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11840发布日期:2021-02-03 12:4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组件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折叠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使用便捷的折叠组件。


背景技术:

[0002]
折叠结构是一种用时展开、不用时可折叠收起的结构,其具有折叠后体积小,便于运输及存放等优点,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折叠结构作为临时性支撑结构被广泛应用在各种产品上。
[0003]
常见的折叠结构有很多种,比如拼接式折叠组件,其具有多个可拆开或组装在一起的折叠杆,使用时需要手动拼接折叠杆以形成支撑结构,这种拼接式折叠组件操作复杂且收纳不便。再比如连杆式折叠组件,其具有多个相互铰接的折叠杆,使用时手动将折叠杆拉开使其伸展为支撑结构,这种连杆式折叠组件由于依靠人力将折叠组件展开,仅适用在体积较小的产品上,适用范围有限。
[0004]
因此,如何设计使用便捷的折叠组件是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为了解决现有折叠组件使用不方便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使用便捷的折叠组件,该折叠组件适用范围广,尤其适合应用在帐篷等体积较大的产品上。
[0006]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折叠组件包括:底座和折叠单元。
[0007]
其中,折叠单元包括:底端铰接在底座上的下连杆单元、设于下连杆单元上方的上连杆单元、可转动连接下连杆单元和上连杆单元的中间连杆单元;下连杆单元具有推动折叠组件展开和/或收拢的动力伸缩杆。
[0008]
优选的,动力伸缩杆采用电动推杆或气弹簧。
[0009]
优选的,下连杆单元包括底端铰接在底座上的下连杆和动力伸缩杆;
[0010]
上连杆单元包括中部相互铰接的第一上连杆和第二上连杆,第一上连杆的底端与下连杆的顶端铰接;
[0011]
中间连杆单元包括拐角连杆,拐角连杆的顶端与第二上连杆的底端铰接、底端与动力伸缩杆的顶端铰接、拐角部与下连杆的中上部铰接。
[0012]
优选的,中间连杆单元还包括辅助伸缩杆,辅助伸缩杆的顶端铰接在第一上连杆的中上部、底端铰接在下连杆的中部。
[0013]
优选的,辅助伸缩杆采用气弹簧。
[0014]
优选的,底座上设有对称设置的两组折叠单元,两组折叠单元的动力伸缩杆同步运动。
[0015]
优选的,两组折叠单元的第一上连杆之间设有与其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连接杆,两个第一上连杆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后形成一个u形的第一连杆架,两组折叠单元的第二上连杆之间设有与其连接为一体的第二连接杆,两个第二上连杆通过第二连接杆连接后形成一个u形的第二连杆架。
[0016]
优选的,折叠单元还包括:u形造型架,u形造型架的两个对称杆分别连接在其对应侧的折叠单元上;u形造型架的两个对称杆分别连接在其对应侧的折叠单元上,u形造型架的横杆连接在两个对称杆的一端之间,对称杆的另一端与拐角连杆铰接,对称杆的中部与第一上连杆的下部铰接。
[0017]
优选的,折叠组件还包括:铰接在底座上的翻转架,翻转架打开时向外转动到底座的外侧。
[0018]
优选的,折叠组件还包括:底部铰接在底座上的支撑架;折叠组件展开时,支撑架倾斜设于翻转架的上方;折叠组件收拢时,翻转架向内转动覆盖到支撑架的上方。
[0019]
优选的,底座的上方设有防护顶盖,第一上连杆的顶端活动抵在防护顶盖的内底面上,第二上连杆的顶端铰接在防护顶盖上,防护顶盖在折叠组件展开时被向上顶起。
[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多连杆交叉联动,通过动力伸缩杆推动折叠组件展开,结构可靠且使用方便。动力伸缩杆可以采用电动推杆,通过电动推杆驱动折叠组件展开或收拢,动力伸缩杆也可以采用气弹簧,手动将折叠组件向上拉动至稍微展开之后,气弹簧的推杆自行向外伸出,将折叠组件向上顶升至完全展开,操作简单快捷。
附图说明
[0021]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
[0022]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折叠组件的侧面示意图;
[0023]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折叠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4]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折叠组件与防护顶盖的安装示意图;
[0025]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的侧面示意图;
