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方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119610发布日期:2021-05-19 02:22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模块化方舱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方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方舱。


背景技术:

2.方舱起源于美国,最初应用于美军,目前方舱已不单单用于完成各种野外军事作战任务,还应用于其他领域,比如医疗领域的医疗急救方舱,户外救灾的生活保障方舱,应对突发污染情况下的应急处理监测方舱等。方舱的结构类似于集装箱,通常由金属板材焊接而成。通常方舱均配备有载车,通常情况下,可通过载车运载到所需的地方,然而方舱对运载工具依赖性太强,当方舱需要移动时,都需要装入载车等运载工具后才能运输,一旦运载工具发生故障,只能通过更换运载工具的方式进行移动,而方舱本身无法移动,这明显限制了方舱的使用,基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方舱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可便于移动的模块化方舱。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方舱,包括:
5.方舱本体;
6.底座,其下端面设有滚轮,所述底座上端面开设有一凹槽,所述方舱本体可卡设在凹槽内,所述方舱本体下端以及底座上对应位置均设有第一螺纹孔,一螺栓螺接所述第一螺纹孔以使方舱本体相对底座固定。
7.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
8.弹性套筒,其固定在凹槽内并与凹槽内壁面之间形成间隙;
9.弹性件,其固定在弹性套筒外周面与凹槽内壁面之间,所述方舱本体可卡设在弹性套筒内。
10.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底座下端还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螺栓可螺接在第二螺纹孔内。
11.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
12.第一固定板,其固定方舱本体两侧;
13.液压缸,其固定在底座上且位于第一固定板正下方,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以及所述第二固定板上均开设有第三螺纹孔,一螺杆螺接所述第三螺纹孔以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相对固定。
14.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方舱本体包括:
15.舱体,其为类长方体形,所述舱体由壁板组合而成;
16.第一隔板,其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舱体内,所述第一隔板将舱体内部空间分成多个腔室,每个第一隔板的一侧面沿舱体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插槽;
17.第二隔板,其可选择性插入不同插槽中。
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壁板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蒙皮、发泡铝板、蜂窝芯、隔
热层以及内蒙皮,所述外蒙皮、内蒙皮均为厚度为2.5~3mm的铝板,所述发泡铝板的密度为0.5~0.7g/cm3,所述蜂窝芯内填充有聚氨酯泡沫,所述隔热层为pvc发泡板。
19.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方舱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1)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方舱,通过将方舱本体卡设在底座的凹槽内,并通过螺栓固定,同时还在底座下端面设置滚轮,在当需要对方舱本体移动时,通过滚轮的移动即可带动方舱本体移动从而增加了方舱的机动性,而同时方舱本体还可以从底座上拆卸下来,可以使方舱本体工作时更稳定;
21.(2)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方舱,还包括弹性套筒以及弹性件,通过弹性套筒以及弹性件,在弹力的作用下可使得方舱本体更稳定的卡设在凹槽内,同时,若方舱本体在外界的作用下产生振动,设置的弹性套筒以及弹性件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22.(3)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方舱,还包括液压缸,通过液压缸活塞杆的伸缩,可便于使方舱本体安装在底座的凹槽内;
23.(4)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方舱,壁板包括外蒙皮、发泡铝板、蜂窝芯、隔热层以及内蒙皮,外蒙皮、内蒙皮均为厚度为2.5~3mm的铝板,2.5~3mm的铝板既满足了使用要求,又能保证轻量化设计;发泡铝板的密度较低,但强度、电磁屏蔽性能、隔音、隔热等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增加了方舱的性能;蜂窝芯内填充有聚氨酯泡沫,其保温性佳,且阻止了蜂窝芯芯格空气的对流和热辐射作用,从而改善方舱的保温性能;设置的隔热层进一步增加了方舱的保温性。
