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抗震建筑结构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30681发布日期:2020-12-18 13:20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抗震建筑结构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抗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抗震建筑结构组件。



背景技术:

由于地震频繁出现,在高层建筑中使用隔震抗震控制技术将是未来建筑的趋势,对房屋进行抗震,目前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硬抗震,这主要通过把柱子加粗、加大经济投入等方式实现,另一种则是软抗震,类似于“以柔克刚”的新技术。比如在建筑上安装橡胶或其他装置,通过建筑与房屋的相互作用来减轻地震的破坏。

现有的建筑抗震组件多是单独采用硬抗震,或者单独采用软抗震的方式来对房屋建筑进行抗震,单独采用硬抗震的方式需要更大的经济投入对钢筋和钢柱进行加粗,单独采用软抗震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地震带来的破坏,但是并不会减轻地震给人所带来的震动感,在房屋中的人还是会有很强的震动眩晕感,为解决此问题,这里提出一种组合抗震建筑结构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单独采用硬抗震的方式需要更大的经济投入,单独采用软抗震的方式并不会减轻地震给人所带来的震动感,在房屋中的人还是会有很强的震动眩晕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抗震建筑结构组件。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抗震建筑结构组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座,底板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采用软抗震方式的第一减震组件,所述连接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连接座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同时采用软抗震和硬抗震方式的第二减震组件,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钢筋。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的底端安装有防水板,底板和连接座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柱。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底板和连接座之间的弹簧,所述弹簧为减震碟形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座的顶端和支撑板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钢圈,两个所述钢圈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环形安装在钢圈的内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减震组件包括设置在两个钢圈之间的液压减震阻尼器和钢柱,所述液压减震阻尼器环形安装在钢圈的外圈,所述钢柱环形安装在钢圈的内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第一减震组件可以减轻地震所带来的破坏,通过在连接座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组件,第二减震组件既可以减轻地震所带来的破坏又可以减轻地震给人带来的震动眩晕感。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底端设置有防水板,防水板可以对整个装置起到一定的防潮作用,减缓整个装置被水渗透腐蚀的速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11、防水板;2、连接座;21、支柱;3、第一减震组件;31、弹簧;4、支撑板;41、钢圈;42、支撑柱;5、第二减震组件;51、液压减震阻尼器;52、钢柱;6、安装板;7、连接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3所示,一种组合抗震建筑结构组件,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座2,底板1和连接座2之间设置有采用软抗震方式的第一减震组件3,连接座2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4,连接座2和支撑板4之间设置有同时采用软抗震和硬抗震方式的第二减震组件5,支撑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安装板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钢筋7。

本实施方案中,底板1和连接座2之间设置有采用软抗震方式的第一减震组件3,第一减震组件3可以减轻地震所带来的破坏,通过在连接座2和支撑板4之间设置有同时采用软抗震和硬抗震方式的第二减震组件5,第二减震组件5既可以减轻地震所带来的破坏又可以减轻地震给人带来的震动眩晕感

具体的,底板1的底端安装有防水板11,底板1和连接座2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柱21。

本实施例中,在底板1底端设置的防水板11可以对整个装置起到一定的防潮作用,减缓整个装置被水渗透腐蚀的速度

具体的,第一减震组件3包括设置在底板1和连接座2之间的弹簧31,弹簧31为减震碟形弹簧。

本实施例中,弹簧31为减震碟形弹簧(减震碟形弹簧为现有公开技术,这里不多做叙述),弹簧31在震动时会收缩,所以设置在底板1和连接座2之间的弹簧31可以减轻地震所带来的破坏。

具体的,连接座2的顶端和支撑板4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钢圈41,两个钢圈41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柱42,支撑柱42环形安装在钢圈41的内圈,第二减震组件5包括设置在两个钢圈41之间的液压减震阻尼器51和钢柱52,液压减震阻尼器51环形安装在钢圈41的外圈,钢柱52环形安装在钢圈41的内圈。

本实施例中,液压减震阻尼器51在震动时会收缩(液压减震阻尼器51为现有公开技术,这里不多做叙述),减轻地震所带来的破坏,设置在两个钢圈41之间的钢柱52可以加强整个装置的稳固性,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减轻发生地震时给人带来的震动眩晕感。



技术特征:

1.一种组合抗震建筑结构组件,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座(2),底板(1)和连接座(2)之间设置有采用软抗震方式的第一减震组件(3),所述连接座(2)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4),连接座(2)和支撑板(4)之间设置有同时采用软抗震和硬抗震方式的第二减震组件(5),所述支撑板(4)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钢筋(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抗震建筑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底端安装有防水板(11),底板(1)和连接座(2)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柱(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抗震建筑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组件(3)包括设置在底板(1)和连接座(2)之间的弹簧(31),所述弹簧(31)为减震碟形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抗震建筑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2)的顶端和支撑板(4)的底端均固定安装有钢圈(41),两个所述钢圈(41)之间固定安装有支撑柱(42),所述支撑柱(42)环形安装在钢圈(41)的内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组合抗震建筑结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组件(5)包括设置在两个钢圈(41)之间的液压减震阻尼器(51)和钢柱(52),所述液压减震阻尼器(51)环形安装在钢圈(41)的外圈,所述钢柱(52)环形安装在钢圈(41)的内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抗震建筑结构组件,涉及建筑抗震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座,底板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采用软抗震方式的第一减震组件,所述连接座的上方设置有支撑板,连接座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同时采用软抗震和硬抗震方式的第二减震组件,所述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钢筋。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第一减震组件,第一减震组件可以减轻地震所带来的破坏,通过在连接座和支撑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减震组件,第二减震组件既可以减轻地震所带来的破坏又可以减轻地震给人带来的震动眩晕感。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宝;张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春宝;张磊
技术研发日:2020.05.06
技术公布日:2020.12.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