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

文档序号:26133298发布日期:2021-08-03 13:1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结构室内填充墙砌体裂缝主要集中于砌体与混凝土框架梁、柱、墙的结构部位,由于两墙之间的结构、材质不同,导致日久变形并且很难协调一致。裂缝的存在给人在感官上和心理上造成不良影响,也增加了外墙面渗透风险,较大的影响了工程质量,同时也会有损建筑企业的形象。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3256962u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在剪力墙与填充墙之间支设混凝土构造柱,支设前在剪力墙与填充墙外部缝隙口两侧依次加垫海绵条、方木、钢筋,最后用止水对拉螺栓贯穿海绵条、方木、钢筋进行固定、拉紧。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支设混凝土构造柱结构,有效的降低了在温度影响下引起的变形裂缝,墙面开裂,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砌体使用成本。但是该实用新型在工程后期或进入装修期后需进行拆除,难以长期的对墙体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解决了现有构造柱结构在工程后期或进入装修期后需进行拆除,难以长期的对墙体进行保护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包括填充墙,所述填充墙右侧设置有剪力墙,所述剪力墙正面贯穿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剪力墙前侧设置有构造柱机构,所述构造柱机构包括受力板一,所述受力板一背面与固定盒正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中部设置有拉力螺栓,所述拉力螺栓外表面的后侧与限位盒内壁相接触,所述限位盒背面与受力板二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拉力螺栓外表面的前侧与拉力螺母内壁螺纹连接,所述拉力螺母的背面与棘轮正面固定连接,所述拉力螺母的外表面的顶部与卡块下表面的右侧卡接,所述卡块内壁与转轴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转轴背面与固定盒后侧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盒后侧内壁贯穿开设有四组转轴,所述固定盒通过该四组转轴与卡板卡接,所述卡板包括四组卡头,四组所述卡头的正面分别与四组支撑柱的背面固定连接,四组所述支撑柱的正面均与盖板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盒和固定盒的外表面分别与剪力墙后侧内壁及其前侧内壁相接触,所述剪力墙正面和后侧面分别与受力板一和受力板二的内侧面相接触,所述填充墙右侧面与剪力墙左侧面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拉力螺栓的后侧设置有一组限位柱,该限位柱的尺寸与限位盒内壁的尺寸相匹配,该限位柱的外表面与拉力螺栓背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棘轮后侧设置有一组平光垫片,所述拉力螺栓前侧穿过该组平光垫片的背面。

优选的,所述受力板一与受力板二之间设置有两组海绵板,两组海绵板的外侧面分别与受力板一正面和受力板二背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受力板一的正面、受力板二的背面及盖板的正面均雕刻有防滑纹路。

优选的,所述卡头前侧纵向截面尺寸与固定孔尺寸相匹配,所述卡头后侧纵向截面的尺寸大于固定孔尺寸。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通过拉力螺栓、受力板一和受力板二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可始终固定于剪力墙及填充墙的外侧,且不影响建筑物的装修作业,从而可长期对建筑物进行保护,避免建筑物开裂,使剪力墙及填充墙形成一个整体,增强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便于该构造柱结构的推广。

