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的简易集装箱办公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5341发布日期:2021-08-03 13:22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的简易集装箱办公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地简易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是一种可折叠的简易集装箱办公室。



背景技术:

简易办公室常常被用在各种需要临时搭建办公场地的地方,该办公室不需要很经久耐用,满足一定的温度性和强度要求即可,如工地周围的工人临时休息地,舞台后的临时工作场地等均需要这种方便且拆装方便的办公室。

市场上现有的类似产品有帐篷和活动板房,对于帐篷来讲,虽然搭建和使用方便,但是它的抗风和抗寒性能不足,而且很容易被尖锐物品划破,只方便使用时间较短的场合;对于活动板房虽然它的抗风和抗寒性能较强,但是墙体的拆装不方便,使用率较低,只适用于一些需要长期安置在固定位置的场所,如工厂车间或车间里的库房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简易集装箱办公室,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简易集装箱办公室,包括:左墙体、右墙体、前墙体、后墙体、底板、顶板;所述前墙体与所述左墙体转动连接,且共同组成第一墙体,所述右墙体与所述后墙体转动连接,且共同组成第二墙体;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为“l”形;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为“l”形;所述第一墙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凹槽适配,所述第二墙体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凹槽适配;

在所述顶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顶板通过所述凹槽卡接在所述第一墙体与所述第二墙体的顶部,在集装箱办公室内部的每一个角落处均设置有角钢;

在所述集装箱办公室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锁紧机构;所述锁紧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锁紧螺杆、锁紧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在所述顶板的侧边,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底板的侧边,在所述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在所述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锁紧螺杆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块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杆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块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连接部设置在所述锁紧螺杆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前墙体与所述左墙体通过折页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右墙体与所述后墙体通过折页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折页为高强度折页;所述折页的材质为黄铜材料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锁紧连接部为六角螺母,所述锁紧连接部与所述锁紧螺杆焊接连接。

