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件式木结构建筑吸能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689505发布日期:2021-09-18 01:42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组件式木结构建筑吸能减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木结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组件式木结构建筑吸能减震结构。


背景技术:

2.木结构是以木材为主制作的结构,用木材制成的结构。木材是一种取材容易,加工简便的结构材料。木结构自重较轻,木构件便于运输、装拆,能多次使用,故广泛地用于房屋建筑中,也还用于桥梁和塔架。近代胶合木结构的出现,更扩大了木结构的应用范围,木结构是单纯由木材或主要由木材承受荷载的结构,通过各种金属连接件或榫卯手段进行连接和固定。这种结构因为是由天然材料所组成,受着材料本身条件的限制。
3.现有的木结构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下以下问题:现有的木结构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当木结构建筑受到震动或碰撞时,木结构建筑之间松动,从而影响木结构建筑之间的固定效果,进而导致影响木结构建筑的使用,因此需要对木结构建筑进行减震,避免木结构建筑受到震动或碰撞影响使用,且避免木结构建筑震动损坏,为此,提出一种组件式木结构建筑吸能减震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件式木结构建筑吸能减震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件式木结构建筑吸能减震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板体,两个所述第一板体的内部均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三凹槽和两个第四凹槽,所述第四凹槽与所述第三凹槽连通,所述第四凹槽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焊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贴合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凹槽的内侧壁,所述支撑杆的外侧两壁对称开设有两个t形滑槽,所述t形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侧壁滑动焊接有t形内杆,所述t形内杆的一端焊接有第三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三凹槽的两侧对称开有两个第一滑槽,所述套筒、所述t形内杆和所述第三板体的外侧壁均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壁,所述第一板体的外侧壁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凹槽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壁安装有磁铁块,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铰接有磁铁板,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焊接有t形杆体,所述t形杆体的两端滑动连接于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开设有插接槽。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的外侧两壁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的外侧两壁对称开设有两个u形
卡槽,所述u形卡槽的内侧壁插接有u形卡块。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板体的外侧壁粘接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壁。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限位板。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一端插接有t形卡块,所述第一板体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t形卡槽,所述t形卡块的外侧壁插入所述t形卡槽的内侧壁。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t形卡块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杆体,所述第二杆体的外侧壁插入所述插接槽的内侧壁。
12.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插接槽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外侧壁插入所述插接槽的内侧壁。
13.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滑块,所述滑块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所述t形滑槽的内侧壁。
14.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t形滑槽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焊接于所述套筒的一端。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一、本使用新型通过第二板体分别挤压支撑杆和第一杆体,使挤压第一弹簧,支撑杆带动套筒和t形内杆移动,通过套筒和t形内杆带动第三板体滑动在第一滑槽的内部消耗部分震动力,提升第一板体的减震效果;
17.二、本使用新型通过第一杆体挤压两个连接杆,使磁铁板和磁铁块之间的磁力,进一步消耗部分的震动力,从而达到对震动力吸收的效果,进一步提升第一板体的减震效果;
18.三、本使用新型通过第二弹簧的弹力,提升套筒和t形内杆滑动在第一滑槽内部的阻力,从而对震动力进行消耗;
19.四、本使用新型通过限位板,限位板避免套筒从t形滑槽的内部脱离,通过限位块起到对第二杆体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二杆体脱离插接槽的内部,通过滑块提升套筒的稳定性,同时对套筒进行限位。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杆与第一板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凹槽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中:1、第一板体;2、u形卡块;3、t形杆体;4、u形卡槽;6、连接杆;7、第二板体;8、支撑杆;9、第一凹槽;10、第一杆体;11、磁铁块;12、第二凹槽;13、磁铁板;14、连接板;15、第一弹簧;16、套筒;17、第三凹槽;18、第一滑槽;19、滑块;20、第二弹簧;21、第二杆体;22、插接槽;23、限位块;24、t形滑槽;25、第四凹槽;26、第三板体;27、t形内杆;28、限位板;29、防滑垫;30、通孔;31、t形卡块;32、t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
29.请参阅图1

