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建筑模板框用加固模板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060211发布日期:2021-12-17 22:5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重型建筑模板框用加固模板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型建筑模板框用加固模板角。


背景技术:

2.建筑模板是混凝土浇筑成形的模壳和支架,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
3.铝模板是建筑行业新兴起的绿色施工模板,是继木模板、钢模板之后出现的新一代模板系统,具有轻便、操作简单、施工快、回报高、环保节能、使用次数多、混凝土浇筑效果好、可回收等特点,在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及像墨西哥、巴西、马来西亚、韩国、印度这样的新兴工业国家的建筑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4.在铝模板中,重型建筑模板由模板框和装配在模板框上的胶合板组成,而模板框由铝型材拼装而成,在搬运及使用过程中,模板框的四个拐角特别容易因碰撞而变形,导致模板无法正常使用而废弃。现有技术中,多采用在模板框的四个拐角处加装角铝的方式进行加固,这种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拐角的强度,但由于角铝是插装在铝型材的内腔中,拐角处的铝型材依旧裸露在外,遇到碰撞的情况还是容易出现变形,因此,这种方式不能从根本上对模板框的四个拐角进行加固。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型建筑模板框用加固模板角,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重型建筑模板框用加固模板角,包括整体呈正四棱柱状的模板角主体和用于与模板边框型材插接定位的两组插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组插装结构分别设置在模板角主体相邻的前侧面和右侧面上,且它们之间的夹角呈90
°
;每组插装结构包括沿着前侧面与右侧面相交的棱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插块、中间插块、下插块和沿着前侧面与左侧面相交的棱边设置的长条插块、l形插块;所述模板角主体的顶部设有呈90
°
的胶合板护角,所述胶合板护角由模板角主体相邻的左侧面、后侧面顶部的护板构成;所述两组插装结构、胶合板护角和模板角主体为模具一体成型结构。
8.进一步地说,所述模板角主体内部设有中心空腔;所述前侧面和右侧面的中部设有纵向的长条孔;所述后侧面与左侧面之间相交的棱面上从上到下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长条孔和通孔均与中心空腔相连通。
9.再进一步说,所述模板角主体的后侧面、左侧面之间相交的棱面的下方设有向内收缩倾斜的三角形斜面,所述三角形斜面的两侧所对应的后侧面、左侧面的下方分别设有向内收缩倾斜的梯形斜面。
10.再进一步说,所述模板角主体的顶面与所述左侧面、后侧面顶部的护板之间分别
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凹槽。
11.更进一步说,所述模板角主体的前侧面、右侧面上与上插块、中间插块、下插块、长条插块、l形插块相对应的部位分别设有向外凸出的凸台,所述上插块、中间插块、下插块、长条插块、l形插块分别设置在各自相对应的凸台上。
1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铸造方便,能够从根本上对重型建筑模板框的拐角进行加固,提高了模板框四个拐角的抗碰撞能力,延长了模板框的使用寿命;同时,模板角主体下部向内收缩倾斜的的三角形斜面和梯形斜面结构设计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过程中模板的拆卸。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19.图7为图1的a

a视图;
20.图8为图1的b

b视图。
21.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加固模板角在重型建筑模板框中的应用示意图;
22.图10为图9的局部放大图;
23.图11为所述重型建筑模板框的边框型材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5.实施例
26.参照图1

图8,本实施例所述的重型建筑模板框用加固模板角,采用整体铸造成型,包括整体呈正四棱柱状的模板角主体和用于与模板边框型材插接定位的两组插装结构。所述两组插装结构分别设置在模板角主体相邻的前侧面5和右侧面18上,且它们之间的夹角呈90
°

27.每组插装结构包括沿着前侧面5与右侧面18相交的棱边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上插块9、中间插块10、下插块11和沿着前侧面5与左侧面17相交的棱边设置的长条插块4、l形插块1。所述模板角主体的前侧面5、右侧面18上与上插块9、中间插块10、下插块11、长条插块4、l形插块1相对应的部位分别设有向外凸出的凸台2,所述上插块9、中间插块10、下插块11、长条插块4、l形插块1分别设置在各自相对应的凸台2上。
28.所述模板角主体的顶部设有呈90
°
的胶合板护角,所述胶合板护角由模板角主体相邻的左侧面17、后侧面12顶部的护板7构成。所述模板角主体的顶面8与所述左侧面17、后侧面12顶部的护板7之间分别设有截面呈弧形的凹槽6。
29.上述的两组插装结构、胶合板护角和模板角主体为模具一体成型结构。
30.所述模板角主体内部设有中心空腔19;所述前侧面5和右侧面18的中部设有纵向
的长条孔3;所述后侧面12与左侧面17之间相交的棱面13上从上到下均匀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4;所述长条孔3和通孔14均与中心空腔19相连通。
31.参照图9

11,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固模板角组装重型建筑模板框架时,两组插装结构分别插装进边框型材的内腔中,其中:所述上插块9插入到边框型材的前侧边上部a4与顶边a3的拐角处;所述中间插块10插入到边框型材的前侧边中部a5内侧;所述下插块11插入到前侧边下部a6与底边a7的拐角处;所述长条插块4插入到后侧边a1内侧;所述l形插块1插入到后侧边a1与底边a7的拐角处。插装定位完毕,将加固模板角与边框型材进行焊接,胶合板护角的护板7与边框型材的胶合板挡板a2相对接。每组插装结构设置的各个插块与边框型材进行内外双重定位之间的连接牢固,组装成型后,模板角主体裸露在外作重型建筑模板框架的拐角,采用铸造模板角代替型材作模板框架的拐角,强度更大,更耐碰撞,有效解决了重型建筑模板框架的四个拐角因碰撞而变形的问题,延长了重型建筑模板框架的使用寿命。
32.所述模板角主体的后侧面12、左侧面17之间相交的棱面的下方设有向内收缩倾斜的三角形斜面15,所述三角形斜面的两侧所对应的后侧面12、左侧面17的下方分别设有向内收缩倾斜的梯形斜面16。在使用时,四片重型建筑模板聚拢后,相邻的四个加固模板角的模板角主体下部向内收缩倾斜的的三角形斜面和梯形斜面之间形成锥形空间,方便拆卸模板。
3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铸造方便,能够从根本上对重型建筑模板框的拐角进行加固,提高了模板框四个拐角的抗碰撞能力,延长了模板框架的使用寿命;同时,模板角主体下部向内收缩倾斜的的三角形斜面和梯形斜面结构设计极大的方便了使用过程中模板的拆卸。
34.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另一方面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