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池水进入池岸的溢水格栅及溢水盖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5379发布日期:2021-08-03 13:22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池水进入池岸的溢水格栅及溢水盖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池水循环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止池水进入池岸的溢水格栅及溢水盖板。



背景技术:

在游泳池、戏水乐园、温泉等需要对池水进行循环处理的场所,通常设有逆流或混流式循环,即使用溢水沟形成池水循环,其作用是让游泳池循环水从表面经过溢流沟回到机房的均衡水池,再由循环泵抽出,经过过滤、氧化消毒、加热等工序处理后送回至游泳池中。在此情况下,为防止游客掉到溢水沟中,在溢水沟上会铺设一层具有透水功能的溢水盖板,以使池水能够通过溢水盖板流入溢水沟中,同时形成对溢水沟的遮盖,防止游客落入溢水沟。结合图1所示,目前常规的溢水盖板2都是由多个条状格栅20间隔排列组成,借助相邻条状格栅20之间的间隙将池水流至溢水沟中,实现透水功能。

然而,在游泳比赛或客流量大的时候,游泳池内运动员和游泳人员的激烈运动,往往会形成波浪,使大量池水快速流出游泳池冲向溢水沟,此时为了保证溢水盖板可以快速及时完成透水,通常会增加相邻条状格栅之间的间隙,否则就会有部分池水穿过条状格栅流至池岸上形成积水,增加保洁人员的工作量,增加游客滑倒受伤的风险。但是,如果相邻条状格栅之间的间隙过大,不仅容易掉落杂物,而且会造成对游客脚趾的磕碰卡伤,对游客在池边的行走和玩耍造成极大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提高溢水盖板的透水功能和降低对游客造成的不方便,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防止池水进入池岸的溢水格栅以及由该溢流格栅构成的溢水盖板。其中,防止池水进入池岸的溢水格栅上设有多个沟槽;多个所述沟槽沿该溢水格栅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在该溢水格栅的上表面,并且将该溢水格栅的两个侧表面连通。

优选的,所述沟槽与该溢水格栅的长度方向成垂直关系布设在该溢水格栅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沟槽与该溢水格栅的长度方向成锐角关系布设在该溢水格栅的上表面。

优选的,所述沟槽为v形结构,并且尖端朝向游泳池方向布设。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沟槽的底面为斜面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该溢水格栅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突起。

进一步优选的,该溢水格栅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插头和插孔,并且所述插头的尺寸与所述插孔的尺寸相对应。

进一步优选的,该溢水格栅采用工字型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该溢水格栅采用增强聚丙烯制成。

一种防止池水进入池岸的溢水盖板,由多个上述防止池水进入池岸的溢水格栅依次间隔排列组成,并且所述防止池水进入池岸的溢水格栅的长度方向与池水流向池岸的方向保持一致。

本实用新型的溢水格栅与现有常规溢水格栅相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溢水格栅中,通过在溢水格栅的上表面布设多个沟槽,将溢水格栅的两个侧表面连通,使沟槽可以对沿溢水格栅流向池岸的池水形成阻隔拦截,并使池水沿沟槽快速流至溢水格栅的两侧,进而快速流回至溢水沟中,避免池水沿溢水格栅流至池岸。这样,不仅避免了池岸上积水的形成,降低了保洁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对游客的保护,而且可以减小相邻溢水格栅之间的间隙,降低对游客脚趾造成磕碰卡伤的风险,提高游客在池边的行走和玩耍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常规溢水盖板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防止池水进入池岸的溢水格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防止池水进入池岸的溢水格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沿图2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中防止池水进入池岸的溢水盖板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其他实施例中防止池水进入池岸的溢水格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其他实施例中防止池水进入池岸的溢水格栅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防止池水进入池岸的溢水格栅10上设有多个沟槽11,并且沿溢水格栅10的长度方向依次布设在其上表面12。沟槽11为长条形结构,并且沿垂直于溢水格栅10的长度方向开设,将溢水格栅10的侧表面13和侧表面14连通。此时,溢水格栅的完整上表面被沟槽将分割为多个独立的上表面,并且由多个沟槽将溢水格栅的两个侧表面连通。这样,在池水沿溢水格栅流向池岸的过程中,就会被沟槽阻隔拦截并沿沟槽流至溢水格栅的两侧,直接流回至溢水沟中,避免了池水沿溢水格栅上表面流向池岸的情况。

