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灌浆套筒封堵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816120发布日期:2021-07-09 14:03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灌浆套筒封堵塞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套筒灌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灌浆套筒用封堵塞。


背景技术:

2.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3.现有的套筒灌浆作业有两种,即压力式和重力式,这两种方式都是在构件上设置注浆口和出浆口,如果能正确施工,是能保证灌浆质量的,但发明人发现,由于注浆口尺寸较小,因此注浆效率低,容易出现套筒灌浆饱满度不足的问题,目前,可以利用从注浆套筒底部进行注浆来解决此问题,但发明人发现,采用此种方式,需要对注浆口和出浆口进行封堵以防止浆料流出,传统的封堵塞将注浆口和出浆口完全密封,导致灌浆套筒内气体无法排出,使得注浆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灌浆套筒封堵塞,能够实现对灌浆套筒注浆口和出浆口进行封堵的同时,能够及时排出灌浆套筒内空气,以便于顺利注浆,还能够重复使用。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灌浆套筒封堵塞,包括能够拼接的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用于拼接的端面分别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能够构成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截面尺寸被配置为气体能够通过而注浆浆液无法通过。
7.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通道沿第一封堵部轴线方向设置,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通道沿第二封堵部轴线方向设置,且设置多个。
8.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均采用半锥台状结构,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能够拼接为锥台状结构。
9.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排气通道的截面尺寸不大于2mm2。
10.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均采用柔性材质制成。
11.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的同侧端面设置有能够拼接为拧紧块的第一拧紧部和第二拧紧部,第一拧紧部设有与第一通孔连通的第三通道,第二拧紧部设有与第二通孔连通的第四通道。
12.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
第一拧紧部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拧紧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能够在第一拧紧部和第二拧紧部拼接的状态下构成拉出孔。
13.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拧紧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
14.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第二拧紧部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条纹。
15.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拧紧部和第二拧紧部均为长方体结构。
16.上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1.本实用新型的封堵塞,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分别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拼接后能够利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构成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截面尺寸能够使得气体可以流过而注浆浆液无法流过,进而实现了对灌浆套筒的注浆口和出浆口进行封堵,使得浆液无法流出的同时,能够在注浆过程中使得气体排出,方便进行注浆,满足了从灌浆套筒底部注浆的需求。
18.2.本实用新型的封堵塞,由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拼接构成,使用完成后,能够将其分开,进而清除第一通道及第二通道内的浆料,实现了封堵塞的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19.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结构轴测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结构主视图;
22.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整体结构侧视图;
23.其中,1.第一封堵部,2.第二封堵部,3.第一通道,4.第二通道,5.排气通道,6.第一拧紧部,7.第二拧紧部,8.第三通道,9.第四通道,10.拉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24.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25.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26.正如背景技术所介绍的,现有的灌浆套筒用封堵塞对灌浆套筒的注浆口和出浆口完全封堵,无法排气,使得从灌浆套筒底部注浆困难,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灌浆套筒用封堵塞。
27.本申请的一种典型实施方式实施例1中,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可重复使用的灌浆套筒用封堵塞,由柔性材料制成,优选的由橡胶材质制成,包括能够拼接的第一封堵部1和
第二封堵部2,所述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的结构及形状完全相同,所述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均采用半锥台状结构,其外表面包括面积较小的前端面、面积较大的后端面、锥形面积用于拼接的梯形平面。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的梯形平面贴合拼接后,能够构成锥台状结构。
28.所述第一封堵部用于拼接的梯形平面上开设有多条延伸至前后端面的第一通道3,本实施例中,开设三条第一通道,第一通道的截面为半圆形,可以理解是,第一通道的数量可以为四条或更多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
29.所述第二封堵部用于拼接的梯形平面上开设有多条延伸至前后端面的第二通道4,本实施例中,开设三条第二通道,第二通道的截面为半圆形,可以理解是,第二通道的数量可以为四条或更多条,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第二通道的位置与第一通道的位置相匹配。
30.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贴合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能够构成截面为圆形的排气通道5。
31.所述排气通道的截面面积应当使得气体能够流过而灌浆浆液无法流过,本实施例中,所述排气通道的截面面积不大于2mm2,满足了使用要求。
32.所述第一封堵部面积较大的后端面上设置有长方体结构的第一拧紧部6,所述第二封堵部面积较大的后端面上设置有长方体结构的第二拧紧部7,第一拧紧部和第二拧紧部的形状和尺寸相同,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贴合后,第一拧紧部和第二拧紧部能够贴合,形成长方体结构的拧紧块。
33.所述第一拧紧部用于与第一封堵部连接的端部设置有三个第三通道8,三个第三通道分别与三个第一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拧紧部用于与第二封堵部连接的端部设置有三个第四通道9,三个第四通道分别与三个第二通道相连通。
34.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贴合后,气体能够通过排气流道进入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形成的空间,然后排出至外部环境。
35.所述第一拧紧部的中心部位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拧紧部的中心部位设置有与第一通孔尺寸相同的第二通孔,第一拧紧部和第二拧紧部贴合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能够形成拉出孔10,拉出孔中能够穿过拉绳,工作人员能够通过拉绳将封堵塞拔出。
36.所述第一拧紧部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滑条纹,所述第二拧紧部的外侧面设置有防滑条纹,用于防止用手转动拧紧部时发生打滑。
37.本实施例的封堵塞使用方法为:
38.灌浆套筒通过底部敞口注浆前,将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紧密贴合,且边缘对齐,将形成的锥台状结构截面面积较小的端部塞入灌浆套筒的注浆口和出浆口,工作人员手持第一拧紧部和第二拧紧部形成的拧紧块,转动形成的锥台状结构,使得形成的锥台状结构压紧注浆口和出浆口,完成灌浆套筒的注浆口和出浆口的封堵工作,此时可以进行注浆操作,第一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拼接后能够利用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构成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截面尺寸能够使得气体可以流过而注浆浆液无法流过,进而实现了对灌浆套筒的注浆口和出浆口进行封堵,使得浆液无法流出的同时,能够在注浆过程中使得气体排出,方便进行注浆,满足了从灌浆套筒底部注浆的需求。
39.注浆完成后,在拉出孔中穿过拉绳,利用拉绳将整个封堵塞拔出,拔出后,将第一
封堵部和第二封堵部分开,此时可清除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进入的浆料,使得排气通道再次畅通,以备封堵塞下次使用,实现了封堵塞的多次循环使用,降低了施工成本。
40.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