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受弯钢构件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1358发布日期:2021-02-18 21:20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受弯钢构件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建筑钢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受弯钢构件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建筑节能和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总体来看,未来新建的工程项目会逐渐减少,建设速度也会逐渐减缓,对既有结构的加固、维修和改造将成为主流的发展方向。
[0003]
传统的建筑钢结构修复加固方法包括铆接、螺接或焊接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恢复原结构的承载能力,但这些修复加固方法又带来新的问题。如采用铆接或螺接的修复方法,需要在损伤部位进行开孔、锉铣等工艺,不仅工艺复杂,效率低,还会削弱原结构的受力界面形成新的应力集中。采用焊接时产生的高温作用容易造成焊接部位组织劣化、韧性下降,抵抗脆性断裂的能力变差且焊后结构内部留有残余应力。


技术实现要素:

[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受弯钢构件加固结构,该加固结构可以提高受弯钢构件的承载能力,且在进行施工时不对原有的受弯钢构件进行焊接、打孔等操作,保证了原有的钢结构的稳定性。
[000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受弯钢构件加固结构,包括:
[0006]
受弯钢构件,所述受弯钢构件具有受弯腹板、受弯上翼缘以及受弯下翼缘;
[0007]
加固钢构件,所述加固钢构件安装于所述受弯钢构件上;
[0008]
碳纤维板,设置于所述加固钢构件底部;
[0009]
其中,所述加固钢构件包括上连接板、中间件以及下连接板,所述中间件设于所述受弯腹板两侧,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将两侧的所述中间件连接为一体,所述下连接板的下表面设有碳纤维板锚具,所述碳纤维板张拉后连接两个所述碳纤维板锚具。
[0010]
进一步,所述中间件包括加固腹板、加固上翼缘和加固下翼缘,所述加固上翼缘外侧设有上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超出所述受弯上翼缘边缘,所述上连接板宽度大于所述受弯上翼缘宽度,且所述上连接板与两侧的上连接部固定连接;所述加固下翼缘外侧设有下连接部,所述下连接部超出所述受弯下翼缘边缘,所述下连接板宽度大于所述受弯下翼缘宽度,且所述下连接板与两侧的下连接部固定连接。
[0011]
进一步,所述加固腹板下部设有弧形缺口,所述加固下翼缘设置在所述弧形缺口的两端。
[0012]
进一步,所述碳纤维板锚具包括设于下连接板两端的安装座和夹片,所述夹片将所述碳纤维板锚固于所述安装座内。
[0013]
进一步,所述碳纤维板与所述下连接板之间设有粘胶层。
[0014]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受弯钢构件加固结构,安装于受弯钢构件上的加固钢构件有效增加了受弯钢构件的截面面积,从而增加了受弯钢构件的
承载能力;且利用加固钢构件中的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对加固钢构件进行连接,不再原有的受弯钢构件上开孔或焊接,保证了原有受弯结构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0015]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16]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0019]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碳纤维板锚具的安装示意图。
[0020]
附图标记说明:受弯钢构件100、受弯腹板101、受弯上翼缘102、受弯下翼缘103、加固钢构件200、碳纤维板300、上连接板201、中间件202、下连接板203、碳纤维板锚具301、加固腹板2021、加固上翼缘2022、加固下翼缘2023、上连接部2024、下连接部2025、弧形缺口2026、安装座3011、夹片3012、粘胶层303。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2]
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受弯钢构件加固结构,包括受弯钢构件100、加固钢构件200以及碳纤维板300,所述受弯钢构件100具有受弯腹板101、受弯上翼缘102以及受弯下翼缘103;所述加固钢构件200安装于所述受弯钢构件100上;所述碳纤维板300设置于所述加固钢构件200底部;其中,所述加固钢构件200包括上连接板201、中间件202以及下连接板203,所述中间件202设于所述受弯腹板101两侧,所述上连接板201和所述下连接板203将两侧的所述中间件202连接为一体,所述下连接板203的下表面设有碳纤维板锚具301,所述碳纤维板300张拉后连接两个所述碳纤维板锚具301。
[0023]
可以理解的是,利用上连接板201和下连接板203将受弯腹板101两侧的中间件202进行连接,而不是利用常用的现有技术在受弯腹板上开孔进行连接,可以避免对受弯钢构件100的破坏,避免新的集中应力点的产生;同时在下连接板203的下部设置了碳纤维板300,碳纤维板300在固定于碳纤维板锚具301之前需进行张拉,使得碳纤维板300产生预应力,抵消一部分受力,进一步提升受弯钢构件100的承载能力。
[0024]
本实施例中,所述中间件202包括加固腹板2021、加固上翼缘2022和加固下翼缘2023,所述加固上翼缘2022外侧设有上连接部2024,所述上连接部2024超出所述受弯上翼缘102边缘,所述上连接板201宽度大于所述受弯上翼缘102宽度,且所述上连接板201与两侧的上连接部2024固定连接;所述加固下翼缘2023外侧设有下连接部2025,所述下连接部2025超出所述受弯下翼缘103边缘,所述下连接板203宽度大于所述受弯下翼缘103宽度,且所述下连接板203与两侧的下连接部2025固定连接。
[0025]
在进行加固施工时,可直接将中间件202的加固腹板2021夹持于受弯钢构件100的受弯腹板101两侧,之后利用上连接板201和下连接板203将两个加固腹板2021上的加固上
翼缘2022和加固下翼缘2023进行连接,施工难度小,可以理解的是,上连接部2024、下连接部2025与上连接板201、下连接板203可采用螺栓连接,也可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不局限于一种。
[0026]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固腹板2021下部设有弧形缺口2026,所述加固下翼缘2023设置在所述弧形缺口2026的两端,设置弧形缺口2026可对加固钢构件200进行减重,节约资源;同时,在张拉碳纤维板300,弧形缺口2026可产生轻微的收缩,保证预应力的有效施加。
[0027]
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板锚具301包括设于下连接板203两端的安装座3011和夹片3012,所述夹片3012将所述碳纤维板300锚固于所述安装座3011内。
[0028]
本实施例中,所述碳纤维板300与所述下连接板203之间设有粘胶层303,所述粘胶层303采用现有技术即可,例如在碳纤维板施工过程中常用的碳板胶,可以理解的是,在将碳纤维板300进行张拉后利用粘胶层303贴附于下连接板203上。
[0029]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