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榫式柱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050454发布日期:2022-02-25 23:58阅读:82来源:国知局
插榫式柱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插榫式柱连接件。


背景技术:

2.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传统的现浇式施工技术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和新工艺被应用到建筑施工工程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就是其中之一.与传统现浇式施工技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建筑材料复杂凌乱相比,装配式建筑只需要将事先在工厂中生产完毕的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并进行机械吊装最后像搭积木一样组装好即可,一方面大大的节省了劳动力和劳动成本,另一方面有效提升了施工效率缩短了施工工期,随着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以及节能减排的号召,装配式建筑在未来定会迅速发展,预制混凝土柱作为装配式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目前常用柱连接在浇注前,并无可靠连接,需要大量的模板支架和支撑来承担构件的自重、施工荷载等,耗费了大量的周转材料及施工周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榫式柱连接件。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通过柱柱脚构件采用插接榫式连接方式,进行快速可靠连接,依靠这种连接方法,使预制混凝土柱之间受力明确、连接可靠,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不需要搭设支撑构件自重的模板支架的情况下,能够直接安装,且在保证安装完成的梁柱结构稳定的情况下,能够连续的安装,而不必受浇筑节点现浇混凝土的技术间歇的影响,节省了工序、极大地加快了安装进度。
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5.插榫式柱连接件,包括抗剪传力外筒、外筒增加锚固连通孔、外筒连通孔侧弯曲部、外筒连通孔增锚抗剪键、柱间连接板、螺栓栓孔、抗剪传力内筒、抗剪传力内筒预埋段、抗剪传力内筒连接段、筒间连接板、内筒增加锚固连通孔、内筒连通孔侧弯部、内筒连通孔增锚抗剪键;所述抗剪传力外筒筒身四周切割内折形成若干外筒增加锚固连通孔,内折部分形成外筒连通孔侧弯部,所述抗剪传力外筒通过筒间连接板与抗剪传力内筒预埋段相连;抗剪传力外筒与抗剪传力内筒预埋段包含的空间内充满混凝土;所述外筒增加锚固连通孔、外筒连通孔侧弯部与混凝土结合形成外筒连通孔增锚抗剪键,抗剪传力外筒下部设置柱间连接板,柱连接板四个角部设有螺栓栓孔;抗剪传力内筒连接段与抗剪传力内筒预埋段组成抗剪传力内筒;所述抗剪传力内筒连接段筒身四周切割内折形成若干内筒增加锚固连通孔,内折部分形成内筒连通孔侧弯部;所述抗剪传力内筒连接段插入下柱内浇筑连接,内筒增加锚固连通孔、内筒连通孔侧弯部与混凝土结合形成内筒连通孔增锚抗剪键。
6.进一步地,所述外筒锚固连通孔宽度不超过抗剪传力外筒侧面宽度的三分之一。
7.进一步地,所述内筒锚固连通孔宽度不超过抗剪传力内筒侧面宽度的二分之一。
8.进一步地,抗剪传力外桶与抗剪传力内筒可以由钢板、型钢等材料制作而成,其截
面尺寸和材料厚度依据柱截面尺寸和所承受的内力计算确定。
9.进一步地,外筒增加锚固连通孔、外筒连通孔侧弯曲部、内筒增加锚固连通孔、内筒连通孔侧弯部为沿着开孔的四个边向桶内弯曲或沿着垂直于受力主筋方向的侧边板向内弯曲,采用原板切割或裁减开孔,其开口形式为“h”形成两方向弯曲,或为
