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墙面板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00621发布日期:2021-10-27 17:38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拆卸墙面板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墙面板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建筑装饰行业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化的装修理念下,工业化、装配式的产品在建筑装饰行业已经被广泛应用。装配式装修将原本在现场装修项目如湿作业工程、木工工程、油漆饰面工程,放在工厂内通过精加工作业进行产品生产,然后到现场进行组装,工业化生产采用的是标准化、系列化的构件拼装生产工艺流程,生产过程受到严格监控,从而可以确保质量稳定。采用工业化生产的产品方式,减少了施工现场作业环节,简化了工艺流程,现场开工的同时,工厂进行同期生产,待现场基础工序完成,产品就可以现场拼装,能大大缩短工期。由于装修部件都是提前生产好的,减少了大量的现场油漆、粘合等工作,大大减少了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只需要通过拼装组合即可完成,因此减少了现场刨、锯等噪音和装修垃圾的污染。目前的装配式墙面板的安装,为了使相邻两块墙面板拼装在一起,通常在墙面板的端部采用凸凹榫卯结构,拼接的时候直接对接,并在凸起部位通过自攻螺钉与基层固定。该结构虽然较好的解决了拼缝及板块限位问题,但也存在着拆卸困难,墙面板不便于更换维护等缺点。
3.申请号为201720369804 .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装配式装修墙板连接系统,包括:墙板,横向铝龙骨,承重限位件,装饰条,装饰线条固定件,z型限位件,垫条。该系统中先通过墙板上开孔的方式将承重限位与墙板固定,横向铝龙骨与建筑墙体采用螺钉固定,在通过承重限位件的卡槽将墙板与横向铝龙骨扣接,实现装配式墙板的安装和拆卸。用z型限位件固定在墙板竖向边缘,在二块墙板竖向接缝处用垫条填充,起到增加板边强度和控制板缝的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装配式墙面板安装结构存在的缺点,提高装配的质量和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通过固定卡槽和连接卡扣将墙面板装配于基层墙面上,连接卡扣与墙面板之间可活动连接,即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对墙面板的位置进行微调,减少安装误差,提高相邻墙面板之间的拼接质量;将固定卡槽固定于基层墙面,通过固定卡槽和连接卡扣的可插接和拆卸特点,实现墙面板的可拆卸装配,便于安装和拆卸检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墙面板的安装结构,包括固定于基层墙面的固定卡槽、与所述固定卡槽卡接并连接于墙面板的连接卡扣;所述墙面板与基层墙面之间还设置有龙骨和调平螺杆。
6.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卡槽包括贴于基层墙面的第一贴壁面,所述第一贴壁面两端沿基层墙面倾斜呈敞口设置有二第一倾斜连接部,二所述第一倾斜连接部向两端沿基层墙面反向延伸设置有二第一墙面连接部,二所述第一墙面连接部与基层墙面通过膨胀螺丝固定连接。
7.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贴壁面上对称设置有卡接所述连接卡扣的二卡边,所述卡边包括与第一贴壁面连接的弧形连接部、与基层墙面垂直设置并卡接所述连接卡扣的卡接部,以及与所述连接卡扣相抵接的抵接部。
8.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接部上设有呈倒齿状的摩擦部。
9.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卡扣包括贴于墙面板的第二贴壁面,所述第二贴壁面两端沿墙面板倾斜呈敞口设置有二第二倾斜连接部,二所述第二倾斜连接部向两端沿所述墙面板反向延伸设置有二第二墙面板连接部,二所述第二墙面板连接部与墙面板通过自攻螺钉活动连接。
10.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墙面板连接部上设有容纳所述自攻螺钉的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宽度小于所述自攻螺钉螺帽的宽度,所述长圆孔的长度大于所述自攻螺钉螺杆的径向长度。
11.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贴壁面沿垂直于墙面板对称设置有与所述卡接部相过盈卡接的二卡条,所述第二贴壁面朝向所述卡条一侧的端部与所述抵接部相抵接。
