电动截止阀。

优选的,还包括排污管和冷凝水排出管,排污管通过多个排污分支管分别与对应的蒸压釜的排污口连通,排污管的末端通过釜下排污电动截止阀与冷凝水收集池连通,所述第二排空电动截止阀和第三排空电动截止阀之间的排空管上还连通有排污分流管,排污分流管上安装有排污分流电动截止阀,排污分流管的另一端与排污管连接;

所述冷凝水排出管通过多个冷凝水分支管分别与对应的蒸压釜的冷凝水口连通,冷凝水排出管的末端与冷凝水收集池连通;冷凝水收集池通过导水管路与热水池连通,导水管路上安装有热水泵。

优选的,还包括蒸压釜输水装置,蒸压釜输水装置包括排污罐和疏水罐,所述排污罐的顶部通过管道与蒸压釜的底部连通,排污罐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道,排污管道上安装有排污气动球阀,所述的排污分支管与排污管道对接连通;所述排污罐的外壁中部连接有疏水导管,疏水导管的另一端与疏水罐的顶部连通,疏水罐的侧壁下端连接有自动排水管,自动排水管上安装有浮球式疏水阀,所述的自动排水管与冷凝水分支管对接连通。

优选的,所述疏水导管与排污罐的连接处还安装有过滤网;

所述疏水罐的底部连接有液位触发排水管,液位触发排水管上安装有液位触发气动球阀,所述疏水罐内安装有用于测量罐内冷凝水液位的电极式液位传感器,电极式液位传感器与液位控制器电连接,液位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报警装置、液位触发气动球阀的信号控制端电连接;

所述疏水罐的底部连接有手动排水管,手动排水管上安装有手动排水球阀;所述的手动排水管和液位触发排水管也与冷凝水分支管对接连通;

所述报警装置采用报警蜂鸣器和/或报警三色灯;

所述疏水罐的内部底端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自动蒸养配气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对蒸汽的精细化控制,保证良好的成品率;各个蒸压釜的进气、排气的管路布置较短,能够加快进气和排气,有利于提高生产制作效率,同时也节省了能源的耗费;通过各个管路的布置,充分利用蒸压釜使用后的蒸汽,可以有效消除余汽,避免最终排放的尾气冒白烟,达到环保要求;

能够将蒸压釜内使用后的蒸汽回收至蓄能罐,便于进行蒸汽后续的二次利用,通过进气管,可将蓄能罐的蒸汽倒入需要低压蒸养的蒸压釜内部,充分利用蒸汽的剩余能量;还能向其他只需低压蒸汽的工作环境(预养间、静停室、网片烘干室以及浇筑楼)中导入蒸汽,充分利用蒸汽的能耗;蓄能罐的构造布置合理,能够确保导出的蒸汽品质。

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实现对蒸汽的精细化控制,保证良好的成品率,能够对蒸汽进行最大化利用,提高产量的同时,节省能源消耗,能够满足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中排污和冷凝水导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去除蓄能罐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中单个蒸压釜配气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中主气管和进气管配气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中倒气管、排气管和抽真空管配气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中辅助供气管导气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中排空管排气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中蓄能罐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中蓄能罐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中分支端部进气管与蒸压釜连接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中分支端部进气管与蒸压釜连接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为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中蒸压釜输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蒸压釜,200-外部管道,1-主气管,11-蒸压釜进气管,111-中段分支进气管,12-主气电动截止阀,13-进气电动调节阀,14-进气手动截止阀,15-分支管,16-分支手动截止阀,17-密封供气管,171-分支端部进气管,172-密封电动截止阀,173-釜体端部电动截止阀,174-密封槽电动截止阀,175-密封环槽,176-釜体密封圈,18-主气辅助管,181-主气辅助电动截止阀,182-主气辅助减压阀,2-进气管,21-第一中间连通管,22-第一中间电动截止阀,23-倒气串联管,24-倒气串联电动截止阀,3-倒气管,31-第二中间连通管,32-第二中间电动截止阀,33-蓄能进气管,34-第一排空电动截止阀,35-排空回用管,351-排空回用电动截止阀,4-排气管,41-蒸压釜排气管,411-分支排气管,42-排气电动截止阀,43-排气电动调节阀,44-排气手动截止阀,45-排气回收管,451-回收分支电动截止阀;

