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负刚度自平衡式三维隔震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979149发布日期:2021-10-16 11: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带负刚度自平衡式三维隔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转换板(200)、中转换板(300)以及底座(100),所述上转换板(200)与中转换板(300)之间设置有若干水平隔震支座(400),若干所述水平隔震支座(400)间隔分布,所述中转换板(300)和底座(100)之间设置有多个隔震组件(500),所述隔震组件(500)包括至少两个弹性伸缩杆,位于同一所述隔震组件(500)的多个弹性伸缩杆的上端相互靠近、下端相互远离,所述弹性伸缩杆包括第一单元杆(510)和第二单元杆(520),所述第一单元杆(510)与第二单元杆(520)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单元杆(510)与中转换板(300)铰接,所述第二单元杆(520)与底座(100)铰接,所述第一单元杆(510)与第二单元杆(520)之间设置有阻尼件(5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负刚度自平衡式三维隔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隔震支座(400)为橡胶叠层支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负刚度自平衡式三维隔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杆(510)包括若干第一筒体(511),若干所述第一筒体(511)同心设置,所述第二单元杆(520)包括若干第二筒体(521),若干所述第二筒体(521)同心设置,所述第一筒体(511)与第二筒体(521)位置交错设置,所述阻尼件(530)设置于相邻的第一筒体(511)与第二筒体(521)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负刚度自平衡式三维隔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530)设置为橡胶套,所述橡胶套的内圈以及外圈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筒体(511)或第二筒体(52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负刚度自平衡式三维隔震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元杆(510)与第二单元杆(520)之间设置有铅芯(540),所述铅芯(540)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单元杆(510)的长度方向,所述铅芯(540)贯穿第一单元杆(510)以及第二单元杆(520)。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负刚度自平衡式三维隔震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平衡组件,所述自平衡组件包括两个自平衡抗摇摆构件(600),所述自平衡抗摇摆构件(600)包括缓冲套筒(610),所述缓冲套筒(610)内设置有缓冲活塞(620),所述缓冲活塞(620)与缓冲杆(660)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杆(660)的上端与中转换板(300)连接,所述缓冲套筒(610)的下端与底座(100)连接,所述缓冲活塞(620)将缓冲套筒(610)内腔分为上缓冲腔(630)和下缓冲腔(640),所述上缓冲腔(630)与下缓冲腔(640)分别注有阻尼液,所述上缓冲腔(630)与位于同一自平衡组件的另一自平衡抗摇摆构件(600)的下缓冲腔(640)通过连接管道(650)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负刚度自平衡式三维隔震系统,包括上转换板、中转换板以及底座,上转换板与中转换板之间设置有若干水平隔震支座,中转换板和底座之间设置有多个隔震组件,隔震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弹性伸缩杆,弹性伸缩杆包括第一单元杆和第二单元杆,第一单元杆与第二单元杆滑移连接,第一单元杆与中转换板铰接,第二单元杆与底座铰接,第一单元杆与第二单元杆之间设置有阻尼件。在本隔震系统受到竖直方向的作用力的时候,第一单元杆与第二单元杆相对滑移,第一单元杆与第二单元杆相对滑移的过程中,阻尼件发生塑性形变的同时吸收能量;而本隔震系统受到水平方向的作用力的时候,水平隔震支座发生作用,吸收水平方向上受到的作用力。到的作用力。到的作用力。


技术研发人员:匡成钢 曹科 肖兵 邓俊海 邓健康 林海棠 陈睦锋 罗昊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城市资源开发利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17
技术公布日:2021/10/1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