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部加强型组合钢砼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984057发布日期:2021-07-23 14:37阅读:69来源:国知局
端部加强型组合钢砼剪力墙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端部加强型组合钢砼剪力墙。



背景技术:

钢砼组合管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作业在工厂预先加工的墙体构件,其结构强度决定了装配式建筑的墙体质量。专利申请号201910682620.0和201921191303.0当中公开的钢砼组合管包括均沿垂直方向设置的两根槽钢,两根槽钢的开口左右相对设置,两根槽钢的前侧之间和后侧之间分别设置有一块钢板,槽钢与钢板焊接形成矩形钢管结构,两块钢板之间通过若干条拉结筋连接,拉结筋前、后端分别凸出于前侧、后侧钢板表面,左侧槽钢的左侧面和右侧槽钢的右侧面(两根槽钢的外侧面)均焊接有若干条外栓钉,拉结筋两端和外栓钉外端固定设有合围成矩形筒状结构的钢丝网,在矩形钢管结构外部浇筑混凝土,钢丝网被预埋在外部混凝土内。由于在槽钢的内侧面没有设置外栓钉,以及在槽钢的前后面之间也没有设置拉结筋,从而造成钢砼组合管在此处的强度薄弱,特别是在施工现场向矩形钢管结构内部浇筑混凝土后,槽钢与内部的混凝土之间没有强有力的联系,对整个墙体的结构强度也造成一定的减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的端部加强型组合钢砼剪力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端部加强型组合钢砼剪力墙,包括均沿垂直方向设置的两根型钢柱,两根型钢柱的前侧之间和后侧之间分别设置有一块钢板,型钢柱与钢板焊接形成矩形钢管结构,两块钢板之间通过若干条拉结筋连接,拉结筋前、后端分别凸出于前侧、后侧钢板表面,左侧型钢柱的左侧面和右侧型钢柱的右侧面沿左右水平方向均设置有若干条外栓钉,拉结筋两端和外栓钉外端固定设有合围成矩形筒状结构的钢丝网,在矩形钢管结构外部浇筑混凝土,钢丝网被预埋在外部混凝土内,左侧型钢柱的右侧面和右侧型钢柱的左侧面均设有若干条内栓钉。

型钢柱的前侧和后侧之间穿设有若干条沿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加强钢筋,加强钢筋与拉结筋平行。

内栓钉和外栓钉在高度方向上一一对应,同一高度上的内栓钉和外栓钉采用一根垂直穿过型钢柱的螺杆,螺杆内外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内螺帽和外螺帽。

内栓钉和外栓钉在高度方向上间隔交错布置,内栓钉的外端和外栓钉的内端均焊接在型钢柱上。

型钢柱采用矩形钢管、圆钢管、h型钢、工字钢、槽钢、c型钢或z型钢。

型钢柱采用槽钢或c型钢时,两根型钢柱的开口左右相对设置,左侧型钢柱前侧面的右侧边向后折弯以及左侧型钢柱后侧面的右侧边向左折弯形成左缩口导向结构,右侧型钢柱前侧面的左侧边向后折弯以及右侧型钢柱后侧面的左侧边向左折弯形成右缩口导向结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钢砼组合管在现场安装到位后,在两块钢板和两根型钢柱合围成的矩形钢管结构内部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砼组合剪力墙,内栓钉、加强钢筋和拉结筋被预埋在现浇混凝土内部,由于内栓钉、加强钢筋的进一步设置,这样可提高型钢柱与现浇混凝土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型钢柱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型钢柱可以采用矩形钢管、圆钢管、h型钢、工字钢、槽钢、c型钢、z型钢等等型钢或焊接组合型钢,优选槽钢或c型钢,槽钢和c型钢可采用热轧或钢板折弯等工艺,这样可以在制作时将左缩口导向结构和右缩口导向结构制作出来。

等高度的内栓钉和外栓钉采用同一根螺杆,在槽钢上开设有左右通透的穿孔,穿孔为向前翻孔形成向后凸出的圆锥形翻边结构圆锥形翻边结构(专利号zl201921191303.0中所公开),螺杆拧入到穿孔内,在螺杆的内外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上内螺帽和外螺帽,外螺帽和内螺帽用于提高与外部混凝土和现浇混凝土连接强度的作用。

外栓钉和内栓钉还可以采用分体结构,外栓钉内端焊接在槽钢外侧面,内栓钉外端焊接在槽钢内侧面,由于槽钢厚度较薄,因此外栓钉和内栓钉在高度方向上间隔错开布置,这样可避免焊点在槽钢内外对应处,使槽钢此处的强度变弱。