5-抽真空管,51-抽真空分支管,52-抽真空分支电动截止阀,53-抽真空泵,54-抽真空电动截止阀,6-辅助供气管,61-辅助分支供气管,62-辅助分支供气电动截止阀,7-排空管,71-第二排空电动截止阀,72-第三排空电动截止阀,73-辅助排空电动截止阀,74-辅助排空管,75-快速排空真空泵,8-热水池;

9-蓄能罐,91-蓄能供气管,911-蓄能供气手动截止阀,912-蓄能排空电动截止阀,92-能量回收气管,921-能量回收手动截止阀,922-蓄能进气电动截止阀,93-蓄能排空管,94-分支导气电动截止阀,95-辅助分支电动截止阀,96-布气盘管,97-液位变送器,971-加水泵,972-加水电动截止阀,973-排水电动截止阀,98-旋风式汽水分离器;

101-冷凝水排出管,102-排污管,103-冷凝水收集池,104-热水泵,105-釜下排污电动截止阀,106-排污分流电动截止阀,107-排污分流管;

300-蒸压釜输水装置,301-排污罐,302-排污管道,303-排污气动球阀,304-疏水导管,305-电极式液位传感器,306-液位触发气动球阀,307-液位触发排水管,308-手动排水管,309-手动排水球阀,310-自动排水管,311-浮球式疏水阀,312-温度传感器,313-疏水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加气混凝土自动蒸养配气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蒸压釜100、主气管1、进气管2、倒气管3、排气管4以及抽真空管5,所述主气管1与用于输送电厂蒸汽的外部管道200连通,所述主气管1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向蒸压釜100内部供气的蒸压釜进气管11,蒸压釜进气管11上依次安装有主气电动截止阀12(开关作用)、进气电动调节阀13(用于调节进气速度)以及进气手动截止阀14(用于应急检修时关闭),所述的主气电动截止阀12和进气电动调节阀13之间的蒸压釜进气管11上还连通有第一中间连通管21,第一中间连通管21上安装有第一中间电动截止阀22(开关作用),第一中间连通管21的另一端与进气管2连通,进气管2与蓄能罐9的供气端连通;

主气管1用于输送电厂蒸气,将电厂蒸气导入蒸压釜100内,对蒸压釜100进行升高压;

进气管2将蓄能罐9中的蒸气输送至蒸压釜100内进行升压,主要用于倒气后的进气,对蒸压釜100进行升低压;

倒气管3用于排出蒸压釜100内的蒸气,排出的蒸气可倒入蓄能罐9,也可通过倒气串联管23倒回进气管2,然后,导进其他蒸压釜100内;还可导入加温区,还可直接排出至热水池8;

排气管4用于排出蒸压釜100内的蒸气,排出的蒸气可倒入蓄能罐9,还可导入加温区,还可直接排出至热水池8;

抽真空管5用于对蒸压釜100进行抽真空处理。

所述主气管1上连接有至少一个分支管15,分支管15上安装有分支手动截止阀16(开关作用),分支管15的另一端连通有用于蒸压釜100内部两端釜门密封的密封供气管17;

所述排气管4上连接有至少一个用于将蒸压釜100内部蒸汽排出的蒸压釜排气管41,蒸压釜排气管41上依次安装有排气电动截止阀42、排气电动调节阀43以及排气手动截止阀44(用于应急检修时关闭),排气管4与排气回收管45连通,排气回收管45与蓄能罐的进气端连通;

所述的排气电动截止阀42和排气电动调节阀43之间的蒸压釜排气管41上还连通有第二中间连通管31,第二中间连通管31上安装有第二中间电动截止阀32,第二中间连通管31的另一端与倒气管3连通,倒气管3与蓄能进气管33连通,蓄能进气管33与蓄能罐的进气端连通;

蓄能进气管33和排气回收管45均与蓄能罐的进气端连通,用于节能回收。

所述倒气管3与进气管2之间还直接对接连通有倒气串联管23,倒气串联管23上安装有倒气串联电动截止阀24;

