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墙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088261发布日期:2021-10-24 16:12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墙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墙板。


背景技术:

2.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人们对建筑的建设速度要求越来越高,装配式结构因为能够工厂生产、现场快速安装、环保性好,在建筑的非称重结构中越来越受到青睐,然而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难题,装配式非承重墙板与建筑的框架梁、柱、剪力墙之间的连接就是一大难题之一;刚性连接强度过高影响抗震计算,震时对梁、柱等承重结构破坏极大,严重影响结构安全,柔性连接又很难做到接缝处不开裂,后期不修补,震时保证墙体整体稳定性,可能稍有震荡就会发生整块墙体倾塌的危险。
3.如公开号为cn106436976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板的组合方法,其在预制墙板的两侧横向出筋与承重柱的钢筋绑扎固定,然后整体浇筑,能够实现预制墙板在现场的整体安装,并保证安装强度,但是由于装配式墙板在是在竖向承重柱的钢筋绑扎完成后吊装于两侧钢筋柱之间的,对于该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来说,由于其横向出筋,在吊装时会与两侧已经绑扎好的钢筋柱相互干涉,因此实际建设中该装配式墙板完全无法使用;另外其结构刚性太大,地震时容易损坏梁、柱等承重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兼顾连接强度、抗震性能的装配式墙板。
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装配式墙板,包括隔墙板,所述隔墙板的两侧和上端分别设置有能够受挤压变形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两侧的结构柱及顶部的结构梁接触,所述隔墙板的上端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穿过连接部插入结构梁中的拉结钢筋。
6.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部与承重结构接触,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允许结构柱及结构梁发生变形挤压连接部释放应力,降低装配式墙板边缘的强度,防止因刚度过高导致结构柱和结构梁损坏;通过拉结钢筋纵向出筋,提高装配式墙板在现场安装时的结构强度,整体依靠顶部的拉结钢筋拉扯,底部依靠摩擦力固定,在发生地震时,两侧和底部的连接强度相对较弱,容易发生变形,从而使装配式墙板整体发生破碎或变形,留出供结构梁、结构柱等承重结构变形的空间,以释放应力,保护承重结构。
7.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由轻质材料制作或为空心箱体结构。
8.优选的,所述轻质材料为聚苯泡沫、发泡混凝土、发泡珍珠岩板中的至少一种制成的块状物,所述空心箱体结构由木板、塑料、玻镁板、镂空钢丝网中的至少一种制成。
9.优选的,所述拉结钢筋与隔墙板一体浇筑,拉结钢筋为圆钢、螺纹钢、螺杆、铁丝中的至少一种。
10.优选的,所述隔墙板为格构式混凝土轻质板,所述拉结钢筋与隔墙板边缘的密肋
固定连接;或者隔墙板为实心浇筑的混凝土大板或石膏大板,拉结钢筋埋置在隔墙板内。
11.优选的,所述隔墙板厚度方向的两侧覆盖有面层,所述面层下贴附有抗裂网,所述抗裂网延伸到墙板两侧和上端之外。
12.优选的,所述抗裂网为碰焊网、冲孔抗拉网、钢丝网、玻纤网格布中的至少一种。
13.优选的,所述面层与隔墙板通过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面层的边缘不超过连接部的外表面。
14.优选的,所述面层的厚度为5~50mm,所述抗裂网埋置在面层下≥5mm的深度,抗裂网的边缘超出连接部外表面≥30mm。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装配式墙板的连接方法,施工现场绑扎固定好结构柱钢筋,将装配式墙板从侧面或上方悬吊固定于两侧结构柱之间,在装配式墙板上方绑扎固定结构梁钢筋,使拉结钢筋处于结构梁绑扎钢筋结构内,在结构柱钢筋和结构梁钢筋外固定建筑模板,对结构柱和结构梁进行浇筑。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配式墙板的优点在于:通过连接部与承重结构接触,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允许结构柱及结构梁发生变形挤压连接部释放应力,降低装配式墙板边缘的强度,防止因刚度过高导致结构柱和结构梁损坏;通过拉结钢筋纵向出筋,提高装配式墙板在现场安装时的结构强度,整体依靠顶部的拉结钢筋拉扯,底部依靠摩擦力固定,在发生地震时,两侧和底部的连接强度相对较弱,容易发生变形,从而使装配式墙板整体发生破碎或变形,留出供结构梁、结构柱等承重结构变形的空间,以释放应力,保护承重结构。通过抗裂网提高连接强度,防止墙面开裂,降低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板的平面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板与结构梁配合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板与结构柱配合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板的拉结钢筋的配合状态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板的隔墙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墙板,包括隔墙板1,所述隔墙板1的两侧和上端分别设置有能够受挤压变形的连接部2,所述连接部2与两侧的结构柱5及顶部的结构梁6接触,从而在发生地震灾害时,允许结构柱5或结构梁6发生变形挤压连接部2释放应力,降低装配式墙板边缘的强度,防止因刚度过高导致结构柱5或结构梁6损坏;所述隔墙板1的上端设置有沿竖直方向穿过连接部2插入结构梁6中的拉结钢筋3,从而提高装配式墙板在现场安装时的结构强度,整体依靠顶部的拉结钢筋3拉扯,底部依靠摩擦力固定,在
发生地震时,两侧和底部的连接强度相对较弱,容易发生变形,从而使装配式墙板整体发生破碎或变形,留出供结构梁6、结构柱5等承重结构变形的空间,以释放应力,保护承重结构。
24.在安装时,首先将结构柱5钢筋绑扎固定好,将装配式墙板从侧面或上方悬吊固定于两侧结构柱5之间,在装配式墙板上方绑扎固定结构梁6钢筋,是拉结钢筋3处于结构梁6绑扎钢筋结构内,在结构柱5钢筋和结构梁6钢筋外固定建筑模板,对结构柱5和结构梁6进行浇筑,使拉结钢筋3浇筑于结构梁6内,实现装配式墙板与承重结构的一体安装和固定。
25.所述连接部2可以为图3所示的由轻质材料制作的块状物结构,也可以是图4所示的空心箱体结构;所述轻质材料为聚苯泡沫、发泡混凝土、发泡珍珠岩板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空心箱体结构可以使用木板、塑料、玻镁板、镂空钢丝网中的至少一种制成。连接部2使用空心箱体结构时,其外端面可以向内部凹陷设置,从而在收到挤压时优先向内部坍塌变形,变形幅度不大时,降低对墙板外立面的影响。
26.所述拉结钢筋3与隔墙板1一体浇筑成型,所述拉结钢筋3可以选用圆钢、螺纹钢、螺杆、铁丝等任意一种或多种。具体的,参考图5,所述隔墙板1可以为格构式混凝土轻质板,格构式混凝土轻质版浇筑时会设置多根纵横交错的密肋4,结合图4,所述拉结钢筋3可以与密肋4固定连接;也可以如图5所示,直接将密肋4沿长度方向延伸到装配式墙板之外作为拉结钢筋3。所述隔墙板1还可以选用实心浇筑的混凝土大板或者石膏大板,此时拉结钢筋3可以预埋在隔墙板1内,与隔墙板1一起浇筑,也可以直接将混凝土大板或石膏大板内本身设置的结构钢筋向外延伸作为拉结钢筋3。
27.结合图2

