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板的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684224发布日期:2021-06-29 23:45阅读: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板的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板安装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板的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我国大力提倡使用新型材料的形势下,特别是对于整体墙板材料,各种新型建材不断涌现,尤其是人造建材更加多样,选择面广。

现有墙体做法中,外墙板直接通过自攻自钻钉固定于竖向钢龙骨上,由于现场龙骨安装及板面加工不可避免会产生误差、导致面材安装施工难度高、外立面效果差、外立面墙板完成面不平整,且无法调节,严重影响立面效果或者是采用金属材料做成的固定框,通过干挂进行安装,但其干挂后板块的拼接需要采用填缝材料进行填缝,十分影响整个幕墙的和谐观感和美观性,申请号为2017200345186的中国专利公布了一种陶瓷薄板-玻璃复合板隐框安装系统,包括墙体固定组件和安装在墙体固定组件上的背框组件,背框组件上胶粘有陶瓷薄板-玻璃复合板,还包括横梁和挂件;横梁横向安装于墙体固定组件的立柱;挂件为横向的t型结构,其水平面通过螺栓组件安装于所述横梁的上端面,其朝外的垂直面上设置有开口朝上的挂钩,挂钩设置有两个,两挂钩上下排列设置;背框组件的背框设置有钩挂于所述挂钩的7字形的钩挂部,背框的框面积少于所述陶瓷薄板-玻璃复合板的平板面积。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安装系统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安装不是十分方便,导致施工过程较长,施工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板的安装系统,解决安装系统整体结构较为复杂,安装不是十分方便,导致施工过程较长,施工成本增加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复合板的安装系统,所述安装系统包括结附主体、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以及复合板,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于结附主体,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组件,所述复合板与第二连接组件相连。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包括结附主体、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以及复合板的安装系统,其中第一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于结附主体,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组件,复合板与第二连接组件相连,在需要将复合板安装到结附主体上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与复合板以及结附主体之间的配合,可以快速的完成安装过程,从而使得安装过程缩短,进而节省施工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组件包括埋板、多个第一连接件、方通、多个第一固定件以及多个第二固定件,所述埋板通过第一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结附主体,所述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于埋板远离结附主体的一面,所述方通通过第二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包括埋板、多个第一连接件、方通、多个第一固定件以及多个第二固定件在内的第一连接组件,其中埋板通过第一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结附主体,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于埋板远离结附主体的一面,方通通过第二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件,使得第一连接组件可以方便快速地与结附主体相连,从而使得第二连接组件以及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连接组件的复合板通过第一连接组件方便快速地与结附主体相连。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连接组件包括多个第三固定件、多个第二连接件以及连接框,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三固定件与第一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框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连接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包括多个第三固定件、多个第二连接件以及连接框在内的第二连接组件,其中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三固定件与第一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连接框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连接件,一方面使得复合板与第二连接组件可以方便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使得第二连接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之间连接在保证稳定性地前提下还具有便于拆装的效果。

作为优选,还包括多个第三连接件与多个第四固定件,所述第三连接件通过第四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框,所述第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连接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多个第三连接件与多个第四固定件,其中第三连接件通过第四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框,第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连接件,使得连接框的位置可以通过第三连接件以及第四固定件来进行调整,从而调整与连接框相连的复合板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复合板(4)具体为陶瓷薄板与玻璃通过pvb结合而成的陶瓷薄板-玻璃复合板,所述复合板的玻璃层与第二连接组件通过胶黏剂连接在一起。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胶黏剂将陶瓷薄板与玻璃通过pvb结合而成的复合板与第二连接组件相连,便于工作人员施工,从而使得复合板与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过程方便快捷,进而缩短复合板安装到结附主体所需的时间,降低安装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胶黏剂为硅酸盐胶黏剂、磷酸盐胶黏剂、聚醋酸乙烯系酯胶黏剂、硅酮结构胶、环氧胶黏剂或者丙烯酸系胶黏剂中的任意一种,所述胶黏剂优选为硅酮结构胶。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硅酸盐胶黏剂、磷酸盐胶黏剂、聚醋酸乙烯系酯胶黏剂、环氧胶黏剂或者丙烯酸系胶黏剂中的任意一种作为复合板与第二连接组件相连的胶黏剂,使得复合板与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具有了良好的稳固性,使用硅酮结构胶作为复合板与第二连接组件相连的胶黏剂,可在很宽的气温条件下轻易地挤出使用,依靠空气中的水分固化成优异、耐用的高模量、高弹性的硅酮橡胶,因此,粘接件的尺寸稳定性好。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处设有调节螺钉,所述调节螺钉具体为m5调节螺钉。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第三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的连接处设有m5调节螺钉,使得第三连接件相对于第二连接件的位置可以通过调节螺钉进行调节,从而对与第三连接件相连的复合板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固定件为膨胀螺栓、化学螺栓、自攻螺钉或者吊环螺钉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第一固定件优选为膨胀螺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膨胀螺栓、化学螺栓、自攻螺钉或者吊环螺钉中的任意一种作为第一固定件,使得第一固定件具有廉价易得的优点,优选使用膨胀螺栓作为第一固定件,使得安装成本降低。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连接件与第二固定件的连接处开有第一调节槽,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三固定件的连接处开有第二调节槽。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固定件的连接处开有第一调节槽,第二连接件与第三固定件的连接处开有第二调节槽,一方面使得方通的位置可以通过改变第二固定件在第一调节槽内的位置来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安装系统的整体厚度,另一方面使得第二连接件的位置可以通过改变第三固定件在第二调节槽内的位置来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复合板与结附主体的相对位置,使得外立面墙板完成面平整。