[0026]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折叠组件,包括:底座1和折叠单元,折叠单元包括下连杆单元、上连杆单元和中间连杆单元,下连杆单元的底端铰接在底座1上,上连杆单元的顶端为折叠单元的支撑点,中间连杆单元可转动连接下连杆单元和上连杆单元,下连杆单元具有推动折叠组件展开的动力伸缩杆3,动力伸缩杆3推动中间连杆单元和上连杆单元向上展开,支撑点在折叠组件展开时向上顶起。
[0028]
具体来说,下连杆单元包括动力伸缩杆3和下连杆4,动力伸缩杆3的底端和下连杆4的底端间隔设置,并且动力伸缩杆3的底端和下连杆4的底端都铰接在底座1上。以底座1的左右两侧各安装一个折叠单元为例,同一侧的下连杆4和动力伸缩杆3的底端各自铰接在底座1该侧的两个边角上。上连杆单元包括第一上连杆5和第二上连杆6,第一上连杆5和第二上连杆6的中部相互铰接,第一上连杆5的底端与下连杆4的顶端铰接。中间连杆单元包括拐角连杆7,拐角连杆7的顶端与第二上连杆6的底端铰接,拐角连杆7的底端与动力伸缩杆3的顶端铰接,拐角连杆7的拐角部与下连杆4的中上部铰接。
[0029]
在优选实施例中,底座1上设有对称设置的两组折叠单元,该两个折叠单元安装在底座1上位置相对的两侧,两组折叠单元的动力伸缩杆3同步运动,动力伸缩杆3通过推动拐角连杆7旋转,使得第二上连杆6带动第一上连杆5向上摆动,第一上连杆5摆动过程中迫使
下连杆4向上摆动,与此同时,拐角连杆7向上运动,动力伸缩杆3跟随拐角连杆7向上摆动,折叠组件逐渐展开,支撑点跟随第一上连杆5和第二上连杆6运动至极限位置。
[0030]
动力伸缩杆3可以是电动推杆,电动推杆选用12v同步电动推杆,从汽车驾驶舱的点烟器取电给电动推杆供电,为方便手动操作,可以设计控制电动推杆伸缩动作的遥控开关。当然,动力伸缩杆3也可以是气弹簧,液压气弹簧无需额外供电,手动将折叠组件向上拉动至稍微展开之后,动力伸缩杆3的推杆自行向外伸出,将折叠组件向上顶升至完全展开,收纳时手动持续向下按压折叠组件,动力伸缩杆3的推杆向内缩回,按压到折叠组件不再向下运动为止,此时动力伸缩杆3的推杆缩回到极限位置,折叠组件完全收拢。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折叠组件展开后,底部和顶部均呈三角形,折叠组件撑开后可靠性好。
[0031]
在优选实施例中,为了减少动力伸缩杆推动折叠组件展开时所受的阻力,中间连杆单元还包括辅助伸缩杆8,辅助伸缩杆8的顶端铰接在第一上连杆5的中上部、底端铰接在下连杆4的中部,辅助伸缩杆8采用气弹簧。动力伸缩杆3推动拐角连杆旋转,使得第二上连杆6带动第一上连杆5向上摆动时,辅助伸缩杆8的推杆自行向外伸出,将第一上连杆5向上推动,辅助伸缩杆8的推杆向外伸出到外极限位置时,折叠组件完全展开,整个展开过程更顺畅,收纳时辅助伸缩杆8的推杆被推动逐渐向内缩回到内极限位置。
[0032]
较优的,为了使折叠组件展开后结构更稳定,两组折叠单元的第一上连杆5之间设有与其连接为一体的第一连接杆51,两个第一上连杆5通过第一连接杆51连接后形成一个u形的第一连杆架,两组折叠单元的第二上连杆6之间设有与其连接为一体的第二连接杆61,两个第二上连杆6通过第二连接杆61连接后形成一个u形的第二连杆架。
[0033]
进一步的,折叠组件还包括一u形造型架13,u形造型架13的两个对称杆分别连接在其对应侧的折叠单元上,u形造型架13的横杆连接在两个对称杆的一端之间,对称杆的另一端与拐角连杆7铰接,对称杆的中部与第一上连杆5的下部铰接。u形造型架13在折叠组件展开过程中跟随其所连接的连杆运动,折叠组件展开后支撑效果更好,外部造型更美观。
[0034]
再进一步的,如图4、5所示,折叠组件还包括:一端铰接在底座1上的翻转架14,翻转架14打开时向外转动到底座1的外侧,翻转架14可以转动到与底座1相互平行的位置,翻转架14的设置可以加大底座1的面积。
[0035]
折叠组件还包括:底部铰接在底座1上的支撑架15,支撑架15呈u形,折叠组件展开时,支撑架15倾斜设于翻转架14的上方,折叠组件收拢时,翻转架14向内转动覆盖到支撑架15的上方,支撑架15的设置作用是优化翻转架14上方的定型效果。
[0036]
更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底座1的上方设有防护顶盖9,防护顶盖9采用abs吸塑一体成形,具有无味抗老化的优点。第一上连杆5的顶端活动抵在防护顶盖9的内底面上,第一上连杆5和防护顶盖9之间连接有转接杆10,转接杆10的一端铰接在第一上连杆5的上部,转接杆10的另一端铰接在防护顶盖9上。第二上连杆6的顶端铰接在防护顶盖9上,防护顶盖9在折叠组件展开时被向上顶起,防护顶盖9在折叠组件收拢时罩住折叠组件。
[0037]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安装,底座1和防护顶盖9上均固定有铝制型材,底座1和防护顶盖9相关的部件均安装在铝制型材上,型材使用6063航空铝和高强度铝蜂窝板压制而成-,本实用新型对铰接和固定所采取的手段和方式不作限定,达到同样的连接功能即可。
[0038]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
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