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防水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287762发布日期:2021-11-06 04:17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防水保温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屋面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房屋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屋面在房屋中占据的重要的地位,现有的屋面大多采用钢筋水泥制作完成,其保温防水效果差,防渗漏效果差,在雨水量比较多的季节,屋面容易发生积水,排水困难易造成渗漏。因此,需要一种屋面防水保温结构,以克服上述问题的发生。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屋面防水保温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5.一种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包括基层、设置于所述基层内部的保温层、设置于所述基层顶部的除潮层、设置于所述除潮层顶部的吸水层、设置于所述吸水层顶部的防水层,所述结构本体的顶部边沿设有边沿封板,所述边沿封板与所述结构本体的顶部形成导流槽,所述结构本体顶部的中间高度高于左右两侧的高度,所述结构本体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水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内设有过滤组件。
6.优选的,所述水流通道包括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一通道的底部连通的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通道的直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的环形密封垫、设置于所述第一通道内且位于所述环形密封垫上方的滤槽体、与所述滤槽体的底部连接且贯穿所述环形密封垫的下水管,所述下水管设置于所述第二通道内,所述滤槽体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与所述下水管相配合的开孔。
7.优选的,所述结构本体的顶部包括第一导流坡面、与所述第一导流坡面的右端连接的第二导流坡面,所述第一导流坡面的左侧低于右侧,所述第二导流坡面的右侧低于左侧,所述第一导流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
°‑
10
°
,所述第二导流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
°‑
10
°

8.优选的,所述基层为混凝土层,所述保温层由玻璃棉毡和聚苯乙烯板组成。
9.优选的,所述除潮层由砂浆沥青组成。
10.优选的,吸水层由无机硅胶和工业用活性炭搅拌混合组成。
11.优选的,所述防水层由聚氨酸防水涂料组成。
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结构本体包括基层、保温层、除潮层、吸水层和防水层,防水抗渗效果好,保温隔热效果好;设置导流槽和过滤组件,结构本体的顶部包括第一导流坡面和第二导流坡面,导流效果好,防止结构本体顶部积水,同时,过滤组件过滤掉水中杂质,起到防止水流通道堵塞的作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中a

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结构本体;101、基层;102、保温层;103、除潮层;104、吸水层;105、防水层;2、边沿封板;3、过滤组件;301、环形密封垫;302、滤槽体;303、下水管;304、开孔; 4、水流通道;401、第一通道;402、第二通道;5、导流槽;6、第一导流坡面;7、第二导流坡面。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8.实施例1
19.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包括结构本体1,结构本体1包括基层101、设置于基层101内部的保温层102、设置于基层101顶部的除潮层103、设置于除潮层103顶部的吸水层104、设置于吸水层104顶部的防水层105。基层101为混凝土层,保温层102由玻璃棉毡和聚苯乙烯板组成,基层101将保温层102包裹在内,形成具有保温性能的混凝土基层101。除潮层103由砂浆沥青组成,具有阻挡潮气的作用,形成一层防潮保护膜;吸水层104由无机硅胶和工业用活性炭搅拌混合组成,具有强力的吸水作用,防水层105由聚氨酸防水涂料组成,具有防水、抗渗、抗腐蚀等特点。结构本体1整体防水抗渗效果好,保温隔热效果好。
20.结构本体1的顶部边沿连接有一圈边沿封板2,边沿封板2与结构本体1的顶部形成导流槽5,结构本体1顶部的中间高度高于左右两侧的高度,结构本体1的顶部包括第一导流坡面6、与第一导流坡面6的右端连接的第二导流坡面7,第一导流坡面6的左侧低于右侧,第二导流坡面7的右侧低于左侧,第一导流坡面6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
°
,第二导流坡面7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
°
,倾斜幅度不大,保证水流向左右两侧聚集的同时,施工难度并不大。结构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水流通道4,水流通道4的底部通过外接管道外接下水道。水流通道4内安装有过滤组件3。水流通道4包括第一通道401、与第一通道401的底部连通的第二通道402,第一通道401的直径大于第二通道402的直径,过滤组件3包括位于第一通道401内的环形密封垫301、位于第一通道401内且位于环形密封垫301上方的滤槽体302、与滤槽体302的底部连接且贯穿环形密封垫301的下水管303,下水管303位于第二通道402内,滤槽体302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与下水管303相配合的开孔304。流向水流通道4的水经开孔304流进下水管303中,大体积杂质被阻挡,不会进入下水管303内引起堵塞,防止下水管303甚至下水道堵塞。
21.实施例2
22.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包括结构本体1,结构本体1包括基层101、设置于基层101内部的保温层102、设置于基层101顶部的除潮层103、设置于除潮层103顶部的吸水层104、设置于吸水层104顶部的防水层105。基层101为混凝土层,保温层102由玻璃棉毡和聚苯乙烯板组成,基层101将保温层102包裹在内,形成具有保温性能的混凝土
基层101。除潮层103由砂浆沥青组成,具有阻挡潮气的作用,形成一层防潮保护膜;吸水层104由无机硅胶和工业用活性炭搅拌混合组成,具有强力的吸水作用,防水层105由聚氨酸防水涂料组成,具有防水、抗渗、抗腐蚀等特点。结构本体1整体防水抗渗效果好,保温隔热效果好。
23.结构本体1的顶部边沿连接有一圈边沿封板2,边沿封板2与结构本体1的顶部形成导流槽5,结构本体1顶部的中间高度高于左右两侧的高度,结构本体1的顶部包括第一导流坡面6、与第一导流坡面6的右端连接的第二导流坡面7,第一导流坡面6的左侧低于右侧,第二导流坡面7的右侧低于左侧,第一导流坡面6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
°
,第二导流坡面7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0
°
,倾斜幅度不大,保证水流向左右两侧聚集的同时,施工难度并不大。结构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水流通道4,水流通道4的底部通过外接管道外接下水道。水流通道4内安装有过滤组件3。水流通道4包括第一通道401、与第一通道401的底部连通的第二通道402,第一通道401的直径大于第二通道402的直径,过滤组件3包括位于第一通道401内的环形密封垫301、位于第一通道401内且位于环形密封垫301上方的滤槽体302、与滤槽体302的底部连接且贯穿环形密封垫301的下水管303,下水管303位于第二通道402内,滤槽体302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与下水管303相配合的开孔304。流向水流通道4的水经开孔304流进下水管303中,大体积杂质被阻挡,不会进入下水管303内引起堵塞,防止下水管303甚至下水道堵塞。
24.实施例3
25.如图1

