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砼拌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449190发布日期:2021-06-15 19:51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沥青砼拌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沥青砼拌和设备。



背景技术:

沥青砼又称沥青混凝土,是通过人工选配具有一定级配组成的矿料,碎石或轧碎砾石、石屑或砂、矿粉等,与一定比例的路用沥青材料,在严格控制条件下拌制而成的混合料。由于彩色柔性沥青砼的骨料不同于普通沥青砼,大量使用生物质材料(如秸秆、修剪后的树枝)制备而成,天然拥有相应的弹性(相比于岩石材料),而由于其制备工艺所限,其内部又拥有较大的开口空隙,导致其弹性得到了更大的增长,由于一般的生产设备主要拌制热拌沥青砼,导致冷拌材料的过程中,会在拌锅产生残留,容易影响总体材料配比及生产效率,加之该产品目前使用范围较小,无形成设备借鉴,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专用于可现场拌和沥青砼的设备。

因此,能否设计一种沥青砼拌和设备,具有搅拌均匀、残留少、生产效率高,是本专利想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沥青砼拌和设备,实现了该设备搅拌均匀、残留少、生产效率高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沥青砼拌和设备,包括:拌桶,所述拌桶上端设置有拌合材料入口、拌合水喷口和一通孔,底端设置有出料口;桨叶组件,所述桨叶组件包括桨叶、桨叶轴以及动力装置,所述桨叶轴通过所述通孔,一端装设有所述桨叶,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装置传动连接,其中,所述桨叶轴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水性材料通道,在所述桨叶轴侧面连通有喷头,所述喷头位于所述桨叶一侧;水性材料容器,所述水性材料容器与所述桨叶组件连接,顶端设置有注入口,且与所述水性材料通道连通。

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沥青砼拌和设备,相对于以往的搅拌装置,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在桨叶轴内部设置水性材料通道,使水性材料可以通过该通道,由水性材料容器传输到喷头,在桨叶拌合沥青砼的过程中加入水性材料,避免将水性材料喷到拌桶侧壁,造成浪费不易清洗。此外,通过将水性材料容器与桨叶轴连接,在动力装置运行过程中,水性材料容器随桨叶轴同轴旋转,解决了拌合过程中水性材料的供应问题,进而实现了该设备搅拌均匀、残留少、生产效率高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固定在所述拌桶顶部;所述水性材料容器固定在所述桨叶轴顶部,所述水性材料容器中部设置有轴孔,所述动力装置的旋转轴通过所述轴孔与所述桨叶轴连接。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水性材料容器与桨叶轴的具体安装结构,通过水性材料容器中部设置轴孔,使动力装置通过轴孔与桨叶轴连接,进而避免动力装置与水性材料容器的直接接触,降低了实际应用中对水性材料容器强度的要求,增加了整体装置的牢靠性。

进一步地,所述拌桶底面或底部装设有清洗喷口,所述喷口朝向所述拌桶的内壁。

本技术方案进一步公开了清洗喷口的结构,通过将清洗喷口装设在拌桶底部或底面,避免沥青砼长期粘附在拌桶,拌桶容量减小,拌合阻力增大,工作电流增大等弊端。

进一步地,所述拌桶侧壁设置有保温夹层。

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装置为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转轴与所述桨叶轴连接;所述喷头为高压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桨叶轴内部至少设置有两条通道,所述桨叶轴侧面设置有若干开口,两所述通道分别与所述开口接通,且所述开口上装设有所述喷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公开了喷头的装设形式,使喷头在桨叶翻开物料的同时,将水性材料以雾状的形式均匀喷洒在物料表面,一方面节约水性材料,另一方面加快搅拌过程,更加节约时间,提升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桨叶轴直径为5-15cm;所述水性材料通道直径为20-30mm。