12.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卡条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摩擦部齿向方向相同的弧形端面,所述摩擦部齿向朝向墙面的方向。
13.本实用新型较优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卡槽和连接卡扣均设有供二者相互拆卸卡接时发生形变的活动间隙。
14.为了实现饰面板与连接卡扣的活动连接,连接卡扣与饰面板之间通过自攻螺钉连接,连接卡扣上设置有容纳自攻螺钉并供自攻螺钉运动的长圆孔,将自攻螺钉穿过长圆孔钉于墙面板后,连接卡扣限位于墙面板与自攻螺钉螺帽之间,移动墙面板,带动自攻螺钉同时沿着长圆孔长度方向运动,即实现墙面板相对于连接卡扣的活动连接。
15.为了实现固定卡槽与连接卡扣的可插接连接,固定卡槽设置有带倒齿的卡接部,连接卡扣设置有与卡接部过盈配合的卡条,通过卡接部与卡条的卡插连接实现墙面板可拆卸的连接于基层墙面上。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7.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连接卡扣设置有长圆孔,长圆孔的宽度小于所述自攻螺钉螺帽的宽度,所述长圆孔的长度大于所述自攻螺钉螺杆的径向长度,使得与自攻螺钉相连的墙面板可随着自攻螺钉沿着长圆孔长度方向移动,实现微调,保证相邻墙面板拼接的准确性,提高安装质量。
18.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方案,固定卡槽与连接卡扣通过卡接部与卡条过盈卡插连接,实现墙面板可拆卸的插接于基层墙面,便于快速安装与后续的无损拆卸。
19.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安装方案,具有安装工序少,在安装过程中若出现相邻墙面板拼接不齐,可拧松自攻螺钉,将墙面板从连接卡扣上拆卸下来,重新调整位置安装,具有容错率高,安装灵活性好,避免浪费材料和提高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可拆卸墙面板的安装结构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卡槽结构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连接卡扣结构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卡扣结构图;
24.图中:1、固定卡槽;11、第一贴壁面;110、第一倾斜连接部;12、第一墙面连接部;120、膨胀螺丝;13、卡边;131、弧形连接部;132、卡接部;133、抵接部;134、摩擦部;2、连接卡扣;21、第二贴壁面;210、第二倾斜连接部;22、第二墙面板连接部;220、长圆孔;221、自攻螺钉;23、卡条;230、弧形端面;3、龙骨;4、调平螺杆;5、墙面板;51、工艺缝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如图1所示,一种可拆卸墙面板安装结构,包括设于基层墙面的龙骨3和调平螺杆4,调平螺杆4与龙骨3扣合在一起,形成调平系统,调平螺杆4有内螺纹结构,通过旋转螺杆可以调整调平螺杆4与龙骨3之间的前后进出关系,从而起到基层找平的作用。采用龙骨3与调平螺杆4结构,减少了通过水泥砂浆进行基层找平的工序,有效缩短施工周期。墙面板5一端设置有凸起,与之相连的另一侧墙面板5的一端为平头,两端连接处形成工艺缝凹槽51,优选的墙面板5可为科岩墙板,墙面板5与连接卡扣2相连接的一面设置有间断的槽口,一方面便于在需要加强固定的部位,在槽口中填充兔丁胶将墙面板5紧紧的贴于调平螺杆4上。
26.墙面板5通过自攻螺钉221活动连接在连接卡扣2上,固定卡槽1通过膨胀螺丝120固定于基层墙面上,固定卡槽1并非通长构件,仅根据需要进行安装,如此可有效节省材料;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卡槽1包括贴于基层墙面的第一贴壁面11,所述第一贴壁面11两端沿基层墙面倾斜呈敞口设置有二第一倾斜连接部110,第一倾斜连接部110的倾斜连接相比垂直连接具有更大的连接处受力面积,有利于提高承载应力,第一贴壁面11相对于二第一倾斜连接部110与基层墙面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层,该间隙层有利于在墙壁进行热胀冷缩时形成缓冲空间;二所述第一倾斜连接部110向两端沿平行于基层墙面的方向反向延伸设置有二第一墙面连接部12,二所述第一墙面连接部12与基层墙面通过膨胀螺丝120固定连接,为便于膨胀螺丝120的定位,第一墙面连接部12上可预先加工有膨胀螺丝安装孔。
27.所述第一贴壁面11上对称设置有卡接所述连接卡扣2的二卡边13,所述卡边13包括与第一贴壁面11连接的弧形连接部131,弧形连接部131的弧形设计降低结构的应力集中水平,有利于卡边13承载连接卡扣2的重力;所述卡边13还包括与基层墙面垂直设置并卡接所述连接卡扣2的卡接部132,以及与所述连接卡扣相抵接的抵接部133,所述卡接部132上设有摩擦部134。抵接部133与第二贴壁面21相抵接,有利于承载分散于连接卡扣2上的墙面板5重力,同时,抵接过程中便于将固定卡槽1与连接卡扣2对齐,便于墙面板5的平整装配。
