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通道病房与传染病房转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98551发布日期:2021-05-18 22:27阅读:44来源:国知局
单通道病房与传染病房转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时,通过该系统的快速搭建,用于将医患共用的单通道医院普通病房快速转换成符合传染病救治要求的负压隔离病房转换系统,特别是一种单通道病房与传染病房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普通医院的住院病房与传染病专科医院的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结构分别具有不同的技术要求,传染病专科医院的传染病负压隔离病要求医护通道与患者通道分别相互独立,患者通道为感染区,医护通道为非感染区。同时,由于负压隔离病房主要收治呼吸道传染病,其负压隔离病房需要多级梯度负压,减少医护人员、患者的交叉感染。具有传染性的病人在爆发时,需要大量的临时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而现有的普通医院病房不具有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技术要求,而造成传染性病人的诊疗、救治压力。发生疫情时,均建造临时传染病医院,出现现有普通医院资源无法充分利用,造成疫情扩散传播。
3.本申请人于2020年04月17日申请的名称为“普通病房与负压隔离病房转换系统”申请号为:20202010305361.2发明,公开如何将普通病房改造成患者通道和医护人员通道分开的双通道结构,克服患者和医护人员共用一个通道带来的感染风险,以满足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的技术要求,但对于现有普通病房结构不能满足改造成为患者和医护人员分别使用的双通道结构的条件,如何利用单通道普通病房改造为传染病房,满足发生重大疫情时,可以将单通道医院普通病房快速转换成符合传染病房要求的负压隔离病房,以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


技术实现要素:

4.发生重大疫情时,为克服现有普通医院资源无法利用,新建医院资金和时间的大量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基于单通道普通病房改造为传染病房系统。该系统在发生重大疫情时,可以将单通道普医院普通病房快速转换成符合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
5.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单通道病房与传染病房转换系统,该系统基于医患共用的单通道医院普通病房实现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的转换,该系统包括:空间压差调节换风部分和房间入口缓冲部分,该系统还包括:医护隔离转运部分。
6.(1).所述的医护隔离转运部分包括:一对纵向轨道、一对横向轨道、行走总成和乘人轿厢,所述的一对横向轨道两端经行走总成分别与一对纵向轨道构成可纵向移动的滑动连接,所述的乘人轿厢与行走总成固定连接,行走总成分别与一对横向轨道构成可横向移动的滑动连接,所述的乘人轿厢的两侧均设置由医护出入门。
7.(2).所述的房间入口缓冲部分包括:所述的缓冲区包括:矩形框体和出入门,所述的一对出入门安装在通道入口矩形框体上,一对出入门与矩形框体构成内部具有设计空间的密封矩形空间,所述的房间入口缓冲部分中密封矩形空间还设置有空间压差调节换风部
分。
8.(3).所述的医护隔离转运部分中的乘人轿厢上的医护出入门与房间入口缓冲部分中的出入门尺寸对应。
9.(4).所述的空间压差调节换风部分包括:使室内外连通带空气净化的进风装置和室内外连通带空气净化的出风装置。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工厂化生产、应急存储和运输方便、应急使用时安装快速,可快速实现单通道医院普通病房转换成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时患者与医护人员通道隔离、感染病区与医护工作区隔离,对于整合所有医疗资源用于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时的救治传染病人具有重大价值。
1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2.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基于单通道病房使用状态俯视平面示意图。
13.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医护隔离转运部分立体示意图。
14.附图3为附图2正面示意图。
15.附图4为附图3俯视旋转90
°
示意图。
16.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房间入口缓冲部分立体示意图。
17.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医患交换窗立体示意图。
18.附图7为附图2 a局部放大示意图。
19.附图中,1医护隔离转运部分、1

1纵向轨道、1

2横向轨道、1

3行走总成、1

31行走电机、1

32减速器、1

33行走轮、1

34导向轮、1

35总成支架、1

4乘人轿厢、1

41医护出入门、2房间入口缓冲部分、2

1矩形框体、2

2出入门、3弹性对接密封垫、4医患交换窗、4

1交换窗框体、4

2出入窗门、5空间压差调节换风部分、5.1病房通道、6医护工作间、7传染病房、8通道隔壁墙。
具体实施方式
20.参看附图,单通道病房与传染病房转换系统,该系统基于医患共用的单通道医院普通病房实现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的转换,该系统包括:空间压差调节换风部分和房间入口缓冲部分,医护隔离转运部分。
21.(1).所述的医护隔离转运部分1包括:一对纵向轨道1

