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建筑主体用排水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61450发布日期:2021-10-30 09:31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建筑主体用排水构造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主体排水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建筑主体用排水构造。


背景技术:

2.目前,建筑主体在建设过程中,通常会在屋顶设有排水构造,以防止雨水通过屋檐滴落至建筑主体旁边的行人身上,但现有的排水构造在排水过程中,由于雨水较多,雨水的冲击力较大,以及雨水在下流过程中冲出集水槽外,造成雨水掉落至建筑主体旁边的人的身上,尤其是在南方,雨水较多的季节,屋顶的排水构造排水较快,使雨水对集水槽长时间冲刷,可能出现集水槽漏水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建筑主体用排水构造。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主体用排水构造,包括建筑主体和屋顶,所述建筑主体顶部设有屋顶,所述建筑主体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集水槽,且集水槽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环,所述集水槽较低一侧开设有排水口,所述排水口底部通过抱箍安装有排水管,所述建筑主体左侧下端固定安装有积水箱,且积水箱顶部与排水管底部贯通连接,所述屋顶开设有若干条第一引水槽,且第一引水槽内侧设有多个挡板,所述屋顶内侧开设有多组滑槽,所述屋顶内开设有若干条第二引水槽,且第二引水槽与第一引水槽相互贯通,所述第一引水槽与第二引水槽贯通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底部与屋顶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挡板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嵌入于滑槽内,所述滑块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底部设有浮板。
5.优选的,所述多个挡板呈两两对齐设置,且挡板与第一引水槽内壁间的夹角为30
°

6.优选的,所述挡板底部一侧为橡胶材质。
7.优选的,所述第一引水槽与第二引水槽贯通处的左侧与挡板右侧间隔 2cm。
8.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通过滑块与挡板连接,且浮板底部与第二引水槽内壁底部贴合,并且浮板为泡沫材质。
9.优选的,所述挡水环底部高于第一引水槽左侧底部3cm。
10.优选的,所述排水口呈漩涡状设置。
11.为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使用新型提供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2.(1)该新型建筑主体用排水构造,通过设置第一引水槽、滑槽、第二引水槽、挡块、滑块、活动板、弹簧、连接板和浮板的配合使用下,当第一引水槽内的雨水较多,并堆积在挡板右侧时,通过雨水的重力将活动板向下旋转,使弹簧收缩,让第一引水槽内的水进入第二引水槽内,由于浮板为泡沫材质,通过水的浮力将浮板和连接板向上顶起,并将滑块带动挡板通过滑槽向上移动,致使第一引水槽和第二引水槽内的缝隙增大,便于将雨水排出,防止
渗入屋顶,造成漏水现象。
13.(2)该新型建筑主体用排水构造,通过设置挡块、挡水环和排水口的配实使用下,当雨水通过第一引水槽向下流动并撞击在挡块上时,由于挡块底部一侧为橡胶材质,通过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韧性,对雨水进行缓冲,防止雨水径直通过第一引水槽向下流动,减少雨水的冲力,当雨水流动至集水槽内时,通过挡水环将雨水进行阻挡,防止雨水冲出集水槽,防止雨水冲刷集水槽,造成集水槽损坏,并由于排水口呈漩涡状设置,通过雨水经过排水口时,让雨水呈漩涡状向排水管内流动,进而让集水槽内的水产生牵引力,加快对集水槽内的水排出。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屋顶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挡板及连接板局部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

建筑主体;2

屋顶、201

第一引水槽、202

滑槽、203

第二引水槽;3

挡块、301

滑块;4

集水槽、401

挡水环、402

排水口;5

排水管; 6

集水箱;7

活动板、701

弹簧;8

连接板、801

浮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

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建筑主体用排水构造,包括建筑主体1和屋顶2,建筑主体1顶部设有屋顶2,建筑主体1 左侧上端固定连接有集水槽4,且集水槽4顶部固定连接有挡水环401,集水槽4较低一侧开设有排水口402,排水口402底部通过抱箍安装有排水管5,建筑主体1左侧下端固定安装有积水箱6,且积水箱6顶部与排水管5底部贯通连接,屋顶2开设有若干条第一引水槽201,且第一引水槽201内侧设有多个挡板3,屋顶2内侧开设有多组滑槽202,屋顶2内开设有若干条第二引水槽203,且第二引水槽203与第一引水槽201相互贯通,第一引水槽201与第二引水槽203贯通处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活动板7,且活动板7底部与屋顶2 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701,挡板3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块301,且滑块301 嵌入于滑槽202内,滑块301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8,连接板8底部设有浮板801。
21.其中,多个挡板3呈两两对齐设置,且挡板3与第一引水槽201内壁间的夹角为30
°
,当雨水通过第一引水槽201流动时,通过挡板3对一部分的雨水进行阻挡,防止雨水径直向下流动,减少雨水的冲击力。
22.其中,挡板3底部一侧为橡胶材质,通过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韧性,对雨水进行缓冲,减少雨水的冲击力。
23.其中,第一引水槽201与第二引水槽203贯通处的左侧与挡板3右侧间隔2cm,当雨水较多,经过挡板3流动速度较慢,并堆积在挡板3右侧时,通过雨水的重力,将活动板7向下旋转,使弹簧701收缩,让雨水通过第二引水槽203流动,便于将雨水排出。
24.其中,连接板8通过滑块301与挡板3连接,且浮板801底部与第二引水槽203内壁底
部贴合,并且浮板801为泡沫材质,当雨水进入第二引水槽 203内时,由雨水的浮力,将浮板801向上浮起,带动连接板8、挡板3和滑块301向上移动,使挡板3底部高于第一引水槽201,便于将雨水排出。
25.其中,挡水环401底部高于第一引水槽201左侧底部3cm,当雨水进入集水槽4内时,通过挡水环401防止雨水冲出集水槽4,掉落至行人身体。
26.其中,排水口402呈漩涡状设置,当集水槽4内的水通过排水口402流出时,让雨水呈漩涡状向排水管45流动,让集水槽4内的水产生牵引力,加快雨水的排出速度。
27.使用中,下雨天时,雨水流入屋顶2上的第一引水槽201内,并通过挡板3对第一引水槽201内一部分的雨水进行阻挡,由于第一引水槽201底部一侧为橡胶材质,通过橡胶材质具有一定的韧性,对雨水进行缓冲,防止雨水径直流入集水槽4内,减少雨水的冲击力,若雨水较多时,通过挡板3后,流速减缓,致使雨水堆积在挡板3右侧,并由雨水的重力将活动板7向下旋转,让弹簧701收缩,然后雨水进入第二引水槽203内,接触浮板801后,再由于浮板801为泡沫材质,通过雨水的浮力,将浮板801、连接板8、滑块 301和挡板3通过滑槽202向上滑动,使第二引水槽203打开,并且让挡板3 底部高于第一引水槽201,便于将雨水排出,当雨水进入集水槽4内时,通过挡水环401防止雨水冲出集水槽4外,雨水进入排水口402前,并由于排水口402呈漩涡状设置,让雨水进入排水口402后,呈漩涡状流入排水管5内,对集水槽4内的雨水产生牵引力,便于雨水排出,雨水通过排水管5流入集水箱6内收集,完成整个过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