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表面修补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5159发布日期:2021-08-03 13:2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体表面修补用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辅助装置,具体为一种墙体表面修补用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920397745.4)所公开的“一种古建筑墙体表面修补辅助装置”,包括支撑底板,所述支撑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丝杆座,所述支撑底板的侧面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上方设置有第二丝杆座和三角固定座,进行修补工作时,可以用该实用新型的墙体支撑板快速便捷的找到合适位置,支撑住墙体,确保墙体不会倾斜坍塌,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还可以通过梯子来观察高处的墙面,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在修补维护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通过旋转把手旋转丝杆,缓慢调节墙体支撑板的倾斜程度,使其更加贴合墙面,甚至矫正墙体,更利于墙体表面的修补工作的进行。但在使用上仍有些不足,例如,该装置在使用时需将固定螺钉通过支撑底板上的穿孔钉入地下,将装置稳定在地上不会移动,在面对一些较硬或贴有瓷砖的地面时固定螺钉不易被钉入地下,钉入地下的固定螺钉取出时不方便,且容易损坏地面。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墙体表面修补用辅助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墙体表面修补用辅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四个所述固定机构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架,所述u形架两侧的两个所述固定机构之间均活动连接有联动板,所述联动板的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所述u形架与所述底座之间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与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远离所述驱动机构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支撑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固定箱,每两个所述固定箱的相对侧开设有供所述联动板上下限位移动的第一限位槽,所述联动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联动板的两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活动连接有相适配的卡柱,所述卡柱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的内腔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固定箱的外侧均开设有与所述卡柱相对应的卡槽,四个所述卡槽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按钮包括按钮块,所述按钮块的中部开设有与所述卡槽相贯通的按钮槽,所述按钮槽内活动连接有按钮柱,所述按钮柱通过凸块在所述按钮槽内左右限位移动,所述按钮柱与所述卡柱相抵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箱,所述驱动箱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主动轮,所述主动轮的中心处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箱的顶部转动连接从动轮,所述驱动箱内壁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与所述第一丝杆穿接,所述第一丝杆与所述从动轮的中心处固定连接,所述主动轮与所述从动轮之间通过链条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与所述u形架的两端之间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u形架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所述支撑座,所述u形架的两侧开设有供两个所述支撑座上下移动的第三限位槽,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上的两个所述支撑座分别固定连接,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u形架上的两个支撑座分别铰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板的外侧和所述底座的底端均设置有橡胶软垫,所述橡胶软垫上开设有防滑纹路,所述底座底端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墙体表面修补用辅助装置,通过设置固定机构、第二丝杆和联动板,旋转第二丝杆使联动板在固定箱内上下移动,对移动轮完成升降,以便整个装置在使用时贴合地面稳固使用,操作简便,降低了损坏地面的概率,通过设置驱动机构、支撑板、第一丝杆和u形架,驱动机构驱动第一丝杆旋转使支撑板水平移动,以达到对墙面支撑的作用,支撑板与u形架之间设置有连接杆和支撑座,可以稳固支撑板与u形架之间的联动,操作过程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墙体表面修补用辅助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墙体表面修补用辅助装置的固定机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墙体表面修补用辅助装置的联动板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墙体表面修补用辅助装置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墙体表面修补用辅助装置的u形架背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墙体表面修补用辅助装置的按钮的剖视图。

图中:1、支撑板;2、第一丝杆;3、连接杆;301、支撑座;4、u形架;5、驱动机构;501、从动轮;502、卡座;503、主动轮;504、驱动箱;6、电机;7、第二丝杆;8、联动板;801、第二限位槽;802、卡柱;803、弹簧;9、固定机构;901、固定箱;902、第一限位槽;10、按钮;1001、按钮块;1002、按钮柱;1003、按钮槽;11、移动轮;12、第三限位槽;13、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墙体表面修补用辅助装置,包括底座13,底座13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9,四个固定机构9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1,底座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u形架4,u形架4两侧的两个固定机构9之间均活动连接有联动板8,联动板8的中部螺纹连接有第二丝杆7,u形架4与底座13之间固定连接有驱动机构5,驱动机构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机6,电机6与底座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驱动机构5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一丝杆2,第一丝杆2远离驱动机构5的一端螺纹连接有支撑板1。

其中,固定机构9包括固定箱901,每两个固定箱901的相对侧开设有供联动板8上下限位移动的第一限位槽902,联动板8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1,通过移动轮11将装置推进或推离工作场地,简单方便。

其中,联动板8的两端开设有第二限位槽801,第二限位槽801内活动连接有相适配的卡柱802,卡柱802与第二限位槽801的内腔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803,通过弹簧803的弹性使卡柱802卡进卡槽。

其中,四个固定箱901的外侧均开设有与卡柱802相对应的卡槽,四个卡槽的外侧均固定连接有按钮10,按钮10包括按钮块1001,按钮块1001的中部开设有与卡槽相贯通的按钮槽1003,按钮槽1003内活动连接有按钮柱1002,按钮柱1002通过凸块在按钮槽1003内左右限位移动,按钮柱1002与卡柱802相抵接,凸块防止按钮块1001在装置移动过程中掉落,可以通过按钮10来控制移动轮11的上升和下降过程,操作简单方便。

其中,驱动机构5包括驱动箱504,驱动箱50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主动轮503,主动轮503的中心处与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驱动箱504的顶部转动连接从动轮501,驱动箱504内壁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卡座502,卡座502与第一丝杆2穿接,第一丝杆2与从动轮501的中心处固定连接,主动轮503与从动轮501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启动电机6,主动轮501转动,带动从动轮503同步转动,使第一丝杆2旋转驱使支撑板1移动。

其中,支撑板1与u形架4的两端之间均活动连接有连接杆3,支撑板1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座301,u形架4的两侧均活动连接有支撑座301,u形架4的两侧开设有供两个支撑座301上下移动的第三限位槽12,两个连接杆3的一端与支撑板1上的两个支撑座301分别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3的另一端与u形架4上的两个支撑座301分别铰接,可以稳固支撑板与u形架之间的联动。

其中,支撑板1的外侧和底座13的底端均设置有橡胶软垫,橡胶软垫上开设有防滑纹路,防止支撑板1贴合墙面时移动过度,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防止该装置在支撑墙面时,底座13发生移动,使该装置稳定性更好,底座13底端中部的两侧均开设有矩形槽,可通过矩形槽辅助将装置微微抬起,便于装置工作结束后将移动轮11下调使用。

工作时,将该装置推至需要修补的墙面前,按下按钮10,按钮柱1002使卡柱802压缩弹簧803脱离卡槽,旋转第二丝杆7使联动板8在第一限位槽902内上移,带动移动轮11上移,使底座13贴合地面固定,启动电机6,主动轮503转动,带动从动轮501同步转动,第一丝杆2旋转,支撑板1移动至第一丝杆2末端贴合并支撑墙面,此过程中,连接杆3随之支撑板1移动,带动u形架4上的支撑座301上移,支撑板1上设置有缓冲层,防止贴合墙面时移动过度,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关闭电机6,工作人员修补墙面,在修补具有裂缝,倾斜的危险墙面时,可以用该装置的支撑板1找到合适位置,支撑住墙体,确保墙体不会倾斜坍塌,方便工作人员工作,修补工作结束后,再次启动电机6使支撑板1离开墙面回到初始位置,工作人员通过矩形槽辅助将装置微微抬起,旋转第二丝杆7使联动板8下降,联动板8下降一定位置后,卡柱802与卡槽位置水平时,弹簧803的弹性力使卡柱802卡进卡槽,依次稳定移动轮11的位置,再将该装置推离工作场合即可。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