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离式的弯弧横梁及单元式玻璃幕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45010发布日期:2021-07-20 16:35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离式的弯弧横梁及单元式玻璃幕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幕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分离式的弯弧横梁及单元式玻璃幕墙。



背景技术:

近年,装配式建筑技术不断发展,幕墙作为建筑的外围护结构,其单元式幕墙,在装配式幕墙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单元式幕墙以其传力简捷、安装方便、外观整洁等优势,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各类型建筑中。单元式幕墙,是指由各种幕墙面板与支承框架在工厂制成完整的幕墙结构基本单元,并将单元直接安装在主体结构上的建筑幕墙。常见的单元式幕墙的单元件高度为楼层高度,宽度一般为1.2米至1.5米左右,如果遇到大尺寸的幕墙板块就不易实现单元式装配。如何采用现今先进的单元式幕墙工艺技术,将超大单元式玻璃幕墙板块安装在整体建筑上,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其中,在转角部位处的弧形单元板块,由于板块面积大,采用的横梁截面面积也大,在遇到弯弧位置时,横梁需进行拉弯处理,而由于现有的铝型材加工工艺的限制,横梁超过一定的截面积,进行拉弯将难以实现,或者尽管能实现大截面铝型材拉弯,弯弧效果不太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分离式的弯弧横梁及单元式玻璃幕墙,减小进行拉弯工艺的弯弧横梁的截面积,提高弯弧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离式的弯弧横梁,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均呈弧形,所述第一横梁的外圆弧侧与所述第二横梁的内圆弧侧连接,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密封连接。

上述的分离式的弯弧横梁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分离式的设计,将弯弧横梁分离为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两段,从而减小进行拉弯工艺的横梁截面积,保证弯弧效果,并且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密封连接,保证弯弧横梁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分离式的弯弧横梁,所述弯弧横梁有两个,分别为弯弧顶横梁和弯弧底横梁,所述弯弧顶横梁和所述弯弧底横梁可插接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分离式的弯弧横梁,所述弯弧顶横梁的中部设有插翅,所述弯弧底横梁的中部设有与所述插翅插接配合的插接槽,所述弯弧顶横梁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在所述插翅处分离,所述弯弧底横梁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在所述插接槽处分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分离式的弯弧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注胶密封。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分离式的弯弧横梁,所述第一横梁连接有用于承托的角铝。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单元式玻璃幕墙,包括上述的分离式的弯弧横梁,还包括玻璃面板和两个立柱,所述弯弧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所述立柱,所述弯弧横梁和所述立柱连接形成主框架。

上述的单元式玻璃幕墙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包含上述分离式的弯弧横梁的单元式玻璃幕墙,用于玻璃幕墙的转角部位,能够减小进行拉弯工艺的横梁截面积,保证弯弧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单元式玻璃幕墙,所述主框架与所述玻璃面板之间设有副框,所述立柱具有第一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上设有t型的滑槽,所述副框具有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匹配的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有与所述滑槽配合的t型的卡件,所述副框通过所述卡件与所述滑槽配合连接所述立柱。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单元式玻璃幕墙,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依次弯折垂直的第一面、第二面和第三面,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依次弯折垂直的第四面、第五面和第六面,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五面接触贴合,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三面上分别设有滑槽,所述第四面和所述第六面上分别设有所述卡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单元式玻璃幕墙,所述第一面具有凹陷部,所述第四面具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陷部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所述的单元式玻璃幕墙,所述单元式玻璃幕墙还包括l型的护边条,所述护边条用于保护所述玻璃面板的边缘,所述护边条包括第一边和第二边,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斜钩,所述第一边上设有与所述斜钩匹配的弯钩,所述第一边上还设有与所述第二横梁卡接的卡扣,所述弯钩与所述卡扣间隔相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单元式玻璃幕墙的正视图;

图2是图1中c-c部分的剖切示意图;

图3是图1中d-d部分的剖切示意图;

图4是图2中c1部分即弯弧顶横梁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中c2部分即弯弧底横梁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弯弧横梁与护边条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3中d1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柱与副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弯弧横梁80、第一横梁81、第二横梁82、斜钩821、弯弧顶横梁83、插翅831、弯弧底横梁84、插接槽841、主框架10、立柱11、第一安装部111、第一面1111、第二面1112、第三面1113、凹陷部1114、滑槽112、玻璃面板20、副框30、第二安装部31、第四面311、第五面312、第六面313、凸起部314、卡件32、护边条50、第一边51、弯钩511、卡扣512、第二边52、胶条60、紧定螺钉70、单元式玻璃幕墙100。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分离式的弯弧横梁80,包括第一横梁81和第二横梁82,第一横梁81和第二横梁82均呈弧形,第一横梁81的外圆弧侧与第二横梁82的内圆弧侧连接,第一横梁81和第二横梁82之间密封连接。

