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埋可拆卸的连墙件装置及连接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938449发布日期:2021-12-11 12:55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埋可拆卸的连墙件装置及连接节点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外脚手架安全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预埋可拆卸的连墙件装置及连接节点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连墙件是确保外脚手架的安全性中最重要的构件。传统的连墙件预埋方式是采用预埋钢管入砼200mm,通过扣件连接钢管拉结外脚手架。外脚手架拆除时,原预埋钢管需进行切割拆除,拆除后的短钢管无法进行二次利用,造成钢管材料的极大浪费和人工切割成本的增加。
3.连墙件在遇到外剪力墙时,传统方式是将钢管穿过剪力墙进行加固,外脚手架拆除后再进行切割拆除,容易造成墙体渗水。采用传统连墙件预埋方式,外砌体墙施工时需预留洞口,待外脚手架拆除后进行二次修补,也容易造成墙体渗水。
4.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连墙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并提供一种预埋可拆卸的连墙件装置及连接节点结构。本实用新型同传统方式对比,可节约钢管材料和人工成本,也很好的解决了外墙渗水的风险。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7.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埋可拆卸的连墙件装置,其包括设置于外壳内的主通道、第一直槽、第二直槽、第一弧槽、第二弧槽和安装固定板;
8.所述主通道为柱形通道,顶部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一直槽的槽口与主通道的一侧侧壁完全连通,第二直槽的槽口与主通道相对的另一侧侧壁完全连通;第一直槽中轴线和第二直槽中轴线所确定的平面经过主通道的中轴线;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的顶端均与外界连通,两者的底端封闭且距离主通道底部的距离相等;
9.所述第一弧槽的槽口开设于内弧处,槽口与主通道的侧壁完全连通;第一弧槽的一端与第一直槽的侧壁相连通,另一端封闭;第一弧槽的圆点位于主通道的轴线上,第一弧槽的底部与第一直槽的底部平齐;所述第二弧槽的槽口开设于内弧处,槽口与主通道的侧壁完全连通;第二弧槽的一端与第二直槽的侧壁相连通,另一端封闭;第二弧槽的圆点位于主通道的轴线上,第二弧槽的底部与第二直槽的底部平齐;第一弧槽和第二弧槽分别对称设置于主通道的两侧;
10.所述安装固定板固定于外壳的顶部,其上开设有与外部可拆卸式安装的孔洞。
11.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直槽、第二直槽、第一弧槽、第二弧槽和安装固定板为一体化铸造而成的整体。
12.作为优选,所述连墙件装置采用塑料材质制作。
13.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直槽、第二直槽和主通道的顶部平齐;安装固定板固定于第一
直槽或第二直槽的顶部外侧。
14.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的顶部边缘外翻。
15.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直槽的底部和第二直槽的底部均与主通道底部的距离为 30mm。
16.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弧槽和第二弧槽的内腔高度为20mm,内腔宽度为 100mm。
1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弧槽和第二弧槽的长度相同且弧度均为90
°

1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弧槽和第二弧槽沿主通道轴向的横截面为矩形。
19.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固定外脚手架的连接节点结构,其包括钢管和如第一目的任一所述的连墙件装置;
20.位于所述钢管侧壁下端相对的两侧,分别焊接固定有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的轴线均与钢管的轴线垂直,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的轴向连接线与钢管的轴线相交;将所述连墙件装置安装于墙体内部,且顶部的安装固定板固定于墙体的表面,主通道、第一直槽和第二直槽的顶部均与外界连通;所述钢管底部嵌入主通道中,第一钢筋通过第一直槽固定于第一弧槽中,第二钢筋通过第二直槽固定于第二弧槽中。
21.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实用新型的连墙件装置可以广泛使用于建筑工地,以实现建筑施工节省材料和人工成本,相比传统连墙件预埋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外墙渗水。
23.2)本实用新型的连墙件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且现场使用时安装方便快捷。
24.3)当外脚手架需要拆除时,可以直接将本实用新型的连墙件装置内部固定的钢管旋转出,无需对钢管需进行切割拆除,不仅减少了人工成本,而且节约了钢管用料。
25.4)本实用新型的连墙件装置的固定效果良好,完全可以满足工程安全质量的要求。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连墙件装置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连墙件装置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连墙件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附图标记为:主通道1,第一直槽2,第二直槽3,第一弧槽4,第二弧槽5,安装固定板6。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阐述和说明。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在没有相互冲突的前提下,均可进行相应组合。
