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满堂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65871发布日期:2021-10-09 10:01阅读:92来源:国知局
可移动式满堂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满堂支架。


背景技术:

2.目前,对于现浇桥梁或者现浇楼板的施工,一般需要临时搭设满堂支架进行支撑。采用满堂支架法施工的优点是不需要大型吊装设备,成本较低,而缺点是支架的耗材大,拆装时间长,尤其是针对需在多个位置进行多次浇筑的结构物,通常需要通过多次拆装的方式对满堂支架整体进行移位,浪费人力物力,导致施工工期较长。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并方便移位的可移动式满堂支架。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可移动式满堂支架,包括架体和设于所述架体底部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与所述架体连接的底托和嵌设于所述底托内并至少部分露出于底托下方的钢管件,所述钢管件可沿水平方向相对所述底托转动。
6.优选地,所述底托内嵌设有两根并排设置的所述钢管件。
7.优选地,所述底托包括顶板和设于所述顶板的底面并分设于所述顶板相对两端的两个侧板,所述顶板与两个所述侧板共同围合成限位空间,所述钢管件沿平行于所述侧板的方向嵌设于所述限位空间内。
8.更优地,所述钢管件的长度大于所述顶板沿平行于所述侧板的方向的长度。
9.更优地,所述侧板相对所述顶板垂直地焊接于所述顶板的底面边缘。
10.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底托顶面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架体连接并可沿竖直方向相对所述架体转动。
11.进一步地,所述架体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空心管,所述连接杆穿设于所述空心管内并可相对所述空心管转动。
12.更优地,所述空心管设有内螺纹,所述连接杆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所述连接杆与所述空心管螺纹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托焊接。
14.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设于所述连接杆与所述底托之间的加劲板。
15.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式满堂支架中的支撑组件通过底托固定钢管件,便可通过钢管件的滚动带动架体移位,提升架体移位的便利性,从而方便进行不同位置处的施工,缩短施工周期。其次,由于钢管件可在施工现场取材切割形成,无需额外配置复杂的移位器或者滚轮组件等配件,结构简单且成本低。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式满堂支架中的支撑组件采用连接杆与架体可转动连接,通过转动连接杆便可改变钢管件的朝向,从而改变移位方向,使所述支撑组件能够达
到万向轮的效果,进而可对架体进行任意方向的移位,灵活调整架体的位置。
18.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移动式满堂支架中,连接杆与架体的空心管螺纹连接,通过旋转连接杆可调整对应空心管的高度,使架体在不同支撑位置处均能保持平衡,提升架体的稳定性。
19.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20.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式满堂支架的立体图;
22.图2为图1所示的可移动式满堂支架中关于支撑组件与架体连接结构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零/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零/部件被“连接”到另一零/部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零/部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零/部件。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25.图1和图2共同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式满堂支架,其结构简单并方便移位,从而可灵活调整支撑位置,适用性强,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难度并节省施工成本。
26.如图1所示,所述可移动式满堂支架1包括架体11和多个支撑组件12,多个所述支撑组件12均设于所述架体11的底部并共同支撑所述架体11,所述架体11可采用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具体为通过扣件和钢管拼装形成并起承受荷载作用的脚手架,其拆装便捷且稳定性强,具有优越的抗断性、抗滑性、抗变形、抗脱、抗锈等性能。
27.请结合图2,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12包括连接杆121、底托122和钢管件123,所述连接杆121与所述架体11连接,所述底托122与所述连接杆121焊接,所述底托122的横截面为“n”型,所述钢管件123嵌设于所述底托122内并至少部分露出于底托122的下方,所述钢管件123可沿水平方向相对所述底托122转动,从而可在外力的作用下相对地面滚动,带动所述架体11沿水平方向移位。
28.具体地,所述支撑组件12通过所述底托122固定所述钢管件123,使所述钢管件123支撑所述架体11的同时可相对地面固定,从而在所述可移动式满堂支架1拼装完成后,能够通过牵引设备或者人力推动将整体结构进行移位,提升所述架体11移位的便利性,进而方
便进行不同位置处的施工,缩短施工周期。其次,所述底托122可采用多块钢板焊接形成,所述钢管件123可由钢管按照预设长度切割形成,即所述支撑组件12可在施工现场随地取材进行制作,无需额外配置复杂的移位器或者滚轮组件等配件,结构简单且成本低,适用性强。
29.优选地,所述底托122包括顶板1221和两个侧板1222,两个所述侧板1222设于所述顶板1221的底面并分设于所述顶板1221相对两端,所述顶板1221与两个所述侧板1222共同围合成限位空间1223,所述钢管件123沿平行于所述侧板1222的方向嵌设于所述限位空间1223内,所述底托122通过所述限位空间1223对所述钢管件123进行限位,避免所述钢管件123在滚动时相对所述底托122脱离。
30.更优地,所述侧板1222相对所述顶板1221垂直地焊接于所述顶板1221的底面边缘,使所述侧板1222能够起稳定支撑所述顶板1221的作用,当需要固定所述架体11时,可相对所述底托122抽出所述钢管件123,从而通过所述侧板1222直接接触地面,对整体结构进行支撑,实现移位锁死的效果,避免所述架体11在不需要移位时发生晃动。
31.优选地,所述底托122内嵌设有两根平行且并排设置的所述钢管件123,所述限位空间1223的宽度不小于两根所述钢管件123的直径之和,以使所述限位空间1223能够正好嵌入两根所述钢管件123,通过两根所述钢管件123支撑所述底托122,提升对所述架体11的支撑强度,保证移位时的稳定性。
32.优选地,所述钢管件123的长度大于所述顶板1221沿平行于所述侧板1222的方向的长度,以确保所述顶板1221的任意位置均能够被所述钢管件123稳定支撑,并可适当扩大所述钢管件123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少所述钢管件123所受到的压强,进一步提升支撑结构的稳定性。
33.在图2中示出,所述架体11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空心管111,所述连接杆121穿设于所述空心管111内并可沿竖直方向相对所述空心管111转动,通过转动所述连接杆121便可改变所述钢管件123的朝向,从而改变移位方向,使所述支撑组件12能够达到万向轮的效果,进而可对所述架体11进行任意方向的移位,灵活调整所述架体11的位置。
34.应当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121也可相对所述空心管111同轴地套设于所述空心管111的外侧,该结构同样可将所述连接杆121沿竖直方向相对所述空心管111转动,从而实现转动调整所述钢管件123的角度。
35.优选地,所述空心管111设有内螺纹(图未示,下同),所述连接杆121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适配的外螺纹(图未示,下同),所述连接杆121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的啮合相对所述空心管111螺纹连接,驱动所述连接杆121旋转时可带动所述空心管111上下移动,从而可通过各个支撑组件12中的连接杆121调整对应空心管111的高度,使所述架体11在不同支撑位置处均能保持平衡,提升所述架体11的稳定性。
3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121与所述底托122焊接,且焊脚尺寸应大于所述顶板1221的厚度,确保所述连接杆121与所述底托122的连接牢固性。
37.更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12还包括焊接于所述连接杆121与所述底托122之间的加劲板(图未示,下同),通过所述加劲板进一步提升所述连接杆121与所述底托122的连接强度。
38.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式满堂支架1不仅结构简单、成本较低,还
具备较高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承载能力强,且通过设置所述支撑组件12方便所述架体11的移位,灵活调整支撑位置,适用性强
3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