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343866发布日期:2021-08-20 17:00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防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



背景技术:

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地基指的是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影响的那一部分土体,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体或岩体称为地基,地基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地球的一部分,传统建筑中大多数地基防地震的能力较差,在较大级别地震来临时,防震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现在楼层越来越高,因此对建筑物地基的要求随之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具备了通过设置橡胶垫与橡胶块,并在缓冲机构与支撑机构的作用下,有效减少地震带来的冲击力效果,解决了传统建筑中大多数地基防地震的能力较差,在较大级别地震来临时,防震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且现在楼层越来越高,因此对建筑物地基的要求随之升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包括地基和承重柱,所述地基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承重柱伸入的凹槽一,所述凹槽一上设置有橡胶垫和橡胶块,所述地基上设置有支撑机构,所述承重柱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机构联动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移动板、两个弹簧一和梯形块,所述承重柱的侧面开设有用于所述移动板伸入且滑动的凹槽二,两个所述弹簧一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凹槽二的表面固定连接和所述移动板的表面贴合,所述凹槽二的内壁开设有用于所述梯形块伸入且滑动的梯形槽,所述梯形块的端部与所述移动板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和固定杆,所述支撑板铰接在所述移动板的表面,所述支撑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在所述地基的上表面,所述固定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端部与所述支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复位机构。

优选的,所述复位机构包括弹簧二,所述弹簧二套设在所述伸缩杆的表面,所述弹簧二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块的表面和所述滑块的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橡胶块数量为八个,并且以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缓冲机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以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梯形槽与所述梯形块的表面贴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承重柱上下晃动时,带动弹簧一上下移动,通过弹簧一上下移动,挤压移动板,从而带动移动板上下移动,通过移动板上下移动,带动梯形块上下移动,通过移动板上下移动,带动支撑板转动,通过凹槽二内设置的两个弹簧一对移动板进行挤压,从而减少承重柱上下晃动时产生的冲击力,减轻了地震带来的损害。

二、本实用新型承重柱向右晃动时,左侧支撑板与移动板通过滑块和弹簧二的作用下,产生向左的拉力,承重柱向右晃动时,带动移动板向右移动,通过移动板向右移动,带动支撑板转动的同时平移移动,通过支撑板转动的同时平移移动,带动移动板向上移动,对弹簧一挤压,通过支撑板平移移动,带动支撑块平移移动,通过支撑块平移移动,带动伸缩杆缩动,并且挤压弹簧二,通过弹簧二的反作用力,对承重柱产生推力,减少承重柱左右晃动时产生的冲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的a处放大图。

图中:1、地基;2、承重柱;3、橡胶块;4、橡胶垫;5、梯形槽;6、梯形块;7、凹槽二;8、移动板;9、弹簧一;10、支撑板;11、支撑块;12、伸缩杆;13、弹簧二;14、固定杆;15、滑块;16、限位板;17、凹槽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包括地基1和承重柱2,地基1的表面开设有用于承重柱2伸入的凹槽一17,凹槽一17上设置有橡胶垫4和橡胶块3,地基1上设置有支撑机构,承重柱2上设置有与支撑机构联动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移动板8、两个弹簧一9和梯形块6,承重柱2的侧面开设有用于移动板8伸入且滑动的凹槽二7,两个弹簧一9的两端分别与凹槽二7的表面固定连接和移动板8的表面贴合,凹槽二7的内壁开设有用于梯形块6伸入且滑动的梯形槽5,梯形块6的端部与移动板8的表面固定连接,地震来临发生纵向振动时,承重柱2上下晃动,对橡胶垫4进行挤压,通过橡胶垫4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承重柱2直接挤压地基1从而造成破裂,承重柱2上下晃动时,带动弹簧一9上下移动,通过弹簧一9上下移动,挤压移动板8,从而带动移动板8上下移动,通过移动板8上下移动,带动梯形块6上下移动,通过移动板8上下移动,带动支撑板10转动,通过凹槽二7内设置的两个弹簧一9对移动板8进行挤压,从而减少承重柱2上下晃动时产生的冲击力,减轻了地震带来的损害。

进一步的,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10和固定杆14,支撑板10铰接在移动板8的表面,支撑板10的端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1,固定杆14固定连接在地基1的上表面,固定杆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6,固定杆14的表面套接有滑块15,滑块1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2,伸缩杆12的端部与支撑块11的表面固定连接,伸缩杆12上设置有复位机构,当发生横向振动时,承重柱2左右晃动,对橡胶块3进行挤压,橡胶块3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了冲击力,承重柱2向右晃动时,左侧支撑板10与移动板8通过滑块15和复位机构的作用下,产生向左的拉力,承重柱2向右晃动时,带动移动板8向右移动,通过移动板8向右移动,带动支撑板10转动的同时平移移动,通过支撑板10转动的同时平移移动,带动移动板8向上移动,对弹簧一9挤压,通过支撑板10平移移动,带动支撑块11平移移动,通过支撑块11平移移动,带动伸缩杆12缩动。

进一步的,复位机构包括弹簧二13,弹簧二13套设在伸缩杆12的表面,弹簧二13的两端分别与支撑块11的表面和滑块15的表面固定连接,通过支撑块11平移移动,带动伸缩杆12缩动,并且挤压弹簧二13,通过弹簧二13的反作用力,对承重柱2产生推力,减少承重柱2左右晃动时产生的冲击力。

进一步的,支撑机构与支撑机构数量均为两个,并且以对称分布,通过对称分布的支撑机构与支撑机构增强了对地震的抵抗力,减少地震带来的损耗。

进一步的,梯形槽5与梯形块6的表面贴合,使梯形块6在运动过程中不易发生晃动,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

工作原理:该建筑物地基防震结构在使用时,地震来临发生纵向振动时,承重柱2上下晃动,对橡胶垫4进行挤压,通过橡胶垫4起到缓冲作用,防止承重柱2直接挤压地基1从而造成破裂,承重柱2上下晃动时,带动弹簧一9上下移动,通过弹簧一9上下移动,挤压移动板8,从而带动移动板8上下移动,通过移动板8上下移动,带动梯形块6上下移动,通过移动板8上下移动,带动支撑板10转动,通过凹槽二7内设置的两个弹簧一9对移动板8进行挤压,从而减少承重柱2上下晃动时产生的冲击力,减轻了地震带来的损害,当发生横向振动时,承重柱2左右晃动,对橡胶块3进行挤压,橡胶块3起到缓冲作用,减少了冲击力,承重柱2向右晃动时,左侧支撑板10与移动板8通过滑块15和弹簧二13的作用下,产生向左的拉力,承重柱2向右晃动时,带动移动板8向右移动,通过移动板8向右移动,带动支撑板10转动的同时平移移动,通过支撑板10转动的同时平移移动,带动移动板8向上移动,对弹簧一9挤压,通过支撑板10平移移动,带动支撑块11平移移动,通过支撑块11平移移动,带动伸缩杆12缩动,并且挤压弹簧二13,通过弹簧二13的反作用力,对承重柱2产生推力,减少承重柱2左右晃动时产生的冲击力,承重柱2向左晃动时原理一样,通过本结构可有效的减少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害,从而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