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块式PC构件通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44455发布日期:2021-04-06 11:58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拼块式PC构件通用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pc构件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拼块式pc构件通用模具。



背景技术: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prefabricatedconcrete,简称pc)建筑机构系统是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方向,是将在产业化工厂生产的预制结构件运输到现场地进行吊装,通过连接结构件的平装、组合及现浇形成建筑的一种方法。这是一种比较新的房建工程施工技术,就是将实际房建工程中所将用到的各种配件在一个大工地上用混凝土先浇筑出来,等实际房建工程地基基础全部施工完成后再把预制的混凝土运到工地进行统一安插和拼装,这种预制建筑技术的显著优点就是,能够在流水线上大规模地成批生产相关房建工程所用的梁、板、柱,而流水线上所用的模具因为项目需求不同而多种多样。这种预制的方式在实际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也不需要泥浆进行护壁,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施工现场的干净整洁,从而在客观上降低房建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由于pc预制装配板的特性,在实际pc预制装配式构筑模板的施工中相关模具和模板的准确性显得十分重要,模板和模具的精确性甚至关乎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如果模具的尺寸和一些细小零件的浇筑不符合实际房建施工要求则可能造成模具尺寸偏差,导致的拼装问题,最后可能使预制装配板不符合实际装配需求,造成需二次浇筑的情况,这种情况往往耗费巨大的经济和人工成本。除此之外,模具结构复杂也是预制板浇筑中常见的问题之一,过于复杂的零件预制可能在预制时就耗费工时,且使工人的实际劳动量增大。

目前预制构件模具的不足问题繁多,大概可概括为如下,首先模具结构需要进行调整,重量过大。原因是建筑行业生产的是大型、重型部件。这就需要的模具与想要预制的物体大小相等。但模具重量过大,实际使用带来的变形问题必须加以考虑。因此对现有的模具结构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其次,建筑行业的预制构件多为钢模材料,且预制构件必须与混凝土和水带来的腐蚀性接触。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考虑腐蚀性。高温高湿固化容易导致模具腐蚀。再次预制构件模具标准化程度低并且存在通用性差的问题。由于各企业间的技术标准不同加上预制构件的标准程度不高。因此,同样的预制构件模具的标准化程度不同,通用性差,不可重复利用造成严重浪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维修方便、模具拆除简单、耐腐蚀、重复使用和扩展升级能力大大提升的拼块式pc构件通用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拼块式pc构件通用模具,包括:角模块,所述角模块具有相垂直的第一连接面及第二连接面,所述第一连接面上设置有母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面上设置有公连接件;侧模块,所述侧模块具有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连接端是所述侧模块上与所述第一连接端相背离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母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端的端面上设置有公连接件;所述公连接件能够嵌入所述母连接件的内部并与其可拆卸连接。

包括四个所述角模块,其中一个所述角模块的所述第一连接面均与另一个所述角模块的第二连接面相对应;相邻的两个所述角模块之间至少连接有一个所述侧模块。

所述侧模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槽的一端至所述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卡槽的另一端至所述第二连接端;所述角模块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的一端至所述第一连接面,所述第二卡槽的另一端至所述第二连接面。

还包括固定条,所述固定条的两端分别装配在两个相对应的所述角模块的所述第二卡槽的内部,所述固定条的中部嵌入所述两个所述角模块之间的所述侧模块的所述第一卡槽内部。

所述侧模块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侧模块及所述固定条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具有竖直的基板,所述基板的顶端一侧水平设置有顶压板,所述基板的底端上与所述顶压板相背离的一侧水平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安装孔。

所述公连接件为t型块,所述母连接件是与所述公连接件相匹配的t型滑槽。

所述侧模块与所述角模块的厚度均为200mm或300mm,所述侧模块中所述第一连接端至所述第二连接端之间的长度为200mm或300mm。

所述角模块的顶部设置有起吊孔。

所述角模块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销钉。

所述角模块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所述侧模块采用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维修方便,由于侧模和角模都是标准产品,在一个侧模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更换另一个即可,无需重新加工制造,节约大量时间和成本;

(2)模具拆除简单,只需先将角模块拆除,再用工具将侧模块移除即可,无需机械敲打或液压强制拆除,节省大量人力;

(3)批量化生产,拼块式侧模块和角模块都是标准化尺寸,可以根据注塑生产手机零件一样进行批量化注塑生产,虽然需要塑料模具制造,前期投资增加,但是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模具费用的分摊成本在整个产品成本中可以忽略不计;

(4)模具生产效率高,由于该模具全部采用标准件对插拼接方案,模板质量轻量化,侧模块和角模块中间可以设计成空洞状来减少材料的重量,增加材料的刚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模具组装和拆卸的难度因而会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给施工带来很大便利,可以节省施工费用;

(5)模具中直接与混凝土接触的侧模块可采用塑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在模具内部的混凝土固化时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模具不易被腐蚀,保证模具正常的使用寿命;

(6)重复使用和扩展升级能力大大提升,拼块式可变模具可以根据预制构件尺寸的变化做不同的组合,为建筑产业化升级改造,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创造了提供了可能性;