1、一对横向轨道1

2、行走总成1

3和乘人轿厢1

4,所述的一对横向轨道1

2两端经行走总成1

3分别与一对纵向轨道1

1构成可纵向移动的滑动连接,所述的乘人轿厢1

4与行走总成1

3固定连接,行走总成1

3分别与一对横向轨道1

2构成可横向移动的滑动连接,所述的乘人轿厢1

4的两侧均设置由医护出入门1

41。
22.当应急将单通道病房与传染病房转换时,将一对纵向轨道1

1固定在病房通道5.1的天棚上,完成医护隔离转运部分1的安装。乘人轿厢1

4由行走总成1

3带动沿纵向轨道1

1和横向轨道1

2移动,分别与左右传染病房7和医护工作间6出入门的对接,医护人员及治疗器械通过乘人轿厢1

4实现医护工作间6与左右传染病房7之间的转运。设置医护隔离转运部分1的目的是将医护人员在病房通道5.1内与污染环境隔离,解决医护人员及治疗器械
在病房通道5.1内的污染。
23.通过空间压差调节换风部分调整乘人轿厢1

4与传染病房7内的空气压力差,即调整乘人轿厢1

4内的空气压力高于传染病房7内的空气压力,防止传染病房7内的污染空气进入乘人轿厢1

4。
24.通过空间压差调节换风部分调整乘人轿厢1

4与医护工作间6内的空气压力差,即调整乘人轿厢1

4内的空气压力低于医护工作间6内的空气压力,防止乘人轿厢1

4内的空气进入医护工作间6。
25.(2).所述的房间入口缓冲部分2包括:矩形框体2

1和出入门2

2,所述的一对出入门2

2安装在通道入口矩形框体2

1上,一对出入门2

2与矩形框体2

1构成内部具有设计空间的密封矩形空间,所述的房间入口缓冲部分2中密封矩形空间还设置有空间压差调节换风部分5。
26.当应急将单通道病房与传染病房转换时,将每间医护工作间6和传染病房7入户门洞均安装房间入口缓冲部分2,住院患者经入口缓冲部分2进入传染病房7,医护人员也可经缓冲部分2进入医护工作间6。当医护人员在医护工作间6和传染病房7之间流动时,须由医护隔离转运部分1完成出入。
27.(3).所述的医护隔离转运部分1中的乘人轿厢1

4上的医护出入门1

41与房间入口缓冲部分2中的出入门2

2尺寸对应。
28.当医护隔离转运部分1中乘人轿厢1

4上的医护出入门1

41与房间入口缓冲部分2对接后,医护出入门1

41与出入门2

2打开。医护出入门1

41与出入门2

2尺寸对应的目的防止病房通道5.1内受污染的空气进入乘人轿厢1

4。
2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医护隔离转运部分1中的乘人轿厢1

4上的医护出入门1

41与房间入口缓冲部分2中的出入门2

2为非接触感应开关的自动门。避免发生接触传染病毒。
30.非接触感应开关的出入门2

2还可以设置使用权限,只有经过授权的医护人员可以通过自动识别后确认后,医护隔离转运部分1才可以正常使用。防止未授权人员使用,特别是患者使用。
3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行走总成1

3包括:行走电机1

31、减速器1

32、行走轮1

33、导向轮1

34和总成支架1

35,所述的行走电机1

31经减速器1

32与行走轮1

33构成传动连接,行走电机1

31、减速器1

32、行走轮1

33、导向轮1

34和总成支架1

35安装在总成支架1

35上,行走轮1

33与导轨底面接触,导向轮1

34与导轨侧面接触。
32.工作时,行走电机1

31经减速器1

32带动行走轮1

33转动,实现乘人轿厢1

4沿纵向轨道1

1或横向轨道1

2的纵向或横向移动,纵向移动实现医护人员进入分别同侧传染病房7,横向移动实现医护人员分别进入左右传染病房7。
3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的医护隔离转运部分1中的乘人轿厢1

4上的医护出入门1

41门框上设置有弹性对接密封垫3。
34.使用时,医护出入门1

41与出入门2

2对应时,接密封垫3起到医护出入门1

41与出入门2

2之间的密封作用,防止病房通道5.1内受污染的空气进入乘人轿厢1

4。
3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单通道病房与传染病房转换系统中,还包括医患交换窗4,医患交换窗4包括:医患交换窗框体4

1和出入窗门4

2,一对出入窗门4

2安装在交换窗框
体4

1的两侧,一对出入窗门4

2构成房间室内外的连接通道。
36.当应急将单通道病房与传染病房转换时,将医患交换窗4安装在通道隔壁墙8上,医患交换窗4设置的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医护人员进入传染病房7次数,对于传递治疗药物及对传染病房7内患者的观察,医护人员均可通过医患交换窗4实现。
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医护隔离转运部分1中乘人轿厢1

4内可设置灭菌消毒设置,如紫外线杀菌灯、消毒液喷淋器等,对进出乘人轿厢1

4的医护人员进行灭菌消毒或防护服更换等。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