图4,所述隔墙板1厚度方向的两侧覆盖有面层8,所述面层8之下贴附有抗裂网9,所述抗裂网9延伸到墙板两侧和上端之外,从而能够在安装时浇筑于结构柱5、结构梁6或剪力墙内,通过抗裂网9防止墙面因细微的晃动产生表面裂纹,降低后期装修维护成本。
28.所述抗裂网9可以选用碰焊网、冲孔抗拉网、钢丝网、玻纤网格布中的至少一种,也可以直接用细钢筋纵向出筋起到同样的作用。所述面层8与隔墙板1通过混凝土依次浇筑成型,抗裂网9浇筑于面层8内,浇筑时抗裂网9向两侧突出的部分折叠于连接部2的端面上,从而使抗裂网9能够处于装配式墙板的浇筑模具内,装配式墙板在现场固定后,再将抗裂网9拉至深入到结构梁6和结构柱5的绑扎钢筋内一起浇筑,除了防止表面开裂外,还能提高连接强度。
29.面层8的边缘不超过连接部2的外端面,即连接部2的远离隔墙板1的一端能够相对于面层8突出;连接部2的外端面在固定后与承重结构配合,不需要制作类似面层8的覆盖层,如果有相应的要求,也可以在连接部2的外端面制作覆盖层,该覆盖层可以与所述面层8连接为一体。
30.所述面层8的厚度为5~50mm,优选在10mm以上,所述抗裂网9埋置在面层8以下≥5mm的深度,抗裂网9的边缘超出连接部外表面≥20mm,优选预埋长度≥30mm。
31.所述连接部2的高度应≥50mm,厚度与隔墙板1的厚度基本保持一致,其长度≤隔墙板1的长度,连接部2可以是整体的,也可以是多段拼接的,拼接构造连接部2时可以连续也可以存在间隔;所述拉结钢筋3的裸露长度应≥30mm。
32.以隔墙板1厚度为200mm说明装配式墙板的参数:
33.1)当两侧面层厚度为20mm时,墙体容重为130kg/m2,600mm宽,2480mm长墙板轴向
抗弯荷载700kg时开始开裂,最大弯曲深度55mm,生产成本较低,易施工好安装,易破损,水电管线不易预埋,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34.2)当两侧墙体面板的厚度为30mm时,墙体容重为180kg/m2,600mm宽,2480mm长墙板轴向抗弯荷载1300