图3所示,一种屋面防水保温结构,包括结构本体1,结构本体1包括基层101、设置于基层101内部的保温层102、设置于基层101顶部的除潮层103、设置于除潮层103顶部的吸水层104、设置于吸水层104顶部的防水层105。基层101为混凝土层,保温层102由玻璃棉毡和聚苯乙烯板组成,基层101将保温层102包裹在内,形成具有保温性能的混凝土基层101。除潮层103由砂浆沥青组成,具有阻挡潮气的作用,形成一层防潮保护膜;吸水层104由无机硅胶和工业用活性炭搅拌混合组成,具有强力的吸水作用,防水层105由聚氨酸防水涂料组成,具有防水、抗渗、抗腐蚀等特点。结构本体1整体防水抗渗效果好,保温隔热效果好。
26.结构本体1的顶部边沿连接有一圈边沿封板2,边沿封板2与结构本体1的顶部形成导流槽5,结构本体1顶部的中间高度高于左右两侧的高度,结构本体1的顶部包括第一导流坡面6、与第一导流坡面6的右端连接的第二导流坡面7,第一导流坡面6的左侧低于右侧,第二导流坡面7的右侧低于左侧,第一导流坡面6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
°
,第二导流坡面7与水平面的夹角为7
°
,倾斜幅度不大,保证水流向左右两侧聚集的同时,施工难度并不大。结构本体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水流通道4,水流通道4的底部通过外接管道外接下水道。水流通道4内安装有过滤组件3。水流通道4包括第一通道401、与第一通道401的底部连通的第二通道402,第一通道401的直径大于第二通道402的直径,过滤组件3包括位于第一通道401内的环形密封垫301、位于第一通道401内且位于环形密封垫301上方的滤槽体302、与滤槽体302的底部连接且贯穿环形密封垫301的下水管303,下水管303位于第二通道402内,滤槽体302的底部均匀开设有若干与下水管303相配合的开孔304。流向水流通道4的水经开孔304流进下水管303中,大体积杂质被阻挡,不会进入下水管303内引起堵塞,防止下水管303甚至下水道堵塞。
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8.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术语“包括”或者任何其它类似用语旨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还包括这些过程、物品或者设备/装置所固有的要素。
30.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