“”
、“x”形成四个方向的孔侧弯曲部。
10.进一步地,采用
“”
形成四个方向的孔侧弯曲部;包括呈梯形与三角形的连通孔侧弯部a,形成
“”
型增加锚固连通孔a。
11.进一步地,采用“x”形成四个方向的孔侧弯曲部;包括四个三角形的连通孔侧弯部b,形成“x”型增加锚固连通孔b。
12.进一步地,外筒增加锚固连通孔、外筒连通孔侧弯曲部、内筒增加锚固连通孔、内筒连通孔侧弯部折角为90度,内弯曲半径不小于板材厚度的1/2,内弯曲长度为钢板厚度的1.5倍。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管廊基础减隔震限位防渗连接体系作进一步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插榫式柱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插榫式柱连接件增加锚固连通孔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
“”
、“x”开口增加锚固连通孔示意图。
17.图中:1为抗剪传力外筒、2为外筒增加锚固连通孔、3为外筒连通孔侧弯曲部、4为外筒连通孔增锚抗剪键、5为柱间连接板、6为螺栓栓孔、7为抗剪传力内筒、8为抗剪传力内筒预埋段、9为抗剪传力内筒连接段、10为筒间连接板、11为内筒增加锚固连通孔、12为内筒连通孔侧弯部、13为内筒连通孔增锚抗剪键,15为增加锚固连通孔a,15-1为连通孔侧弯部a,16为增加锚固连通孔b,16-1为连通孔侧弯部b。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地描述,但不能将它们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19.插榫式柱连接件,包括抗剪传力外筒1、外筒增加锚固连通孔2、外筒连通孔侧弯曲部3、外筒连通孔增锚抗剪键4、柱间连接板5、螺栓栓孔6、抗剪传力内筒7、抗剪传力内筒预埋段8、抗剪传力内筒连接段9、筒间连接板10、内筒增加锚固连通孔11、内筒连通孔侧弯部12、内筒连通孔增锚抗剪键13;所述抗剪传力外筒1)筒身四周切割内折形成若干外筒增加锚固连通孔2,内折部分形成外筒连通孔侧弯曲部3,所述抗剪传力外筒1)通过筒间连接板10与抗剪传力内筒预埋段8相连;抗剪传力外筒1与抗剪传力内筒预埋段8包含的空间内充满混凝土;所述外筒增加锚固连通孔2、外筒连通孔侧弯曲部3与混凝土结合形成外筒连通孔增锚抗剪键4,抗剪传力外筒1下部设置柱间连接板5,柱间连接板5四个角部设有螺栓栓孔6;抗剪传力内筒连接段9与抗剪传力内筒预埋段8组成抗剪传力内筒7;所述抗剪传力内筒连接段9筒身四周切割内折形成若干内筒增加锚固连通孔11,内折部分形成内筒连通孔侧弯部12;所述抗剪传力内筒连接段9插入下柱内浇筑连接,内筒增加锚固连通孔11、内筒
连通孔侧弯部12与混凝土结合形成内筒连通孔增锚抗剪键13。
20.进一步地,所述为外筒增加锚固连通孔2宽度不超过抗剪传力外筒1侧面宽度的三分之一。
21.进一步地,所述内筒增加锚固连通孔11宽度不超过抗剪传力内筒7侧面宽度的二分之一。
22.进一步地,抗剪传力外筒1与抗剪传力内筒7可以由钢板、型钢等材料制作而成,其截面尺寸和材料厚度依据柱截面尺寸和所承受的内力计算确定。
23.进一步地,外筒增加锚固连通孔2、外筒连通孔侧弯曲部3、内筒增加锚固连通孔11、内筒连通孔侧弯部12为沿着开孔的四个边向桶内弯曲或沿着垂直于受力主筋方向的侧边板向内弯曲,采用原板切割或裁减开孔,其开口形式为“h”形成两方向弯曲,或为
“”
、“x”形成四个方向的孔侧弯曲部。
24.进一步地,采用
“”
形成四个方向的孔侧弯曲部;包括呈梯形与三角形的连通孔侧弯部a15-1,形成
“”
型增加锚固连通孔a15。
25.进一步地,采用“x”形成四个方向的孔侧弯曲部;包括四个三角形连通孔侧弯部b16-1,形成“x”型增加锚固连通孔b16。
26.进一步地,外筒增加锚固连通孔2、外筒连通孔侧弯曲部3、内筒增加锚固连通孔11、内筒连通孔侧弯部12折角为90度,内弯曲半径不小于板材厚度的1/2,内弯曲长度为钢板厚度的1.5倍。
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