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式水暖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76761发布日期:2021-03-30 20:13阅读: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合式水暖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式水暖板结构。



背景技术:

水暖是目前流行的一种采暖方式,它比起电暖还是相当有优势的。水暖是通过地面盘管,管道里有循环流动的热水,通过地板辐射层中的热媒,均匀加热整个地面,利用地面自身的蓄热和热量向上辐射的规律由下至上进行传导,来达到取暖的目的。

目前常见的水暖板安装结构是先在地面铺设好水暖管,之后在水暖管上铺设混凝土层,并将混凝土层找平后,再在混凝土层上铺设地板;该种结构的安装方式,水暖管是整体铺设成型的,水暖管只有较薄的一层,其散热较快,保温性能不佳,且在出现问题时整体的检修较为不便;同时,使用过程中一般会对全部的铺设区域进行加热;而不能进行局部加热,丧失了一定的使用灵活性,用户只需要加热部分区域时,常见的水暖管的全部加热的方式也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为此,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是本实用新型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水暖板结构。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水暖板结构,包括匀热板、隔热支撑板、上层水暖盘管、下层水暖盘管及电热盘,所述匀热板和隔热支撑板均呈矩形状,所述匀热板与隔热支撑板扣合在一起,且匀热板位于隔热支撑板的上方,所述隔热支撑板的顶部凹设有第一圆槽,所述匀热板的底部凹设有第二圆槽,所述第一圆槽和第二圆槽相互扣合在一起形成一圆形容纳腔;

所述上层水暖盘管及下层水暖盘管均位于圆形容纳腔内,所述上层水暖盘管及下层水暖盘管均弯曲盘绕成涡状线形状,所述上层水暖盘管位于下层水暖盘管的正上方,所述上层水暖盘管及下层水暖盘管均具有一进口端和出口端,所述上层水暖盘管的出口端与所述下层水暖盘管的进口端通过一管件相连通,所述上层水暖盘管的进口端和下层水暖盘管的出口端均伸出至圆形容纳腔的外侧,所述上层水暖盘管及下层水暖盘管与圆形容纳腔内壁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导热填料层;

所述电热盘设置于上层水暖盘管与下层水暖盘管之间,该电热盘的顶面与上层水暖盘管贴合在一起,所述电热盘的底面与下层水暖盘管贴合在一起,所述电热盘的中心处开设有一竖直向下设置的通孔,所述上层水暖盘管与下层水暖盘管之间连接的管件穿过所述通孔;

所述匀热板的顶部四角均向下竖直开设有一插孔,该插孔向下贯穿隔热支撑板,所述插孔内转动连接有一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一竖直设置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底端伸出至隔热支撑板的外侧,所述螺杆的底部连接有一支撑板,所述螺纹套的顶部开设有一十字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匀热板与隔热支撑板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层水暖盘管的进口端和下层水暖盘管的出口端均连接有一螺纹连接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匀热板为铝合金匀热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隔热支撑板为聚氨酯纤维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导热填料层为氧化铝粉末层。

相对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水暖板结构包括匀热板、隔热支撑板、上层水暖盘管、下层水暖盘管及电热盘,安装使用时,多个匀热板之间能够相互拼接在一起使用,每个圆形容纳腔内的上层水暖盘管和下层水暖盘管相互独立设置,在水暖管出现泄漏时,可独立对其进行检修;且通过上层水暖盘管和下层水暖盘管的设置,其能够储存较多量的热水,散热相对较慢,且配合底部隔热支撑板的设置可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其整体的保温性能;设置有电热盘,其可独立进行加热,可根据用户需求在局部区域内进行加热,而不必对整体区域进行加热,以此节省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图3为插孔的剖视图;

图4为匀热板和隔热支撑板的前视剖视图;

图5为螺纹套的立体图;

图6为上层水暖盘管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列表:100匀热板、101插孔、102螺纹套、103螺杆、104支撑板、105十字槽、200隔热支撑板、300上层水暖盘管、400下层水暖盘管、500电热盘、700圆形容纳腔、800导热填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实施例:参见图1-6,一种组合式水暖板结构,包括匀热板100、隔热支撑板200、上层水暖盘管300、下层水暖盘管400及电热盘500,匀热板100和隔热支撑板200均呈矩形状,匀热板100与隔热支撑板200扣合在一起,且匀热板100位于隔热支撑板200的上方,隔热支撑板200的顶部凹设有第一圆槽,匀热板100的底部凹设有第二圆槽,第一圆槽和第二圆槽相互扣合在一起形成一圆形容纳腔700;匀热板100整体采用铝合金匀热板,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

上层水暖盘管300及下层水暖盘管400均位于圆形容纳腔700内,上层水暖盘管300及下层水暖盘管400均弯曲盘绕成涡状线形状,上层水暖盘管300位于下层水暖盘管400的正上方,上层水暖盘管300及下层水暖盘管400均具有一进口端和出口端,上层水暖盘管300的出口端与下层水暖盘管400的进口端通过一管件相连通,上层水暖盘管300的进口端和下层水暖盘管400的出口端均伸出至圆形容纳腔700的外侧,上层水暖盘管300及下层水暖盘管400与圆形容纳腔700内壁之间的空隙内填充有导热填料层800;

隔热支撑板200采用聚氨酯纤维板,用于隔绝上层水暖盘管300和下层水暖盘管400,减少其底部热量的散失;导热填料层800采用氧化铝粉末层,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可将上层水暖盘管300及下层水暖盘管400的热量及时的传递至顶部的匀热板100上;

电热盘500设置于上层水暖盘管300与下层水暖盘管400之间,该电热盘500的顶面与上层水暖盘管300贴合在一起,电热盘500的底面与下层水暖盘管400贴合在一起,电热盘500的中心处开设有一竖直向下设置的通孔,上层水暖盘管300与下层水暖盘管400之间连接的管件穿过通孔;

匀热板100的顶部四角均向下竖直开设有一插孔101,该插孔101向下贯穿隔热支撑板200,插孔101内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一螺纹套102,螺纹套102的底端通过螺纹连接有一竖直设置的螺杆103,螺杆103的底端伸出至隔热支撑板200的外侧,螺杆103的底部连接有一支撑板104,螺纹套102的顶部开设有一十字槽105;十字槽105用于跟十字型螺丝刀进行配合,安装时,可将支撑板200和螺杆103在地面固定,之后通过十字型螺丝刀旋转螺纹套102,调节螺纹套102在螺杆103上的高度,实现对匀热板100的边缘四角的支撑高度的调整,以此保持其安装的平整度;

使用时,现在地面将匀热板100相互拼接在一起,并将上层水暖盘管300及下层水暖盘管400连通外部供水管;之后在匀热板100的顶部拼接木地板;正常使用状态下,由水暖锅炉产生热水通入上层水暖盘管300及下层水暖盘管400中进行采暖;上层水暖盘管300和下层水暖盘管400的设置,其能够储存较多量的热水,散热相对较慢,且配合底部隔热支撑板200的设置可进一步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其整体的保温性能;

而需要对局部区域进行加热时,可开启电热盘500,电热盘500产生的热量可传递至匀热板100上进行独立加热,与局部加热时,仍然需要开启功率较大的水暖锅炉烧水相比,其能够节省能源的消耗。

匀热板100与隔热支撑板200之间通过螺钉可拆卸的连接,便于在检修维护时将匀热板100与隔热支撑板200相分离,对内部的上层水暖盘管300及下层水暖盘管400进行检修。

上层水暖盘管300的进口端和下层水暖盘管400的出口端均连接有一螺纹连接管,便于通过螺纹连接管连接外部供水管。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