通过倒气串联管23串联倒气管3与进气管2,可用于蒸压釜100之间的相互直接倒气,使用更方便。例如:1号蒸压釜100用于蒸养混凝土砖块,需要的蒸气压较高,2号蒸压釜100用于蒸养混凝土墙板,需要的蒸气压较低,通过倒气串联管23可将1号蒸压釜100蒸养使用后的蒸气倒入2号蒸压釜100,用于对混凝土墙板进行蒸养,不再需要中间的蓄能罐9进行过渡,大大减少了能量损失,使得能耗资源利用最大化。

所述的排气电动截止阀42和排气电动调节阀43之间的蒸压釜排气管41上还连通有抽真空分支管51,抽真空分支管51上安装有抽真空分支电动截止阀52,抽真空分支管51的另一端与抽真空管5连通,抽真空管5上安装有抽真空泵53和抽真空电动截止阀54,抽真空管5的末端导入热水池8;

热水池8可设有闭式、开式冷却塔各一台,对高温冷凝水进行降温,冷却至常温的冷凝水可进行二次利用,用于灌浆或浇注。

本发明还包括至少一个蓄能罐9,每个蓄能罐9的供气端均通过蓄能供气手动截止阀911(用于应急检修时关闭)连接有蓄能供气管91,蓄能供气管91的末端通过蓄能排空电动截止阀912汇流至蓄能排空管93,蓄能排空管93的末端导入热水池8,无法利用的蒸汽最终排入到热水池8中;所述进气管2的端部通过分支导气管分别与对应的蓄能供气管91连通,分支导气管上安装有分支导气电动截止阀94;进气管2与蒸压釜的进气端对接,通过进气管2,可将蓄能罐9的蒸汽倒入需要低压蒸养的蒸压釜100内部,充分利用蒸汽的剩余能量。

每个蓄能罐9的进气端均通过能量回收手动截止阀921(用于应急检修时关闭)连接有能量回收气管92,能量回收气管92的末端通过蓄能进气电动截止阀922与蓄能进气管33连通,所述排气回收管45通过排气回收分支管分别与对应的能量回收气管92连通,排气回收分支管上安装有回收分支电动截止阀451。

蓄能进气管33与倒气管3连通,倒气管3与蒸压釜100的排气端对接,排气回收管45与排气管4对接,排气管4与蒸压釜100的排气端对接,通过蓄能进气管33和排气回收管45可将蒸压釜100内使用后的蒸汽回收至蓄能罐9,便于进行蒸汽后续的二次利用。

其中,所述蒸压釜进气管11连接有两根中段分支进气管111,中段分支进气管111连接在蒸压釜100中段的侧壁上,所述蒸压釜排气管41连接有两根分支排气管411,分支排气管411连接在蒸压釜100两端的顶壁上;

密封供气管17上连通多组分支端部进气管171,每组分支端部进气管171均通过密封电动截止阀172对接有釜体端部连通管和密封槽连通管,釜体端部连通管与蒸压釜100两端内部连通,釜体端部连通管上安装有釜体端部电动截止阀173,所述蒸压釜100与釜门配合的端面开设有密封环槽175,密封环槽175内嵌装有釜体密封圈176,所述密封槽连通管与密封环槽175内部连通,密封槽连通管上安装有密封槽电动截止阀174。

在给蒸压釜100内部导入蒸气升压初始阶段,分支手动截止阀16打开,主气管1内的蒸气经过分支管15进入密封供气管17,密封电动截止阀172和密封槽电动截止阀174打开,釜体端部电动截止阀173关闭,蒸气通过分支端部进气管171、密封槽连通管,进入密封环槽175内部,将釜体密封圈176向外顶出,使得釜体密封圈176能够压贴在釜门的端面上,确保蒸压釜100在升压过程中保持良好密封;

蒸压釜100升压完成,进行保压时,密封电动截止阀172和密封槽电动截止阀174关闭,釜体端部电动截止阀173打开,蒸压釜100内的蒸气经过釜体端部连通管、密封槽连通管,进入密封环槽175内部,使得釜体密封圈176始终与釜门的端面紧贴。

其中,所述主气管1的端部还对接有主气辅助管18,主气辅助管18上安装有主气辅助电动截止阀181和主气辅助减压阀182,主气辅助管18的端部与辅助供气管6连通,辅助供气管6通过多个辅助分支供气管61分别通入预养间、静停室、网片烘干室以及浇筑楼,辅助分支供气管61上安装有辅助分支供气电动截止阀62。