(7)节省了模具的机加工成本,和传统的模具制造相比,可变模具拼块式模具无需机械加工,取消了传统模具在加工制造中的各种机加工环节,给项目节约了时间和费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拼块式pc构件通用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角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侧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3所示,拼块式pc构件通用模具,包括:角模块1,角模块1具有相垂直的第一连接面101及第二连接面102,第一连接面101上设置有母连接件7,第二连接面102上设置有公连接件6;侧模块2,侧模块2具有第一连接端201与第二连接端202,第二连接端202是侧模块2上与第一连接端201相背离的一端,第一连接端201的端面上设置有母连接件7,第二连接端202的端面上设置有公连接件6;公连接件6能够嵌入母连接件7的内部并与其可拆卸连接;在pc预制装配板生产的过程中,可根据所要生产的pc预制装配板的尺寸选择侧模块2的数量,如果pc预制装配板中没有预留洞口,只需四个角模块1即可,如果pc预制装配板的中部预留有洞口,每一个洞口需要额外增加四个角模块1,并根据洞口的尺寸增加侧模块2的数量,然后采用公连接件6与母连接件7相配合的方式进行拼装即可;例如图1中所示,其为预留有一个洞口的pc预制装配板,四个角模块1在外部对应pc预制装配板外部的四角处,另外四个角模块1在内部对应洞口的四角处,然后将相对的角模块1之间通过侧模块2进行连接固定后即可完成模具的组装;pc预制装配板成型后,模具拆除简单,只需先将角模块1拆除,再用工具将侧模块移除即可,无需机械敲打或液压强制拆除,节省大量人力;维修方便,由于侧模块和角模块都是标准产品,在一个侧模块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情况下,可以直接更换另一个即可,无需重新加工制造,节约大量时间和成本。

作为拼块式pc构件通用模具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包括四个角模块1,其中一个角模块1的第一连接面101均与另一个角模块1的第二连接面102相对应,即四个角模块1分别位于矩形pc预制装配板的四角处;相邻的两个角模块1之间至少连接有一个侧模块2。

为了提升模具同一侧侧模块2与侧模块2之间、侧模块2与角模块1之间的连接强度,侧模块2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卡槽8,第一卡槽8的一端至第一连接端201,第一卡槽8的另一端至第二连接端201,第一卡槽8为直u型槽;角模块1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卡槽9,第二卡槽9的一端至第一连接面101,第二卡槽9的另一端至第二连接面102,第二卡槽9为l字形的u型槽,还包括固定条4,固定条4的两端分别装配在两个相对应的角模块的第二卡槽9的内部,固定条4的中部嵌入两个角模块2之间的侧模块2的第一卡槽8内部,pc构件通用模具拼装完毕后,同一侧的侧模块2顶部的第一卡槽8之间,第一卡槽8与两端角模块1顶部的第二卡槽9之间形成一条直线形u型槽,此时将固定条4置于该直线形u型槽的内部,并在其上方向下施加压力固定在模台上,保证了侧模块2与角模块1内外侧面的平齐,拼接后的成型面没有台阶,满足质量要求。

在上述实施例中,作为对固定条4的一种具体的固定方式,侧模块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侧模块2及固定条4的支撑块3;支撑块3具有竖直的基板304,基板304的顶端一侧水平设置有顶压板301,基板304的底端上与顶压板301相背离的一侧水平设置有安装板302,安装板302上开设有安装孔303,安装孔303的内部可通过装配螺栓或销钉将支撑块3固定于模台顶部,顶压板301的底部与固定条4的顶部接触,支撑块3在模台顶部安装完毕后,顶压板301恰好将固定条4及侧模块2压紧与模台上。

作为公连接件6与母连接件7的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公连接件6为t型块,该t型块的t型面朝向侧模块2、角模块1的上方及下方,母连接件7是与公连接件6相匹配的t型滑槽,t型滑槽竖直贯穿侧模块2、角模块1,由此结构可实现公连接件6与母连接件7的可拆卸连接,同时模具拆除时,上移角模块1即可将角模块1与侧模块2进行分离拆除。

侧模块2与角模块1的厚度均为200mm或300mm,侧模块2中第一连接端201至第二连接端202之间的长度为200mm或300mm;拼块式侧模块2和角模块1都是标准化尺寸,可以根据注塑生产手机零件一样进行批量化注塑生产,虽然需要塑料模具制造,前期投资增加,但是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模具费用的分摊成本在整个产品成本中可以忽略不计;具体生产时,为了满足对更多不同尺寸pc预制装配板的生产,长度为200mm、300mm的侧模块2均需要;例如一种预制构件尺寸2000×2100×200mm,内部洞口尺寸900×1500mm,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厚度为200mm的侧模块2和角模块1进行拼装,依据优先使用长度为300mm的侧模块2为原则,我们需要四十二件300mm的侧模块2、八件角模块1及2件200mm的侧模块2即可完成此构件的装配。

为了便于对拆除角模块1,如图2所示,角模块1的顶部设置有起吊孔10,进一步的,起吊孔10为内螺纹孔,方面模具在拆除时将角模块1与起吊装置固定,将角模块1直接吊出。

为了便于在模台上对角模块1快速进行定位,如图2所示,角模块1的底部设置有定位销钉5,在角模块1下方设计定位销钉5方便角模块1和模台进行快速定位连接。

由于角模块1受力较大,并起到定位作用,可将角模块1用铝合金材料压铸的方式来制作,同样可以标准化批量生产,来降低成本,侧模块2采用高强度塑料制成质量轻量化,塑料的密度在1.2g/cm3左右,大约是铁的1/6;由于该模具全部采用标准件对插拼接方案,侧模块2和角模块1中间可以设计成空洞状来减少材料的重量,增加材料的刚性,更适合人工搬运,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降低了模具组装和拆卸的难度因而会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给施工带来很大便利,可以节省施工费用。

另外,侧模块2和角模块1底部有安装密封橡胶条,可以根据是否有钢筋的需要来决定是否安装橡胶条,来保证混凝土不会泄漏出来,影响预制构件的质量。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