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模块化方舱的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模块化方舱的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方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技术方案中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0.如图1~4所示,一种模块化方舱,包括:
31.方舱本体1;
32.底座2,其下端面设有滚轮3,具体的滚轮3设置为四个并位于底座2下端面的四个边角处,滚轮3可为万向轮或马福轮等,在底座2上还开设有一凹槽21,该方舱本体1可卡设在底座上,为了进一步使方舱本体1更稳定的卡设在底座2上,还在方舱本体1下端以及底座
2上对应位置均设有第一螺纹孔22,通过螺栓4螺接第一螺纹孔22从而使方舱本体1固定在底座2上。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方舱本体1卡设在底座2上并通过螺栓固定,如此可以实现方舱本体1与底座2之间的可拆卸固定,在当需要对方舱本体1移动时,通过滚轮3的移动即可带动方舱本体1移动从而增加了方舱的机动性,而同时方舱本体1还可以从底座2上拆卸下来。在某些情况下,方舱需要在稳定的条件下工作,而方舱本体1固定在底座2上,由于滚轮3的设置,导致方舱本体1工作时不稳定,而将方舱本体1从底座2拆卸下来可以使方舱本体1工作时更稳定。
33.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该模块化方舱还包括:
34.弹性套筒51,其固定在凹槽21内并与凹槽21内壁面之间形成间隙,具体的该弹性套筒51内径与方舱本体1相适配,弹性套筒51可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
35.弹性件5,其固定在弹性套筒51外周面与凹槽21内壁面之间,具体的弹性件5可为弹簧或弹性橡胶等,方舱本体1可卡设在弹性套筒51内,通过弹性套筒51以及弹性件5,在弹力的作用下可使得方舱本体1更稳定的卡设在凹槽21内。同时,若方舱本体1在外界的作用下产生振动,设置的弹性套筒51以及弹性件5可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
36.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2下端还设有第二螺纹孔23,所述螺栓4可螺接在第二螺纹孔23内,当旋出螺栓4后将方舱本体拆出后,可将螺栓4螺接在第二螺纹孔23内,如此,可防止螺栓4丢失。
37.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该模块化方舱还包括:
38.第一固定板6,其固定方舱本体1两侧,具体的第一固定板6固定在方舱本体1左右两侧面上;
39.液压缸7,其固定在底座2上且位于凹槽21两侧,液压缸7位于第一固定板6正下方,液压缸7的活塞杆上固定有第二固定板8,同时在第一固定板6以及第二固定板7上均开设有第三螺纹孔61,一螺杆9螺接第三螺纹孔61以使第一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8相对固定,在使用时,若需要将方舱本体1从底座2拆卸下来,可通过液压缸7的活塞杆的伸长进而带动方舱本体1上升并离开凹槽21,然后放置在运输工具上比如叉车上,然后旋出螺杆9,当需要将方舱本体1安装在凹槽21内时,先使用吊机工具将方舱本体放进凹槽21内,然后液压缸7的活塞杆伸长通过螺杆9固定第一固定板6、第二固定板8,再通过压缸7的活塞杆的缩短带动方舱本体1向下移动,从而使方舱本体1安装在凹槽21内。
40.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方舱本体1包括:
41.舱体11,其为类长方体形,舱体11由壁板组合而成,具体的舱体11由六个壁板11围合形成长方体形的空腔结构;
42.第一隔板12,其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舱体11内,第一隔板12将舱体11内部空间分成多个腔室13,每个第一隔板12的一侧面沿舱体11宽度方向开设有若干插槽14;
43.第二隔板15,其可选择性插入不同插槽15中,实际中可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将第二隔板15插设在不同插槽15中,这样进一步的可将腔室13分隔成不同大小的容纳空间,然后在不同的容纳空间内根据实际情况安装不同的设备,以满足方舱的使用条件,实际中还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在壁板、第一隔板12、第二隔板15上开设舱门,具体的,位于顶部的壁板上还开设有一开口,开口的设有一盖板,盖板可盖合在开口上,开启盖板后可将第二隔板15经过该开口插设在插槽14中,然后关闭盖板。
44.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壁板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外蒙皮16、发泡铝板17、蜂窝芯18、隔热层19以及内蒙皮10,外蒙皮16、内蒙皮10均为厚度为2.5~3mm的铝板,2.5~3mm的铝板既满足了使用要求,又能保证轻量化设计;发泡铝板17的密度为0.5~0.7g/cm3,发泡铝材料的密度较低,但强度、电磁屏蔽性能、隔音、隔热等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增加了方舱的性能;蜂窝芯18内填充有聚氨酯泡沫,具体的蜂窝芯的结构为芳纶蜂窝,在蜂窝芯内填充有聚氨酯泡沫,其保温性佳,且阻止了蜂窝芯芯格空气的对流和热辐射作用,从而改善方舱的保温性能;隔热层19为pvc发泡板,设置隔热层进一步增加了方舱的保温性。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