其中,所述倒气管3的端部通过第一排空电动截止阀34与排空管7对接连通,排空管7的后段依次安装有第二排空电动截止阀71和第三排空电动截止阀72,排空管7的末端导入热水池8。

其中,所述的第三排空电动截止阀72的两端还与辅助排空管74的两端连通,辅助排空管74的中间安装有快速排空真空泵75,辅助排空管74的两端安装有辅助排空电动截止阀73。用于将无法利用的余气快速排空,有利于缩短排气时间。

其中,所述排空管7的中段还连通有排空回用管35,排空回用管35上安装有排空回用电动截止阀351,排空回用管35的端部也与辅助供气管6连通;所述排气管4的端部还通过排气电动截止阀46与排空管7对接连通。用于将釜内余气输送至加温区,如预养间、静停室、网片烘干室以及浇筑楼。

其中,所述辅助供气管6通过辅助分支气管分别与对应的蓄能供气管91连通,辅助分支气管上安装有辅助分支电动截止阀95。

辅助供气管6通过多个辅助分支供气管61分别通入预养间、静停室、网片烘干室以及浇筑楼,辅助分支供气管61上安装有辅助分支供气电动截止阀62。蓄能罐内积累的蒸汽可通过辅助供气管6、辅助分支供气管61,通入其他只需低压蒸汽的工作环境(预养间、静停室、网片烘干室以及浇筑楼)中,充分利用蒸汽的能耗。

其中,本发明还包括旋风式汽水分离器98,旋风式汽水分离器98安装在蓄能供气管91上,旋风式汽水分离器98的底部出液端通过管道将收集的液滴导回蓄能罐9;通过旋风式汽水分离器98过滤去除蓄能罐排出蒸汽中的液滴,确保蒸汽品质。

所述蓄能罐9的内部底端还设置有布气盘管96,布气盘管96通过布气导管与蓄能罐9内部的进气端对接,布气盘管96上分布安装有多个喷气头。如此结构设计,使得导入的蒸汽能够快速被蓄能罐9所存储,便于后续使用。

其中,所述蓄能罐9内部在水位高度方向上安装有液位变送器97,液位变送器97分别与加水电动截止阀972、加水泵971、排水电动截止阀973电气连接,蓄能罐9上连接有加水管,加水管上安装有加水泵971和加水电动截止阀972,蓄能罐9的底部还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电动截止阀973。当液位变送器97检测到蓄能罐9内的液位较低时,控制加水泵971工作,控制加水电动截止阀972打开,及时向蓄能罐9内补水;当液位变送器97检测到蓄能罐9内的液位较高时,控制排水电动截止阀973打开,及时进行排水。

本发明还包括排污管102和冷凝水排出管101,排污管102通过多个排污分支管分别与对应的蒸压釜100的排污口连通,排污管102的末端通过釜下排污电动截止阀105与冷凝水收集池103连通,所述第二排空电动截止阀71和第三排空电动截止阀72之间的排空管7上还连通有排污分流管107,排污分流管107上安装有排污分流电动截止阀106,排污分流管107的另一端与排污管102连接;通过排空管7和快速排空真空泵75对蒸压釜100内的蒸汽进行排出时,可将排污分流电动截止阀106同时打开,将污水引用排空管7内,可用于吸收蒸汽,避免热水池8排出的尾气中冒“白烟”。

所述冷凝水排出管101通过多个冷凝水分支管分别与对应的蒸压釜100的冷凝水口连通,冷凝水排出管101的末端与冷凝水收集池103连通;冷凝水收集池103通过导水管路与热水池8连通,导水管路上安装有热水泵10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的方案,本发明还包括蒸压釜输水装置300,蒸压釜输水装置300包括排污罐301和疏水罐313,所述排污罐301的顶部通过管道与蒸压釜100的底部连通,排污罐301的底部连接有排污管道302,排污管道302上安装有排污气动球阀303,所述的排污分支管与排污管道302对接连通;所述排污罐301的外壁中部连接有疏水导管304,疏水导管304的另一端与疏水罐313的顶部连通,疏水罐313的侧壁下端连接有自动排水管310,自动排水管310上安装有浮球式疏水阀311,所述的自动排水管310与冷凝水分支管对接连通。