2、该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通过棘轮、卡块、转轴和固定盒的配合,使得拉力螺栓及拉力螺母受力旋紧后不会在非人为的外力影响下而松动,避免了构造柱机构在非人为控制下的松动,进一步保证了该构造柱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在机构外表面雕刻防滑纹路,从而增加该构造柱结构外表面的附着力,便于工程后期的装修作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剪力墙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构造柱机构结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构造柱机构结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填充墙;2、剪力墙;3、构造柱机构;301、受力板一;302、固定盒;303、拉力螺栓;304、限位盒;305、受力板二;306、棘轮;307、拉力螺母;308、卡块;309、固定孔;310、转轴;4、卡板;401、盖板;402、支撑柱;403、卡头;5、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包括填充墙1,填充墙1右侧设置有剪力墙2,剪力墙2正面贯穿开设有安装槽5,安装槽5的形状与构造柱机构3的形状相匹配,剪力墙2前侧设置有构造柱机构3,构造柱机构3包括受力板一301,受力板一301背面与固定盒302正面固定连接,固定盒302中部设置有拉力螺栓303,拉力螺栓303外表面的后侧与限位盒304内壁相接触,限位盒304背面与受力板二305正面固定连接,受力板一301和受力板二305的厚度均为4mm,拉力螺栓303外表面的前侧与拉力螺母307内壁螺纹连接,拉力螺母307的背面与棘轮306正面固定连接,拉力螺母307的外表面的顶部与卡块308下表面的右侧卡接,卡块308内壁与转轴310外表面转动连接,转轴310背面与固定盒302后侧内壁固定连接,固定盒302后侧内壁贯穿开设有四组转轴310,固定盒302通过该四组转轴310与卡板4卡接,卡板4包括四组卡头403,四组卡头403的正面分别与四组支撑柱402的背面固定连接,四组支撑柱402的正面均与盖板401的背面固定连接,盖板401的厚度为4mm,限位盒304和固定盒302的外表面分别与剪力墙2后侧内壁及其前侧内壁相接触,剪力墙2正面和后侧面分别与受力板一301和受力板二305的内侧面相接触,填充墙1右侧面与剪力墙2左侧面相接触。

具体的,为了避免拉力螺栓303转动,并将拉力作用与受力板二305,拉力螺栓303的后侧设置有一组限位柱,该限位柱的尺寸与限位盒304内壁的尺寸相匹配,该限位柱的外表面与拉力螺栓303背面固定连接。

具体的,为了避免棘轮306与固定盒302后侧内壁干涉,棘轮306后侧设置有一组平光垫片,拉力螺栓303前侧穿过该组平光垫片的背面,从而避免棘轮306与固定盒302直接接触,进而避免棘轮306转动时与固定盒302发生干涉。

具体的,为了填充机构与墙体之间的间隙,避免浇筑时漏浆,受力板一301与受力板二305之间设置有两组海绵板,两组海绵板的外侧面分别与受力板一301正面和受力板二305背面固定连接。

具体的,为了增加机构外表面的附着力,便于后期装修涂料的涂覆,受力板一301的正面、受力板二305的背面及盖板401的正面均雕刻有防滑纹路。

具体的,为了便于卡板4的固定,卡头403前侧纵向截面尺寸与固定孔309尺寸相匹配,卡头403后侧纵向截面的尺寸大于固定孔309尺寸,从而使卡头403穿过固定孔309后卡板4被固定于固定盒302内部。

工作原理:作业前在剪力墙2外表面贯穿开凿安装槽5,将受力板一301和受力板二305分别放置于剪力墙2的两侧,固定盒302及限位盒304朝向剪力墙2的内侧,将拉力螺栓303的前侧依次穿过限位盒304前侧壁、剪力墙2内壁和固定盒302后侧壁,旋紧拉力螺母307,棘轮306与拉力螺母307同步旋转,卡块308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棘轮306卡接,从而避免棘轮306和拉力螺母307反向旋转,将卡头403穿过固定孔309,卡板4被固定于固定盒302内,通过在建筑物表层涂覆底层混凝土可补足填充墙1和剪力墙2外表面与构造柱机构3外侧面的厚度差,便于工程后期的装修作业。

综上所述,该建筑施工用混凝土构造柱结构,通过拉力螺栓303、受力板一301和受力板二305的配合,使得该装置可始终固定于剪力墙2及填充墙1的外侧,且不影响建筑物的装修作业,从而可长期对建筑物进行保护,避免建筑物开裂,使剪力墙2及填充墙1形成一个整体,增强了建筑物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便于该构造柱结构的推广,通过棘轮306、卡块308、转轴310和固定盒302的配合,使得拉力螺栓303及拉力螺母307受力旋紧后不会在非人为的外力影响下而松动,避免了构造柱机构3在非人为控制下的松动,进一步保证了该构造柱结构的稳定性,通过在机构外表面雕刻防滑纹路,从而增加该构造柱结构外表面的附着力,便于工程后期的装修作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