进一步的,在所述顶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吊装环。

进一步的,左墙体的材质、右墙体的材质、前墙体的材质、后墙体的材质均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左墙体的材质为隔热保温材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简易集装箱办公室,包括:左墙体、右墙体、前墙体、后墙体、底板、顶板;前墙体与左墙体转动连接,且共同组成第一墙体,右墙体与后墙体转动连接,且共同组成第二墙体;在底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的形状为“l”形;第二凹槽的形状为“l”形;第一墙体的底面与第一凹槽适配,第二墙体的底面与第二凹槽适配;在顶板上开设有凹槽,顶板通过凹槽卡接在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顶部,在集装箱办公室内部的每一个角落处均设置有角钢;在集装箱办公室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锁紧机构;锁紧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锁紧螺杆、锁紧连接部;第一固定块固定在顶板的侧边,第二固定块固定在底板的侧边,在第一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在第二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的轴线与第二螺纹孔的轴线共线,第一螺纹孔的螺纹旋向与第二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反;锁紧螺杆通过第一螺纹孔与第一固定块螺纹连接,锁紧螺杆通过第二螺纹孔与第二固定块螺纹连接;锁紧连接部设置在锁紧螺杆的中部。在安装过程中,先将底板放置在预定的安装地点,之后,将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分别对应安装在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内;之后,第一墙体的拐角处,设置角钢进行固定,具体的,其将前墙体、左墙体、底板三者固定,同理,在第二墙体的拐角处设置角钢进行固定,在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连接处的角落设置角钢进行固定,之后,利用吊机,将顶板吊起,放置在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顶部,并下压;使得第一墙体与第二墙体的顶部卡在上述凹槽内,之后,工作人员利用设置在简易集装箱办公室侧边的锁紧机构进行锁紧,以保证顶板与底板之间的稳定性,具体的,由于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的旋向相反,因此,在转动锁紧螺杆时,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相向运动,或反向运动,此时,用户可以主动锁紧螺杆,使得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相向运动,以实现锁紧顶板与底板的效果;为了更方便用户拧动锁紧螺杆,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便于用户施力的锁紧连接部。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的简易集装箱办公室,通过使用合页,使得第一墙体中的两个墙体可转动,以及使得第二墙体中的两个墙体可转动,在需要安装时,在需要移动或迁移时,可以将左右墙体折叠后再迁移,实现了移动、安装以及使用方便的效果,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拆装方便,简易集装箱办公室的稳固性能较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的简易集装箱办公室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的简易集装箱办公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左墙体、2右墙体、3前墙体、4后墙体、5底板、6顶板、7第一墙体、8第二墙体、9第一凹槽、10第二凹槽、11凹槽、12角钢、13锁紧机构、14第一固定块、15第二固定块、16锁紧螺杆、17锁紧连接部、18折页、19吊装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简易集装箱办公室,包括:左墙体1、右墙体2、前墙体3、后墙体4、底板5、顶板6;所述前墙体3与所述左墙体1转动连接,且共同组成第一墙体7,所述右墙体2与所述后墙体4转动连接,且共同组成第二墙体8;在所述底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所述第一凹槽9的形状为“l”形;所述第二凹槽10的形状为“l”形;所述第一墙体7的底面与所述第一凹槽9适配,所述第二墙体8的底面与所述第二凹槽10适配;在所述顶板6上开设有凹槽11,所述顶板6通过所述凹槽11卡接在所述第一墙体7与所述第二墙体8的顶部,在集装箱办公室内部的每一个角落处均设置有角钢12;在所述集装箱办公室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锁紧机构13;所述锁紧机构13包括第一固定块14、第二固定块15、锁紧螺杆16、锁紧连接部17;所述第一固定块14固定在所述顶板6的侧边,所述第二固定块15固定在所述底板5的侧边,在所述第一固定块14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在所述第二固定块15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轴线共线,所述第一螺纹孔的螺纹旋向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反;所述锁紧螺杆16通过所述第一螺纹孔与所述第一固定块14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螺杆16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第二固定块15螺纹连接;所述锁紧连接部17设置在所述锁紧螺杆16的中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角钢12可以直接采购获得,利用角钢12固定一个角处的三个面属于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上述第一墙体7由前墙体3与左墙体1转动连接组成,上述第二墙体8由后墙体4与右墙体2转动连接组成,在实际应用中,实现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利用折页18来实现的,在本实施例中,所选用的折页18需要符合建筑施工标准,其应当具有良好的强度以及连接稳定性,设置第一墙体7的目的在于,在安装过程中,用户更方便寻找分类,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第一墙体7的墙面上标注数字1,在第二墙体8的墙面上标注数字2;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将第一墙体7进行折叠,同样,可以将第二墙体8进行折叠,更便于运输。

在安装过程中,先将底板5放置在预定的安装地点,之后,将第一墙体7与第二墙体8分别对应安装在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内;之后,第一墙体7的拐角处,设置角钢12进行固定,具体的,其将前墙体3、左墙体1、底板5三者固定,同理,在第二墙体8的拐角处设置角钢12进行固定,在第一墙体7与第二墙体8的连接处的角落设置角钢12进行固定,之后,利用吊机,将顶板6吊起,放置在第一墙体7与第二墙体8的顶部,并下压;使得第一墙体7与第二墙体8的顶部卡在上述凹槽11内,之后,工作人员利用设置在简易集装箱办公室侧边的锁紧机构13进行锁紧,以保证顶板6与底板5之间的稳定性,具体的,由于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的旋向相反,因此,在转动锁紧螺杆16时,第一固定块14与第二固定块15相向运动,或反向运动,此时,用户可以主动锁紧螺杆16,使得第一固定块14与第二固定块15相向运动,以实现锁紧顶板6与底板5的效果;为了更方便用户拧动锁紧螺杆16,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便于用户施力的锁紧连接部17。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的简易集装箱办公室,通过使用合页,使得第一墙体7中的两个墙体可转动,以及使得第二墙体8中的两个墙体可转动,在需要安装时,在需要移动或迁移时,可以将左右墙体2折叠后再迁移,实现了移动、安装以及使用方便的效果,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拆装方便,简易集装箱办公室的稳固性能较佳。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前墙体3与所述左墙体1通过折页18转动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右墙体2与所述后墙体4通过折页18转动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折页18为高强度折页18;所述折页18的材质为黄铜材料材质。合页采用黄铜材料制成,合页不仅起到折叠墙体的作用,而且需要一定的支撑强度,防止墙体被强风损坏,黄铜的合页满足建筑用工具的强度要求;墙体的尺寸可变,墙体的大小根据安装位置的大小不同而不同,可根据具体的需求设计。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锁紧连接部17为六角螺母,所述锁紧连接部17与所述锁紧螺杆16焊接连接。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顶板6的顶面上设置有吊装环19。在顶板6的顶面上设置吊装环19,更便于吊装。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左墙体1的材质、右墙体2的材质、前墙体3的材质、后墙体4的材质均相同。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左墙体1的材质为隔热保温材质。