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件式木结构建筑吸能减震结构,包括两个第一板体1,两个第一板体1的内部均分别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三凹槽17和两个第四凹槽25,第四凹槽25与第三凹槽17连通,第四凹槽25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一弹簧15,第一弹簧15的一端焊接有连接板14,连接板14的顶部贴合有支撑杆8,支撑杆8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第三凹槽17的内侧壁,支撑杆8的外侧两壁对称开设有两个t形滑槽24,t形滑槽24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套筒16,套筒16的内侧壁滑动焊接有t形内杆27,t形内杆27的一端焊接有第三板体26,第一板体1的内部且位于第三凹槽17的两侧对称开有两个第一滑槽18,套筒16、t形内杆27和第三板体26的外侧壁均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18的内侧壁,第一板体1的外侧壁中部开设有第一凹槽9,第一凹槽9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杆体10,第一杆体10的一端焊接有第二板体7,第一板体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凹槽9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12,第二凹槽12的内侧壁安装有磁铁块11,第一杆体10的一端对称铰接有两个连接杆6,连接杆6的外侧壁铰接有磁铁板13,第一凹槽9的内侧壁焊接有t形杆体3,t形杆体3的两端滑动连接于连接杆6的外侧壁,支撑杆8的内部开设有插接槽22。
30.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板体1的外侧两壁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30;通过设置通孔30,通孔30与其他木结构相适配,用于与其他木结构连接。
31.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板体1的外侧两壁对称开设有两个u形卡槽4,u形卡槽4的内侧壁插接有u形卡块2;通过设置u形卡块2和u形卡槽4,u形卡块2和u形卡槽4相互配合将两个第一板体1固定。
32.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三板体26的外侧壁粘接有防滑垫29,防滑垫29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18的内侧壁;通过设置防滑垫29,防滑垫29滑动在第一滑槽18的内部,提升支撑杆8滑动的阻力,进一步提升第一板体1的减震效果。
3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套筒16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限位板28;通过设置限位板28,限位板28避免套筒16从t形滑槽24的内部脱离。
3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支撑杆8的一端插接有t形卡块31,第一板体1的外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t形卡槽32,t形卡块31的外侧壁插入t形卡槽32的内侧壁;通过设置t形卡块31和t形卡槽32,t形卡块31将支撑杆8卡住,当第二板体7通过t形卡块31支撑杆8时,支撑杆8通过第一弹簧15的弹力挤压t形卡块31,进一步提升支撑杆8的减震效果。
35.本实施例中,具体的:t形卡块31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杆体21,第二杆体21的外侧壁插入插接槽22的内侧壁;通过设置第二杆体21,第二杆体21提升t形卡块31与支撑杆8的连接效果。
36.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插接槽22的内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限位块23,限位块23的外侧壁插入插接槽22的内侧壁;通过设置限位块23,限位块23起到对第二杆体21限位的作用,避免第二杆体21脱离插接槽22的内部。
37.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套筒16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滑块19,滑块19的外侧壁滑动连接于t形滑槽24的内侧壁;通过设置滑块19,滑块19提升套筒16的稳定性,同时对套筒16进行限位。
38.本实施例中,具体的:t形滑槽24的内侧壁焊接有第二弹簧20,第二弹簧20的一端焊接于套筒16的一端;通过设置第二弹簧20,第二弹簧20的弹力提升第三板体26滑动在第一滑槽18的阻力,进一步提升第一板体1的减震效果。
39.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使用时,首先操作人员使用t形卡块31使第一板体1和第二板体7连接,然后在使用u形卡块2插入到u形卡槽4的内部,使两个第一板体1固定,当第一板体1受到震动时,第二板体7挤压t形卡块31,通过t形卡块31挤压支撑杆8,支撑杆8带动套筒16和t形内杆27及第三板体26滑动在第一滑槽18的内部,通过第三板体26带动防滑垫29滑动在第一滑槽18的内产生阻力,从而消耗第一板体1受到的部分的震动力,同时支撑杆8通过连接板14挤压第一弹簧15,通过第一弹簧15的弹力效果,削弱第一板体1受到的部分的震动力,同时第一板体1带动第一杆体10进入到第一凹槽9的内部,通过t形杆体3挤压第一杆体10两侧的连接杆6,连接杆6挤压磁铁板13,通过磁铁板13与磁铁块11相斥的磁力,进一步消耗消耗第一板体1受到的部分的震动力,通过多次对第一板体1受到的震动力加以消耗,大幅提升第一板体1的减震效果。
4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