32.如图1~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埋可拆卸的连墙件装置,该连墙件装置包括设置于外壳内的主通道1、第一直槽2、第二直槽3、第一弧槽4、第二弧槽5和安装固定板6。
33.主通道1开设于连墙件装置的外壳壳体内部,是一条柱形的竖直通道。主通道1的顶部与外界相连通,底部可以敞开也可以封闭设置,但为了进一步加强连墙件装置的强度,
可以将主通道1的底部封闭。
34.第一直槽2和第二直槽3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相同,具体如下:
35.第一直槽2为槽口侧向设置的槽体结构,第一直槽2的槽口与主通道1的一侧侧壁完全连通。第二直槽3为槽口侧向设置的槽体结构,第二直槽3的槽口与主通道1的另一侧侧壁完全连通。第一直槽2和第二直槽3分别与主通道1的相对的两侧相连通,即第一直槽2的中轴线和第二直槽3的中轴线所确定的平面经过主通道1的中轴线。第一直槽2和第二直槽3的顶端均与外界连通,且底端封闭。第一直槽2底端与主通道1底部的距离和第二直槽3底端距离主通道1底部的距离相等。
36.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直槽2、第二直槽3和主通道1的顶部均设置为平齐的结构,第一直槽2和第二直槽3均可以设置为方槽,即第一直槽2和第二直槽3沿主通道1径向的横截面均为矩形。在此结构的基础上,可以将安装固定板6固定于第一直槽2或第二直槽3的顶部外侧。这是由于主通道1的顶部为圆弧状的边缘结构,因此,不易于定安装固定板6连接固定,而第一直槽2和第二直槽3的顶部为矩形结构,可以与安装固定板6更加牢固容易的实现连接。
37.第一弧槽4和第二弧槽5的结构和连接方式相同,具体如下:
38.第一弧槽4的槽口开设于内弧处,槽口与主通道1的侧壁完全连通。第一弧槽4的一端与第一直槽2的侧壁相连通,另一端封闭。第一弧槽4的圆点位于主通道1的轴线上,且第一弧槽4的底部与第一直槽2的底部平齐。第一弧槽4 的圆点指的是内弧处弧形结构所对应的位于外部的圆心点,从而使得槽口边缘与主通道1的圆形侧壁吻合。第二弧槽5的槽口开设于内弧处,槽口与主通道1 的侧壁完全连通。第二弧槽5的一端与第二直槽3的侧壁相连通,另一端封闭。第二弧槽5的圆点位于主通道1的轴线上,且第二弧槽5的底部与第二直槽3 的底部平齐。第二弧槽5的圆点指的是内弧处弧形结构所对应的位于外部的圆心点,从而使得槽口边缘与主通道1的圆形侧壁吻合。
39.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弧槽4和第二弧槽5可以设置为沿主通道1轴向的横截面为矩形的结构。第一弧槽4和第二弧槽5分别对称设置于主通道1的两侧;
40.安装固定板6固定于外壳的顶部且位于外侧,安装固定板6上开设有多个贯通板体的孔洞,用于与外部待安装的墙体可拆卸式固定连接。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栓或者螺钉连接。
41.在本实施例中,连墙件装置可以采用一体化铸造,即第一直槽2、第二直槽 3、第一弧槽4、第二弧槽5和安装固定板6为一体化铸造而成的整体,该种铸造方式能够避免各连接处的断裂,从而使得本连墙件装置在使用时的强度和稳定性更高。在保证本连墙件装置使用性能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将该装置的各部件采用塑料材质制作,即制作成一个类似塑料盒子的结构,不仅可以节省制作成本,而且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都省时省力。可以将连墙件装置的外壳设置为顶部边缘向外延伸的结构,从而可以在与待安装的墙体固定连接时,起到卡合固定的作用,便于安装固定板6的定位连接。
4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连墙件装置固定外脚手架的连接节点结构,该连接节点结构包括连墙件装置和钢管,具体如下:
43.如图4所示,位于钢管侧壁下端相对的两侧,分别焊接固定有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实际应用时,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可以分别焊接在钢管侧壁下端,也可以在钢管下端开
设一个贯通的孔洞,一个整体的钢筋穿过该孔洞且两端位于钢管的外侧。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的轴线均与钢管的轴线垂直,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的轴向连接线与钢管的轴线相交。将连墙件装置安装于墙体内部,且顶部的安装固定板6固定于墙体的表面,主通道1、第一直槽2和第二直槽3的顶部均与外界连通。钢管底部对准连墙件装置的主通道1顶部,第一钢筋对准第一直槽2 的顶部,第二钢筋对准第二直槽3的顶部,随后将钢管插入连墙件装置中。当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分别接触到第一直槽2和第二直槽3的底部时,旋转钢管,使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分别进入第一弧槽4和第二弧槽5中,继续旋转钢管,使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分别沿第一弧槽4和第二弧槽5滑动,当接触到第一弧槽4 或第二弧槽5的封闭端时,钢管无法继续移动,则完成了连墙件装置对钢管的固定过程。
44.固定后的钢管由于底部第一钢筋和第二钢筋分别位于连墙件装置的第一弧槽4和第二弧槽5内,在钢管的轴向上无法实现移动,因此能够满足实际作业的工况要求,同时满足工程安全质量的要求。
4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连墙件装置的参数选择方式,具体如下:
46.第一直槽2的底部和第二直槽3的底部均与主通道1底部的距离为30mm,第一弧槽4和第二弧槽5的内腔高度为20mm,内腔宽度为100mm,第一弧槽4 和第二弧槽5的长度相同且弧度均为90
°

47.与之配合的钢管结构如下:在钢管下端往上30mm处打孔,将长100mm直径20mm的短钢筋穿过并焊接牢固。待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将焊接好短钢筋的钢管插入连墙件装置,并旋转90
°
卡死。
48.本实用新型针对传统连墙件预埋方式造成的材料和人工成本增加、外墙易渗水等不足,设置了一种连墙件装置,可以广泛使用于建筑工地,以实现建筑施工节省材料和人工成本,相比传统连墙件预埋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外墙渗水。
49.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佳的方案,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凡采取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