28.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卡扣2包括贴于墙面板的第二贴壁面21,所述第二贴壁面21两端沿墙面板倾斜呈敞口设置有二第二倾斜连接部210,第二倾斜连接部210相比垂直连接具有更大的连接处受力面积,有利于提高承载应力,第二贴壁面21相对于二第二倾斜连接部210与墙面板5之间形成一个间隙层,该间隙层有利于在墙面板5进行热胀冷缩时形成缓冲空间;二所述第二倾斜连接部210向两端沿平行于墙面板的方向反向延伸设置有二第二墙面板连接部22,二所述第二墙面板连接部22与墙面板通过自攻螺钉221活动连接。
29.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墙面板连接部22上设有容纳所述自攻螺钉221的长圆孔220,所述长圆孔220的宽度小于所述自攻螺钉221螺帽的宽度,以便于自攻螺钉221不会从长圆孔220中滑出来,所述长圆孔220的长度大于所述自攻螺钉221螺杆的径向长度,便于预留微
调的空间,自攻螺钉221可相对于长圆孔220长度方向移动;具体地,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自攻螺钉221穿过长圆孔220并钉在墙面板5上,连接卡扣2限位于墙面板5和自攻螺钉221的螺帽之间,此时,自攻螺钉221负载着墙面板5可沿长圆孔220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实现微调,从而实现墙面板5与连接卡扣2的活动连接。
30.所述固定卡槽1和连接卡扣2均设有供二者相互拆卸卡接时发生形变的活动间隙。即固定卡槽1的二卡边13之间有供连接卡扣2活动插接的间隙;连接卡扣2的二卡条23之间也留有供二卡条23插接与拔出时的活动空间。所述第二贴壁面21沿垂直于墙面板5对称设置有与所述卡接部132相过盈卡接的二卡条23,卡条23为两根,且两根卡条23中间留有一定空间,使得两卡条23具有一定的弹性,相比单根卡条23的过盈配合,两根卡条23中间预留的空间有利于卡插的过程中利用其弹性更顺利的插入卡边中,也更容易从卡边中拔出来。所述卡条23的端部设置有与所述摩擦部134齿向方向相同的弧形端面230,所述摩擦部134齿向朝向墙面的方向。具体地,摩擦部134用以增加卡条23与卡接部132咬合后的摩擦力,卡条23的弧形端面230有利于插接过程中顺利插入摩擦部134中。所述第二贴壁面21朝向所述卡条23一侧的端部与所述抵接部133相抵接,即在将连接卡扣2插入固定卡槽1的过程中,卡条23与卡边13插接,插接结束后,抵接部133贴紧第二贴壁面21的两端部,在抵接过程中可有效提供支撑力,同时分散重力。
31.第一墙面连接部12和第二墙面板连接部22的端部设置有弧形的加厚收边,其厚度增加,增加承载的应力,避免膨胀螺丝120和自攻螺钉221从端部脱出。
32.实施例2
33.本实施例为一种可拆卸墙面板的安装结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为:
34.s1:根据深化图纸安装尺寸要求,在基层墙面上进行放线,放出卡槽安装位置线,用膨胀螺丝120将固定卡槽1固定在基层墙面上,根据墙面调平的需要,在基层墙面设置横龙骨3和调平螺杆4;
35.s2:将自攻螺钉221穿过长圆孔220,并将自攻螺钉221钉入墙面板中,使得连接卡扣2与墙面板实现活动连接,若墙面板与连接卡扣2位置连接错误,则可将自攻螺钉221拧松,重新连接;
36.s3:将s2中的连接卡扣2通过二卡条23卡插进入s1中的固定卡槽1的卡接部132中,二卡条23通过与摩擦部134的过盈配合实现连接卡扣2与固定卡槽1的卡接;
37.s4:沿着长圆孔220的长度方向微调墙面板的位置,可调节相邻墙面板之间的距离,消除安装误差。
38.本实用新型是对装配式墙面板安装结构的进一步提升和升级。解决了目前装配式墙面板安装后,维修更换时拆卸困难,拆卸后对墙面板造成损坏等问题。龙骨与调平螺杆的组合,起到了消除土建结构墙体的平整度误差的作用,便于墙面板安装时整体找平,同时给安装卡扣及卡槽预留安装空间。连接卡扣2上长圆孔220的设置,使连接卡扣2在现场安装时,有左右方向的调节量,便于消除安装误差,使连接卡扣2与固定卡槽1精准扣合。
39.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方案,具有安装工序少,在安装过程中若出现相邻墙面板拼接不齐,可拧松自攻螺钉221,将墙面板5从连接卡扣上拆卸下来,重新调整位置安装,具有容错率高,安装灵活性好,避免浪费材料和提高施工效率。基于施工工序的减少、人工成本的降低、调节的灵活性、安装后墙面平整度质量的提升、效率提升、美观度增加、便于拆卸等几
项优点,装配式可拆卸墙面板安装技术必定会被广大的业主接受,并进行大范围推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率与社会认同。
4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示例性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