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23712发布日期:2021-03-26 22:35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筋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在建筑上钢筋的连接通常是扎丝捆扎或电焊焊接,也有用连接器连接的;
3.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10421649 u所公开的一种钢筋连器,包括外套筒,外套筒内部的两端各设有一组紧扣组件、内部的中部设有弹性组件,紧扣组件在所述弹性组件作用下卡紧钢筋,弹性组件包括螺旋弹簧与隔挡件,隔挡件设置在螺旋弹簧轴向的中部位置处。
4.上述现有技术的钢筋连接器在使用时无法两连接的钢筋端面进行固定,这样在浇筑混凝土时,由于震动会钢筋错位,从而影响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钢筋连接器,解决现有钢筋连接器无法对两连接的钢筋端部进行固定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筋连接器,包括:壳体、第一弹簧、第二弹簧、连接器、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
9.壳体套设于第一弹簧、第二弹簧、连接器、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外;
10.连接器安装于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之间;
11.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分别安装于壳体内部两端;
12.第一弹簧第一端抵住第一卡爪,第二端抵住连接器;
13.第二弹簧第二端抵住第二卡爪,第一端抵住连接器;
14.当钢筋插于壳体内时,连接器用于抵住钢筋端部,并与钢筋端部连接。
15.其中,连接器为磁钢。
16.其中,连接器与钢筋端部的接触表面设有粘合剂。
17.其中,连接器包括第一腔体、第一击针、第二击针、第三弹簧、第四弹簧、第一挡片、第二挡片;
18.第一腔体储存有粘合剂;
19.第一挡片与第一击针固定,第三弹簧套设于第一击针上,且第三弹簧第一端抵住第一挡片,第三弹簧第二端抵住第一腔体第一端;
20.第二挡片与第二击针固定,第四弹簧套设于第二击针上,且第四弹簧第一端抵住第二挡片,第四弹簧第二端抵住第一腔体第二端。
21.其中,第一击针和第二击针均设有溢胶孔。
22.其中,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上设有外螺纹,第二壳体上设有内
螺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配合连接。
23.其中,壳体包括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第三壳体和第四壳体之间通过螺丝连接。
24.其中,第三壳体上设有凸条,第四壳体上设有凹槽,第三壳体与第四壳体扣合时,凸条嵌于凹槽内。
25.其中,粘合剂为发泡胶。
26.三、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连接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8.(1)通过连接器的设计,使两连接钢筋端部能直接固定连接,有效的避免的钢筋在浇筑混凝土时产生错位;
29.(2)通过升磁钢的设计,可以快速的吸附钢筋,使两钢筋端部具有直接的物理接触并固定,并且能够快速连接。
30.(3)通过腔体内储存发泡剂的设计,在击针刺破腔体后,发泡剂可以对连接器内部空间进行填充,有效的避免的零部件之间的空隙会聚集混凝土中的水分,避免了零部件之间的锈蚀。
附图说明
3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连接器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图;
3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连接器实施例一的爆炸图;
3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连接器实施例一的全剖视图;
3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连接器实施例二的连接器示意图;
3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连接器实施例二的内部结构图;
3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连接器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3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连接器实施例二的击针和挡片的剖视图图;
38.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连接器实施例二的第三壳体结构图;
39.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钢筋连接器实施例二的第四壳体结构图;
40.图中:1为壳体;2为第一弹簧;3为第二弹簧;4为连接器;5 为第一卡爪;6为第二卡爪;10为钢筋;11为第一壳体;12为第二壳体;13为第三壳体;14为第四壳体;15为凸条;16为凹槽;41 为第一腔体;42为第一击针;43为第二击针;44为第三弹簧;45为第四弹簧;46为第一挡片;47为第二挡片;48为溢胶孔。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2.实施例一
43.本实施例的钢筋连接器的结构如图1至3所示包括:壳体1、第一弹簧2、第二弹簧3、连接器4、第一卡爪5和第二卡爪6;
44.连接器4为磁钢或与钢筋端部的接触表面设有粘合剂,用于对钢筋端部进行吸附;
45.壳体1包括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第一壳体11上设有外螺纹,第二壳体12上设有内螺纹,
46.第一壳体11内依次放置第一卡爪5和第一弹簧2,在第二壳体 12内放置依次放置第二卡爪6和第二弹簧3,连接器4放置在第一弹簧2和第二弹簧3之间,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互相扣合后通过外螺纹和内螺纹配合连接;
47.第一卡爪5在第一弹簧2的推动下抵住第一壳体11内壁端部,第二卡爪6在第二弹簧3推动下抵住第二壳体12内壁端部,
48.使用时只需将两根钢筋10分别从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端部插入直至钢筋10的端部与连接器4抵接,连接器4与钢筋10端部连接,而第一卡爪5或第二卡爪6都在第一弹簧2或第二弹簧3的推动下抱紧对应的钢筋10,两根钢筋10连接完成。
49.实施例二
50.上述实施例一中的钢筋连接器为了各部件之间能够互相配合,壳体1内部必定会有一定的空隙,而在浇筑混凝土时,混凝土无法进入空隙内,这样空隙容易聚集混凝土中的水分,从而导致各部件锈蚀,影响质量,为了解决上述实施例一中的问题,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对连接器4做进一步改进;
51.如图4至7所示,连接器4包括第一腔体41、第一击针42、第二击针43、第三弹簧44、第四弹簧45、第一挡片46、第二挡片47;
52.第一腔体41储存有发泡剂,第一击针42和第二击针43均设有溢胶孔48;
53.第一挡片46与第一击针42固定,第三弹簧44套设于第一击针 42上,且第三弹簧44第一端抵住第一挡片46,第三弹簧44第二端抵住第一腔体41第一端;
54.第二挡片47与第二击针43固定,第四弹簧45套设于第二击针 43上,且第四弹簧45第一端抵住第二挡片47,第四弹簧45第二端抵住第一腔体41第二端;
55.在使用时,钢筋10推动第一挡片46和第二挡片47,第三弹簧 44和第四弹簧45被挤压,第一击针42和第二击针43分别扎入从第一腔体41,第一腔体41内的发泡剂就会通过溢胶孔48流出,将壳体1内部的空隙填满。
56.实施例三
57.从生产装配角度讲,为了方便装配,在上述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中的壳体1包括第三壳体13和第四壳体14,第三壳体13 上设有凸条15,第四壳体14上设有凹槽16,在装配时,凸条15嵌于凹槽16内,使第三壳体13和第四壳体14能够更加精准的扣合,也进一步方便通过螺丝将第三壳体13和第四壳体14互相连接。
58.通过本实施例的壳体1装配,可以先将第一弹簧2、第二弹簧3、连接器4、第一卡爪5和第二卡爪6都先安装在第三壳体13内,然后扣合第四壳体14,减少了各零部件在安装时的互相干扰。
59.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