优选的,所述疏水导管304与排污罐301的连接处还安装有过滤网;通过过滤网对冷凝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避免杂质进入疏水罐313内;打开排污气动球阀303,排污罐301内的污水由排污管道302排出。

所述疏水罐313的底部连接有液位触发排水管307,液位触发排水管307上安装有液位触发气动球阀306,所述疏水罐313内安装有用于测量罐内冷凝水液位的电极式液位传感器305,电极式液位传感器305与液位控制器电连接,液位控制器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报警装置、液位触发气动球阀306的信号控制端电连接;所述报警装置采用报警蜂鸣器和/或报警三色灯。

所述疏水罐313的底部连接有手动排水管308,手动排水管308上安装有手动排水球阀309;所述的手动排水管308和液位触发排水管307也与冷凝水分支管对接连通。

所述疏水罐313的内部底端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312,通过温度传感器312检测冷凝水的温度情况,并将温度数据发送至总台控制器,可侧面反应蒸汽是否发生泄漏。显然,本实施例中的排污气动球阀303也由总台控制器按工序需要进行控制。

在蒸压过程中,蒸压釜100底部积聚的冷凝水会先进入排污罐301内,然后,进入疏水罐313内,当疏水罐313内的冷凝水液位超过自动排水管310与疏水罐313的连接处时,浮球式疏水阀311会自动打开,进行排水,当疏水罐313内的冷凝水液位低于自动排水管310与疏水罐313的连接处时,浮球式疏水阀311会自动关闭,停止排水;在整个蒸压过程中,只有少量冷凝水会积聚在疏水罐313内,而蒸压釜100内部始终保持无水状态,有效保证了蒸压釜100对混凝土的蒸压养护质量,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当浮球式疏水阀311故障而无法自动排水时,通过电极式液位传感器305测量罐内冷凝水液位,当液位高于设定值,液位控制器控制液位触发气动球阀306打开,通过液位触发排水管307及时排出疏水罐313内的冷凝水,直至疏水罐313内的冷凝水液位低于自动排水管310与疏水罐313的连接处;当浮球式疏水阀311和液位触发气动球阀306同时故障时,疏水罐313内的冷凝水液位超过安全设定值,液位控制器控制报警装置进行报警,让现场的工作人员及时打开手动排水球阀309进行排水。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首先,打开抽真空泵53和抽真空电动截止阀54,打开抽真空分支电动截止阀52、排气电动调节阀43和排气手动截止阀44,通过抽真空泵53对蒸压釜100内部进行抽真空,蒸压釜100内部气体经过蒸压釜排气管41、抽真空分支管51以及抽真空管5,最终通入热水池8内;

抽真空完成后,向蒸压釜内导入蒸汽;1)对电厂输送进来的高压过热蒸汽进行减温减压处理,然后,通过外部管道200向主气管1通入处理后的蒸汽,打开主气电动截止阀12、进气电动调节阀13以及进气手动截止阀14(常开),蒸汽经过主气管1、蒸压釜进气管11以及中段分支进气管111,最终进入蒸压釜100;2)也可导入蓄能罐9内的蒸汽,蒸汽经过进气管2、第一中间连通管21、蒸压釜进气管11以及中段分支进气管111,最终进入蒸压釜100;3)通过主气管1、分支管15、密封供气管17、分支端部进气管171、釜体端部连通管和密封槽连通管的配合,确保蒸压釜100的釜门处在升压保压过程中保持良好密封;

进气完成后,按工艺要求保持蒸压釜100的压力和温度,对加气混凝土进行蒸养处理;

蒸养处理完成后,将蒸压釜100内气体排出;1)通过蒸压釜排气管41、第二中间连通管31、倒气管3以及蓄能进气管33,可将蒸压釜100内的蒸汽导入蓄能罐内进行回收,以便二次利用;2)如果蒸汽无法再进行利用,还可通过蒸压釜排气管41、第二中间连通管31、倒气管3以及排空管7,将蒸汽通入热水池8内;3)还可通过蒸压釜排气管41、第二中间连通管31、倒气管3、排空管7、排空回用管35以及辅助供气管6,最终通入预养间、静停室、网片烘干室以及浇筑楼内,进行多次利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