时开始开裂,最大弯曲深度50mm,生产成本适中,易施工好安装,生产技术要求较高。
35.③
当两侧墙体面板的厚度为40mm时,墙体容重为240kg/m2,600mm宽,2480mm长墙板轴向抗弯荷载2200

时开始开裂,最大弯曲深度45mm,生产成本较高,易施工好安装,易生产,水电管线预埋方便。
36.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装配式墙板的连接方法,具体为:首先将结构柱5钢筋绑扎固定好,将装配式墙板从侧面或上方悬吊固定于两侧结构柱5之间,在装配式墙板上方绑扎固定结构梁6钢筋,是拉结钢筋3处于结构梁6绑扎钢筋结构内,在结构柱5钢筋和结构梁6钢筋外固定建筑模板,对结构柱5和结构梁6进行浇筑,使拉结钢筋3浇筑于结构梁6内,实现装配式墙板与承重结构的一体安装和固定。
37.在装配式墙板具有抗裂网9时,安装方法还包括将抗裂网9插入绑扎好的结构钢筋中,使抗裂网9与承重结构一体浇筑的步骤,从而提高抗裂性能和结构强度。
38.为了验证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板的效果,本实施例还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进行测试。
39.1、拼接部位墙板抗弯抗折实验:以格构式墙板作为隔墙板1,沿墙板拼接部位纵向截取厚200mm
×
宽600mm
×
长2480mm检材,通过两边固定中间加载的轴向三点加载试验,加载重量1.7吨时,检材开裂未断,弯矩最深处50mm,承重性能开始衰减,相对其他隔墙条板存在显著的优势。
40.2、拼接部位的抗裂抗震实验:(1)取普通装配式格构钢筋混凝土轻质大板厚200mm
×
宽2480mm
×
长3000mm,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方法与梁、柱拼接,四周梁柱按常规建筑梁柱设计施工养护成型。采用悬挂沙袋冲击法实验,沙袋重量30kg,悬挂长度1500mm,充分拉起落下冲击8次,拼缝处无损伤无裂纹。(2)取普通装配式格构钢筋混凝土轻质大板厚200mm
×
宽2480mm
×
长3000mm,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方法与梁、柱拼接,四周梁柱按常规建筑梁柱设计施工养护成型。采用模拟地震波梁柱冲击法实验,模拟六级震波冲击,梁、柱、墙板、拼接缝均无异样;模拟七级震波冲击,梁、柱、墙板无异样,拼接缝细微开裂;模拟八级震波冲击,梁、柱无异样,拼接缝开裂加大,墙板连接处边缘破损,并渐次向内延伸,锚固钢筋受力墙体稳定无倾斜无移位。
41.3、隔音降噪实验:取普通装配式格构钢筋混凝土轻质大板厚200mm
×
宽2480mm
×
长3000mm,采用本技术提供的方法与梁、柱拼接,建设长3000mm
×
宽2600mm
×
高2480mm隔声实验室,经检验,隔声降噪性能达到68db,超过45db的国家标准,优于其他材质墙板隔声效果。
42.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墙板经过与普通石膏墙板、复合材料墙板、grc轻质墙板、发泡加压水泥墙板等采用的刚性或柔性连接方式与梁、柱、剪力墙连接对比,优势效果特别明显。
4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
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