作为优选,所述埋板远离结附主体的一面与第一固定件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垫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埋板远离结附主体的一面与第一固定件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垫片,使得第一固定件与埋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提升第一固定件的固定效果。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取得了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通过使用包括结附主体、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以及复合板的安装系统,其中第一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于结附主体,第二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组件,复合板与第二连接组件相连,在需要将复合板安装到结附主体上时,通过第一连接组件、第二连接组件与复合板以及结附主体之间的配合,可以快速的完成安装过程,从而使得安装过程缩短,进而节省施工成本;

2、通过使用包括埋板、多个第一连接件、方通、多个第一固定件以及多个第二固定件在内的第一连接组件,其中埋板通过第一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结附主体,第一连接件固定连接于埋板远离结附主体的一面,方通通过第二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件,使得第一连接组件可以方便快速地与结附主体相连,从而使得第二连接组件以及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连接组件的复合板通过第一连接组件方便快速地与结附主体相连;

3、通过使用包括多个第三固定件、多个第二连接件以及连接框在内的第二连接组件,其中第二连接件通过第三固定件与第一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在一起,连接框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连接件,一方面使得复合板与第二连接组件可以方便地结合在一起,另一方面使得第二连接组件与第一连接组件之间连接在保证稳定性的前提下还具有便于拆卸装的效果;

4、通过使用多个第三连接件与多个第四固定件,其中第三连接件通过第四固定件可拆卸连接于连接框,第三连接件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连接件,使得连接框的位置可以通过第三连接件以及第四固定件来进行调整,从而调整与连接框相连的复合板的位置;

5、通过胶黏剂将复合板与第二连接组件相连,便于工作人员施工,从而使得复合板与第二连接组件之间的连接过程方便快捷,进而缩短复合板安装到结附主体所需的时间,降低安装成本;

6、通过使用硅酮结构胶作为复合板与第二连接组件相连的胶黏剂,硅酮结构胶可在很宽的气温条件下轻易地挤出使用,依靠空气中的水分固化成优异、耐用的高模量、高弹性的硅酮橡胶,因此,粘接件的尺寸稳定性好;

7、在第一连接件与第二固定件的连接处开有第一调节槽,第二连接件与第三固定件的连接处开有第二调节槽,一方面使得方通的位置可以通过改变第二固定件在第一调节槽内的位置来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安装系统的整体厚度,另一方面使得第二连接件的位置可以通过改变第三固定件在第二调节槽内的位置来进行调整,从而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复合板与结附主体的相对位置,使得外立面墙板完成面平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中安装系统的水平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中安装系统的竖直剖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所指代的技术特征如下:

1、结附主体;2、第一连接组件;21、埋板;22、第一连接件;221、第一调节槽;23、方通;24、第一固定件;25、第二固定件;26、垫片;3、第二连接组件;31、第三固定件;32、第二连接件;321、第二调节槽;33、连接框;34、第三连接件;35、第四固定件;36、调节螺钉;4、复合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下述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一:参照图1与图2,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复合板的安装系统,包括结附主体1、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3以及复合板4,在本实施例中,结附主体1具体为钢筋混凝土,复合板4具体为陶瓷薄板-玻璃复合板4,第一连接组件2可拆卸连接于结附主体1,第二连接组件3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组件2,复合板4的玻璃层与第二连接组件3相连。