在工厂制作钢砼组合管时,正常工序是先将两块钢板通过拉结筋连接为一体后,再将两根槽钢安装到两块钢板的左右两侧之间,为了方便槽钢的敞口侧伸入到两块钢板之间,因此将槽钢的敞口侧设置缩口导向结构,这样不仅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确保槽钢的顺利装配,而且具有提高槽钢自身强度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槽钢上的结构进行了合理、科学的改进,通过设置内栓钉和用于连接槽钢的加强钢筋,在矩形筒状结构内部浇筑混凝土后,与现浇混凝土的结合大大增强,从而大大提高了槽钢处的结构强度,进而达到装配式墙体结构强度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端部加强型组合钢砼剪力墙,包括均沿垂直方向设置的两根槽钢1,两根槽钢1的开口左右相对设置,两根槽钢1的前侧之间和后侧之间分别设置有一块钢板2,槽钢1与钢板2焊接形成矩形钢管结构,两块钢板2之间通过若干条拉结筋3连接,拉结筋3前、后端分别凸出于前侧、后侧钢板2表面,左侧槽钢1的左侧面和右侧槽钢1的右侧面沿左右水平方向均设置有若干条外栓钉4,拉结筋3两端和外栓钉4外端固定设有合围成矩形筒状结构的钢丝网5,在矩形钢管结构外部浇筑混凝土,钢丝网5被预埋在外部混凝土6内,左侧槽钢1的右侧面和右侧槽钢1的左侧面均设有若干条内栓钉7。

槽钢1的前侧面和后侧面之间穿设有若干条沿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加强钢筋8。

内栓钉7和外栓钉4在高度方向上一一对应,同一高度上的内栓钉7和外栓钉4采用一根垂直穿过槽钢1的螺杆,螺杆内外两端分别螺纹连接有内螺帽9和外螺帽10。

左侧槽钢1前侧面的右侧边向后折弯以及左侧槽钢1后侧面的右侧边向左折弯形成左缩口导向结构11,右侧槽钢1前侧面的左侧边向后折弯以及右侧槽钢1后侧面的左侧边向左折弯形成右缩口导向结构。

本实用新型在现场安装到位后,在两块钢板2和两根槽钢1合围成的矩形钢管结构内部浇筑混凝土形成钢砼组合剪力墙,内栓钉7、加强钢筋8和拉结筋3被预埋在现浇混凝土12内部,由于内栓钉7、加强钢筋8的进一步设置,这样可提高槽钢1与现浇混凝土1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槽钢1的结构强度。

等高度的内栓钉7和外栓钉4采用同一根螺杆,在槽钢1上开设有左右通透的穿孔,穿孔为向前翻孔形成向后凸出的圆锥形翻边结构圆锥形翻边结构(专利号zl201921191303.0中所公开),螺杆拧入到穿孔内,在螺杆的内外两端分别螺纹连接上内螺帽9和外螺帽10,外螺帽10和内螺帽9用于提高与外部混凝土6和现浇混凝土12连接强度的作用。

在工厂制作钢砼组合管时,正常工序是先将两块钢板2通过拉结筋3连接为一体后,再将两根槽钢1安装到两块钢板2的左右两侧之间,为了方便槽钢1的敞口侧伸入到两块钢板2之间,因此将槽钢1的敞口侧设置缩口导向结构,这样不仅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确保槽钢1的顺利装配,而且具有提高槽钢1自身强度的作用。

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该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内栓钉7和外栓钉4在高度方向上间隔交错布置,内栓钉7的外端和外栓钉4的内端均焊接在槽钢1上。

外栓钉4和内栓钉7还可以采用分体结构,外栓钉4内端焊接在槽钢1外侧面,内栓钉7外端焊接在槽钢1内侧面,由于槽钢1厚度较薄,因此外栓钉4和内栓钉7在高度方向上间隔错开布置,这样可避免焊点在槽钢1内外对应处,使槽钢1此处的强度变弱。

本实用新型中的型钢柱可以采用矩形钢管、圆钢管、h型钢、工字钢、槽钢、c型钢、z型钢等等型钢或焊接组合型钢,优选槽钢或c型钢,槽钢和c型钢可采用热轧或钢板折弯等工艺,这样可以在制作时将左缩口导向结构11和右缩口导向结构制作出来。

本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形状、材料、结构等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