本实施例的分离式的弯弧横梁80,采用分离式的设计,将弯弧横梁80分离为第一横梁81和第二横梁82两段,从而减小进行拉弯工艺的横梁截面积,保证弯弧效果,并且第一横梁81和第二横梁82之间密封连接,保证弯弧横梁80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横梁81和第二横梁82之间通过注胶进行密封,参见图4至图6中的x处。

根据弯弧横梁80在单元式玻璃幕墙100中的上下位置形成有弯弧顶横梁83和弯弧底横梁84,弯弧顶横梁83和弯弧底横梁84可插接连接,以此实现上下两个单元式玻璃幕墙100的连接。

具体地,弯弧顶横梁83的中部设有插翅831,弯弧底横梁84的中部设有与插翅831插接配合的插接槽841,其中,参照图4,弯弧顶横梁83的第一横梁81和第二横梁82在插翅831处分离;参照图5,弯弧底横梁84的第一横梁81和第二横梁82在插接槽841处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横梁81连接有用于承托的角铝。

参照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单元式玻璃幕墙100,包括上述的分离式的弯弧横梁80,还包括玻璃面板20和两个立柱11,弯弧横梁80的两端分别连接一个立柱11,弯弧横梁80和立柱11连接形成主框架10。包含上述分离式的弯弧横梁80的单元式玻璃幕墙100,用于幕墙的转角部位,能够减小进行拉弯工艺的横梁截面积,保证弯弧效果。

在一些实施中,主框架10与玻璃面板20之间设有副框30,立柱11具有第一安装部111,第一安装部111上设有t型的滑槽112,副框30具有与第一安装部111匹配的第二安装部31,第二安装部31上设有与滑槽112配合的t型的卡件32,副框30通过卡件32与滑槽112配合连接立柱11,参照图8。

本实施例的单元式玻璃幕墙100,面积较大,采用多种规格的玻璃面板20,立柱11通过连接不同规格的副框30匹配不同规格的玻璃面板20,立柱11和副框30通过第一安装部111和第二安装部31匹配定位,并且通过卡件32和滑槽112的配合实现立柱11和副框30的连接,不同规格的副框30均可通过卡件32插入滑槽112连接立柱11,从而可配置不同规格的玻璃面板20,只需要采用一种规格的立柱11,避免不同规格的玻璃面板20采用多种规格的立柱11模具,标准化设计,便于安装,并且适用性强。副框30与玻璃面板20之间通过胶接连接。

参照图8,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一安装部111包括依次弯折垂直的第一面1111、第二面1112和第三面1113,第二安装部31包括依次弯折垂直的第四面311、第五面312和第六面313,第二面1112与第五面312接触贴合,第一面1111和第三面1113上分别设有滑槽112,第四面311和第六面313上分别设有卡件32,即立柱11上设有两个滑槽112,副框30上设有相对应的两个卡件32。通过第二面1112和第五面312的接触贴合实现副框30与立柱11在左右方向上的定位,副框30在立柱11的内侧,通过两个滑槽112和两个卡件32实现副框30与立柱11的可靠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面1111具有凹陷部1114,第四面311具有凸起部314,凸起部314与凹陷部1114配合,通过凸起部314和凹陷部1114的配合实现副框30与立柱11在前后方向上的定位。

参照图6和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元式玻璃幕墙还包括l型的护边条50,护边条50用于保护玻璃面板20的边缘,护边条50包括第一边51和第二边52,第一边51和第二边52形成l型,第二横梁82的前端挑件上设有斜钩821,第一边51上设有与斜钩821匹配的弯钩511,第一边51上还设有与第二横梁82卡接的卡扣512,弯钩511与卡扣512间隔相对。护边条50安装前,卡扣512推至第二横梁82的前端,接着弯钩511与斜钩821扣接,护边条50往外拉,从而实现护边条50安装的快速、准确定位,操作简便。

进一步地,第二边52与玻璃面板20之间塞有胶条60,通过胶条60与玻璃面板20压紧,第一边51上设有螺纹孔,与螺纹孔配合设有紧定螺钉70,通过紧定螺钉70对护边条50进行进一步紧固,提高与第二横梁82连接的可靠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