进一步地,所述桨叶和所述桨叶轴为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所述喷头朝向与所述桨叶呈锐角。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1、本方案相对于以往的搅拌装置,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在桨叶轴内部设置水性材料通道,使水性材料可以通过该通道,由水性材料容器传输到喷头,在桨叶拌合沥青砼的过程中加入水性材料,避免将水性材料喷到拌桶侧壁,造成浪费不易清洗。此外,通过将水性材料容器与桨叶轴连接,在动力装置运行过程中,水性材料容器随桨叶轴同轴旋转,解决了拌合过程中水性材料的供应问题,进而实现了该设备搅拌均匀、残留少、生产效率高的目的。

2、通过水性材料容器中部设置轴孔,使动力装置通过轴孔与桨叶轴连接,进而避免动力装置与水性材料容器的直接接触,降低了实际应用中对水性材料容器强度的要求,增加了整体装置的牢靠性。

3、通过将清洗喷口装设在拌桶底部或底面,避免沥青砼长期粘附在拌桶,拌桶容量减小,拌合阻力增大,工作电流增大等弊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桨叶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动力装置;

20.水性材料容器,21.注入口,22.轴孔;

30.拌桶;31.保温夹层;32.拌合材料入口;33.通孔;

40.清洗喷口;

50.出料口;

60.桨叶组件,61.桨叶轴,61-a.水性材料通道,62.喷头,63.桨叶;

70.拌合水喷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在本文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作为一个具体实施例,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沥青砼拌和设备,旨在实现拌和设备搅拌均匀、残留少、生产效率高的目的。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本设备包括:拌桶30、桨叶组件60以及水性材料容器20。其中,拌桶30上端设置有拌合材料入口32、拌合水喷口70和一通孔33,底端设置有出料口50,拌合材料入口32用于装入沥青砼的主要原料,拌合水喷口70用于在拌合过程中添加适量的水,而出料口50则用于排除拌合后的成品沥青砼。

进一步优选地,桨叶组件60包括桨叶63、桨叶轴61以及动力装置10,桨叶轴61通过通孔33,一端装设有桨叶63,另一端与动力装置10传动连接,其中,桨叶轴61为中空结构,内部设置有水性材料通道61-a,在桨叶轴61侧面连通有喷头62,喷头62位于桨叶63一侧。优选地,动力装置10为发动机、燃机或其它动力机,发动机转轴与桨叶轴61连接,喷头62为高压喷头。

进一步优选地,水性材料容器20与桨叶组件60连接,顶端设置有注入口21,且与水性材料通道61-a连通。优选地,水性材料容器20连接有增压装置,如气泵等,以使水性材料可以由高压喷头喷射到搅拌物中。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动力装置10固定在拌桶30顶部。水性材料容器20固定在桨叶轴61顶部,水性材料容器20中部设置有轴孔22,动力装置10的旋转轴通过轴孔22与桨叶轴61连接。

进一步优选地,拌桶30底面或底部装设有清洗喷口40,喷口朝向拌桶30的内壁。拌桶30侧壁设置有保温夹层31。具体地,桨叶轴61内部至少设置有两条通道,桨叶轴61侧面设置有若干开口,两所述通道分别与所述开口接通,且所述开口上装设有喷头62。

具体地,桨叶轴61直径为5-15cm,水性材料通道61-a直径为20-30mm。桨叶63和桨叶轴61为焊接连接或螺栓连接;喷头62朝向与桨叶63呈锐角。

在实际应用中,将柔性骨料按比例人工投入拌合材料入口32搅拌,从拌合水喷口70喷入预湿水进行骨料预湿,搅拌均匀后从水性材料容器20加入彩色水性材料(需要预先加热至40至60摄氏度),水性材料通过喷头62进入拌桶30内部,再利用桨叶63进行搅拌,搅拌均匀后从出料口50流入运输工具。关闭出料口50后,从清洗喷口40喷出加压高速水雾(约10-20mpa,覆盖整个拌桶30内壁及桨叶63表面),约20秒后打开出料口50,排空废水及废渣,再重复下一次拌合过程。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