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房屋建筑板材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570347发布日期:2021-11-25 10:23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房屋建筑板材的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装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房屋建筑板材的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板材专业主要负责土木工程专业建筑板材方向的教学与管理。主要培养掌握工程力学、土力学、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和结构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是指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各类建筑物和工程设施的统称,建设工程是人类有组织、有目的、大规模的经济活动。是固定资产再生产过程中形成综合生产能力或发挥工程效益的工程项目。建设工程是指建造新的或改造原有的固定资产。
3.房屋建筑板材中需要使用到支撑装置,现有的支撑装置不便于在具体实施时对支撑点进行适当调节,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存在支撑不稳定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现有的支撑装置不便于对支撑高度进行适当调节,不能满足建筑工作人员的工作需求,十分不便,且现有的支撑装置支撑结构单一,在建筑施工的冲击和重力挤压下,极容易造成支撑位置的断裂。
4.为此提供一种用于房屋建筑板材的支撑装置,以解决支撑装置的调节问题和稳定支撑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房屋建筑板材的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房屋建筑板材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下端设置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四个移动滚轮,支撑柱的上端内腔竖直滑动插接有伸缩柱,支撑柱与伸缩柱均对称设置有两组,支撑柱的外侧弧形外壁固定焊接有延伸块,左右相邻的一对支撑柱相对的一侧外壁垂直螺钉安装有调节套管,支撑柱的前端设置有驱动电机,左右对称的一对调节套管之间的内腔插接有调节杆,所述延伸块的上端竖直设置有套接立柱,所述套接立柱上套接有横梁,所述伸缩柱的下端滑动插接在支撑柱的内腔中,且伸缩柱的中间段外壁设置有左右贯穿的贯穿插孔,伸缩柱的下端面设置有螺纹内孔,伸缩柱的下端转动安装有转盘,伸缩柱的上端延伸至支撑柱的上方,且伸缩柱的上端设置有支撑顶板,所述螺纹内孔内螺纹转动插接有螺杆;
8.所述支撑柱的内腔下端横向设置有中间横板,所述螺杆的下端贯穿中间横板,且螺杆的下端套接有从动齿轮,螺杆与中间横板连接位置的内腔中插接有套环,所述套环的上端搭载在中间横板的上端面,套环的下端轴承转动安装在中间横板中,套环的上端与转盘之间设置有弹簧。
9.优选的,所述调节杆的中间段设置有转动铰座,调节杆的左右两侧通过转动铰座转动连接,调节杆与调节套管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限位插孔,调节杆与调节套管
上相互重合的一对限位插孔内插接有限位螺栓。
10.优选的,所述横梁的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在延伸块上,横梁的另一端竖直螺纹转动插接有转动螺柱,所述转动螺柱的下端设置有吸盘,所述吸盘位于移动滚轮的上端。
11.优选的,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转轴延伸至支撑柱的内腔下端,且驱动电机的电机转轴套接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垂直啮合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弹簧套接在螺杆的外壁,且弹簧的上端抵在转盘的下端面,弹簧的下端抵在套环的上端面。
13.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上端设置有配重环,所述配重环上设置有与贯穿插孔相对应的弧形插槽,所述弧形插槽与贯穿插孔的内腔中贯穿插接有插销。