第一墙体7与第二墙体8均可以采用彩钢板和夹心材料组合制成的材质,彩钢板具有优良的抗震、抗风、保温、隔音和环保性能,而且彩钢板的彩色外观颜色方便区分;夹心材料采用塑料泡沫制成,塑料泡沫的保温和隔音降噪效果明显,使办公室的环境跟舒适、温暖;塑料泡沫可以为聚氨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酚醛树脂等品种的材料,该品种的泡沫材料耐受性强且安全环保,避免在使用过程中泡沫脱落,从而影响墙体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简易集装箱办公室,包括:左墙体1、右墙体2、前墙体3、后墙体4、底板5、顶板6;前墙体3与左墙体1转动连接,且共同组成第一墙体7,右墙体2与后墙体4转动连接,且共同组成第二墙体8;在底板上开设有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第一凹槽9的形状为“l”形;第二凹槽10的形状为“l”形;第一墙体7的底面与第一凹槽9适配,第二墙体8的底面与第二凹槽10适配;在顶板6上开设有凹槽11,顶板6通过凹槽11卡接在第一墙体7与第二墙体8的顶部,在集装箱办公室内部的每一个角落处均设置有角钢12;在集装箱办公室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三个锁紧机构13;锁紧机构13包括第一固定块14、第二固定块15、锁紧螺杆16、锁紧连接部17;第一固定块14固定在顶板6的侧边,第二固定块15固定在底板5的侧边,在第一固定块14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在第二固定块15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的轴线与第二螺纹孔的轴线共线,第一螺纹孔的螺纹旋向与第二螺纹孔的螺纹旋向相反;锁紧螺杆16通过第一螺纹孔与第一固定块14螺纹连接,锁紧螺杆16通过第二螺纹孔与第二固定块15螺纹连接;锁紧连接部17设置在锁紧螺杆16的中部。在安装过程中,先将底板5放置在预定的安装地点,之后,将第一墙体7与第二墙体8分别对应安装在第一凹槽9、第二凹槽10内;之后,第一墙体7的拐角处,设置角钢12进行固定,具体的,其将前墙体3、左墙体1、底板5三者固定,同理,在第二墙体8的拐角处设置角钢12进行固定,在第一墙体7与第二墙体8的连接处的角落设置角钢12进行固定,之后,利用吊机,将顶板6吊起,放置在第一墙体7与第二墙体8的顶部,并下压;使得第一墙体7与第二墙体8的顶部卡在上述凹槽11内,之后,工作人员利用设置在简易集装箱办公室侧边的锁紧机构13进行锁紧,以保证顶板6与底板5之间的稳定性,具体的,由于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的旋向相反,因此,在转动锁紧螺杆16时,第一固定块14与第二固定块15相向运动,或反向运动,此时,用户可以主动锁紧螺杆16,使得第一固定块14与第二固定块15相向运动,以实现锁紧顶板6与底板5的效果;为了更方便用户拧动锁紧螺杆16,在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便于用户施力的锁紧连接部17。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的简易集装箱办公室,通过使用合页,使得第一墙体7中的两个墙体可转动,以及使得第二墙体8中的两个墙体可转动,在需要安装时,在需要移动或迁移时,可以将左右墙体2折叠后再迁移,实现了移动、安装以及使用方便的效果,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拆装方便,简易集装箱办公室的稳固性能较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相关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