结合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沟槽11的底面采用斜面结构,即沟槽11的底面中靠近侧表面13的一侧要高于靠近侧表面14的一侧。这样,流至沟槽处的池水就可以在斜面作用下,快速滑落流回至溢水沟中,进一步提高池水的回流效率,提高透水效果。

同样,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溢水格栅的宽度尺寸,也可以调整沟槽底面的切斜角度和方向。例如,当溢水格栅的宽度尺寸较大时,就可以将沟槽底面的中间位置设计为最高点而靠近两个侧表面的位置设计为最低点,使位于沟槽的池水同时向两个侧表面方向进行快速滑落,提高池水回流至溢水沟的速度。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溢水格栅10的上表面还设有防滑突起15。此时,借助防滑突起可以增加游客在溢水格栅上行走时的摩擦力,提高光脚踩踏时的防滑效果,提高对游客的保护。

在本实施例中,防滑突起采用的是单个圆形凸点结构形式,同样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溢水格栅的尺寸,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形式的防滑突起,例如沿溢水格栅长度方向的弯曲长条结构形式或者沿溢水格栅宽度方向的波浪线条结构形式。

结合图2、图3和图5所示,在溢水格栅10的侧表面13上设有三个插孔16,在侧表面14上设有三个插头17。插孔16和插头17位于沿溢水格栅10的宽度方向,并且插孔16的孔径尺寸与插头17的外径尺寸相对应,插孔16的孔深尺寸小于插头17的长度尺寸。此时,借助每一溢水格栅10的插孔16和插头17就可以实现多个溢水格栅10之间的依次并排插装连接,从而构成溢水盖板1。这样,就可以根据溢水沟的长度尺寸自由调整依次插装连接的溢水格栅数量,从而形成对溢水沟的有效遮盖。

进一步,在本实施例中,将插头和插孔均设计为锥形结构,以便于进行溢水格栅之间的插装连接,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同样,也可以将插头和插孔设计为圆柱形结构,这样通过在插孔内部设置垫片可以灵活调整相邻溢水格栅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该溢水盖板的透水效果。

此外,结合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溢水格栅10采用工字型结构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溢流格栅的结构强度,减少材料用量,降低整个溢流格栅的重量,提高搬运使用的灵活性,而且可以大大增加相邻溢水格栅之间的间隙,提高对池水回流至溢水沟的速度,提升整个溢水盖板的透水效果。进一步,溢流格栅采用增强聚丙烯或abs等工程塑料制成,提高该溢流格栅的材料强度,保证使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结合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单个沟槽11是沿溢水格栅10的宽度方向开设,从而对沿溢水格栅10长度方向流动的池水形成直接阻隔拦截作用,达到对池水继续向池岸流动的阻挡效果。

同样,结合图6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单个沟槽11a还可以沿与溢水格栅10a的长度方向成锐角关系布设在溢水格栅10a的上表面,这样沟槽11a不仅可以对池水形成阻隔拦截作用,而且还可以对池水的流动形成引导作用,使池水在自身的惯性作用下可以沿沟槽11a快速回流至溢水沟中,提高对池水的回流效率。

此外,结合图7所示,针对宽度尺寸较大的溢水格栅10b来说,还可将沟槽11b设计为v形结构,并且沟槽11b的尖端朝向游泳池方向布设,即沟槽11b的尖端朝向池水的来流方向。这样的沟槽可以对池水形成向两个侧表面的快速分流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池水的回流效率。

同理,在由多个溢水格栅构成溢水盖板时,就可以根据溢水盖板在游泳池周边的铺设位置不同,选用设有不同结构形式沟槽的溢水格栅进行组装,从而满足游泳池周边不同位置的透水要求,提高整个溢水盖板的使用效率和使用灵活便捷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