第一连接组件2包括埋板21、两个第一连接件22、方通23、四个第一固定件24以及两个第二固定件25,在本实施例中,埋板21具体为250*220*8的热浸镀锌钢板,第一连接件22具体为热浸镀锌不锈钢角码,方通23具体为规格是80*40*4的热浸镀锌不锈钢方通23,第一固定件24具体为m12*120的不锈钢膨胀螺栓,第二固定件25具体为m10*75的不锈钢膨胀螺栓,埋板21通过第一固定件24可拆卸连接于结附主体1,埋板21远离结附主体1的一面与第一固定件24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40*40*4热浸镀锌钢垫片26,两个第一连接件22相对焊接于埋板21远离结附主体1的一面,第一连接件22的厚度为6mm,第一连接件22与第二固定件25的连接处开有第一调节槽221,方通23通过第二固定件25可拆卸连接于相对两个第一连接件22之间。

第二连接组件3包括两个第三固定件31、两个第二连接件32、连接框33、两个第三连接件34、两个第四固定件35以及调节螺钉36,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件31为m5*70不锈钢螺栓组件,第二连接件32具体为l50*5铝合金角码,连接框33为铝合金框,第三连接件34为异形铝合金挂件,第四固定件35为m5*25不锈钢螺栓组件,第二连接件32与第三固定件31的连接处开有第二调节槽331,第二连接件32通过第三固定件31与方通23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第三连接件34通过调节螺钉36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连接件32,连接框33通过第四固定件35可拆卸连接于第三连接件34,。

复合板4与第二连接组件3通过胶黏剂连接在一起,胶黏剂为硅酸盐胶黏剂、磷酸盐胶黏剂、聚醋酸乙烯系酯胶黏剂、硅酮结构胶、环氧胶黏剂或者丙烯酸系胶黏剂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胶黏剂优选为硅酮结构胶。

实施例二:参照图1与图2,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复合板的安装系统,包括结附主体1、第一连接组件2、第二连接组件3以及复合板4,在本实施例中,结附主体1具体为钢筋混凝土,复合板4具体为陶瓷薄板-玻璃复合板4,第一连接组件2可拆卸连接于结附主体1,第二连接组件3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组件2,复合板4的玻璃层与第二连接组件3相连。

第一连接组件2包括埋板21、两个第一连接件22、方通23、四个第一固定件24以及两个第二固定件25,在本实施例中,埋板21具体为250*220*8的热浸镀锌钢板,第一连接件22具体为热浸镀锌不锈钢角码,方通23具体为规格是80*40*4的热浸镀锌不锈钢方通23,第一固定件24具体为m12*120的不锈钢膨胀螺栓,第二固定件25具体为m10*75的不锈钢膨胀螺栓,埋板21通过第一固定件24可拆卸连接于结附主体1,埋板21远离结附主体1的一面与第一固定件24相连接的位置设置有40*40*4热浸镀锌钢垫片26,两个第一连接件22相对焊接于埋板21远离结附主体1的一面,第一连接件22的厚度为6mm,第一连接件22与第二固定件25的连接处开有第一调节槽221,方通23通过第二固定件25可拆卸连接于相对两个第一连接件22之间。

第二连接组件3包括两个第三固定件31、两个第二连接件32、连接框33、两个第三连接件34、两个第四固定件35以及调节螺钉36,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固定件31为m5*70不锈钢螺栓组件,第二连接件32具体为l50*5铝合金角码,连接框33为铝合金框,第三连接件34为异形铝合金挂件,第四固定件35为m5*25不锈钢螺栓组件,第二连接件32与第三固定件31的连接处开有第二调节槽331,第二连接件32通过第三固定件31与方通23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第三连接件34通过调节螺钉36可拆卸连接于第二连接件32,连接框33通过第四固定件35可拆卸连接于第三连接件34。

复合板4与第二连接组件3通过胶黏剂连接在一起,胶黏剂为硅酸盐胶黏剂、磷酸盐胶黏剂、聚醋酸乙烯系酯胶黏剂、硅酮结构胶、环氧胶黏剂或者丙烯酸系胶黏剂中的任意一种,在本实施例中,胶黏剂优选为环氧胶黏剂。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首先将复合板4与连接框33通过胶黏剂结合在一起,接着将埋板21通过第一固定件24固定连接于结附主体1,然后以焊接的方式将第一连接件22与埋板21固定连接在一起,再将方通23以第二固定件25与第一连接件22相连,将第二连接件32通过第三固定件31与方通23相连,然后将第三连接件34通过调节螺钉36与第二连接件32相连,连接框33通过第四固定件35与第三连接件34相连,最后通过第二固定件25与第一调节槽221、第三固定件31与第二调节槽321以及调节螺钉36来对复合板4的相对位置进行调节,完成将复合板4装配到结附主体1的过程。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