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爬升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26306发布日期:2021-11-10 01:17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爬升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爬升设备。


背景技术:

2.爬升模板(即爬模),是一种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竖直或倾斜结构施工的模板工艺,如墙体、桥梁、塔柱等。可分为“有架爬模”(即模板爬架子、架子爬模板)和“无架爬模”(即模板爬模板)两种。
3.现有的建筑爬升设备,在带动模板爬升到浇筑水泥的部位时,将模板推出,使模板贴合于浇筑水泥的部位,再浇筑水泥,但由于水泥在浇筑时,对模板底部产生压力,并由于现有的建筑爬升设备,对模板通常用液压顶杆顶住施压,但是,在模板左侧浇筑水泥过程中,需要从下往上依次进行浇筑,水泥对建筑模板的压力,依次从下往上增加,导致模板受力不均匀,出现浇筑后的水泥不平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爬升设备。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爬升设备,包括墙体、附墙装置、第一导轨和液压千斤顶,所述墙体右侧固定安装有附墙装置,且附墙装置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外侧设有液压千斤顶,所述附墙装置右侧外端通过卡扣固定安装有下支架,且下支架左侧上端与液压千斤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支架顶部固定安装有托板,且托板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顶部活动安装有限位杆,且限位杆顶部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上支架,所述上支架内壁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斜撑杆,所述上支架底部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上支架左侧固定连接有模板,所述限位杆右侧嵌入设有滑轨,且滑轨上方固定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内部左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另一侧与上支架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杆底部焊接有滑块,且滑块嵌入第二导轨内,所述滑块中部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通过螺纹安装有螺栓。
6.优选的,所述限位杆通过滑块和第二导轨左右滑动。
7.优选的,所述第二导轨内侧开设有与螺纹孔相对应的通孔,且通孔直径与螺栓直径一致。
8.优选的,所述套管和螺纹杆与限位杆和滑轨平行对齐。
9.优选的,所述限位杆内侧开设有长条孔洞,且滑轨通过长条孔洞左右滑动。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底部通过转轴与滑轨右侧顶部活动连接,且支撑杆通过转轴旋转角度为90
°‑
45
°

11.优选的,所述上支架内侧固定安装有水平测量仪。
12.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使用新型提供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3.该建筑爬升设备,通过设置支撑杆、限位杆、套管、螺纹杆和滑轨配合使用下,当需
要在模板底部左侧进行浇筑时,将套管顺时针旋转,让螺纹杆向左伸出,将套管和滑轨向右推动,进而带动支撑杆底部向右移动,则可以将支撑杆顶部向右旋转,致使上支架和模板的重心向左侧偏移,增加对水泥的压力,当水泥浇筑至模板上部时,将套管逆时针旋转,让螺纹杆收缩,带动套管、滑轨和支撑杆底部向左移动,致使上支架和模板的重心向右偏移,再通过观察水平测量仪,让上支架和模板水平垂直,在模板的压力由下往上移动后,模板对水泥的压力逐渐均匀,便于将浇筑出的水泥更加平整。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限位杆放大示意图。
17.图中:1

墙体;2

附墙装置;3

第一导轨;4

液压千斤顶;5

下支架; 6

托板;7

第二导轨;8

上支架、801

支撑杆、802

斜撑杆;9

限位杆、901
‑ꢀ
套管、9011

螺纹杆、902

滑轨、903

滑块、904

螺栓、905

螺纹孔;10

模板;11

水平测量仪。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

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爬升设备,包括墙体1、附墙装置2、第一导轨3和液压千斤顶4,墙体1右侧固定安装有附墙装置2,且附墙装置2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导轨3,第一导轨3外侧设有液压千斤顶4,附墙装置2右侧外端通过卡扣固定安装有下支架5,且下支架 5左侧上端与液压千斤顶4顶部固定连接,下支架5顶部固定安装有托板6,且托板6上方固定安装有第二导轨7,第二导轨7顶部活动安装有限位杆9,且限位杆9顶部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上支架8,上支架8内壁底部之间固定安装有斜撑杆802,上支架8底部右侧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支撑杆801,上支架 8左侧固定连接有模板10,限位杆9右侧嵌入设有滑轨902,且滑轨902上方固定连接有套管901,套管901内部左侧通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9011,且螺纹杆9011另一侧与上支架8底部固定连接,限位杆9底部焊接有滑块903,且滑块903嵌入第二导轨7内,滑块903中部开设有螺纹孔905,且螺纹孔 905通过螺纹安装有螺栓904。
19.其中,限位杆9通过滑块903和第二导轨7左右滑动,当需要浇筑水泥时,将上支架8、限位杆9和模板10通过滑块903沿第二导轨7向左移动。
20.其中,第二导轨7内侧开设有与螺纹孔905相对应的通孔,且通孔直径与螺栓904直径一致,当模板10移动至对应位置使,将螺栓904通过螺纹孔 905和通孔,将限位杆9固定。
21.其中,套管901和螺纹杆9011与限位杆9和滑轨902平行对齐,当水泥在浇筑时,将套管901顺时针旋转,使螺纹杆9011向左伸出,致使套管901 和滑轨902向右推出。
22.其中,限位杆9内侧开设有长条孔洞,且滑轨902通过长条孔洞左右滑动,滑轨902带动套管901向右移动。
23.其中,支撑杆801底部通过转轴与滑轨902右侧顶部活动连接,且支撑杆 801通过转轴旋转角度为90
°‑
45
°
,滑轨902向右移动后,带动支撑杆801 底部向右移动,致使支撑杆801通过转轴旋转,让上支架8和模板10的重心向右,让模板10底部向左偏移。
24.其中,上支架8内侧固定安装有水平测量仪11,观察水平测量仪11,根据水平测量
仪11测量,上支架8和模板10是否呈水平状。
25.使用中,液压千斤顶4在带动下支架5通过第一导轨3向上移动至对应位置,需要将模板10推出进行浇筑时,将上支架8和限位杆9通过滑块903 和第二导轨7向左推出,使模板10底部与墙体1顶部接触,将第二导轨7内的通孔与螺纹孔905对齐,再通过螺栓904插入通孔和螺纹孔905内进行固定,当水泥在倒入模板10底部时,将套管901顺时针旋转,使螺纹杆9011 向左伸出,致使套管901和滑轨902通过长条孔洞向右推动,带动支撑杆801 底部向右移动,让支撑杆801顶部向右旋转,从而将上支架8和模板10的重心向右偏移,让模板10底部向左施加压力,当水泥浇筑至模板10中部时,将套管901逆时针旋转,让螺纹杆9011向右收缩,带动套管901和滑轨902 通过长条孔洞向左收缩,带动支撑杆801底部向左移动,致使支撑杆801顶部向左旋转,根据水平测量仪11勘测上支架8和模板10是否平衡,当平衡后,停止转动套管901,使模板10对水泥的压力从下往上移动,致使模板10 对水泥的压力逐渐平行,让水泥浇筑的更加平整,完成整个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