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瓷的上色装置

文档序号:25245620发布日期:2021-06-01 23:23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青瓷的上色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瓷器上色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瓷的上色装置。



背景技术:

青瓷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作为一种表面施有青色釉的瓷器,青瓷色调的形成,主要是胎釉中含有一定量的氧化铁,在还原焰气氛中焙烧所致,其中青釉的颜色又分为缥色、秘色、豆青、东青、粉青、天青、梅子青、青白釉、冬青釉、仿龙泉釉和翠青釉等,不同种青釉上色的制备方法和形成原理各有千秋,其中翠青釉釉色青嫩如翠竹,色泽光润,由于釉中有密集的小气泡,釉汁垂流会使器物肩部色泽淡雅,下部浓重。

现有的制备翠青釉的方式主要是通过釉浆进行调配,制成釉浆稀浆液后利用重力的作用使着色部分主要沉着在瓷器的底部,烧制完成后最终实现翠青釉颜色的沉着并达到淡入淡出的效果,然而这种方式制成的稀浆液会存在青瓷表面颜色沉着过浅的问题,会使青瓷着色整体偏浅,影响青瓷的着色,不易于达到目的想要达到的着色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青瓷的上色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青瓷的上色装置,包括高压气罐、喷枪和着色剂储罐,所述喷枪上设置有进气口和进液口,所述高压气罐和喷枪之间连通设置有输气管且所述输气管固定设置在喷枪的进气口处,所述着色剂储罐上设置有用于制备着色剂气泡的气泡制备设备且着色剂储罐上连通设置有用于与喷枪相连通设置的输液管。

进一步地,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的输气端与着色剂储罐的底部连通设置,所述气泵的出气端且位于着色剂储罐内壁的底部连通设置有气泡石。

进一步地,所述着色剂储罐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连接有搅流管且所述搅流管位于着色剂储罐的内部且位于气泡石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着色剂储罐的内部且位于气泡石和搅流管之间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气泡石上浮的格栅板。

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气罐的出气端设置有接口法兰,所述接口法兰上法兰连接有电磁阀,所述输气管通过电磁阀与高压气罐连通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着色剂储罐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将着色剂储罐进行垫高的垫高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气泡制备设备使着色剂储罐内充裕大量的气泡,通过高压气罐对喷枪的释压作用使气体快速流过喷枪,利用伯努利原理使经由喷枪内的着色剂被吸引喷出,最终使附着在胎上的釉浆液保留有足够的微小气泡,由于浮力的作用气泡上浮,受重力的作用釉浆液下沉,在烧制完成后能保证翠青釉淡入淡出效果的同时保证了翠青釉颜色一定的浓度,实现了良好的着色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b-b方向剖视图;

附图标记:1、高压气罐;2、输气管;3、喷枪;301、进气口;302、进液口;4、着色剂储罐;5、输液管;6、气泵;7、搅拌电机;8、搅流管;9、气泡石;10、垫高架;11、电磁阀;12、格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4所示,一种青瓷的上色装置,包括高压气罐1、喷枪3和着色剂储罐4,喷枪3上设置有进气口301和进液口302,高压气罐1和喷枪3之间连通设置有输气管2且输气管2固定设置在喷枪3的进气口301处,着色剂储罐4上设置有用于制备着色剂气泡的气泡制备设备且着色剂储罐4上连通设置有用于与喷枪3相连通设置的输液管5。

本实施方案中,通过高压气罐1对喷枪3的高流速作用使喷枪3管路内压力降低,此时着色剂储罐4上连通设置的输液管5由于处于常压状态因此会使着色剂储罐4内的釉浆液被排出输液管5(伯努利原理,不需要液泵的引流),釉浆液经由高压气体的喷出作用使浆液被喷出并附着在釉胎的表面,由于釉浆液通过气泡制备设备提前充盈有微小的气泡,因此在釉浆液附着在釉胎表面时气泡和浆液分被受浮力和重力作用上下分离,保证了色素沉着上浅下浓效果的同时也保证釉胎着色时较好的浓度控制,更有益与青瓷的着色,这里应注意的是为减少釉浆液被高压气体撕碎成过于细小的水雾而使气泡失去作用,应尽量控制气泡制备设备所产出的气泡足够细小并控制输液管5的输液量足够。

具体的,还包括气泵6,气泵6的输气端与着色剂储罐4的底部连通设置,气泵6的出气端且位于着色剂储罐4内壁的底部连通设置有气泡石9。

本实施例中,具体细化了细小气泡制备的结构,通过在着色剂储罐4内泵入空气,空气经由气泡石9的作用将大型的气泡物理分割为若干个细小的气泡,此时较大的气泡经由着色剂储罐4顶部的通气口泄出,由于气泵6的持续输出作用,较小的气泡会持续充盈在釉浆液中,在使用喷枪3对釉胎进行着色时应保证气泵6的开启状态,避免长时间静置而导致气泡的消失;若为优化此处的细小气泡的产生率,可通过采用控制阀将输液管5的管路进行关闭,增大气泵6输气效率的同时控制着色剂储罐4的通气口通气效率降低,提升着色剂储罐4内部较高的压强,使中型大型气泡内的气体能极速通过通气口排出,从而筛选出较小的气泡,在着色时由于小型气泡的浮力可忽略不计,因此打开控制阀即可(在采用优化方案时不应使釉浆液过多,避免受气泡的不稳定作用使釉浆液经由通气口喷出)。

具体的,着色剂储罐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7,搅拌电机7的输出轴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连接有搅流管8且搅流管8位于着色剂储罐4的内部且位于气泡石9的上方。

本实施例中,为加速小型气泡的产生,在着色剂储罐4的顶部设置搅拌电机7,经由搅拌电机7对搅流管8的作用使搅流管8在着色剂储罐4内快速转动,使大型气泡被搅动分割为中型气泡,中型气泡再被分割为小型气泡,这里应注意的是经由搅动产生的气泡不能直接分割为微小型气泡,微小型气泡主要有大型气泡之间的相互碰撞而产生,而气泡与气泡碰撞后产生的大型气泡再被搅流管8作用分割或被通气口排出,最终使着色剂储罐4内部留存有较多的微小型气泡,这里应注意的是为了提高转动的作用效果,应设置搅流管8为多个,此外搅流管8应设计为圆柱状以用于减轻转动时所受到的液体的阻力。

具体的,着色剂储罐4的内部且位于气泡石9和搅流管8之间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气泡石9上浮的格栅板12。

本实施例中,为防止气泡石9在冲入过多的气体时产生的不稳定性,若气泡石9与搅流管8接触则会导致设备的损坏,为避免因意外事故的损坏这里设置格栅板12用于防止气泡石9的上浮。

具体的,高压气罐1的出气端设置有接口法兰,接口法兰上法兰连接有电磁阀11,输气管2通过电磁阀11与高压气罐1连通设置。

本实施例中,为防止喷枪3的损坏应额外设置阀门对高压气罐1的出气端进行控制,考虑到可能需要对空气的流速进行控制,在输气管2和高压气罐1之间连接设置电磁阀11。

具体的,着色剂储罐4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用于将着色剂储罐4进行垫高的垫高架10。

本实施例中,为增强釉浆液流动的主动性,将着色剂储罐4进行垫高,提升釉浆液整体的重力势能更有利于釉浆液流经喷枪3的喷管内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