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设置的支撑装置通过支撑柱内驱动电机与伸缩柱内齿轮、螺杆的配合,实现上下高度的调节,利用调节杆和调节套管的配合,实现相邻支撑柱之间距离的调节,利用转动铰座实现相对位置的调节;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单一的螺杆转动支撑位置加入转盘和套环,利用弹簧的缓冲实现对向下冲击力进行缓冲,配合可插接的插销,从而实现对伸缩柱的高度进行进一步支撑,避免作用力施加在螺纹啮合位置,大大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柱内部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支撑柱;2、伸缩柱;3、支撑顶板;4、移动滚轮;5、延伸块;6、贯穿插孔;7、配重环;8、插销;9、调节套管;10、限位螺栓;11、限位插孔;12、转动铰座;13、调节杆;14、套接立柱;15、横梁;16、转动螺柱;17、驱动电机;18、吸盘;19、弧形插槽;20、螺纹内孔;21、弹簧;22、转盘;23、套环;24、螺杆;25、从动齿轮;26、主动齿轮;27、中间横板。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23.一种用于房屋建筑板材的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柱1,支撑柱1的下端设置有圆周阵列分布的四个移动滚轮4,支撑柱1的上端内腔竖直滑动插接有伸缩柱2,支撑柱1与伸缩柱2均对称设置有两组,支撑柱1的外侧弧形外壁固定焊接有延伸块5,延伸块5的上端竖直设置有套接立柱14,套接立柱14上套接有横梁15,横梁15的一端通过螺母固定在延伸块5上,横梁15的另一端竖直螺纹转动插接有转动螺柱16,转动螺柱16的下端设置有吸盘18,吸盘18位于移动滚轮4的上端,利用移动滚轮4实现装置的便捷移动,利用延伸块5和套接立柱14实现横梁15的固定安装,通过转动螺柱16在横梁15上的转动,使得转动螺柱16向下运动,进而
实现吸盘18与地面之间的挤压吸附,从而达到固定支撑柱1位置的目的。
24.左右相邻的一对支撑柱1相对的一侧外壁垂直螺钉安装有调节套管9,左右对称的一对调节套管9之间的内腔插接有调节杆13,调节杆13与调节套管9的外壁上均设置有上下贯穿的限位插孔11,调节杆13与调节套管9上相互重合的一对限位插孔11内插接有限位螺栓10,利用调节杆13与调节套管9上限位插孔11的重合,实现对相邻支撑柱1之间距离进行调节,利用限位螺栓10实现对连接长度进行固定,从而达到距离调节的目的。
25.调节杆13的中间段设置有转动铰座12,调节杆13的左右两侧通过转动铰座12转动连接,利用转动铰座12实现调节杆13中间位置的转动连接,从而实现相邻支撑柱1之间相对位置角度的调节。
26.支撑柱1的前端设置有驱动电机17,伸缩柱2的下端滑动插接在支撑柱1的内腔中,伸缩柱2的下端面设置有螺纹内孔20,螺纹内孔20内螺纹转动插接有螺杆24,螺杆24的下端套接有从动齿轮25,驱动电机17的电机转轴延伸至支撑柱1的内腔下端,且驱动电机17的电机转轴套接有主动齿轮26,主动齿轮26与从动齿轮25垂直啮合连接,利用驱动电机17带动主动齿轮26转动,通过主动齿轮26与从动齿轮25的啮合,实现螺杆24的相对转动,从而实现伸缩柱2的上下位置调节。
27.伸缩柱2的下端转动安装有转盘22,伸缩柱2的上端延伸至支撑柱1的上方,且伸缩柱2的上端设置有支撑顶板3,支撑柱1的内腔下端横向设置有中间横板27,螺杆24的下端贯穿中间横板27,且螺杆24与中间横板27连接位置的内腔中插接有套环23,套环23的上端搭载在中间横板27的上端面,套环23的下端轴承转动安装在中间横板27中,套环23的上端与转盘22之间设置有弹簧21,弹簧21套接在螺杆24的外壁,且弹簧21的上端抵在转盘22的下端面,弹簧21的下端抵在套环23的上端面,利用中间横板27实现螺杆24的位置限定,利用弹簧21对转盘22的支撑挤压,从而达到缓冲伸缩柱2冲击力的目的,利用伸缩柱2上端的支撑顶板3实现对重物的支撑。
28.伸缩柱2的中间段外壁设置有左右贯穿的贯穿插孔6,支撑柱1的上端设置有配重环7,配重环7上设置有与贯穿插孔6相对应的弧形插槽19,弧形插槽19与贯穿插孔6的内腔中贯穿插接有插销8,利用线性分布的贯穿插孔6,实现伸缩柱2上下运动的多级调节,利用贯穿插孔6与弧形插槽19的重合,从而实现插销8的插接安装,配合可插接的插销8,从而实现对伸缩柱2的高度进行进一步支撑,避免作用力施加在螺纹啮合位置,大大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29.工作原理:首先利用移动滚轮4实现装置的便捷移动,利用延伸块5和套接立柱14实现横梁15的固定安装,通过转动螺柱16在横梁15上的转动,使得转动螺柱16向下运动,进而实现吸盘18与地面之间的挤压吸附,从而达到固定支撑柱1位置的目的,利用驱动电机17带动主动齿轮26转动,通过主动齿轮26与从动齿轮25的啮合,实现螺杆24的相对转动,从而实现伸缩柱2的上下位置调节,利用调节杆13与调节套管9上限位插孔11的重合,实现对相邻支撑柱1之间距离进行调节,利用限位螺栓10实现对连接长度进行固定,从而达到距离调节的目的,利用转动铰座12实现调节杆13中间位置的转动连接,从而实现相邻支撑柱1之间相对位置角度的调节。
30.利用中间横板27实现螺杆24的位置限定,利用弹簧21对转盘22的支撑挤压,从而达到缓冲伸缩柱2冲击力的目的,利用伸缩柱2上端的支撑顶板3实现对重物的支撑,利用线
性分布的贯穿插孔6,实现伸缩柱2上下运动的多级调节,利用贯穿插孔6与弧形插槽19的重合,从而实现插销8的插接安装,配合可插接的插销8,从而实现对伸缩柱2的高度进行进一步支撑,避免作用力施加在螺纹啮合位置,大大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1.其中驱动电机1766采用型号为:pf系列的伺服电机。
3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